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9900000040

第40章 同根连枝,血浓于水(7)

我在县城读高中的三年,哥用他那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家。爹的身体越来越差,总是一宿一宿地咳嗽,无法入睡。哥每次要带爹去医院看病,爹都推说没事不去,最后发展到吐血。哥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把爹拉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肺癌,且已经到了晚期。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哥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我,也没有告诉爹,他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巨大的压力。爹坚持不住院,说自己只是干活累的,过些日子就会好,硬是让哥把他带回了家。

这一切,我当时一无所知。

有一次,小雅悄悄地问我:“昨天,我看见你哥在医院卖血了,你知道吗?”

“卖血?”我很惊讶,难道是爹出了什么事了吗?我跑到哥打工的工地上找他。哥很是惊讶:“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快回去,这里脏。”

“哥。你去医院了吗?”

“医院?”哥一愣,“没有,我好好的干吗去医院?”

“不对,你昨天去医院卖血了,小雅都看见了。你卖血干吗?你这么瘦怎么能去卖血呢?要是这样,我就不读书了,我不要你为了我去卖血,我不要……”我急得大哭起来,抓住哥的手,发现他的胳膊上有明显的针头扎过的痕迹。

“妹,你别哭,以后哥再也不去了。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看看你,人家会笑话的,这么大的姑娘还哭鼻子……”哥笑着哄我。

爹的病越来越重,眼睛无光,说话吃力。当我赶到家时,爹已翻不了身了,哥扶着爹靠在枕头上,流着泪说:“爹,你看,妹回来了,妹回来看你了。”

爹睁开了眼睛,因为咳嗽,话语断断续续。他拉着我和哥的手,嘱咐着我们以后的生活:“你哥太苦了,为了这个家,为了你,他把自己都给耽误了。你将来要是出息了,可要对你哥好,爹对不起你哥……”

爹又转头对哥说:“好好照顾你妹,你们两个要互相照顾啊……”

在我和哥的哭喊声中,爹撒手而去,这个家就剩下我和哥了。十八岁的我们,失去了父母就像失去了一切。那天晚上,我和哥互相依偎着,守在爹的灵前,只有眼泪默默地流淌着。

我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我考上了省内的一所着名大学。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哭了;而哥则捧着那一张薄薄的纸,对着爹娘的遗像,泪水长流。

“爹、娘,你们看到了吗?妹考上大学了,妹考上大学了……”哥说着跪在地上,不由地放声大哭。

我知道,哥是为我高兴。而在那高兴的背后,也一定在为自己悲伤!

我坐在了宽敞舒适的大学教室里,但是我知道,哥依然在拼命地为我打工挣钱,他对这一切从来就没有半句怨言。我常常想,如果那个早出生两个小时的人是我,我会像哥对我一样对他好吗?

二妹

缁衣

按照我家的习惯,先称呼排行,再在后面加“姐”或“妹”字。二妹实际上是我的大妹妹。

我从小性格文静,喜欢读书。二妹恰恰相反,她身材瘦小,伶俐得像只猴子,上墙爬树比男孩子还麻利。二妹七岁时,父亲拽着她的胳膊才把她拉到学校里。她从此成为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在校园里疯跑。她抓住柳枝用力一荡,就荡到学校的围墙上,在墙头上跑步如履平地。

二妹从小挨了多少打,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在我的记忆中,她小时候几乎经常挨父亲的打。

二妹十岁时,挨过最狠的一次打。那天自习课,她趁老师不注意溜到校外。校外是一块红薯地,薯块只有手指粗,她异想天开地要挖一块红薯吃,结果拔了一百多棵藤也没有找到一只大的红薯。那块红薯地是秀娟家的,秀娟娘把红薯藤堆在我家门前,跳着脚叫骂。父母出来赔礼,许诺秋后收了红薯,一定按收成赔偿——一百多棵藤要赔几百斤红薯。父亲气得脸色铁青,送走秀娟娘后,父亲就去找二妹。二妹见势不妙,便向村外逃去。可刚跑到村口,她就被父亲捉住,父亲把她按倒在地,用鞋底在她屁股上打得“啪啪”直响。二妹哭哑了嗓子,父亲才被几个过路的村民拦住。

二妹的屁股肿得像馒头,晚上睡觉不敢平躺,半个月后红肿才消了下去。这顿打,让她两个月没敢惹祸,可两个月后,顽劣依然如初。父亲说:“本性难改啊。”

我升高三,二妹小学毕业。学校开家长会,老师说我考大学应该没问题,父亲又喜又忧。二妹不上进,三妹年龄小,父亲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若能考上大学,父亲当然高兴,只是一个农民家庭要供三个孩子上学,就必须筹措一大笔学费,这让他感到很头疼。

一天晚饭后,父亲对二妹说:“你学习不努力,将来没什么希望,要不就别读初中了吧?”

