登陆注册
12904600000005

第5章

一早醒来,走到盥洗室时还迷迷糊糊。

碰见学弟,他说:“学长,哈你个卵。”我瞬间清醒,掐住他脖子,说:“一大早就讨打。”“是徐驰教我的。”学弟在断气前说。

徐驰说这是他们家乡话,问候打招呼用的。

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但看徐驰的模样又不像开玩笑。

如果对女生讲这句会被告性骚扰;碰上男生讲这句,大概会被痛殴一顿。

但总比那男生真脱下裤子请你打招呼要好。

在食堂门口,李老师跟张老师商量一会后,说:“咱们今天到外面喝豆汁去,感受一下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我问暖暖:“豆汁就是豆浆吗?”“当然不是。”暖暖说,“豆浆是黄豆做的,豆汁则是绿豆。豆汁就只有 北京有,别的地方是喝不到的。”“好喝吗?”我又问。

“准保让你印象深刻。”暖暖的表情透着古怪。

我觉得奇怪,问了徐驰:“豆汁好喝吗?”“会让你毕生难忘。”徐驰脸上的神情也很古怪。

我想高亮是个老实人,讲话会比较直,便又问高亮:“豆汁好喝吗?”“嗯……”高亮沉吟一会,说:“我第一次喝了后,三月不知肉味。”印象深刻、毕生难忘、三月不知肉味,怎么都是这种形容词。

回答好不好喝那么难吗?

如果你问:那女孩长得如何?

人家回答:很漂亮,保证让你毕生难忘。

你当然会很清楚知道,你将碰到一个绝世美女。

但如果人家只回答:保证让你印象深刻、毕生难忘、三月不知肉味。

你怎么晓得那女孩漂不漂亮?碰到恐龙也是会印象深刻到毕生难忘,于是三个月吃不下饭啊。

一走进豆汁店里,马上闻到一股酸溜溜的呛鼻味道,让人不太舒服。

浓稠的豆汁端上来了,颜色灰里透绿;另外还有一盘咸菜丝、一盘焦圈。

细长的咸菜丝洒上芝麻、辣椒油,焦圈则炸得金黄酥透。

“这得趁热喝。”暖暖告诉我,眼神似笑非笑。

我战战兢兢端起碗,嘴唇小心翼翼贴住碗边,缓缓地啜了一小口。

“哇!”我惨叫一声,豆汁不仅酸而且还带着馊腐的怪味,令人作呕。

我挤眉弄眼、掐鼻抓耳、龇牙咧嘴,五官全用上了,还是甩不掉那怪味。

暖暖笑了,边笑边说:“快吃点咸菜丝压压口。”我赶紧挟了一筷子咸菜丝送入口中,胡乱嚼了几口,果然有效。

“豆汁的味道好怪。”我说。

“那是幻觉。”暖暖说,“再试试?”我又端起碗,深呼吸一次,重新武装了心理,憋了气再喝一口。

这哪是幻觉?这是真实的怪味啊。豆汁滑进喉咙时,我还差点噎着。

气顺了后,放下碗,眼神空洞,望着暖暖。

“要喝这豆汁儿,需佐以咸菜丝和焦圈,三样不能少一样。”暖暖说,“豆汁的酸、咸菜丝的咸与辣、焦圈的脆,在酸、咸、辣、脆的夹击中, 口齿之间会缓缓透出一股绵延的香。”暖暖一口豆汁、一口咸菜丝、一口焦圈,吃得津津有味,眉开眼笑。

我越看越奇,简直是不可思议。

“意犹未尽呀。”暖暖说。

“请受小弟一拜。”我说。

隔壁桌的学弟突然跑过来,蹲下身拉住我衣角,说:“学长,我不行了,快送我到医院。”“你怎么了?”“我把整碗豆汁都喝光了。”学弟说完便闭上双眼。

“振作点!”我啪啪打了他两耳光。

学弟睁开双眼,站起身抚着脸颊,又回到他座位上。

“刚刚的耳光,你好像真打?”暖暖说。

“是啊。”我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我学弟爱玩,我也乐得配合演出。

对了,刚说到哪?”“你说你想拜我。”我立刻起身离开座位,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曰:“姑娘真神人也。”暖暖笑着拉我起身,说:“其实我第一次喝豆汁时,也忍受不了这怪味。

后来连续喝了大半个月,习惯后才喝出门道,甚至上了瘾。”“真是风情的哥哥啊。”我说。

“啥?”暖暖问。

“不解。”“呀?”“因为有句话叫不解风情,所以风情的哥哥,就叫不解。”“你喝豆汁喝傻了?”暖暖说,“我完全听不懂你说的。”“我的意思是,我很不解。”我说,“想请教您一件事。”“说呗。”“你第一次喝豆汁时,反应跟我差不多?”“嗯。”暖暖点点头,“可以这么说。”“后来你连续喝了半个多月才习惯,而且还上了瘾?”“是呀。”暖暖笑了笑,“那时只要打听到豆汁老店,再远我都去。”“既然你第一次喝豆汁时就觉得根本不能接受,”我歪着头想了半天,“又怎么会再连续喝半个多月呢?”暖暖睁大眼睛,没有答话,陷入一种沉思状态。

