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3500000073

第73章 明代小说:空前繁荣,跻身正统(1)

中国传统文学从观念上一向视诗、文等雅文学为正宗,而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为鄙野。到了明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地位提高,发展迅速,各种俗文学形式空前繁荣,特别是小说创作,进入了极为繁盛的时期。

宋元以来话本小说的创作实践,显示了通俗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明中叶以后,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开始重视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在理论上给予了小说高度的评价。如李贽称《西厢记》、《水浒传》为“古今之至文”(《童心说》),袁宏道将词、曲、小说与庄、骚、史、汉并提,称《水浒传》、《金瓶梅》是“逸典”(《觞政》),冯梦龙认为小说比《论语》、《孝经》的感染力“捷且深”。随着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问世,明代小说空前繁荣,走向辉煌,最终跻身正统的文学地位。

明代是我国小说创作空前繁荣的时期。小说代表了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打破了正统诗文在以往文学史上的垄断地位,跻身正统文学之列。明代小说形式多样,流派纷呈,各类创作呈现百花争艳、全面繁荣的局面。明代小说创作无论是题材的开拓性,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还是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语言表述的生动性,都是前面的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个明代,出现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的局面。

1.长篇小说:

明代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一方面,宋元时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萌芽,在明代得到发展壮大,并走向成熟;另一方面,明代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对中国文学作出了最为宝贵的贡献。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讲史有直接的关系:章回小说相对独立的单元“回”来自于讲史的次或段;章回小说的回目来自于讲史开宗明义的题旨;章回小说由“话说”、“看官”等构成的虚拟的说书场景来自于讲史的叙述方式。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性质与思想内容,可以概括为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等五类。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演义》为代表,英雄传奇小说以《水浒传》为代表,神魔小说以《西游记》为代表,世情小说以《金瓶梅》和一些艳情小说以及才子佳人小说为代表,公案小说的成就相对薄弱。《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部小说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从明初到嘉靖年间,以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由宋元时代粗具规模的讲史和说经话本,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这三部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在长期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写定,是集体创造的成果,一般称之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它们都继承了话本的思想艺术传统而又有较大的突破。在《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影响下,从丰富的史籍、民间传说和艺人讲说中吸取素材和营养,明代陆续出现了不少长篇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

嘉靖以后,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吸取了讲唱文学的写作经验,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描写更趋于细致,它的出现使古代长篇小说的创作突破了依附于历史或神怪的窠臼,有了新的发展。

2.短篇小说:

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被称为“拟话本”,是直接模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以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明代拟话本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貌上,较之宋元时期供讲唱的话本小说,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色。在明代中后期,拟话本出现了鼎盛的局面。

明代文言小说的创作较前代有了新的变化。内容更为世俗,以市民阶层为描写对象;在文体上,其显著特点是议论减少,行文中加入很多诗词;某些作品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生动,为拟话本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等,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不过,明代文言短篇小说,极力模仿唐宋传奇,成就不高,比较沉寂。

一、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无法被超越的开山之作

历史演义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再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衍扩大而成。我国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小说数量繁多,题材遍及中国历史的各个时代,流传到现在的便有数十部之多。但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是我国最杰出、成就最高的历史演义小说。它的出现,使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它的影响下,我国的历史演义小说创作一直呈现出繁盛的局面,但在艺术成就上,没有一部作品能出其右。

下面我们来谈谈《三国演义》和明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演义小说:

1.《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卷首开篇一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它原是明代杨慎编纂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将它置于《三国演义》卷首,作为小说的开篇。这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由此可见毛氏父子深厚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

这首词意境高远,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苍凉悲壮中蕴涵着淡泊宁静。

这首词使得《三国演义》开卷便有摄人的魅力!

小说一开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简短的一句话,宏阔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曾经的发展轨迹。

《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描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兴起与灭亡的历史过程。《三国演义》描写了184年到280年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种种斗争。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关的生平资料极少。有资料认为他籍贯太原,生活在元末明初。相传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学生。有人认为《水浒传》是他和施耐庵合写而成的。他写的作品很多,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长篇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署的也是罗贯中的名。

《三国演义》是长期以来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三国的逸闻趣事和民间传说便不断滋生。从唐代起,三国时期即成为人们最感兴趣的一段历史,三国故事则成为通俗文艺重要的创作素材。宋元两代,三国题材创作有了更大的发展。在“说话”艺术中,宋代即已形成“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出现了著名的“说三分”专家。元杂剧中的五十余种三国戏,场面恢弘,形象丰满,也为《三国演义》的成书打下深厚的基础;元代更出现了汇集“说三分”成果的长篇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在此基础上,罗贯中依据史书《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创作出这部后人无法超越的历史演义巨作。可见《三国演义》是作者根据历史史实,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整理完成的,也称作“世代累积型”小说。

《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而且是第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这一体裁确立了自己的正式名目和文体规范,始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巨大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多方面,而一部作品是否具有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是决定作品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三国演义》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三国演义》不仅善于编织故事情节,而且善于组织故事情节单元,通过情节单元来集中铺写重大事件,构成全书的主干。书中的“董卓之乱”、“联军讨董”、“三让徐州”、“过五关斩六将”、“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大战”、“三气周瑜”、“夺取益州”、“关羽之死”、“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八伐中原”、“三分归晋”等故事情节,每一个都是虚实结合,曲折多变,每一个都具有相当大的分量。它们前后相承,使全书主次分明,轻重得当,波澜起伏,给读者很深的印象,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结构形式。这里我们仅谈谈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众多的故事突出表现出来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全书总共写了一千二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将近一千人,给人印象深刻者达百余人,堪称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周瑜等人,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或“三奇”。毛宗岗《读三国志法》中说到:“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毛宗岗认为,诸葛亮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曹操是“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关云长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1)诸葛亮(图4-1)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贤相”的化身,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超人的智慧和绝世的才能,他料事如神,未卜先知。小说中诸葛亮出场,受到了古代士人向往的最高的人才礼遇。汉皇叔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诸葛孔明高调、闪亮步入汉末纷纷扰扰的政治舞台,于是乾坤扭转,三国鼎立,改变了刘备集团一直居无定所的劣势。

