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1000000052

第52章 再版后记

“飞雪迎春到”时,解放军出版社初次出版我的第一部回忆录《中央领导与〈巍巍昆仑〉》。

“山花烂漫”时,四川文艺出版社又热情再版我的电影小说《昆仑纵队》。

这两本书原是一对“双胞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密不可分:同一个题材 —— 转战陕北,同一个名称《巍巍昆仑》,同一个时间—— 1981年出生。

那么,为什么又出了个《昆仑纵队》呢?我最初的题目是《巍巍昆仑》,可不少人认为“太虚”,于是,王震将军建议,改为《昆仑纵队》会更加吸引人,因为这是党中央的代号。

为这两个题目,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无法统一,直到1986年11月12日,胡耀邦总书记接见我们时说:“《巍巍昆仑》这个题目,第一次我看了‘不行’,第二次认为‘还可以’,第三次想来想去‘没有比它更好的了,那就叫《巍巍昆仑》吧!’”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场“争论”才算画了个句号。

可是,历史是不能改变的。

1982年夏,人民日报出版社决定出版《昆仑纵队》一书。由于我的“忘年交”朱佳木(陈云秘书)的不懈努力,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在病中题写了书名《昆仑纵队》。这四个大字,30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金光闪闪,越看越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1983年2月出的《昆仑纵队》一书早已绝版,还是一位年青的朋友从旧书店里偶然发现一本买来送我,并说无论如何要再版,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在此,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深深怀念和感激王震将军和一大批老革命家,正是他们领导和指挥千军万马,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忆录发表的《巍巍昆仑》电影文学剧本,是胡耀邦看过后我再加修改的第12稿。这个剧本的初稿是和《昆仑纵队》电影小说同时出生的胎儿。剧本经过上百人阅看和修改,特别是著名作家徐怀中和陆柱国字斟句酌;除了胡耀邦以外,杨尚昆、习仲勋、胡乔木、叶子龙等都仔细阅改,这实在令人感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的努力,尤其像《巍巍昆仑》这样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更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支持过我的逝去和健在的同志们,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巍巍昆仑》情有独钟,没有他们的悉心指导和热情相助,这部作品是出不来的。

1981年是建党60周年,应中国著名戏剧大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黄佐临之约,我下定决心将电影剧本改编成大型史诗剧《巍巍昆仑》。黄院长特地派导演张启德和我一起讨论。在张导演的指导下,我写一点,他看一点,边看边提意见和建议,最后由上海人艺打印成册。正在此时,西安话剧院特派曹景阳、赵克明专程来上海找我,希望把话剧剧本给他们。在征得上海人艺同意后,西安话剧院将打印本取走。西安话剧院和上海人艺同时把话剧本修改成演出本并在“七一”上演。西安话剧院后来在北京演出获得好评,并在陕西省获奖。本书发表的是上海人艺打印的我的原创剧本,而不是上海人艺和西安话剧院的演出本。

《毛主席转战陕北大事记》,是陈荒煤老师要我写的。初稿比较简单,但也得益匪浅,不仅为我创作电影剧本提供了一条历史的红线,还成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周恩来年谱的参考资料。经过几次认真的修改,在陕西人民出版社郭洛夫的协助下,特别是中央档案馆让我看了有关的机密电报,这本《大事记》具有更加权威的史料价值。胡乔木在写作《回忆毛泽东》时,专门抽空看《大事记》,爱不释手,甚至睡前一边泡脚一边看,看后还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他“喜出望外”。临终前又对我说了一句:“你在陕北没有白待。”这是从1946年我们相识到1992年永别的46年间,他当面讲的唯一的一句表扬我的话。

本书首次发表的《从延安到西柏坡》日记片断,之所以特别珍贵,因为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史料。我从小爱写日记,一本又一本,尤其到了延安,每天坚持写,而且是当作散文练笔,每天的日记都有一个小标题,一个中心。可惜,在战争环境下,随时都要做好被敌人俘虏或牺牲的准备,而日记是最容易泄露秘密的。在转战陕北途中,每次行军前,昆仑纵队“四大队”(新华社)大队长范长江先要集合队伍宣布纪律,第一条就是日记要烧掉,而且,他那双锐利的目光不时盯着我看,因为他知道我一直在写日记。这样,我必须把日记烧掉,再舍不得、再心疼也要全部烧毁。待行军到了新的驻地,我又赶紧把烧掉的日记内容追忆写下,好在我当时还不到18岁,记忆力特别好。然而,又要行军了,日记又得烧,这样烧了又写,写了又烧,不知经过多少个轮回,自然剩下的就越来越少,直到1947年12月党中央毛主席到了杨家沟,战局才稳定下来,日记也保存下来,几乎可以出一本厚厚的书了。万万想不到,“文革”大难临头,胡乔木被批斗、抄家,我的日记虽和机要文件一起藏在保密室的铁柜子里,但终究是要被查出来的。而日记里写了多少人和事啊!一旦被发现,那要连累多少人呀!思之再三,我终于在1968年初春,把几十个日记本扔进熊熊大火里烧了。庆幸的是,烧之前,我把转战陕北的日记,尤其是1948年3月离开陕北过黄河到西柏坡这一段摘抄了一点点。就是现在发表的这一点点,三万多字,尽管少得可怜,然而却是无价之宝。