“这还真是百思的弟弟。”过了许久,暖暖才开口。

“嗯?”我说。

“也叫不解。”暖暖笑说,“因为百思不解。”“你怎么也这样说话?”“这下你总该知道听你说话的人有多痛苦了。”“辛苦你了。”我说。

“哪儿的话。”暖暖笑了笑。

“喝豆汁的文化,据说已有千年。所以味道再怪,我也要坚持下去。”暖暖似乎找到喝豆汁的理由,“总之,就是一股傻劲。”“你实在太强了。”我啧啧赞叹着。

“凉凉。”暖暖指着我面前的碗,“还试吗?”我伸出手端起碗,却始终没勇气送到嘴边,叹口气,又放下碗。

暖暖笑了笑,端起我的碗。我急忙说:“我喝过了。”“没事。”暖暖说,“做豆汁很辛苦的,别浪费。”徐驰走过来,看到我面前的空碗,惊讶地说:“老蔡,你喝光了?”“嘿嘿。”我说。

“没事吧?”徐驰看看我的眼,摸摸我的手,摇摇我身子。

“嘿嘿嘿。”我又说。

“真想不到。”徐驰说,“来!咱哥儿们再喝一碗!”“驰哥!”我急忙拉住他,“是暖暖帮我喝光的。”徐驰哈哈大笑,暖暖也笑了,我笑得很尴尬。

我观察一下所有学生的反应,台湾学生全都是惊魂未定的神情;北京学生的反应则很多元,有像暖暖、徐驰那样超爱喝豆汁的人,也有像高亮那样勉强可以接受的人,当然更有避之唯恐不及的人。

李老师担心大家喝不惯豆汁以至于饿了肚子,还叫了些糖火烧、麒麟酥、密三刀、咸油酥之类的点心小吃。

回学校的路上,暖暖感慨地说:“不知道啥原因,豆汁店越来越少了。”“我知道为什么豆汁店越来越少的原因。”我说。

“原因是啥?”暖暖说。

“现在早点的选择那么多,虽然豆汁别具风味,但有哪个年轻人愿意忍受 喝馊水一段时间,直到馊水变琼浆玉液呢?谁能忍受这段过程呢?”“凉凉。”暖暖意味深长地说:“你这话挺有哲理的。”“是吗?”“嗯。”暖暖点点头,笑着说:“真难得唷。”“如果世上的男女都能以纯真的心对待彼此,”我看着远方,说:“到那时豆汁就可以含笑而香了。”“含笑而香?”“如果人人都能纯真,豆汁便不必以酸、馊、腐来伪装自己和试炼别人,直接用它本质的香面对人们就可以了啊。”“你讲的话跟豆汁一样,”暖暖说,“得听久了才会习惯。”“习惯后会上瘾吗?”“不会上瘾。”暖暖笑了笑,“会麻痹。”走进教室上课前,好多同学拼命漱口想冲澹口齿之间豆汁的怪味。

我猜那怪味很难冲淡,因为已深植脑海且遍佈全身。

果然老师一走进教室,便问:“咋有股酸味?你们刚去喝豆汁儿了吗?”老师自顾自地说起豆汁的种种,神情像是想起初恋时的甜蜜。

“豆汁儿既营养滋味又独特,我好阵子没喝了,特怀念。”老师,拜託别再提豆汁了,快上课吧。

“昨天的床前明月光同学呢?”这是老师言归正传后的第一句话。

大伙先愣了几秒,然后学弟才缓缓举起手。

“来。”老师笑了笑,拿出一卷轴,“这给你。”学弟走上台,解掉绑住卷轴的小绳,卷轴一摊开,快有半个人高度。

上面写了两个又黑又浓又大的毛笔字:“才子”,旁边还落款。

学弟一脸白痴样,频频傻笑,大伙起哄要照相。

学弟一会左手比V、右手拿卷轴;一会换左手拿卷轴、右手比V;一会双手各比个V,用剩余的指头扣着卷轴。

闪光灯闪啊闪,学弟只是傻笑,口中嘿嘿笑着。

真是白痴,他大概还不知道所有镜头的焦点都只对准那幅卷轴。

老师先简略提起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最后提到繁体字与简体字。

说完便给了我们一小本繁简字对照表,方便我们以后使用,并说:“由繁入简易、由简入繁难。北京的同学要多用点心。”老师接着讲汉字简化的历史以及简化的目的,然后是简化的原则和方法。

我算是看得懂简体字的台湾人,因为念研究所时读了几本简体字教科书。

刚开始看时确实不太懂,看久了也就摸出一些门道。

偶尔碰到不懂的字,但只要它跟它的兄弟连在一起,还是可以破解出来。

印象中只有“广”和“叶”,曾经困扰我一阵子。

第一次看到广时,发觉一张桌子一只脚,上头摆了个东西,那还不塌吗?