二妹怔了一下,垂下头。这段时间,她的伙伴都在议论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她们说初中学习累,老师很严厉。二妹还没上初中已经心生畏惧,不过她还是计划着去上学,倒不是她喜欢上学,而是因为她的伙伴们都在上学。

片刻,她就同意了父亲的决定。不必写字、算题,也不会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揪耳朵了,多好!

父亲本以为他让二妹退学,二妹会哭一通,结果二妹只低了低头,就一口答应了。父亲对她的评价是:“真是没志气。”那年,二妹十二岁。为惩罚她以前学习不努力,也为杀鸡儆猴,给三妹看看不认真学习会带来什么后果,父亲有意让二妹干庄稼地里最苦最累的活。乡亲们对二妹说:“你是从南洼捡来的吧?要不,你爹怎么舍得让你这么受累。”

二妹一度相信了这句戏言,她盘算着去南洼找她的亲娘,她以为到她亲娘那里,一定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快活得像在天堂里一样。

一天,她又挨了父亲的打,就哭着问母亲:“到南洼怎么走?”母亲听到“南洼”就笑了,那是大人们为哄骗孩子虚构的地名。母亲一抬头,看到二妹两眼泪花,知道她当了真,感到哭笑不得,便对她说:“你真是傻孩子,你看,你跟你大姐和三妹的眉眼多像,你们姐妹三人总不能都是捡来的吧?”二妹听了母亲的话,将信将疑。

二妹在地里干了一年农活后,父亲委托一位本家叔叔,在镇养鸡场给二妹找了份工作,交了两百元押金,二妹就上班了。临近高考,我回家拿考试费用,二妹对我说:“我挣了钱就给你买礼物。”口气中满是自豪。

忐忑不安中,等来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父亲万分高兴,喝得酩酊大醉。

二妹在养鸡场的工作并不顺利,这份活并不轻松,晚上也要起来给鸡加水添食,但二妹干得很欢。她起早贪黑干了三个月,所养的鸡却没有达到标准,按合同约定,她不但领不到工资,还要把押金扣掉。

二妹大哭,场长只得说好话安慰她,并给了她三张十元的钞票。

二妹止住哭,把钱装到衣兜里,到公路边搭上班车进了城。城里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物品琳琅满目、价格低廉,是乡下人心中的购物天堂。她曾在镇上见过一位时尚青年拉着一只皮箱走,觉得人家很神气,她认为,自己即将成为大学生的姐姐也应该拥有一只这么神气的箱子。于是二妹留下两元车票钱,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只红色人造革箱子。

二妹下了车。拖着这只人造革箱子,走了八里路,傍晚时分回到家。

父亲看到二妹时很吃惊,通过她吞吞吐吐的叙述,父亲才明白,原来二妹白干了三个月的活,不但没有挣到一分钱,还把押金赔了进去。父亲气不打一处来,上前给了二妹一顿拳脚,又去踢那只箱子。二妹扑上去护住,哭着说是买给姐姐的。父亲听说是给我买的,心就软了,却还是骂她:“这么难看的箱子,拿出去让你姐丢人吗?!”

我从同学家回来,看到二妹在角落里哭泣,屋子正中放着一只红色人造革箱子,上面压着菱形花纹,四周嵌着白边,俗艳热烈,神气活现。我夸她有眼力,选了这么好看的箱子。二妹见我喜欢,破涕为笑,她说:“老板也夸我有眼力,这是商城里最好看的箱子。”

我拉着这只劣质俗艳的箱子外出读书,二妹继续在家干农活。

这期间,二妹曾几次到附近城镇打工。她年龄小,个子矮,没文化,又毛手毛脚,几个月下来,除去生活费和损坏物品的赔偿费,往往所剩无几。有一次挣了几百元钱,却转眼被人骗走。后来,父亲承包了几亩地,二妹死心塌地在家种地,再也没有外出过。

一年又一年。我和二妹先后结婚,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各过各的日子。

父母老了,从地里到家里的活,都是二妹帮他们干。邻居们对我说:“你二妹一个人支撑两个家,真是不容易。”

