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3500000024

第24章 遥远时空的思想记录(2)

据说老子是给周朝管理藏书的官,不从事实际的政治活动,而且他根本就主张取消政治,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奸伪萌生,人心不古,都是因为有那些所谓“圣人”到处宣传道德仁义,不消灭“圣人”,天下的盗贼就不会消亡。因此他坚决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人们都自生自灭,不相往来,天下就太平了,世道就安宁了。因此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这些乍听起来像是很古怪,其实自有他的道理。老子的意思,世上的事总是有对立的两面,有了好,才有坏,有了警察,乃是因为有小偷,一个巴掌总是拍不响。宇宙也好,社会也好,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无端地参与进去,就会制造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他所说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胡来,不妄为,要顺应规律,顺应自然。老子远不像儒家那样积极,但也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消极,社会固然不能倒着走,顺应规律总没有错。当时做官的人过多地干扰百姓的生活,法网严密,反而盗贼多有,不能太平。老子的话其实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儒家、道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只是方式方法大有不同,这也造成他们的文章各有不同的特色。

《老子》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偶句多,而且常常押韵,虽然是散文,却有些接近歌谣的形式。比如第十五章说: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又如第五十八章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老子》的语言确实还比较抽象,只是把规律性的原则总结出来,还没有把逻辑思辨的过程充分展开,这一点大概可以作为产生时代较早的有力证据。

在贵族时代,一切礼、乐和文化知识都掌握在贵族手里,学校由贵族借着国家的名义开办,只向贵族子弟开放,这叫“官学”,平民百姓完全没有份儿。贵族政治崩溃以后,贵族无力保持文化特权,以往“官学”中的文化专家不能再仰仗贵族的供养,就要靠出卖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求得生存,主要的方式就是开门授徒。相传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从他开始,贵族之外的平民也可以得到读书学习的机会,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进步,所以孔子被后人尊奉为“万世师表”,他是老师行业的祖师爷。根据孔子自己的说法,学费大概是他的一项收入,标准是每人十条干肉,这在当时相当低廉(图2-2)。

孔子还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首先主张把建立在血缘宗法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制度严格起来,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以及所有人之间,都要等级明确,不能混乱,这样社会才能稳定。他还提倡仁爱,统治者对老百姓要仁爱,人与人之间也要仁爱,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当然,孔子的思想是一个非常复杂、完整的体系,这只是其中最核心、最精要的内容。孔子的思想后来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经过改造,大大利用了一番,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能够维持两千多年的时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儒学思想对维护这种统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大概是孔子生前没有想到的事。中国古代的皇帝,往往对孔子都很尊重,因为他们治理天下的思想工具多半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尽管并不一定是孔子的本意。从这个角度讲,所谓“万世师表”实际上还包含着深一层的意思,即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之师。

相比老子来说,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并没有那么多的神秘感。首先是关于孔子的记载比较多,也比较切实可靠些;其次,孔子本来不喜欢说些“怪、力、乱、神”的事,后世弟子也不便将他神化;再者,孔子的思想为多数最高封建统治者所尊崇和利用,也就没有神化的必要了。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般认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死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活了七十三岁。父亲早亡,由母亲抚养成人。孔子生在鲁国(今山东曲阜),其实是宋国人的后裔。西周初年,周公旦分封在鲁,相传由周公所制定的一套礼乐典章制度多为鲁国所完整继承下来,所以当时有人说“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衰亡、封建制逐渐兴起的交替时期。孔子极力维护周礼,维护周代所形成的等级制度,并且呼吁从政的人对老百姓要有仁爱之心。孔子祖上虽说是宋国贵族,但早就沦落了,他早年社会地位不高,做过鲁国的委吏和乘田,就是管理财务和畜牧的小官儿;五十岁的时候做了鲁国的司寇,相当于最高司法长官。退职以后带着一帮学生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到处宣传他的主张。诸侯们当时大抵都忙着搞战争和军备,感觉他的一套理论虽然听起来不错,可是毕竟用不上,所以表面上对他很尊重,真正接受他的思想的,大概一个也没有。因此如果从实际的政治影响来看,孔子生前相当寂寞,他生前的业绩主要在于教育和学术。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一直没闲着,一方面继续教授门徒,据说总共收了弟子三千,成绩突出的就有七十二人;同时还系统整理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这两项都是了不起的事业,影响了此后两千年的中国文化,直到今天,整个世界对孔子的文化建树还在景仰、还在研究。

研究孔子,最鲜活的材料就是《论语》。这书虽说不是孔子亲手所写,却多半是孔子弟子们记录的他的原话,而且文字组织得很巧妙,编排时大概费了不少心血,每一则都不长,有的还带有简单的情节。旧时的文人,只把《论语》当做经书看,认为是圣人之言,其实《论语》的文学价值很高。从这本书里看不到多少人物外貌,性情、精神却极其生动,很能打动人。