叶也是,十个人张口,该不会是吵吧?

后来跟同学一起琢磨,还请教别人,终于知道分别是广和叶。

老师提醒我们有两种情形要特别注意:一是简化后跟已有的字重复,如後(后)、麵(面)、裡(里)、醜(丑)、隻(只)、雲(云)等。

二是两个字简化后互相重复,如获、穫简化成获;獲、穫简化成干;鬱、發简化成发;鐘、鍾简化成钟;復、複简化成复等。

“如果有个老爸将他四个女儿分别叫劉雲雲、劉云云、劉雲云、劉云雲,那这四个女孩的名字简化后都叫刘云云。”老师笑了笑,“这也是简化汉字的好处,人变少了,反正中国人口太多。”我看着黑板上写的发和发,简化后都是发,这让我很纳闷。

“暖暖。”我转头说,“我头发白了。”暖暖仔细打量我头发,然后说:“没看见白头发呀。”“我的意思是:头“发白”了。”“头咋会发白?”“头本来是黑色的,理了光头就变白了。”“无聊。”暖暖瞪我一眼。

“而且头发白是惊吓的最高境界,比脸发白还严重。”我说。

暖暖转过头去,不想理我。

“只”简化变“只”,如果有人说:“我养的猪只会吃青菜。”是猪也会吃青菜的意思?还是它是具有佛性的猪,于是只吃青菜?

“幹”、“乾”简化后都是“干”,如果有天我当了书店员工,看到一本小说叫《我干妹妹的故事》,干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我怎么知道要把它摆进情色文学区?还是青春小说区?

“麵”简化变“面”,如果我不小心英雄救美,美人不好意思开口道谢,于是她用简体字写了纸条:“为了感谢你,我下面给你吃。”我实在分不出来她是亲切还是淫荡?万一我会错意就完了。

虽然看来似乎很恐怖,但对写简体字小说的人反而是好事。

因为充满了很多双关语,必然为小说带来更高的精彩度,这是写繁体字小说者无法享受的特权。

快下课前,老师说他以前跟台湾朋友常用电子邮件通信,那时繁简字电脑编码的转换技术还不成熟,往往只能用英文沟通。

“没想到都用中文的人竟然得靠英文沟通。”老师感慨地说,“结果大家的英文都变好了,中文却变差了。”老师说完后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全体学生一眼,然后说:“希望你们以后不会出现这种遗憾。”下了课,李老师急着催我们到食堂吃饭;到了食堂,又催我们吃快点。

“抓紧时间。”李老师说,“去天坛一定要人最少的时候去。”“为什么要挑人最少的时候去天坛?”我问暖暖。

“别问我。”暖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去天坛,人最少?”我又问。

“现在是大热天,又正值中午,谁会出门乱晃?”暖暖回答。

“为什么……”“别再问为什么了。”暖暖打断我,“再问我就收钱了。”我掏出一块人民币放到暖暖面前,问:“为什么你长得特别漂亮?”“这题不用钱。”暖暖笑了,“因为天生丽质。”大伙从南天门进入天坛,果然天气热又逢正午,几乎没别的游客。

进门就看到一座露天的上、中、下三层圆形石坛,李老师说这叫圜丘坛。

圜丘坛被两重矮墙围着,外面是正方形、里面是圆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这里是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

“先继续往北走,待会再折回来。”李老师说。

我们没登上圜丘坛,沿着下层石坛边缘走弧线,走到正北再转直线前进。

一出圜丘坛,便看到一座具蓝色琉璃瓦单簷尖顶的殿宇。

“这是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同学们一听,便想往殿内走去。李老师说等等,先往旁走。

“太好了,这时候果然没人。”李老师在圆形围墙旁停下脚步,说:“这里是回音壁。待会两人一组,各站在圆形直径的两端,对着墙说话,声音不必大,也不用紧贴着墙。大家试试能不能听出回音。”回音壁直径61.5公尺、高3.7公尺、厚0.9公尺,是皇穹宇的围墙。

墙身为澹灰色城砖,磨砖对缝、光滑严密,墙顶为蓝色琉璃瓦簷。

奇怪的是,现在气温超过30度,但沿着圆墙走,却是清凉无比。

我走到定位,耳朵靠近墙,隐约听到风声,还有一些破碎的声音。

“凉凉。”我听到了,是暖暖的声音,但声音似乎被冰过,比暖暖的原音更冷更低。

“你是人还是鬼?”我对着墙说。

暖暖笑了,笑声细细碎碎,有点像鸟叫声。

“我听到了。”暖暖的声音。

“我也听到了。”我说。

“你吃饱了吗?”暖暖的声音。

“我吃饱了。”我说。

“凉凉。”“暖暖。”“我不知道该说啥了。”暖暖的声音。

“我也是耶。”我说。

暖暖和我都很兴奋,兴奋过了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前都是看着对方说话,现在对墙壁说话、从墙壁听到回答,真不习惯。