二妹除了种庄稼,还侍弄着两棚西红柿,浇水、施肥、掐头、点花……绿渍渗进她手上的皮肤裂缝里,怎么洗都洗不干净。我喜欢吃熟透的西红柿,二妹就给我留了两垄,等到西红柿熟透了,就装在箱子里进城送给我。

熟透的西红柿很容易被挤坏,二妹一路上小心翼翼。她怕给我丢脸,进城时总是描描眉、涂点口红,两只手洗不干净,就插在衣袋里,尽量不拿出来。门卫张大爷告诉我:“你姐姐找你。”我告诉他说:“那是我妹妹。”张大爷连声说:“不像,不像。”

二妹十二岁失学,已在农村劳作了十五年。十五年风吹日晒,她的脸上布满皱纹和雀斑,看上去苍老憔悴。看着跟她同龄的女子漂亮活泼的样子,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

十五年的岁月磨砺,二妹完全认同了她的农民身份,她觉得城里人,包括我,讲究吃穿是应该的;她是乡下人,没文化、没见识,天生是受苦的命。我常把衣服买小一号,借故不合身送给她穿。时间久了,二妹就说:“你怎么总买小一号的呢?再说你买小了,可以退换的。”

一次,商场的皮包打折,我买了一个送给她,二妹满心欢喜,又很不安:“我背十元一个的包就行了,这一百多元的包,怎么舍得用?你上大学时用的箱子,才二十多元钱。”

提到那只箱子,我总忍不住心酸,二妹给我买那只箱子是倾其所有,而我给二妹买的这个皮包,只不过是从月薪中拿出一点点罢了。二妹,你在农村,但你也是女子,青春只有一次,你的青春岁月里,为什么不能拥有一只真皮包呢?!父母总认为,我是村里的第一位女大学生,给家里争了荣誉,其实,为这个家默默付出的还是二妹。这些年里,父亲总拿我当参照物对照她、指责她,她挨打挨骂,受苦受累,然而,无论对我还是对父亲,她都毫无怨言。我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里,她对我的好却认为是理所当然。

兄弟之情如手足,姐妹之情胜手足。这情,如一杯醇酒,在岁月里酝酿,越陈越香。

姐姐

双瞳剪水

那时,秀儿只有五岁,扎着两条小辫儿,在轻风徐徐的夏夜里,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看星星。

秀儿看着天上的星星,吃着红薯干问道:“姐,你说爹啥时候回来?”姐坐在秀儿的对面,望着秀儿甜甜地一笑,说:“我也不知道呀。”

红薯干是娘晒了拿到集市上卖剩下的,形状难看且粗硬难咽,可是姐一块也舍不得吃,全都留给秀儿。秀儿一边吧嗒着嘴一边兀自做着美梦,说:“姐,我觉得爹过两天就会回来,背一个袋子,里头装着棉花糖呀、糍粑粑呀、新衣服呀!哦,对了,还有一个大芝麻饼,闻一下,香喷喷,咬一口,直掉渣!”

秀儿用手比画着那饼的样子,又咽了咽口水。姐拿针在头皮上蹭了一下,叹道:“是呀,爹已经走了三年,也该回来了。”

姐比秀儿大七岁,爹走的那年,她九岁,秀儿两岁。

对于爹,秀儿没有一点记忆。关于爹的点点滴滴,全是从姐那儿听来的。姐说,祖上血脉单弱,到爹这儿,已是七代单传。爹求神拜佛一心想要个儿子,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娘被逼着东躲西藏地生下了第三个,可还是个女儿。爹气愤地吼道:“娘的,又是个赔钱货!”骂完后甩手出了门,从此便再也没有消息。

娘又急又气,央求村人四处寻找,终究没有结果。那刚出生的婴儿也由于先天不足,不到七天便夭亡了。娘伤心过度,整天以泪洗面,月子里就落了病根,一年四季离不开药罐子。

都说男人是家里的天,这天塌了,日子也就难过了。母女三人每天起早贪黑,做了又做,省了又省,只是勉强糊口。

姐勤快懂事,什么活儿都抢着干。秀儿也依赖姐,吃饭、睡觉……一时一刻也不离开姐,连学校开家长会,也是喊了姐去。老师当众表扬秀儿,让秀儿的家长介绍经验。瘦弱娇小的姐站起身来,将脊背挺得直直的,骄傲地大声说:“我家秀儿成绩好,没别的,就是用功。”

