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3500000101

第101章 《左传》、《国语》、《战国策》:情节与人物解绎的文史经典(4)

对骊姬(图5-10)这个人物,大家可能不陌生。她是骊戎(古代少数民族名。西戎的一支,姬姓,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之君的女儿,很有姿色,晋献公消灭骊戎后把她俘虏回国,不顾众臣的反对,非要纳她为妃。不久,骊姬生了儿子奚奇,更得献公宠爱。那时候的规矩是“母以子贵”,只有把儿子扶上太子的宝座,自己当上第一夫人,才能取得荣耀而尊贵的身份。为达到这个目的,骊姬绞尽脑汁,谋划了一系列阴谋诡计,就这样,这个女人把晋国折腾得底朝天。她想尽一切办法,把太子申生、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分而治之,让他们远离国都,后又多次给献公吹枕边风,导致申生被迫自杀,重耳、夷吾被迫逃亡国外,流离失所。骊姬谗害太子申生,以及晋诸公子争立等情节,曲折动人,富于传奇色彩,这是作者有意吸收一些民间传闻,在事实的基础上做了较多装饰,又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虚构,构造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实际上,骊姬夜半而泣进谗言和优施为骊姬说里克(“晋语一”)等情节,绝非第三者能知道的,而对当时情景的细致描绘,显然是作者合情合理的猜测,虚构的章节画龙点睛,成功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国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值得为之喝彩的地方。可见,《国语》虽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词,但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而是把故事穿插其中,通过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当时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了一些性格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国语》包括二百四十三则长长短短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各含有或繁或简的情节,其中也有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另外,“吴语”和“越语”曲折恣放,富于文采,特别是关于战争的描写,更是有声有色,情文并茂。这些生动的文笔,不仅出自史官的记载,而且吸收了宫廷说唱和民间传说的内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国语》的艺术成就虽然没法与同时代的《左传》相提并论,但比起《尚书》和《春秋》的简略记载,确实有了不小的进步。

另外,《国语》中的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用语也不乏精彩之处。它与《尚书》的“佶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的凝练含蓄和《左传》的委婉典美。它用词并不生涩,句式比较接近口语,特别是虚词的大量出现,显得通俗自然,富于生活气息。书中侧重记载那些与治乱兴衰有关的言论,并在其中寄寓历史教训。为了使道理易于接受,讲话的人往往广泛运用譬喻,侃侃而谈。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一节,写韩宣子忧贫,叔向反倒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于是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郤邵子富而无德,“侍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叔向以贺贫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摇曳多姿,娓娓道来,含蓄委婉中略带讽劝,章法自然而流畅。后来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就深得此文的精髓。

《国语》中还有些人物对话写得风趣生动,情态可掬。如“晋语四”《谋遣重耳》,记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贪恋安乐而不想重振兴国大业,于是姜与子犯将他灌醉,放到车上把他带离齐国。重耳酒醒后,“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指子犯)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重耳的暴怒,子犯的幽默,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并且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得出两人追赶的活灵活现的场景。相比之下,《左传》的有关记载倒显得过于简略,逊色不少。又如《晋语九》“董叔将娶于范氏”一节,也幽默而富于讽刺,称得上文章中的绝妙佳品。

另外,《国语》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记言时,往往先用简略概括的语言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形成首尾完整的故事,然后通过简要的叙述,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绝对是以事引言的语言汇编。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一节,先写了这样一段话: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短短数十字,就把背景介绍得清楚明白,事情的起因也交代得一目了然,厉王的一怒一喜,生动表现了他的残暴与愚蠢,他仗势压民,使得老百姓不敢言语,像周太庙之金人一样三缄其口,这段话把厉王自以为是而又自鸣得意的情态表露得淋漓尽致。文章结尾,又补充交代说:“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作者意在揭示弭谤的恶果,以寄寓教训。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文章结构。《国语》中这些篇章,达到了记言与记事的完美结合。

从以上这几点来看,《国语》的文学价值,我们是否定不了的。但也应当承认,它没有《左传》的平实严谨、言简意赅、叙事婉曲的突出优点,也没有《战国策》那种纵横捭阖、妙趣横生、设喻言理的高明技巧,在刻画人物方面,更不能和《史记》同日而语,但它仍然有着它自己的特色,生动之处也不是乏善可陈。比如“师轻而骄,轻则寡谋,骄则无礼,无礼则脱。寡谋自陷,入险而脱,能无败乎”,其中包含着逻辑严密的推理和判断;“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百姓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缉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这里面的用词准确,排比对称,也是可以竖起大拇指的。所以说,《国语》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旧传《国语》与《左传》均为春秋时左丘明作,其实《国语》主要来源于各国史官的记述,并非出于一人、一时、一地。它大概是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由熟悉历史掌故的人,将各国史料加工润色,编纂成书的。它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史事,始创国别史这种体例,以记言为主,所以称为《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包括从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前453)约五百年的历史。