我们随便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反正话不是重点,重点只是发出声音。

我学狗叫,暖暖学猫叫;我再学被车撞到的狗,暖暖便学被狗吓到的猫。

我试着说英文,也许回音壁有灵性,搞不好不屑英文,但暖暖还是听到。

“我是才子啊,佳人在哪?”学弟的声音。

转头看见王克在我五步外,她瞥见我的神情,有些不好意思便走开了些。

“我要去暖暖!”暖暖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决定装死。

“听不清楚啊。”我说。

“别装样了,你明明听到了。”“我没装样啊。”我说完就发现露底了。

果然暖暖笑了,还笑得又细又长,似乎想让我觉得不好意思。

暖暖笑着的同时,我仿佛听见心里的声音,也许那声音一直在心里乱窜,直到此刻遇见回音壁,才清晰涌现。

“暖暖,我……”我说。

“后面听不清楚。”暖暖的声音。

“暖暖。”说完后,我把头往后仰,把声音降到最低最轻最小,说:“我喜欢你。”“后面还是听不清楚呀。”“别装样了。”我说。

“我没装样呀。”暖暖似乎急了。

暖暖,我知道你没听见,但总之我说了。

这是我心里的回音。

这种回音不需要被回应,它只想传递。

李老师让大伙玩了20分钟,才简略说出回音壁的原理。

这道理不难懂,声波在圆形的凹面内,借由连续反射而传播。

墙面坚硬又光滑,让声波的逸散减到最小,才能听到几十公尺外的回音。

道理说来简单,但建筑时的精确计算、建材的选择、施工的细密,才是这几百年前兴建的回音壁不可思议之处。

我这时才知道李老师为什么一定要挑人最少的时候来,因为一旦游客多,所有人七嘴八舌乱喊乱叫:ㄚ头、老爸、妹子唷、哥哥呀、我想放屁、吃屎吧你……

你能听出什么?

别说几十公尺外的回音了,有人在附近高喊救命你也未必听得见。

李老师带领大伙走回皇穹宇的大殿前,当我们又想走进殿内时,“再等等。”李老师笑了。

李老师在皇穹宇前自北向南的甬道上跨了三大步,停在第三块石板上。

“这是三音石。大家轮流在此击掌,试试能不能听到三个回声。”他说。

大伙一个一个轮流站在第三块石板上用力击掌,每个人都击完掌后,便围在一起询问彼此听到的回音状况,然后讨论起原理。

这第三块石板刚好是回音壁的圆心,声音向四周传播,碰到回音壁反射,回到圆心聚集;然后继续前进,碰回音壁,再反射,又回到圆心。

只不过声音终究会损失,所以听到的回声会越来越弱。

在环境极度安静、击掌力道够强、耳朵内没耳屎的条件下,搞不好可以隐约听到第四个回声。

“你们好厉害。”李老师拍拍手。

“老师应该站在第三块石板上拍手,这样我们会觉得更厉害。”学弟说。

李老师笑了笑,站在三音石上用力拍手十几声,我们也都笑了。

这其实不算什么,毕竟我们这群学生当中,不管来自台湾或北京,起码有一半念理工。

走回三层的圜丘坛,我们直接爬到最上层,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的石头均为扇形。

“这块叫天心石。”李老师指着中心那块圆石,“据说站在那儿即使小声 说话,回音却很洪亮,而且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回音。原理你们比老师内行,说给我听听?”这个原理跟三音石差不多,天心石正好在圆心,圆周是汉白玉石栏板。

声波向四周传播,碰到坚固圆弧形栏板后,反射回到圆心集中。

与三音石不同的是,圜丘坛面光滑、坛内无任何障碍物,且圆半径较小,因此发出声音后,回音以极快速度传回,让人几乎无法分辨回音与原音。

原音与回音叠加的结果,声音听起来便更加响亮且有共鸣感。

又因为声波由四面八方反射传回,根本搞不清楚回音的方向,便会有回音是从天外飞来的错觉。

“古时候皇帝在这里祭天,只要轻喊一声,四面八方立刻传来洪亮回声,就像上天的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的庄严肃穆,气氛更显得神秘。”李老师又说环绕天心石的扇形石是艾青石,上、中、下层各九环,越外环扇形石越多,但数目都是九的倍数。

层与层间的阶梯各九级,上层石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不仅都是九的倍数,而且加起来共360块,刚好符合360周天度数。

借由反复使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呼应“九重天”,并强调天的至高无上。

李老师要我们轮流站上天心石试试,可惜现在已出现一些游客,在人声略微嘈杂的环境中,回音效果恐怕不会太好。

还有个小女孩拉着她老爸放声大哭,我几乎脱口而出叫所有人都闭嘴,就让她坐在天心石上大哭,看看会不会哭声震天,让老天不爽打起雷来。

轮到我站上天心石时,我仰望着天,说:“谢谢啦。”可能是心理作用,我觉得声音确实变大了,隐约也听到回声。

“你说啥呀。”暖暖说。

我告诉暖暖,中学时念过一篇叫《谢天》的课文,陈之藩写的。

里头有句:“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吧。”那时感动得一塌糊涂,现在终于可以直接向老天表达感谢之意。

