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61200000048

第48章 碾子

文/王新龙

时光如舟,远逝之水带走了永不回来的时间。童年的许多记忆,也在生活的磨砺中散落成河边的小卵石。然而,故乡的石碾却承载着儿时的欢笑与泪水叽里咕噜在脑海里盘旋,勾起了我沉淀已久的辛酸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人们疲于奔命,加上人口失控,一溜儿女嗷嗷待哺,农村老百姓的日子是苦不堪言。我出生的地方又是一个沙漠地带,十年九旱,社员们在生产队拼命干了一天活儿,工分才值六分钱。人们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我的母亲为了一家人一天能吃上一顿饱饭,经常上午在队里干完活儿,中午不歇晌背点粮食去碾道(方言指碾子房)磨米、压面。身为长子的我从有记忆开始便和母亲去碾道打下手。受她的亲传,推碾子也算是我的强项。

碾道离生产队队部不远,在村子的中央,也就两间房子那么大,四周是土墙,房顶左右各七根檩子搭在中间的梁杆上,再用秫秸棚上抹上泥就行了。在靠太阳的那面墙头上挖两个洞就当窗户了。里面一年四季都是尘土飞扬、黑咕隆咚、凉飕飕的。

碾道里面有两块大碾盘,东边的是大碾子,一般都用毛驴拉,西边的是小碾子,是给那些没有驴马的人家准备的,也就是我们当地人说的抱棍子推碾子。我们家的日子相当贫困,根本买不起骡马,所以,母亲和我天天就得抱棍子推小碾子。

起初,我给母亲递箩拿簸箕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母亲把粮食放在辗盘轴心的四周围成一圈,开始推动碾子,转动几十圈后,上面的粮食散落下来,母亲停下来,用笤帚扫到簸箕里簸去糠皮。如果是碾米,这就大功告成了,可惜当时我家是吃不起米的。母亲就把返销回来的棒子(玉米)去掉皮后再放上去继续推碾子,等碾成渣后再用箩把面筛出来,如此反复三四次才能完工。此时的母亲早已汗流浃背了……到家后再熬成粥或掺些野菜贴成干粮,一家人就可饱餐一顿了。我当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劳命伤身的做这些不太好吃的东西,其实棒子去皮后,用棒子渣熬粥也很好吃的。现在我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一盆棒子面粥一家人能吃一天,而做棒子渣粥家里人一顿就一扫而光。唉!都是贫穷惹的祸呀。

我稍大一点后,也能独立推动碾子了,省去了母亲的很多时间,她可以边罗面边添上去,由我自己推,特别是母亲答应给我做甜面粥时,我会高兴地推着碾子一溜小跑。其实那甜面粥也不过是母亲在棒子粒里掺上几颗黄豆粒,熬粥时再放上几粒糖精。可当时对饥肠辘辘的我和妹妹来说,不亚于现在做到星级饭店吃海鲜。

辗道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每年一进腊月的时候,劳累一年的村民开始淘米轧面准备过年。记得当时人们常说的一句顺口溜:蒸豆包、撒年糕、老婆孩子闹吵吵。就是指这个时候。

谁家淘完米后都会拿把笤帚放到碾道里,用放笤帚的先后顺序来排出该轮到谁家压碾子。也叫占碾子。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都齐聚在碾道里,说着,笑着,嬉戏着……不论谁家压碾子她们都会热心帮忙,因每家轧面时都要四、五个箩面的,闲人不闲箩,姑娘媳妇们轮番上阵。孩子们更是喜笑颜开,眉飞色舞。家里、碾道两头跑,缺东少西一呼就到。

老爷们儿在家劈柴烧起了锅灶,等面端回家后,他们立即把面一把一把撒向锅里。不到半小时,一锅热腾腾的年糕就出炉了。老爷们儿拿起菜刀沾点水切下几小块,用筷子串上送给刚帮忙的人们和身边的孩子们,那热腾腾、黄灿灿的年糕咬上一口,粘粘的,香香的,甜甜的让人回味无穷,屋子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说句实在话,这些年我流浪在外,也品尝过他乡的小吃,但都没有家乡的年糕那么有味,那么好吃。

推碾子也曾带给我不少荣誉。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正是大力提倡”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也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的。每次放学路过碾道时,看见有人抱棍子推碾子,我总会走上前帮一把,村里的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还有那些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儿,几乎都受过我的帮助。所以在学校的好人好事记录簿上经常看见表扬我帮人推碾子的留言。因此我也连续几年被学校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三好学生“那时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另外,在秋收完的时候,外村有个姓郑的老石匠,他开始走村串户处碾子,他花白的头发,戴副老花镜,走路一瘸一点的,说话细声慢语,可是他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他一来我们村,我们一群孩子就去碾道缠着他讲故事,他总是笑呵呵的,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听得我们兴趣盎然,目瞪口呆。都黑天了,也不愿回家,等他完工后总想把他领到家里去住,好听他的下回分解。

