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89100000027

第27章 孔子与耶稣:圣人与超人的跨文化对话(4)

与孔子相比,耶稣总爱走极端。从上引“一念之动即为恶”、只要有信心就没有不能做的事等等,就可以看出耶稣的极端性。因为耶稣有一个外在于人的天父耶和华,所以他对动机和精神力量的注重就不需要落实到地上,塞进人的心中。耶稣让人暗中行善施舍祷告的时候,也向人们说,无所不能的神会知道你暗中的善行。于是,人们就可以专注于心灵的纯洁、灵魂的超升、脱离实践的形而上学的求索但是,正如修辞学上的对句,有神就有魔。魔鬼是肉欲的、感性的、邪恶的象征物,时时侵扰人,使没有坚强意志的人会沦为魔鬼的门徒而难以成圣。基督教的神与魔的分裂,就意味着在人身上灵与肉、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而就产生了“浮士德型”激烈对立、冲突的人。随着西方人神性渐消而魔性增多,就发生了从天上到地上、从灵到肉、从理性哲学到非理性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探索到注重实践的文化转折。我们往往以中国古代实用技术比西方中古的发达而自喜,却没有看到,正是由于形而上学和理论科学的发达,才会结出西方近现代实用技术的金秋之果。当西方人执著于实用功利的时候,就会比中国的“外王”或者说孔子的管仲更极端,以至于连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以为西方人重物质功利,而中国人重道义精神。因此,孔子精神重“合”,基督精神重“分”。

(第四节)仁与博爱:儒教与基督教的伦理道德

占据中西伦理中心位置的孔子的“仁”与基督的“博爱”,也有相似之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怎样“爱人”呢?即实行孔子的“忠恕之道”。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实行仁道的积极的肯定的一面,即“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实行仁道的消极的否定的一面。“忠恕之道”是孔子之道的核心部分。孔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个撒都该人律法师问耶稣:“夫子,律法上的诫命,那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耶稣又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在耶稣看来,神也是人的神,而且“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由此可见,孔子的“仁”与耶稣的博爱确有相似之处。

较之孔子,耶稣总爱走极端,总是大爱与大恨连在一起,正如我们已经分析过的。为什么呢?孔子的背后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格神,所以孔子就不能提倡施舍而不求报偿、挨打而不还手的大爱,自然也就不会潜在着一种大恨,即把恶人丢在地狱的永火中去受煎熬。

于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就成为“忠恕之道”的一部分,否则在没有神与来世的情况下“何以报德”?而且报怨的时候也不一定“直”,而应讲究策略,不能叫自己吃亏,这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种“曲”的文化精神在老子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于是,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在碰壁之时,也可以“隐居以求其志”;而被中国文化同化了的出世遁入空门标榜“不杀生”的和尚若有“露一手”的时机,也可以出来参加战争以“匡正天下”。耶稣的背后有一个人格神的上帝,所以他提倡挨打而不还手而且转过脸来让人家再打,就是告诉人们,不善的手段达不到善的目的,让恶人做恶去吧,到末日审判的时候,善人会进天堂永远享福,恶人会下地狱永远受苦所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迫害,耶稣一点也不畏惧;众人不愿听而且厌恶他的教训,他也要宣讲,直到被人抓起来钉十字架。抓耶稣的时候,耶稣的门徒砍掉了一个敌人的耳朵,耶稣却束手就擒,并给那人治好了耳朵。因此,孔子精神重“曲”,基督精神重“直”。