由于史料来源不一,《国语》内容也很庞杂。有些内容与《左传》重合,而史实中的细节,又有的与《左传》不同,可见它们所依据的材料并不完全相同。《左传》记载周王室的事迹很简略,《国语》则记有穆、恭、厉、幽、宣、襄、定、灵、景、敬等王的大事,为后代保留了研究周王室的宝贵资料。《左传》对齐桓公成霸业的历史记载简略,《国语》的“齐语”则专记管仲相齐的业绩,对后人详细了解齐桓公霸业形成之经过大有裨益。《左传》对越灭吴的记载略而不详,《国语》的“越语”则用很大的篇幅,生动详细地记载了越王勾践如何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灭吴的历史。《左传》记事,偏重于事件之原委,而《国语》则很注重各国贵族的言论。二者可相互参证,相互补充。总之,《国语》作为“春秋外传”,确实可补“春秋内传”——《左传》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司马迁修《史记》时,将《国语》列为重要的参考书目。

《国语》多记教诲之语。虽然同其他史书的目的一样,都是惩恶扬善,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但《国语》显然按照某种明确的说教意图,对史实作过一番筛选。它所记录的,大都是能够从中引出某种经验教训的言谈和事件,并且教训要从史事中自然引出,所以无论文章长短,它的记言叙事,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因果等交代得清楚明白、井然有序。这是散文艺术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史家之文的新发展。其思想内容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民”、“尚礼”、“崇德”等方面,基本上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倾向。虽然《国语》许多地方仍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如“周语上”记邵公谏厉王弭谤,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邵公主张治民应“宣之使言”,从人民的言论中考察国家的兴衰,政治的得失,非常重视民意。《国语》中的“鲁语”,记载孔子的言论,含有儒家的思想;“齐语”记管仲谈霸术,含有法家思想;“越语”记范蠡尚阴柔,功成身退,带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因此,《国语》又是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资料来源。

然而,《国语》毕竟是由不同的作者,在不同时期,把不同国家的史事汇编而成的,各篇作品的写定时间亦有早晚,有的篇章可能是保留春秋时代的史料,有的则可能出自战国人之手,所以文章风格不统一,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颇重文辞,较为典雅,风格近于《左传》;“晋语”多记谋略,事胜于辞而不乏幽默风趣之笔;“楚语”讲究修饰,文章亦较有气势;“吴语”、“越语”文字流畅,文笔别具一格,精彩动人。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国语》的编纂者没有也不可能对历史现象的原因作出深刻的解释。但比起寓褒贬于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比起仅为使“乱臣贼子惧”的修史目的,无疑是史学思想上的一个进步。它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人们思想日趋深化的反映,也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杰出思想的历史源头之一。

不足之处是《国语》以记言为主,在内容上不足以反映一国历史,在编纂上也显得单调,不够完整。但《国语》首创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策》便是分国编排的,陈寿的《三国志》、常璩的《华阳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虽是纪传体,但也是分国编写的,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史记》的“世家”,《晋书》的“载记”,明显受到国别史这种体例的启发,都可以看出《国语》的巨大影响。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的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这种事迹有机结合可成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国语》仅仅是材料的汇编,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所以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总之,由于《国语》以记言为主,虽然叙事和刻画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学成就比《左传》要稍逊一筹。

《国语》的写作风格以纪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等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国语》的原始资料来源不同,所以其文风也不很统一,通过文风我们可以感觉到多姿多彩的各地民风。《国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以其缜密、生动、精练、真切的笔法,在历史散文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吴国韦昭的《国语解》,有天圣明道本(宋明道二年取天圣七年印本重刊)和公序本(宋代宋庠的《国语补音》本,宋庠字公序),还有清代洪亮吉的《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的《国语校注本三种》、董增龄的《国语正义》及近人徐元诰的《国语集解》。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国语》点校本,广泛吸取前人的校勘成果,注释简明,比较容易阅读。

三、《战国策》:以人带事的洋洋大篇

1.《战国策》是本什么样的书

战国时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专门研究外交策略,研究如何掌握君主心理,如何运用自己雄辩的口才和纵横捭阖的手段,来使一些国家联合,孤立和打击与之敌对的国家,他们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纵横家。为了提高论辩技术,他们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不断地搜集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有的时候也自己虚拟某个事例,然后演练模拟,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自己的荣华富贵。这样,在当时或稍后一段时期,这些纵横家们驰骋于各诸侯国之间,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他们的言行便被记录下来,故事也被编纂流传,供人学习揣摩。《战国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从它所具有的“纵横”色彩来看,它不是一人一时所写成的,但作者可能就是战国末或秦汉之际的纵横家们。