《论语》中多半是孔子同弟子们对话的场面。比如说,有一次孔子问弟子们各自有何志向,子路、冉求和公西赤都说自己要从政,只是从政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最后孔子问到曾点,这时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慢条斯理地回答说: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不愿做官从政,他说他只愿在那暮春的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陪着五六个成年人,加上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上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一路回来。说到这里,孔子长叹一声道:“吾与点也(我赞成曾点的主张啊)!”孔子一生以恢复周代礼乐制度为己任,所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每个人内心的恬然愉悦吗?曾点答话时从容恬静的神态,还有他所描绘出来的暮春图景,无不像诗一样安详、恬美,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能打动人心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到处碰壁,“汲汲如丧家之犬”,只消“吾与点也”这四个字,就足以看出这位老者奔波一生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人与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是他的追求。再说,世上的人几乎都梦想着建功立业,为了富贵功名劳碌奔波,甚至机关算尽,同时也失去了心灵的宁静和自由,失去了对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到头来恐怕多半是得不偿失。曾点的理想,才真正是超脱了世俗功利的人生境界。后人往往比较在乎儒家学说的功利色彩,对这样超脱和潇洒的一面却忽略了。

《论语》里面多半是语录,虽然也经过了修饰,妙就妙在修饰得体,富有情韵,经得起后来读者的回味。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若只求把事儿说明白,只要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贤哉回也”就够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的是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别人绝对做不到的事,颜回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这不正是颜回超凡脱俗的品质吗?所以孔子前后说了两遍“贤哉回也”。首先颜回值得老师这样称赞,反复吟叹之间,顺便也就把孔子赞许的神情烘托得淋漓尽致了。这就是《论语》语言艺术的高妙之处。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极有人情味儿。透过《论语》的文字,颇能看出孔子是个富于真性情的人。

孔子也有对学生发脾气的时候,有一次宰予大白天睡觉,被孔子看到了,他骂宰予说:“你就像是腐烂了的木头没法儿雕刻,你就跟那粪土砌起来的墙壁一样没法儿粉刷,我真不知道说你什么才好了!”气急败坏到了极点,这时候还没忘了用那么两个有些“恶毒”的比喻,那股恨铁不成钢的神情都在里面了,完全不再需要其他的描写。这里面有气愤、埋怨,当然更有师生间的亲密无间和孔子对年轻人的无限关爱(图2-3)。

《论语》中的语言虽然质朴简淡,却不乏生动的形象感,即便是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里面也常常用到比喻,意味深长。比如其中有一条记载,一次孔子站在川流不息的水边,不禁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还有一次孔子议论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严寒到来,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是一位非凡的智者,他不乏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但他从不故作高深,他擅长借助亲切熟悉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启发别人去体悟和回味。北宋思想家程颐说:“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自然不造作,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大概就是《论语》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吧。

三、《庄子》:逍遥奇幻的人生写意

庄子在思想上是老子的继承人,虽然他在老子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思想上的确属于一个派别(图2-4)。司马迁对此看得很清楚,他在《史记》里给庄子写了传,并把这个传记放在老子的传记后面,还说,庄子虽然对于各种学问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最看不起儒家学说,在他的书里经常把儒家的主张作为批判的靶子。他还经常在书里安排出孔子向老子请教的场景。

根据《史记》,庄子是蒙这个地方的人,大概就在今天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他做过这个地方的漆园吏,这或许是个十分低微的小官儿。庄子同老子相似,虽说很有学问,却有意避世,把自己混同在一般人里面,不愿接受当时诸侯的驾驭,不愿求取功名和富贵。

据说楚威王听说庄子很有才能,派人带着钱来请他做相。庄子笑着对使者说:“钱和官儿都是世俗人眼中的好东西。可是你没看到祭祀的时候当做祭品的牛吗?精心喂养好几年,还要给它穿上锦绣做的衣服,看起来光彩照人,可是一旦进入太庙,就成了牺牲品,只有接受宰割的份儿了。这个时候,它就是想做个快乐的小猪都不可能了。你赶紧走,不要玷污我!我就是一辈子处在最卑微的地位上,也不想被有权有势的人利用、束缚,我一辈子都不想做官儿,只求称心如意地活着!”