孔子的“仁”与耶稣的博爱的重大不同,还表现在孔子的“仁”总是与“礼”混淆在一起。什么是“礼”?即在人群中分出高低贵贱等级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孔子对于等级贵贱的分别,与希腊罗马奴隶主建立在武力征服基础上的对奴隶的统治不同,而是建立在“人道”、“人情味”、“合情主义”的基础上。在孔子看来,父母给孩子以生命,并且费尽心血把孩子拉扯大,孩子就应该对父母报之以孝。于是,父母与孩子天生就不能平等,而是父在上,子在下。大而言之,君主就像天下人的父亲,臣民就像君主的儿子,于是,父慈子孝就扩大为君仁臣忠,天下就是一个以天子(君父)皇后(天下国母)为首的大家庭。在这里,家与国具有同构关系,所以《大学》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你想“治国平天下”,首先就应该“修身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因此,孔教就是“家教”,而这种“家教”又是以“孝”为本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但是,一味地提倡别异的“礼”也不符合“仁”,而是应该以“和为贵”的原则来复礼。也就是说,分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来之后,就更应置重君臣、父子之间的和合,使得你中也有我,我中也有你孔子“和为贵”的礼教显然是有利于君父一辈的统治者的,齐景公就说:“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特别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训条,就更表明了儒家的“阶级立场”。但是,正因为孔子把“礼”建立在人的素朴的伦理情感的和的基础上,所以,中国的专制主义,除了非儒的秦代和不重儒的隋代外,一般是脉脉温情的家长式的,即与武力专制主义相区别的“亲情专制主义”。这也是孔子理想的礼乐之国,——一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为了这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的和谐稳定,孔子不惜以合情主义排斥合理主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礼乐兴,上下和,“仁”在其中矣。所以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尽管孔子的礼教建立在人的朴素的伦理情感基础上,尽管“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但是,孔子的礼教毕竟还需要“天道”的依据。孔子名下的《易传》就给礼教以“天命”的依据。你看,自然万物就不是平等的,天在上,地在下;太阳出,月亮隐。天、日等属阳,地、月等属阴。于是,“乾道(阳)成男,坤道(阴)成女”,阴阳合就有了人伦之始:夫妇。夫妇合就有了父子,有了父子就有了君臣。根据“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原理,天在上“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是主动的施与者;而地在下静静地接受“雨露滋润”,是被动的接受者。天地和合,就出现了“雨露滋润禾苗壮”的生机。同理,男在上主动施与,“云雨一番”;女在下静静地接受,男女和合,就会生养人的生命。君在上主动施与,“皇恩浩荡”;臣民在下被动接受,“沐浴皇恩”,君臣和合,就会多生产,多打粮食,社会有机体才会正常运转因此,做为女、子、臣下,你就不应该感叹自己地位低下,社会不平等,因为这是天地自然之道,难道你能“犯上作乱”而令“天道”失常吗?还是安分守己谋求和合吧,这样才会和谐稳定而生生不息。如果说“天地之大德曰生”,那么,和合就是天地之大德,人伦之大德,也就是“仁”。因此,从孔子伦理中,很难附会出人格平等的观念。

耶稣的博爱与孔子的“仁”不同,而与墨子的“兼爱”有相类之处。

墨子曾被孟子批评为“无父”的“禽兽”,此话对于墨子尚有点冤枉,而对于耶稣却一点也不冤枉。因为比起墨子的纵向的伦理来,耶稣的伦理的显著特色就是其横向性。耶稣固然让人“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但是,除了神之外,其他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平等的话,那就是“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与孔子的“仁”正好相反。不过,按照耶稣“爱你的仇敌”的教训,其“爱人如己”的诫命就是毫无差等地博爱众生,从而与孔子“爱有差等”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形成了重大的差别。如果说基督教也有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除了家长耶和华和耶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之外,其他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是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兄弟姊妹。所以孔子说:“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耶稣本人就称呼“圣母”马利亚为“妇人”。有一次,“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从耶稣的教训中,可以看到人格平等的观念。

耶稣虽然肯定了律法中要孝敬父母的诫命,但是,与孔子的“仁”强调亲情父子之爱恰好相反,耶稣为了人们能够专心爱上帝,能够具有“爱无差等”的博爱精神,就不惜疏离亲情父子之爱。耶稣说:“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

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耶稣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耶稣甚至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人到他那里去,若不恨自己的骨肉亲人,就不配做他的门徒。“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因此,与孔子注重人际的和合不同,耶稣注重人际的分化。

孔子的“仁”是“二人”,即一个人独自无以为“仁”。所以,尽管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然而,人要成“仁”就必须把自己修成有用的栋梁(“修身”),以便纳入整体族类的大厦中(齐家治国平天下”)。希腊人也重族类,但比起孔教来,希腊文化还是客观向外的文化,是偏重个体的文化。所以,希腊人就开始追求使个体生命永恒不朽的东西,即外在于人的“数”(毕达哥拉斯)、“理念”(柏拉图)、“神”(亚里士多德)。而正是这种外在于人的“理念”或“神”,与基督教外在于人的上帝统一起来了。但是,基督教的“神”更是个体人的神,“上帝乃是被当作个体的类之概念,是类之概念或本质”,“这个本质”,一方面是类的“普遍本质”,是“一切完善性之总和”;一方面“同时又是个体型的、个别的存在者”。换句话说,上帝能够使人“直观到类跟个体性的直接统一,直观到普遍的本质跟个别的本质的直接统一”。因此,尽管费尔巴哈(Feuerbach)认为西方古代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重大差别在于古人重类,基督教只着眼于个体;但是,西方古代文化若与孔教的大家庭相比,也还是偏重个体,而不像孔教那样,不去向外超越而反身人际,安于家国族类。孔教的那个和乐融融的大家庭,就是一株大树,做为枝叶的个体在大树上则活,离开大树即死,而所谓“仁”,就是给大树浇水、施肥;孔教的“生生不息”,就是一条生命的长河,个体的人做为一滴水,一个浪花,离开河水就要枯干,汇入河流中就会不朽,而所谓“仁”,就是传宗接代——“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从而使生命的长河奔流不息因此,孔教高度重视族类,而忽视个体;“与此相反,基督教却撇开类不管,只着眼于个体”。孔教为了类而牺牲个体,“基督徒却为了个体而牺牲类。”