在范长江率领下,新华社转战陕北的人,从最初20多人到后来的120多人,没有一个人写或留下日记,如今活着的也只有五个人,除我之外,还有张连生(88岁)、秦学(89岁)、杜牧平(91岁)、李宏烈(89岁)。日前,我一一给他们打了电话,只有张连生头脑清醒,兴奋异常;其他三个人都开始糊涂了,或者听不见,或者说不清。他们四个人都是搞后勤和电务的,编辑部至今就剩下我这个刻蜡板的文书,脑子还算灵活,毕竟我是他们的“小弟弟”呀!

在这里,我衷心祝愿老大哥们健康、幸福、快乐!

当我写完《后记》时,又找到了一位1947年12月到杨家沟的郝亮平,蒙他题词祝贺,特向这位“四大队”的“小老弟”表示感谢。

《昆仑纵队》和《巍巍昆仑》既然是“孪生姐妹”,那么,《中央领导与〈巍巍昆仑〉》这部回忆录,自然就成了这对“双胞胎”的“母体”。只有看了回忆录,你才能了解《巍巍昆仑》这部转战陕北的史诗巨片,从孕育到难产,经过多少曲折才终于出世。

我不相信“ 轮回”,但历史确有惊人的相似、循环和巧合。30年前,我请中宣部的挚友刘祖禹为《昆仑纵队》写了序言,但没有署他的名,而以“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室”名义发表。30年后,他又热情地为再版《昆仑纵队》写了《序》,题为《曙光就在前头》,并署了他的名。对此,我向他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知恩图报。我要深深感谢新华社上海分社、人民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共中央宣传部、总政文化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一切支持与帮助我创作《昆仑纵队》的朋友们,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同志们为出版此书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原上海《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他比我年长十岁,至今思维敏捷,3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应我的请求,欣然挥笔题词。感谢原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杨瑛当年对我的热情支持。如今她耳朵已聋,不仅写了很长的一段话表示祝贺,又专门写信给我:“谢谢您没有忘记我!”我是一个十分怀旧之人,杨瑛是我的老大姐,也是我的老领导,我怎么能忘记呢?感谢滕文生回国伊始,立即挥毫泼墨,为本书题词。他长于书法艺术,但从不轻易为人题字。说来很巧,22年前,我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每天中午去中南海小食堂吃饭,同桌的人除了温家宝(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人,最常见的就是滕文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后来,他公务繁忙,未再联系。不料,去年纪念“胡乔木诞辰100周年”在人民大会堂,我们又相遇了。我问他:“你还记得我吗?”他说:“你写了《看愚公怎样移山》……”从此,我们又联系上了。他除了用宣纸题字,又特地用电脑打字一份附上:“昆仑曾见乾坤转,一代英雄不世功。滕文生题”

可见,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从1983年到2013年这30年间,历史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条红线始终没有变 —— 只要党、军队、人民血肉相连,就能无往而不胜!

我反复地想,“昆仑”是什么?答案 —— 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党、军队、人民三位一体的“金字塔”,党领导军队,军队来自人民,而人民既在党的领导下,又是党所依靠的根基。

历史已经证明必将永远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要经历无数的坎坷和曲折,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像巍巍昆仑一样,千秋万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东生2013年7月3日

同类推荐
  • 信任

    信任

    《信任》是著名作家关仁山的一部聚焦西柏坡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背景,通过记述西柏坡三代共产党员的追求和命运,借助曲折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小说重点塑造了当下和平发展年代下,面对治理环境、老百姓增收、工业升级转型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党员干部勇担责任,经受住重重考验,最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真情颂歌。
  • 多余的阴影

    多余的阴影

    作者锐意开掘特区题材和港澳回归题材,通过小说描写了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特区等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本书收录了朱崇山先生创作的主要小说作品。朱崇山先生以力透纸背的笔力,将那个黑暗与光明交替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与社会的阴暗描画得人木三分,不仅悲天,而且悯人。带给我们的绝非只有震撼,而是更多的思考。
  • 残缺的成全