“我还听到回声喔。”我说,“而且不只一个。”“真的吗?”暖暖很好奇。

“嗯。”我点点头,“我一共听到九个回声,第一个回声是:不客气。”“…………”“第二个回声是……”“你别说。”暖暖打断我,“因为我没问。”“让我说嘛。”暖暖不理我,加快脚步往前走。

我在后头自言自语,依序说出第二个到第八个回声:你辛苦了、你真是客气的人、现在很少看到像你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北京好玩吗、还习惯吗、累不累、有没有认识新朋友。

“第九个回声最重要,因为是九。”我说,“第九个回声听起来最清晰,祂说:嗯,暖暖确实是个好女孩。”暖暖停下脚步,说:“为什么第九个回声会提到我?”“当第八个回声说有没有认识新朋友?我便在心里回答:有,她叫暖暖,她是个好女孩。”我说,“于是祂便给了第九个回声。”暖暖转过身面对着我,停了几秒后,说:“瞎说了这么久,渴了吧?”“嗯。”我点点头。

“待会买瓶酸奶喝。”暖暖笑了。

“好啊。”我也笑了。

我和暖暖并肩走着,她说:“想知道刚刚我在天心石上说啥吗?”“你在天心石上说什么?”我问。

“我想去暖暖。”暖暖说,“而且我也听到回音呢。”“你别说。因为我没问。”我说。

“嘿嘿,我也听到九个回声。”暖暖笑了,“前面八个回声是:挺好呀、就去呗、一定要去、非去不可、不可不去、不去不行、不去我就打雷、打雷了你还是得去。”我加快脚步跑走,暖暖立刻跟上来;我东闪西闪,暖暖还是紧跟在旁。

“第九个回声最重要,祂说:这是暖暖和凉凉的约定。”暖暖对着我说。

“还好你只是瞎说。”我说。

“反正你听到了。”暖暖耸耸肩。

又来到了皇穹宇,这次终于可以走进殿内了。

总共三次经过皇穹宇门口却没走进去,我们好像都成了大禹了。

殿内正北有个圆形石座,位于最高处的神龛内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神位。

殿内东西两厢各排列四个神位,供奉清朝前八位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我记得清朝共有十二个皇帝。”我问暖暖:“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神位呢?”“兴许他们觉得把中国搞得乌烟瘴气,便不好意思住进来了。”暖暖说。

离开皇穹宇继续朝北走,走在长长的丹陛桥上,两旁都是柏树。

李老师说天坛内有六万多株柏树,密植的柏树让天坛显得更肃穆。

丹陛桥由南向北,逐渐缓慢升高,并明显被纵向划分为左、中、右三条。

中间是神走的神道;右边是皇帝走的皇道;左边是王公大臣走的王道。

李老师话刚说完,所有同学不约而同都走到中间的神道。

“神道根本没必要建造。”我说,“既然是神,难道还会用走的吗?”暖暖睁大眼睛,过一会笑出来,说:“你这问题,还真让人答不上来。”有同学问:这明明是条路,为何要叫桥?

李老师回答:下面有条东西向通道,与丹陛桥成立体交叉,所以叫桥。

“那条通道是给牛羊等牲畜走的,牠们会走到几百米外的宰牲亭被宰杀, 然后制成祭品。所以那条通道被叫做鬼门关,哪位同学想走走看?”大伙很正常,一个想走的人也没。

终于来到天坛的代表建筑祈年殿,这是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簷圆形大殿,殿簷是深蓝色,用蓝色琉璃瓦铺砌成。蓝色和圆,都是代表天。

皇帝在这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穀丰登。

殿高九丈九(约32米),全部采用木结构,以28根木柱支撑殿顶重量。

28根木柱分三圈,内圈4柱代表四季;中圈12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圈12柱代表十二个时辰;中外圈相加为24,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三圈相加为28,代表二十八星宿。

祈年殿坐落在三层圆形汉白玉石台基上,每层都有凋花的汉白玉石栏板。

远远望去,深蓝色的殿簷、纯白色的汉白玉、赭色的木门和木柱、和玺彩绘的青、绿、红、金,整体建筑的色彩对比强烈却不失和谐。

我和暖暖在祈年殿大门往南远眺,丹陛桥以极小的坡降笔直向南延伸,两旁古柏翠绿苍劲,偶见几座门廊殿宇,视野似乎没有尽头。

这令人有种正从天上缓慢滑下来的错觉。

暖暖买来了酸奶,我们便享受一面滑行、一面喝酸奶的快感。

大伙从北天门离开天坛,李老师说要让我们去前门大石辣儿逛逛。

大石辣儿离天坛不远,一下子就到了。

“大石辣儿是北京最古老、也曾是最繁华的商业区,是北京老字号最密集的地方。经营中药的同仁堂、经营布匹的瑞蚨祥、经营帽子的马聚源、经营布鞋的内联升、经营茶叶的张一元等,都是响当当的百年老店。”李老师说着说着已走到街口,约两层楼高的铁制镂空栅栏上头,题了三个大金字:大栅栏。