在孔教,个体的人无以成就“仁”,在基督教,即使是单独一个灵魂,即使它没有一个亲邻,只要它自为地享受到上帝,那就还是福乐的。因此,正是基督教文化,才孕育了近现代西方的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

(第五节)孔子与耶稣对人性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文化差异

孔子对于人性问题思而不宣,以至于使门徒说,夫子很少谈及“性与天道”。从孔子认为“富与贵(利)是人之所欲”以及“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等方面看,孔子是在说人“性本恶”;但是,从“为仁由己”不假外求以及让人安于现状等方面看,孔子是在说“性本善”。荀子发展了孔子“性本恶”的一面,即以礼教规范来控制人们“好色不好德”、“恶仁好不仁”的罪恶天性;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的一面,即注重发扬人们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天生的善性。但是,像荀子那样,过于注重礼法规范,强调人性之恶,就会使儒家变成法家。这里的逻辑是,既然人性是恶的,那么,除了用礼法来加以约束之外,一点别的办法也没有。所以,荀子的学生韩非成为著名的法家代表,就决非偶然。“评法反儒”运动把荀子装扮成法家,固然不对;但是,否定荀子与法家的内在联系,否认“人性恶”必然会孕育出法家来,也不正确。

可以说,荀子是介乎儒法二家之间的一个人物。因此,从孟子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标举“人之初性本善”的大旗,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与此相反,基督教反复强调的是人性的原罪。“犹太人像基督徒一样,关于罪恶想得很多,但只有少数人想到他们自己是罪人;想到自己是罪人,是基督徒的一项革新。”而这项革新正是始于耶稣。

耶稣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时,曾把想到自己是罪人一事当作美德宣讲:“我来本不是召义士,乃是召罪人。”耶稣还反问那些责问他的人:你们哪一个敢说自己是无罪的?后世基督徒把“罪”的学说发展得非常完备,若没有“罪”的学说,“基督救世人”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基督教认为,因为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犯了“原罪”,就被定罪而失去了乐园,堕落到充满罪恶的现世上来,并且由罪又生出死来。既然“罪”是“原罪”,只要是父母所生的,就一代一代把罪孽遗传下来,使人永远被神抛弃而不得永生。耶稣基督既是处女感悟圣灵所生,身上就没有遗传下来的“原罪”,也没有自有的罪,但是,他却要替罪恶的人类赎罪,成为人类罪恶的“替罪羊”,以肉身被钉在十字架上向上帝献祭,来达成人与神之间的和解。但是,人必须虔诚地悔罪,才能在基督再度降世审判的世界末日(即罪恶现世的终结)时得救、永生。

保罗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因此,“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那里,乃是永生。”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笔尖下的西藏

    笔尖下的西藏

    编者独具匠心地以西藏为主题,力求以文字之美重塑西藏之美、之厚重,立意新颖,别具一格之外又紧跟当下文化潮流。书稿收入阿来、裘山山、马丽华、于坚等作家书写西藏——大藏区的散文作品。其中作品涉及纳木错、山南、布达拉宫、果洛、盐井、玉树、甘南、川藏线、青藏线、阿里、香巴拉、墨脱等著名景点和人文遗迹最多的地方,是一本有助于西藏自助深度旅游,并对民族文化、自然风貌有着实证性质的书写,呈现了藏民族和汉民族在人间高地上的种种身体与心灵印迹。
热门推荐
  • 猫小喵日记

    猫小喵日记

    猫小喵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像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有着普普通通的面貌有着普普通通的声音但是就是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平淡无奇的猫小喵,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乐趣,也会有自己的伤心事……而《猫小喵日记》记下她生活的点点滴滴~
  • 红尘天路

    红尘天路

    天路红尘天路的尽头,谁曾走过?多少人?一生只为迈向那飘渺得永生。多少年?再美的辉煌终也化为尘土。有一天,一个人成就了永恒的神话。但,一个雨后的清晨,神话碎了,还有支离破碎的心。时光无声飞过,也许千世轮回,也许万年飘逝,又现烟花牧儿。
  • 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感悟中学生的优美杂文

    本书是一套中学生课外读物,收编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诗歌、小说、历史故事等,共18册。
  • 综漫之男主角都想杀死我