其实,《战国策》(图5-11)最初没有固定的名字,还曾经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别名。到西汉时期,宫廷的密室中藏有很多战国时的史料,但这些珍贵的史料却错乱残破不全,有些残简上的字只剩下一半,如“趙”字,就只剩下了“肖”,像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阅读起来很困难。朝廷便将编校整理这些史料的任务交给了当时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光禄大夫刘向(图5-12)。刘向奉诏校书,看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版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不全。他便以国别划分,去其重复,把有关的资料分别编入诸侯国中,按照时间排定次序。由于这些材料大多记述战国时游说士人的策谋和言论,所以,刘向将其定名为《战国策》。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共收入了纵横家十二家,二百零七篇。《战国策》在流传中散失了一些,到北宋中期已经散失了十一篇,后来曾巩访查搜集,重新补足了三十三篇。今天的《战国策》,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分国编定次序,共三十三篇,共四百六十章。上继春秋,下至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时间从前490年到前221年,包括了二百七十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它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由于秦始皇焚书的重点是各国的史书,所以《战国策》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司马迁就把其中很多的记载写入了《史记》。

《战国策》是一部贯串纵横家思想的战国史料汇编,集历史资料与纵横家言于一书。《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史记》并列,归入“春秋”类,历代史志及《四库全书》也都将之归于史部。但宋代晁公武把它归入子部“纵横家”。这正说明了该书亦史亦文的性质。《战国策》中的权变故事,一部分是短篇的说辞,写作时间离事件发生的时代不远,说辞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很有史料价值;另一部分是长篇说辞,作者写作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已经模糊,内容上有了推测虚构的痕迹。这两类说辞大致可以作为最充分的印证。它的虚构修饰成分较多,在史料基础上又作了文学加工,带有鲜明的创作色彩,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出色成就。因此从另一方面来说,书中的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国宫廷中,挺剑威逼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更何况故事的细节作者还刻画得惟妙惟肖呢。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麦克贝斯

    麦克贝斯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弑王篡位,为了巩固王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流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
热门推荐
  • 邪魅魔君之倾世妖妃

    邪魅魔君之倾世妖妃

    【此文已弃】他,天下最强者,魔君,从不屈服于任何人的话语之下,却偏偏屈服在了她之下。她,天下除魔君最强者,妖王,倔强的性质却被他一直护着短,她的一切好亦坏,在他眼中,只有溺爱无穷。他们皆可翻手天下叛乱,负手决定命运,那么,他们便将笑傲天下。我出师,天下乱,我笑狂妄,天下失色!当一代妖王遇上世上最强魔君将会如何?看他们携手归来,秀死你们单身汪!(本文自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美男多多,颜控快来~
  •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西班牙葡萄牙帝国的兴衰

    本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民族国家的形成、葡萄牙帝国的兴起、西班牙帝国的兴起、帝国兴起的奥秘、帝国面临挑战、帝国的衰落及失去帝国风光后的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暴君竹马

    暴君竹马

    暴君竹马的日常就是,征服她!吃掉她!调戏她!欺负她!偏爱她!软萌青梅的日常就是,离开他!离开他!离开他!离开他!离开他!看总统先生如何撩白兔~最后一口吃掉~!
  • 末代守墓人

    末代守墓人

    没有盗不了的墓,只有绞尽脑汁的算计,守墓人,只是朕的士兵。
  • 青鸿传

    青鸿传

    盘古身死,青鸿入世,且看他踏破八荒六合!
  • 叹平生

    叹平生

    从我生下来之时,大祭司就用预言将我一生定死:克父、害母、断六亲、折友、一生无爱。直到遇见你,如星华月芒,将我这一世照得透亮。我舍不得,放不下,恨别离,愿长久,如入了魔障,无法自拔。情啊,相思百转长,又岂是回忆三三两两?恨啊,生死总别离,恨不能共赏风花雪月。情之深来恨之切,我这一生,等待的太久,唯恐等之不及,总归是我错了……映雪,这一世,替我等九重山的樱花,为我酿一壶梅子清酒,来世,我偿你一山一水一屋一家人……
  • 星河深渊

    星河深渊

    科技,元素,生物,能量。宇宙中的四大文明,在数万亿年间征战杀伐。在这里,吞噬和杀戮仿佛成为文明进化的唯一途径……呼啸的舰船主炮、星系中央的神殿、无穷无尽的虫群、能量水晶的光影……还有这一切背后的阴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