“三顾茅庐”(第三十七回)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当曹操坐据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拥兵东吴时,代表汉宗室正统的刘备、关羽、张飞集团却还在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刘备听著名谋士徐庶、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诸葛亮住的隆中(今湖北襄阳)卧龙冈去请诸葛亮出山,帮他建功立业。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诚意。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斋戒),沐浴更衣,准备再去拜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两兄弟就很不情愿了。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来到隆中卧龙冈。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三顾茅庐”被后世誉为千古佳话。书中通过前两次的不遇,张飞的粗鲁和急躁来衬托刘备求贤的真诚和谦恭。这样就使孔明的高洁品格和绝世才能无比地鲜明突出。司马迁说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从此,诸葛亮这个士人政治家为了刘备集团忠心耿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说中用了六千多字的篇幅来描绘这段故事,写得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令人难忘。

诸葛亮出山后,充分展现了他的各种才能。书中通过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祈攘东风)、三气周瑜、华容布阵、空城计、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遗计斩魏延等等事件和故事情节,表现了一个天才军事家超常的智慧和才能。例如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杀来。他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让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下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系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二十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儿子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手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诸葛亮用了“空城计”,使一向多疑的司马懿自行退兵,将自己因用人不当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书中在诸葛亮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有不足的地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未卜先知的人物,其中有的神秘化描写确实超出了智谋的范围。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象”,时不时来个“锦囊妙计”。诸葛亮的“锦囊妙计”真是不可思议,他的那些手下将领是如此地配合他。在某个时候,诸葛亮交给他们一个锦囊,吩咐他们某某时候打开,而他们就会在丞相吩咐的那个时候想起这个锦囊,然后一下子从身上拿出那个锦囊,并且及时阅读锦囊中的妙计,然后按照锦囊中所说的去圆满地完成一个早就设定好的计策。诸葛亮的这些老部下中途没有一个人会将锦囊丢失,即使这个锦囊是他们的军师老早就交给他们的,而且他们也不会存在什么好奇心,去提前探知锦囊中到底说了些什么,有着怎样的玄妙。而在“七星坛祭风”,诸葛亮的架势就像个十足的巫师。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2)曹操

同类推荐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中短篇小说和随笔,继承了俄罗斯叙事文学的伟大传统,并赋予了诗人特有的瑰丽奇特的想象、隐喻和象征。这在本书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鲁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琉璃

    重生之琉璃

    重生归来的小小商女,勘得破重重阴谋诡计,于世间护家险安生立命,却勘不破谜一般环环紧扣之命局,家国天下,乱世风云起时,情当何安?
  • 快穿系统拯救扑街作者

    快穿系统拯救扑街作者

    十年如一日的扑街文作者--弥雅,莫名其妙的被一个名为燚的系统绑定。于是,她被迫开始了拯救扑街作者的大(不)行(归)动(路)。#扑街穿越文作者:弥雅姐,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收藏破三百?弥雅:做梦吧,日收三千全是梦。#扑街校园文作者:弥雅姐,我的订阅数据太惨淡怎么办?弥雅:凉拌呗,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扑街宅斗文作者:弥雅姐,我写的文没什么人看怎么办?弥雅:改行吧,搬砖不香吗?
  • 天使恶魔落人间

    天使恶魔落人间

    何为天使,什么又是恶魔,恶中有善,善中掺恶,纷纷扰扰,错综复杂。可谁生而为恶?
  • 世界黑道之皇

    世界黑道之皇

    当今世界,黑道猖獗,看男主如何成为世界黑道之皇,患得患失的生活中,几经生死,改写江湖秩序,成就自己。
  • 快穿之穿越吧中二少女

    快穿之穿越吧中二少女

    我叫赵荌苒,是一个整天幻想穿越的...中二少女,本以为这只是个幻想,没想到却在这天实现了......
  • 懒癌晚期的我被死宅们拯救了

    懒癌晚期的我被死宅们拯救了

    身处懒癌晚期不知道就不可怕,但是知道了却无力而为那可是大大的恐怖了。最终,在死宅们的帮助下,成功变成了死宅中的懒癌。死宅才不懒呢!哼~凡人。
  • 少年的我遇见最好的你

    少年的我遇见最好的你

    在每个人最好的年华,蒋紫汐遇见了让她一见钟情的男孩胡毅,在那时,她也和一群朋友一起成长的故事
  • 他给我的全部世界

    他给我的全部世界

    父亲莫名的消失,少年不经意的出现,故事剧本般行走的流畅。我遇到的都是最好的少年,我经历的都是最美的爱恋,可是那空洞的记忆里又好像住着什么蜷缩卑微的灵魂,在告诉我:我的一生,都是被设计好的一本少女漫。
  • 无邪异闻录

    无邪异闻录

    这是个未知的世界,这是个崩坏的世界。唯有意志坚定,才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唯有变的更强,才能守护身边的人。在这个不受操控的剧本里,我要诅咒命运。因为这,就是我的宿命!
  • 诡秘谋者

    诡秘谋者

    机械城毒雾到底掩盖了什么?献心礼的秘仪到底为了什么?群影猎手到底在谋划着什么?双胞的生死之湖又意味什么?揭开隐秘,与诡异抗衡理性密谋,与邪物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