    综漫之男主角都想杀死我

    作者:“嗯,嘛,那个……本书的简介就是:陈真被绑定了主神空间,从此走上了……”陈真:“不存在的!这个系统是假的!”星耀姬:“虽说同胞们都在辅佐宿主,但意外性也需要的不是吗?比如成为宿主的主人什么的……”陈真:“……女王陛下有何吩咐?”星耀姬:“那么,请成为新世界的主人吧!”经历的世界:《白色相簿2》、《浪客剑心》、《秦时明月》、《刀剑神域》、《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以及漫威世界。
  • 闪耀之歌

    闪耀之歌

    漫天星光,启示之空。我本弱小,我的天空曾黯淡无光。但一路走来,那片夜空早已星光璀璨!我不是神,我只是这个世界一个普通的人类,可是,只要有想守护的人和事,此刻的我,比神闪耀!
  • 201宿舍的沙雕日常

    201宿舍的沙雕日常

    本文讲14个人的沙雕生活!!!一开始谁也不认识谁然后在一起久了就了解透透了!!讲述的内容应该也是大部分人遇到的事吧。
  • 黎少有个大佬夫人

    黎少有个大佬夫人

    世人皆知,他,生性冷酷,身份尊贵,又生得一副好皮囊,是亿万少女的梦中情人,却从不近女色,没有任何女人能靠近他三米之内。然而,当他遇见她却一反常态。“黎大少爷,你的冷酷呢?你的节操呢?”“我有你就够了”“………”一个高冷少爷,一个傻白甜小姐~他追,她逃,直到有一天……她脱掉马甲,一曲惊人,成为国民女神~侵入各组织总部,众人惊呼:“C神回来了!”进入国际第一大公司,员工恭迎:“欢迎董事长回归”踏入国际第一暗杀组织总部,各高层尊迎:“欢迎大姐回归”黑白两道通吃……“现在还喜欢我?”“更喜欢了”“噗……”…………【美男狂追怎么办?在线求解~】〖宠文VS爽文〗喜欢就收藏叭~越往后越精彩哦~
  • 医圣之行

    医圣之行

    小学鸡郭和泽获得前世大神的传承,遨游三千世界,装B的故事。本人第一次写作,多多关照!
  • 灵朝玄幻记

    灵朝玄幻记

    女主人公慕容锦溪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灵朝遇见了男主人公欧阳四少欧阳旭……
  • 持美行凶之毒医快穿

    持美行凶之毒医快穿

    姬笑笑是自学成才小毒医,十八岁生日当天毒死了所在科研所的全部人,包括她自己。死后的姬笑笑被帝国快穿总局选为了第一任快穿“天使”--即快穿系统载体。她将按照上级的指示穿越到各种时空,高举“道德犯罪也是犯罪”的正义旗帜,完成“翻身逆袭,打脸虐渣;国家调控,合法行凶”的艰巨任务。时空一:大哥是影帝,我是小网红。(娱乐圈豪门)她爸是大导演,她妈是一代影后,她大哥是当红影帝,她未婚夫是新晋演技小生,就连她资助的女生都是新一代流量小花。一天,她的未婚夫和她资助的妹妹睡了。这还不算!小三为了分手不惜买凶对她大下杀手,而另一个却为了不分手而对她死缠烂打,拒不还钱。姬笑笑怒了,插足就烂胸,劈腿就烂丁--笑笑牌毒药,保你C位出殡!影帝大哥:渣海无涯,回头是我。时空二:军阀是暴徒,我是病娇花。(民国下堂妻)她是皇家末落小格格,为了皇家利益被“贱卖”给了医药世家之子为妻。成亲当日,相公出发海外留学。三年后,相公一回来就要休她另娶。另娶的女人大大方方登堂入室,看她如看地上的泥。她被扫地出门,身无分文,还轻微哮喘。这可怎么办?姬笑笑望天,还能怎么办?撸袖子加油干呗!干谁?当然是渣男贱女!当年的十里红妆啊!这些你们都要吞,还要不要脸了?暴徒军阀:抱怨没用,抱我!报仇雪恨挫骨扬灰一条龙服务了解一下。时空三:猎户是将军,我是假秀才。(复仇农家女)家族没落,她上无爷父,左无兄长,为减免赋税,她只能女扮男装考取一个秀才功名。岂料功名才到手不过三天,就被自小一起长大的好表姐给揭发了。她被抓捕入牢,病弱的母亲由此撒手病逝,小妹要被姨母贱卖为奴,幼弟则被姨母抱走借以侵占她家家产。她的竹马表哥非但不为她奔走,还转身就娶了揭发她的好表姐。姬笑笑发暗誓:老娘左手毒,右手医,还怕翻不了身的?你们等着!到时候我要让你们在我娘坟前跪下认错!让你们悔不当初,让你们……将军猎户:别思进取,思我!……时空四五六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