用今天世俗的话来说,庄子是个很清高的人。可是清高也未必一定是坏事,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和自尊,清高些也是必要的。试想大家在利益的驱动之下都抛弃人格和尊严,都去随波逐流,都去毫无顾忌地迎合别人,这个世界究竟该如何维持呢!所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屈原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来著名的隐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大诗人李白也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此种种,都不应该简单地斥之为“清高”。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果丢失了基本的原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又该到哪里去寻找呢?庄子和他的著作所以有那样高的品格,所以为后人所景仰,同他做人的原则当然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从文学角度说,先秦诸子要数《庄子》影响最大。开篇《逍遥游》,乍看完全不是在谈哲学,一会儿是翅膀大得如同垂天之云的大鹏,一会儿又是在一杯水里漂荡的草叶般大小的小船;忽而说道寿命长达八千岁的大椿,忽而又是寿命不足一天的“朝菌”。学者都说《庄子》文章最大的特点在于“恣肆”,这是说作者的笔触跟随着他的想象力自由翱翔,无边无际。比如鲁迅先生曾经说,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庄子擅长把哲学“文学化”,把枯燥的理论变成最最浪漫、瑰丽的想象。《逍遥游》的开篇,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文学: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我们周围客观存在的世界虽然充满了变化,但对人的行动总是有很大的限制,我们总不能现在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海边听涛,瞬间就跑到美国密西西比河里去游泳。只有人的想象,虽说从根本上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却很少时空的限制,能够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跳来跳去。庄子的想象力,大概算得上是先秦哲学想象力的一种极限。庄子的想象力的确让人惊叹,他在《外物》里说,原来有个任公子,用五十头牛做钓饵,人坐在浙江会稽山上,把鱼钩甩到东海里去。表面上看似荒诞,实际上都是为了说明他自己的一番道理。他主张独自同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世俗的是非对错,取消生死的分别,顺应自然,精神不要被自己的形体所束缚,由此达到“坐忘”的境界。他既不像孟子那样循循善诱,滔滔雄辩,也不像荀子、韩非那样重视逻辑推理去步步论证,而是通过寓言,把他自己的思想编成一个个奇异的小故事,用他想象出来的那些主人公来表演,在无形中把道理展示给你。

同类推荐
  •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我爱天下一切狗(樊登推荐)

    本书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行走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每个人都有无力和哀凉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唯有用满满的爱来对待生命里所有的遇见。
  •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本书分九辑:会飞的太阳、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与自己和解、蔷薇几度花、一去二三里、小扇轻摇的时光、等你80年、小欢喜、琵琶语。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本书从体例上突破一般小说史的框架,变按历史顺序分阶段评析为分类编写的方法,即以文言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历史演义等八类小说,按时间先后分章叙述。全书合则为完整的小说史,分则为各类小说的演变史。不但对名著作了深入的新论述,而且对一般小说史较少提及的小说,都给予适当评价,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面貌。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崇文尚武

    崇文尚武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警察协会举办了首届全省民警书法美术摄影诗歌优秀作品展,从报送的800件作品中,经专家评审,选出书法、美术、摄影、诗歌类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共258件作品结集成册,本书是此次成果展的集中展示。本书的出版,不仅展示了黑龙江省警察的精神风貌,还体现了黑龙江省重视公安文化熏陶,着力推进文化育警、文化兴警,对于民警文化内涵的提升和公安民警综合素质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惊鸿

    梦惊鸿

    一曲惊鸿似梦中梦里柔肠别后同不见未央叩玉扃他年一笑烟云重恩宠皆随流水东青丝成风剑如虹白玉为笛翩然风梅落清秋翦水瞳不问年年岁岁楼东盼君别美人湮一笑风云问残年只见明月圆又缺只见流水覆杯雪不见飞花携满袖不见离殇无断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枪斗王者

    枪斗王者

    乱星灾厄降临地球,一分为九坠入大地,自此被称为灾难之源的九祸显世,随后九祸中涌出无数妖魔虐杀人类,各国出动军队与之对抗,但是现代武器对妖魔的伤害微乎其微,人类防线迅速崩溃,众多城市纷纷沦陷,正当绝望之际,一个名为英雄殿堂的组织出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应该挣多少钱

    我们应该挣多少钱

    闲来无事,算了下我们应该挣多少才能活下去!怎么活的舒服点!
  • 狙到你的心

    狙到你的心

    无意间进入一个游戏副本,限时一个月,发现里面聚集了300多人,在一个虚拟学校里,遇见了一个满嘴跑火车的帅哥,于是开始了默默坑人之旅
  • 不负君意

    不负君意

    逗比版:只听说过有人代嫁,没听说过有人代娶啊?说好的家道中落风度翩翩文采斐然乖公子呢?眼前这只披着羊皮的狼算什么?魏景蓝通过血的教训森森地了解到:热闹,那是绝对不能凑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那是绝对不能有滴!……文艺版:我曾经问你:“信仰是什么?”你说那是一个能够让你付出一切的东西。我又问:“如果你的信仰是错的呢?”你只瞧着满天星辰,叹息道:“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无梦难活……
  • 夜央魅影

    夜央魅影

    城市夜未央,阑珊魅影现。游迹在城市边缘的复仇者,熟知并洞察着人类一切的罪恶勾当。却似乎并不是出自于崇高的信仰,对于他打击暗黑势力的一切行为,人们只是认为他在对亡逝爱人的救赎。
  • 千年恩怨情仇

    千年恩怨情仇

    千年的恩怨会记一辈子吗?你记得,她还记得吗?千年前的谜团该从何查起?当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