书中说,姐妹俩前世是同根而生同枝而栖的两生花,修满千年,今世才可再投生为姐妹。姐将书指给秀儿看,姐妹俩拥在一处,笑做一团。穷苦困顿的日子,姐妹俩依偎扶靠,温习着心底那仅存的一点小小的温暖与希望。

等啊等,等到第十个年头,爹还是没有回来。日子越过越艰难,眼看着秀儿就要辍学。姐拉着娘的手说:“我和邻村的小桃一起到省城的电子厂打工挣钱,秀儿留在家好好读书,她是块读书的料,莫耽误了。”秀儿泪光盈盈地望着姐,姐过来拉着秀儿,张开口却哽咽了。秀儿知道姐也舍不得自己。

姐去城里后便寄了信回来,寥寥几行字,全是“一切都好”之类的话。姐读书不多,字也写得歪歪扭扭。秀儿却像得了宝贝一样,夜里躺在被子里也不睡觉,只是把那信纸翻来覆去地看,直到夜深。娘嗔怪她:“还不睡,明天不上学啦?!”

日子像屋后小桥下的流水,悠悠地淌着。姐临走前种在院子里的那棵竹子节节拔高,很快便高过了屋顶。

秀儿长高了,穿着姐从前穿的白色的确良衫,梳着两条黑油油的辫子,站在屋前的楠竹下,想起姐,抿着嘴傻傻地笑。上了中学,秀儿还是年年考第一。说给姐听,姐笑得合不拢嘴。

姐每月固定从城里寄一千元回来。娘给秀儿交了学费,又给秀儿做新衣。娘说:“你姐托人捎话来说,学校里读书的孩子最要面子,可不能委屈了你。”

剩下的钱娘就存进银行里,说以后给秀儿上大学用。

村里人都羡慕娘养了两个能干懂事的闺女。娘也整天乐呵呵的,不知不觉间,病竟好了一大半。

姐寄了照片回来,是在公园里照的,流水潺潺,杨柳依依,十九岁的姐就站在树下,巧笑嫣然,顾盼生辉。

秀儿将姐的照片夹在书里,上课时也忍不住拿出来看,看得太专注便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生气,虎着脸来收照片,秀儿咬着嘴唇紧紧地拿着照片不肯松手,两相用力,那照片便“哧”的一声被撕为两半,秀儿见状伏在课桌上大哭起来。到底是勤奋好学的优秀生,哭得惨兮兮的,老师也心痛,叹口气对秀儿说:“那就收起来吧,下不为例。”

这年冬天,邻村姑娘小桃回来了。她说,那电子厂真不是人待的地方,一天做十多个小时的活儿,一个月也只挣得三百块钱。有好事者便将站在一旁的秀儿一指,说:“那她姐呢?她姐一个月咋能挣一千多呢?”小桃把嘴一撇,翻个白眼,露出满脸不屑的神情,说:“谁叫她姐长得俊呢?她呀,在电子厂做了一个月就走了。”

秀儿的心“咯噔”一沉,脸上如火烧一般,低下头匆匆离去,路过儿时嬉戏的小溪旁时,泪水簌簌而下。

村里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说秀儿她姐在城里给一个富商当“二奶”,住洋楼,穿名牌,拿牛奶洗脸。秀儿和娘每天被人戳着脊梁骨说三道四,秀儿心中也不免犯了嘀咕,关起门来细细思量,姐没读几天书,上哪儿能挣到一千多块钱的高工资呢?

娘整日唉声叹气,三天两头头晕脚软,浑身乏力。

秀儿按照姐写回来的电话号码,跑到镇上去给姐打电话。电话通了,接电话的却是个男的,一听秀儿是乡下口音,便凶巴巴地要挂电话。秀儿战战兢兢地报出姐的名字,那边过了半天,才传来姐的声音。

同类推荐
  •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便携本

    《极端之美》主要选取了我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文化:书法、昆曲、普洱茶来讲,所谓“文化美学”,就是其他文化不可取代而又达到了优秀等级,一直被公认共享的那些具体作品。而书法、昆曲、普洱茶这三项,既不怪异,也不生僻,但是却无法让一个远方的外国人全然把握。任何文化都会有大量外在的宣言、标牌,但在隐秘处,却暗藏着几个“命穴”,几处“胎记”。这三项,就是中国文化所暗藏的“命穴”和“胎记”。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思恋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思恋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出逃婚约:首席的弃爱娇妻