“这……”我有些激动,问暖暖:“难道这就是……”“大石辣儿。”暖暖笑了。

“栅栏可以念成石辣吗?”“我查过字典。”暖暖说,“不行。”“那……”“别问了。”暖暖说,“就跟着叫呗。”据说明孝宗时,为防止京城内日益猖獗的盗贼,便在街巷口设立栅栏,夜间关闭,重要的栅栏夜间还有士兵看守。

由于这里商店集中,栅栏建得又大又好,因此人们就叫这里“大栅栏”。

清初有禁令:“内城逼近宫阙,严禁喧哗”,因为这里刚好在警戒线外,大家便来这里找乐子,现存的庆乐园、广德楼、广和园等戏园子,当时都是夜夜笙歌的场所。

这里也成为老北京人喝茶、看戏、购物的地方,是生活中的一部份。

我和暖暖沿街闲逛,先被一座像是戏园子建筑的大观楼吸引住目光,上头还有“中国电影诞生地”的牌匾。

里头是上下两层环形建筑,有大量历史照片和画册挂在四周墙壁上。

原来这是座电影院,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在这放映。

看到陈列的旧时电影放映器材,我告诉暖暖我想起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

那时只要有庆典,庙口空地总是拉起长长的白幕,夜间便放映电影。

我总喜欢待在放映师旁,看他慢慢捲动电影胶带。

暖暖说她小时候也特爱看露天电影。

走出大观楼,心里装满旧时回忆,仿佛自己已变回活蹦乱跳的小孩。

大栅栏是步行街,没有车辆进入,商家老字号牌匾更衬托出街景的古老。

暖暖说有些街景她似乎曾在电视的清装剧上看过。

大栅栏里都是商店,但我口袋不满,因此购买欲不高。

服务态度还算不错,有时见顾客买了东西,店员常会说:“这是您——买的东西,这是您——要的发票,我把发票放在这袋子里,您——比较好拿。”说到“您”字总是拉长尾音,挺有趣的。

当看到商品标示的价钱时,我第一反应便是换算成台币,价钱果然便宜。

“人民币和台币咋换算?”暖暖问。

“大约一比四。”我说,“一块人民币可换四块台币。”“嗯。”暖暖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指着一个标着两百块的花瓶,“所以这是五十块台币?”“是八百块台币啦!”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暖暖吐了吐舌头,说:“我算术一向不好。”“这哪叫不好?”我说,“这叫很糟。”我从皮夹掏出一张自从来北京后就没有出来晒太阳的百元台币,说:“跟你换一百块人民币。”“你想得美!”暖暖说。

“还好。”我笑了笑,“你算术还不到无可救药。”暖暖似乎对我手中的红色钞票感到好奇,我便递给她。

“这是孙中山嘛。”暖暖看了看后,说。

“你也认得啊。”我说,“好厉害。”“谁不认得。”暖暖白了我一眼。

我看暖暖对台币的兴致很高,便又从皮夹掏出一张蓝色千元钞票递给她。

“咋是小孩?”暖暖的表情显得疑惑,“我以为会看到蒋介石呢。”“以前确实是,前些年刚换。”“我果然没猜错,你们应该会印上蒋介石……”暖暖突然停住不说。

“怎么了?”我问。

“我直接叫蒋介石,你不介意吗?”暖暖问。

“为什么要介意?”我很好奇。

“蒋——介——石。”暖暖一字一字说,“当真不介意?”“当然不会啊。”我说,“你叫他介石哥我才会介意。”“你有毛病。”暖暖又瞪了我一眼。

我突然醒悟,这些天愉快而自然的相处,让我们言语投机无话不谈,却忘了彼此之间还存在着某些差异,甚至是禁忌。

“如果十年前你直接叫蒋介石,也许我真会介意。但现在已经不会了。”“为什么?”“在台湾,蒋介石从神到寇最后到魔,也不过花了十多年时间。”暖暖欲言又止,似乎也突然想起我们之间的禁忌,于是简单笑了笑。

暖暖应该不知道我说这些话时的心情。

对我们这一代的台湾学生而言,我们曾经天真但那是因为热情。

在某段期间坚信的真理与信仰,往往不到几年就被轻易粉碎;而重新建立起的价值观,也不知道何时又会粉碎?

我们不是不相信历史,只是不知道该相信谁?

所以我们不再相信,也不再热情。

如果我说给暖暖听,她大概无法理解吧?