后来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上,我把从他那听来的故事进行了改编,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无情的岁月就在石碾的转动下悄然滑过。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农村也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百姓的日子也好了起来,乡里也通了电,办起了加工厂。父辈们也从那笨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连一向沉默寡言的老齐婆都在加工回来的路上唱起了那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不白活一回》……可是碾子却碾碎了我母亲青春和梦想,支取了她大半生的健康,以至于人到中年就病魔缠身,过早离开了我们。我也不得不在人们的叹息声中辍学。后来在生活的重压下,被迫远离故乡。

就在今年清明节,我回家祭奠母亲时,发现碾道早已房倒屋塌,只剩那两个大磨盘还在原地。如今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休息场所,闲暇时,村民们都聚在这里,悠闲地端坐在磨盘上谈古论今,回忆过去,畅想未来……而我今天面对这个刻录着中国农村历史的碾子;刻录着母亲短暂一生足迹的碾子;刻录着我少年时代喜怒哀乐的石碾,我有些茫然。因为在它身上涌动着我的血液,有我匆匆而过的足迹。

碾子,我究竟想对你说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孤独课

    孤独课

    这是一个中国人到英国读书,来回三地漂泊生活(伦敦、台北、香港),一本有关留学生活的结集。研究生的生活枯燥而孤独,所以,在读书路上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读书。这几年在租来的“孤岛之室”异地生活,时间也多在大英图书馆、皇家音乐厅,或在英超球场、查令十字街书店、威士忌小酒馆中度过。
  •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处

    万物皆有欢喜之处,还在那些拥有故事的人手中。如何才能忠于自己的内心,只有静下来才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避世以寻求内心宁静的时刻。所有靠外力获得的东西总将散去,心安即是归处。心念纯粹的时候才能耐得住当世的琐碎与浮华,这才是我们都在找寻的自己,真正的你。无所谓结果是否成功,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描写了美好柔情、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内容包括:红宇;法国中尉女人;飘;孔雀东南飞;张铁匠的罗曼史;三笑姻缘;风筝奇缘;秋雪湖之恋;爱的荒漠;月亮女神的爱;八月照相馆;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人鬼情未了等。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做人做事做学问

    做人做事做学问

    本书收入了姜维壮的《我心目中的许毅同志》、白景明的《一位永葆学术激情的经济学家》、韩继东的《许毅国民经济成本理论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火影之霸体强人

    火影之霸体强人

    人王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温暖的地方~~~
  • 千年的约定

    千年的约定

    她不是我要等的人,而真正等我的人却一直就在我身旁,只是,我没有发现。当我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却已来不及说爱你。下一世,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在一起了?在一起看细水长流……
  • 邢少溺宠

    邢少溺宠

    邢宇高傲了一生,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栽在一个女人的手上。
  • 无情遇上冷酷

    无情遇上冷酷

    当无情王子碰上冷酷公主时他们会发什么化学发应?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是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这两个同样冷酷无情的人到底会和谁在一起?她们的复仇之路又会顺利进行到底吗?
  • 幸福像风一样

    幸福像风一样

    一个人可以分为两半,一半是水,一半是火。相互交融才可以得到幸福!童年时那纯洁的好比天山积雪般美丽的爱情,长大后两难的选择:一半是同年时的梦,留下的不只是快乐;一半是梦实现的人,不离不弃的护花使者。噪杂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才可以紧紧抓住幸福~~
  • 小神仙与大狐狸

    小神仙与大狐狸

    “爹,我要走了。”“去吧。”“爹,人间会不会很可怕?”“……丫头,你时刻不要忘了你是阴曹地府长大的人,要勇敢一点……”“好嘞!”阴间未央君家的大女儿萧蕤下凡历劫了,人间的鬼市,准备接招了么?
  • 物流美女

    物流美女

    一个最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安静的生活被父亲的去世突然打破,转行做自己最擅长的汽车司机,于是,废材悄悄上演逆袭金钱地位美女……打造出蓝领司机的物流帝国神话
  • 荒域苍翠

    荒域苍翠

    本文讲述作者的内蒙、尼泊尔之行,还有200多公里丙察察的马帮路,看尽八万里路云和雪,历尽艰难险阻,阅尽醉人景色。作者以游记的形式讲述了8165公里的人与事,以及那些遥远,路险,常人难以抵达之处的所见、所听、所感。
  • 九霄天帝

    九霄天帝

    九天十地,是普通修炼者所崇尚的最高界限,只要向上能突破那最高的九重天,向下能洞透那最深的十层狱,就会被贯以“九霄天帝”与“十狱地皇”的至尊称谓!盛夏,本是来自相隔于九天十地之间无数凡尘浩宇中的一个不知名小子,在种种机缘巧合下得遇一册知悉天上地下的登天录异宝,自此才知天外有天,大道无形。于是苦苦修行,走出一条不平凡的登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