    出逃婚约:首席的弃爱娇妻

    家有超极品公公,新婚第二天看见他站在阳台上闻着我的内裤……新房惊现死猫,内衣不翼而飞,搬家后怪事连连……婚后生活乱成一团。方青山跟我保证:我一定会努力,许你一世安稳。可是转瞬间,他却牵着别的女人的手站在我面前,跟我说:梦琪,我们离婚吧。不日之后,小三的尸体出现在新房楼下的下井道里。我这个情敌,成了理所当然的杀人凶手。小三,又是小三。离婚,又是离婚。多么俗套的戏码,却让我差点丢掉了性命。如此夺命惊险的婚姻,我如何保全自己,而我的爱情,又在哪里?方青山,说好的一辈子,难道就是这般的短暂吗?而守护我一生的人,你又在哪里?
  •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诶呀,好帅的大哥哥!”“嗯呐!真帅,我要给他生猴子!““他是我的。。。。。。”地球宅男穿越异界,附带英雄盒子系统,变身无极剑圣,帅的昏天黑地,丹药?我有一地球的,武技?剑圣配送五个天级武技,魂武装?我随时拿出来最顶尖的,信不?“谁能挡我!”天才?踩!美女?推!踏遍千山,我为主宰!
  • 救水方案

    救水方案

    这个世界没有水就如同世界末日,而我没有你……就像世界没有水
  • 那个丧尸你别跑

    那个丧尸你别跑

    如果末日突然到来,而你的手中却只有一把锄头,你选择种点啥?有人种粮食,有人种地雷,还有人种点花花草草,但是我却觉得不如将自己给种了吧。毕竟咱也不是主角,到了末日可不好过。那个啥,你说是有系统是吧,快把我挖出来,我觉得自己还能挣扎一下。这系统是不是太简陋了,还基本人手一个?
  • 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一寸光阴不可轻(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榜样,无论我们培养和树立了多少精神榜样,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始终不应该被忘记,不应随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对于当下的孩子而言,一代大师季羡林先生是谁?有着怎样令人钦佩、值得学习的事迹?透过本书,季老一生跃然笔下,孩子们能清晰看到他的人生成长轨迹、奋斗经历、一生成就。
  • 元素战纪:轮回

    元素战纪:轮回

    这是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还请多多见谅。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魔法和科技同时存在,这个位面分为数个世界。而我们的主角们将在一个个位面中穿梭,在这个无限的世界中探索。一个故事的结束往往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在这个大陆的冒险结束,迎来的却是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存。神迹大陆一战结束,Y迎来的是地球之上的冒险,元素世界,主神空间,星际之战,每一次冒险都会使他们更强,每一个世界都使他们丰富见识。在这轮回之中,我只想要和伙伴们活下去,直到永远!注:后期有可能抄别的小说什么的,我还是尽量去写恐怖片。以及总感觉这句好像没什么用呢。
  • 兆斯年

    兆斯年

    上古时期,人神混杂,而后绝地天通,剩下的少数人成为了这片大陆仅有的“通神者”。当穿越者凌云意识到自己就是这些少数人时,他决定搞个大事情……“甲在日,鸟中星,礼东后,奠苍灵。孟之月,阳之天,亿斯庆,兆斯年。”“护佑这国万年的,是芸芸众生。我不拜鬼神,只拜苍生。”
  •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请签收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请签收

    本该是豪门贵女,却因母亲一时的难言之隐而失去一切,再次归来,她虽然已为人母,却不是当初那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失去的,她要一点一点的为自己夺回来。一宝:“爸爸,妈妈说要去抢人家的东西?”某总裁:“没关系,那是她应得的。”二宝:“爸爸,有人要动手打妈妈。”某总裁:“谁干的,把他的手给我卸下来。”三宝:“爸爸,妈妈说那人是你的老相好,要来找你算账!”某总裁:“老婆大人,我错了,求放过!”
  • 国术在海贼

    国术在海贼

    大海是每个勇敢的男子汉最向往地方来自华夏的国术传人重生在这个世界前世为突破暗劲进入化境而全身瘫痪前世郁郁而终,今世必将巅峰证道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4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鬼谷子一生只下过一次山,只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他们进山前都只是无名小卒,出山后个个大放异彩、名流千古。这四人运用鬼谷子传授的兵法韬略和纵横辩术在列国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