我试着转移话题,从口袋掏出一张红色百元人民币,上头是毛泽东肖像。

这是我在台湾先以台币换成美金,到北京后再用美金换成的人民币。

我不想告诉暖暖这复杂的过程,指着手中三张钞票说:“你照样把千元台币当成蒋介石,把百元人民币当成毛泽东、把百元台币 当成孙中山。所以一个蒋介石可以换两个半毛泽东;一个毛泽东可以换 四个孙中山。明白了吗?”暖暖觉得好玩,便笑了笑、点点头。

“对了。”我说,“我刚刚直接叫毛泽东,你不介意吗?”“毛泽东一向跟群众站在一起,直接叫名字有啥不对?”“毛——泽——东。”我一字一字说,“当真不介意?”“你挺无聊的。”暖暖话才说完,随即想起自己刚刚也有这种反应,便笑了起来。

“从台湾飞到香港再飞到北京,我大约花了10个蒋介石。”我问暖暖,“请问这等于多少个孙中山?”“这简单。”暖暖说,“100个孙中山。”“那等于多少个毛泽东?”我又问。

“25个呀。”暖暖笑着说。

“接下来是深奥的问题。”我说,“如果我花了2个蒋介石、3个毛泽东、4个孙中山,请问这等于多少个毛泽东?”“呀?”暖暖愣住了。

我们走进瑞蚨祥,里面陈列各式各样绸缎布匹,令人眼花缭乱。

还有个制衣柜台,客人挑选好布料,裁缝师傅便可以为他量身定做衣服。

旗袍也可订制,量完身选好布料,快一点的话隔天就可以交货;如果是外地的观光客,店家还会帮你把作好的旗袍送到饭店。

“9个毛泽东!”暖暖突然说。

我吓了一跳,店内的人似乎也吓了一跳,纷纷投射过来异样的眼光。

“这是刚刚问题的答案。”暖暖有些不好意思,降低了音量。

离开瑞蚨祥,走进内联升,看见“中国布鞋第一家”的匾额。

“暖暖,你的脚借我试试。”我说。

“想给爱人买鞋?”“我没爱人。”我说。

暖暖笑了笑,弯下身解鞋带。

“不过女朋友倒有好几个,得买好几双。”我又说。

暖暖手一停,然后把鞋带系上,站起身。

“开玩笑的。”我赶紧笑了笑,“我想买鞋给我妈。”暖暖瞪我一眼,又弯身解鞋带。

“你知道你妈脚的尺寸吗?”暖暖问。

“大概知道。”“当真?”“小时候常挨打,我总是跪在地上抱着我妈小腿哭喊:妈,我错了!”我笑着说:“看得久了,她脚的尺寸便深印在脑海。”“净瞎说。”暖暖也笑了。

暖暖帮我挑了双手工纳底的布鞋,黑色鞋面上绣着几朵红色小花。

这是特价品,卖88块人民币,我拿了张红色百元人民币,把暖暖叫来。

“来,我们一起跟毛主席说声再见。”我说。

暖暖不想理我,便走开。

店员找给我一张十元人民币和两个一元硬币。

“你看。”我走到暖暖身边,指着十元人民币上的毛泽东肖像,说:“毛主席捨不得我们,换件衣服后又回来了。”“北七。”暖暖说。

“骂得好。”我说,“这句就是这样用。”走出内联升,暖暖说她要去买个东西,十分钟后回来碰头,说完就跑掉。

等不到五分钟,我便觉得无聊,买了根棒棒糖,蹲在墙角画圈圈。

“买好了。”暖暖又跑回来,问:“你在作啥?”“我在扮演被妈妈遗弃的小孩。”我站起身。

“真丢人。”暖暖说。

“你买了什么?”我问。

“过几天你就知道了。”暖暖卖了个关子。

大栅栏步行街从东到西不到三百公尺,但我和暖暖还是逛到两腿发酸。

刚好同仁堂前有可供坐着的地方,我们便坐下歇歇腿。

“这里真好,可以让人坐着。”我说,“如果天气热逛到中暑,就直接进里头看医生抓药。”“是呀。”暖暖擦擦汗,递了瓶酸奶给我。

我发觉夏天的北京好像缺少不了冰凉的酸奶。

“常在报上看见大栅栏的新闻,今天倒是第一次来逛。”暖暖说。

“都是些什么样的新闻?”我问。

“大概都是关于百年老店的介绍,偶尔会有拆除改建的消息。”“真会拆吗?”“应该会改建。但改建后京味儿还在不在,就不得而知了。”暖暖说,“这年头,纯粹的东西总是死得太快。”暖暖看了看夕阳,过一会又说:“夕阳下女孩在大栅栏里喝酸奶的背影,兴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但你的精神却永远长存。”我说。

“说啥呀。”暖暖笑出声。

时间差不多了,大伙慢慢往东边前门大街口聚集。

我看见对面“全聚德”的招牌,兴奋地对暖暖说:“是全聚德耶!”“想吃烤鸭吗?”暖暖说。

“嗯。”我点点头,“今天好像有免费招待。”“是吗?”暖暖吓了一跳,“咋可能呢?”“我刚看到店门口摆了些板凳,应该是免费招待看人吃烤鸭。”“你……”暖暖接不下话,索性转过身不理我。