    残缺的成全

    小说以大秦古都咸阳、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背景,以秦诏版、西周愙鼎、四神瓦当、斯托拉蒂瓦里小提琴、《秋山晚霁图》等四十多件珍贵的文物遗存为线索,以一个江南青年画家的视角,讲述了民间收藏家金晍慕古、好古、藏古的故事,讲述了他如同“古董残件”般残缺的爱情和他对完美爱情执着却令人叹惋的向往与追求……
  • 异乡人

    异乡人

    异乡人终于来到酆城,面对的却是:没有斑马线也无需斑马线而随处可以跨越的马路,见队就排唯恐吃亏的抢购,不理发的发廊不卖茶的茶楼不卖饭的饭店不跳舞的舞厅不洗澡的浴室,胡乱执法的警察,见死不救的医生,以罚款和举报营生的七兄弟,一浪高过一浪的报警声,满街晃动的大盖帽。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7卷

    主要内容包括:伊人寂寞、生死回眸、晚点、光头、继父、知音、嵌入灵魂深处的弹头、返祖、点燃一个冬天、天才、刺客、陌生的康乃馨、归途、投诉母亲等。
热门推荐
  • 穿越神医之逆天三小姐

    穿越神医之逆天三小姐

    一代天才神医,一朝不幸身死,却赶上了穿越的潮流。灭族之恨,怎能姑息!看我打怪升级,手刃仇敌,看我在异界闯出自己一番天地…(本文1v1,男女双洁,男强女强,男主前面戏份较少)行叭,简介乱写的,看正文吧。
  • 有间文库:龙须沟

    有间文库:龙须沟

    《龙须沟》主要讲为人耿直的老艺人程宝太,原卖艺为生,因遭恶霸地痞黑旋风毒打,逃到龙须沟居住,依靠程娘子摆摊卖香烟过活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曲苍天莫问

    一曲苍天莫问

    他,一个孤儿他,一个天地弃儿他,心本纯净无瑕疵他,冲冠一怒魔心生他,为红颜,绝杀天地他,为兄弟,赴汤蹈火他,剑指苍天,谱写一曲苍天莫问
  • 走过夏日街头

    走过夏日街头

    一名高中生,喜欢写小说,性格温柔,有时古灵精怪,其中小说音乐是我最大的乐趣,包括学习。嘿嘿~
  • 在线戏诸侯

    在线戏诸侯

    11C智能化达60%以上,由超级智能猪脑控制。国战——全息网游。当四国已初具雏形,烽火连天,各路英雄在战场上血腥厮杀时。。。小九才慢悠悠的爬上新手村准备耕田。啥米?村长大人要去大城市发展?啥米?我要领着这一群浩浩荡荡的11C去安家落户?啥米?。。。我就是个新手啊,谁来救我。。。女主聪明却懒散,生活上有点小白,男主多多。
  • 爱何需理由

    爱何需理由

    她是血族圣女,有着淳厚浓稠的血族血脉.他是世界第一强国A国最年轻的总统,因为政治联姻遇见转世来修复神识的她,前世她冷血冷漠嗜血成性,今生她为爱执着.两人虐心之恋,最终是否终成眷属?
  • 带着杀神系统横扫异界

    带着杀神系统横扫异界

    意外穿越至武神大陆的叶子熙,发现他居然有一个系统,原本苦闷无聊的生活结束了,我叶子熙一定会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俯瞰整个大陆。收服各种强大妖兽,建立一个最强大的宗门,创立一个谁人都不敢欺压的势力,这个大陆唯我独尊,我叶子熙就是活的这么逍遥。什么,你不服?那你跟我的战兽过过招?啥,我太欺负人?那我的手下,你随便挑一个打咯?不是,你跑干嘛啊,我不是给你选择的机会嘛……
  • 早知相逢是过客

    早知相逢是过客

    你有没有在最好的年纪遇最好的人?无论如何都想要努力去争取的人?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高兴的还是伤心的?她们在22岁相遇,最好的年纪,燃尽勇气,最后整颗心支离破碎。这世上,总有一个人,他值得你为他飞蛾扑火一回。——谨以此文祭奠逝去的青春
  • 犬夜叉之奈落是我老公哟!

    犬夜叉之奈落是我老公哟!

    这是一部关于犬夜叉的小说,不过犬夜叉这部动漫我没有看完,所以剧情可能不太全,不过,主要是奈落大人和他的小娇妻的故事茶色又开了新的读者群哦!欢迎加入柠檬小茶色,群号码:59572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