我双眼还是紧盯着对面的全聚德烤鸭店。

“凉凉。”暖暖说,“想吃的话,下次你来北京我请你吃。”“这是风中的承诺吗?”“嗯?”“风起时不能下承诺,这样承诺会随风而逝的。”“我才不像你呢。”暖暖说,“我说要去暖暖,你连像样的承诺也没。”“车来了。”我说。

“又耍赖。”暖暖轻轻哼了一声。

回到学校吃完饭,大伙又聚在教室里展示今天的战利品。

今天的战利品特别丰富,看来很多同学的荷包都在大栅栏里大失血。

徐驰让我看他在大栅栏拍的照片,有一张是我和暖暖并肩喝酸奶的背影。

想起暖暖那时说的话:“这年头,纯粹的东西总是死得太快。”不知道下次来北京时(如果还有下次的话),哪些纯粹会先死去?

又有哪些纯粹依然很纯粹呢?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隐约听到一些声音。

大概是受天坛回音壁的影响,暖暖的笑声一直在心里反射。

同类推荐
  • 北大荒

    北大荒

    由《闯关东》剧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情系北大荒》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战火中成长,为新中国的诞生洒下鲜血;他们在炮火中前进,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宁。当祖国一声号召,他们又放下枪杆子,在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建设……于是,便有了悲壮而惨烈的故事,有了硝烟中走来的男人和从城市乡村走来的女人,有了爱情,有了歌声,有了新的生命……
  • 隋唐演义(古典文库)

    隋唐演义(古典文库)

    本书是清初褚人获编著的一部长篇讲史小说。全书共一百卷,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条理清晰,叙事明朗,描绘了自隋朝灭陈、统一全国、因隋炀帝荒淫无道而引发众英雄起义,直至唐代宗初年前后二百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历史画卷,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葛亮已定计拿下了最大战果——荆州四郡。得诸葛亮后不到一年,刘备便从绝境中崛起。43岁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期: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
  • 薰衣草命案

    薰衣草命案

    本书是一部融合纪实与魔幻想象的短篇小说集。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去反思社会现实给不同的人造成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不单是体现在一代人身上,它甚至可以延续到几代人。作者通过小说中各个人物的眼睛,看到社会现实中的无奈与丑恶。利用魔幻想象的表现手法展现当下人内心所流露出的善、恶、美等复杂情感,从而让人们反思这个社会运行中不正常的现象。
  • 一刹花火

    一刹花火

    他是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别扭、暴躁,我行我素,在开学第一天就跟她结下大梁子。他是温暖干净的优等生,体贴、温柔,暗含伤痛,如天使般屡伸援手令她情愫暗生。当人如其名的简单无意间闯入他们的世界,一切便不再简单。胞弟的意外身亡让简单无法释怀,誓要找出凶手封沉的过往折磨着已沉眠和苟活的人们神秘的背影、陌生的校徽、封沉的记忆,当真相层层揭开……那个藏在心底最深处的天使,却深陷其中那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却倾尽全力守护在爱与恨间浮沉,简单该如何面对?这个夏天,一场名为青春的盛宴,唯有我们才懂得如何纪念。
热门推荐
  • 埊靝行

    埊靝行

    醉诗吟埊靝行,身在埊靝大陆就用靝埊的规则去打破!建议中二少年食用。
  • 满江烟雨唯你倾心

    满江烟雨唯你倾心

    那年满城风雨,我在柳枝中一眼看中你,上前搭话“公子可是一人赏柳?若愿意,可否与小女同看”“好啊”他的声音清朗,从此便记住,我二人越来越熟知,但,一日,他跟我说要去边疆我跟着他,为了他被刺中了胸口……“我们,来世再续前缘……”
  • 危险土豪欺上瘾

    危险土豪欺上瘾

    为了仇恨,她步步接近传说中的完美男人,跻身豪门,成为他的未婚妻。她是人人羡慕的现实版灰姑娘,他宠她入云端,却也毁她入地狱。阴谋败露,她浑身泛红,媚眼迷离,咬着牙求他:“求你,放过我……”“你不是很需要吗?”侮辱的字眼穿透人心,他毫无怜惜,那一夜让她痛不欲生。
  •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上)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大师兄

    大师兄

    悟性极高资质极差的无常体,山谷神秘的魔宗宗主,修行了道门和魔宗法诀的青冥,能否在道门中待下去.小心隐藏这一切,他成为了道门的大师兄……
  • 斗龙战士之蜜

    斗龙战士之蜜

    洛小熠的大学生活在与同伴之间慢慢展开直至最后的别离
  •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The Crusade of the Excelsi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2016我的独家记忆

    高2016我的独家记忆

    是你,在我梦里我看见你向我走来。你住在我的心里,让我牵肠挂肚。离别是蓄谋已久,可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