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69500000010

第10章 古迹名胜与北京街巷地名(2)

朱棣即皇位后,决定将国都定在北京,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首先修建宫城——紫禁城。根据左祖右社的传统,决定在承天门(即今天安门)的东侧,为帝王修建一座祭祀祖先的宗庙,并取名为“太庙”(“太”,取其至高无上之意)。

明永乐年间建成的太庙(1949年后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建筑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占地面积为139,650平方米,整体布局非常匀称。太庙一共有3道围墙,最外面一道长475米,宽294米,里面便是太庙的第一层院落,院内种满了成行的古柏,东西南端,还有一些假山凉亭等。第二道围墙长272米,宽208米,院墙以内,正面就是7座单孔石桥,各桥两侧都有汉白玉石护栏,在东西墙的南端,各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5间,东边是神库,西边是神厨,是调制配备祭品的地方。石桥以北是戟门,戟门东西两侧各有旁门一座,戟门就是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要建筑为前、中、后三殿,都坐落在戟门以内的院落中。

太庙中的三大殿,金碧辉煌,十分雄伟壮观,其中前殿的建筑最为精美。它建筑在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的台基上,殿的规模为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殿的周围设置雕石护栏。大殿的建筑用材十分讲究,其主要梁柱外包均为名贵的沉香木,其余的木构件也都是金丝楠木制成,殿内天花板及明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这座前殿,是皇帝的主要祭祀场所,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袷祭”。前殿两旁各有配殿15间,东配殿是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东南面有黄琉璃瓦砖砌的燎炉一座,西南有小燎炉一座,是行祭礼时焚烧祭品用的。

北京独有的皇家太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后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整修或者扩建,但其建筑形制和木石结构,大体上保持着明永乐十八年落成时的原状。

年号·庙号·陵号

从中国历史上看,自汉武帝(刘彻)起至元代,皇帝生前的年号,往往有若干个,如汉武帝生前的年号就有10个,这造成了历史纪年相当纷乱,不仅不好记忆,而且给后人学习和研究历史造成很大不便。

但是到明代就不同了,皇帝生前,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如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生前的年号为“洪武”;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生前的年号为“建文”。

明代16个皇帝,只有英宗朱祁镇皇帝生前有两个年号,即“正统”和“天顺”,这是因为他曾两次登基做皇帝的缘故。

所谓“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所立的祭祀牌位上的名号。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者,一般开国皇帝以“武功”平天下故称“某祖”,后代皇帝以“仁德”治天下故称“某宗”。李世民为唐朝第二代皇帝,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所以有唐太宗、宋太祖之称。清朝比较特殊,有“三祖九宗”。第一代建国皇帝努尔哈赤称“太祖”,第二代皇帝皇太极称“太宗”,这都没有问题。但到第三代皇帝福临,照例应称“某宗”,但康熙帝认为顺治是入主中原的第一帝,故也应该称“祖”,所以尊为“世祖”。而康熙此后又被尊为“圣祖”,是因为雍正认为康熙平定“三藩”和西疆、收复台湾,功劳和开国皇帝同,所以又称“祖”。自雍正之后,就都称“宗”了。

陵号则是指皇帝陵墓封号。如努尔哈赤的陵号为“福陵”,皇太极的陵号为“昭陵”等。如(《旧唐书·高祖本纪》载:“群臣上谥日大武皇帝,庙号高祖。”因此我国历史上将死后的皇帝,简称之为“汉高祖”,“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等。

文庙

说起古庙来,在我国各地,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古庙,但其中以“文庙”和“武庙”最具有代表性。

文庙,从中国历史上来说,自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与“武庙”(关帝庙)相对而言。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有规模宏大的孔庙。北京的孔庙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成贤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这座祭祀孔子的古庙于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创建,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正德、嘉靖、万历年间,曾分别修缮大殿,添崇圣祠,并将殿顶换成青色琉璃瓦。清代末年,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孔子为大祀,将正殿(大成殿)扩建。正门名“先师门”,虽历经重修,但其斗拱形式,依然保存了元代的风格。

据史籍载: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争相为孔子加封谥号、戴桂冠,自西汉平帝(刘衍)元始元年(1年)开始,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四年(1657年)止,在16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有11位封建帝王为孔子加封谥号戴桂冠。

例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谥为“至圣文宣王”,到了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情况有了变化,帝王不仅为孔子加封谥号,而且在孔庙立牌位,开始题“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到了清代,帝王给孔子加封谥号又有了新的变化,即将帝王加封的孔子谥号修改成为综合性的谥号。例如,顺治二年(1645年)将孔子的谥号定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顺治十四年(1657年)将孔子的谥号改得简略一些,叫做“至圣先师孔子”。

从康熙年间起,一直到宣统止,清代皇帝对祭祀孔子极为重视,并形成了一种封建朝廷必须要进行的庆典。每一个皇帝登基继位后,一般都要“临幸”国子监讲学一次,然后书额一方,恭悬于孔庙大成殿中。自康熙至宣统,在250多年的时间里,9位皇帝御笔书额依次为:

康熙——万世师表

雍正——生民未有

乾隆——与天地参

嘉庆——圣集大成

道光——圣协时中

咸丰——德齐帱载

同治——圣神天纵

光绪——斯化在兹

宣统——中和位育

这9位皇帝为孔子御笔的书额,至今仍悬于孔庙大成殿。

然而,细心的游览者会发现,孔庙中的御笔书额是10方,多出1方,这是因为民国年问,黎元洪任大总统时,亦为孔子书额一方,名曰“道洽大同”。他下令将孔庙大成殿悬挂的清代帝王御笔亲书的9方匾额全部撤下来,移交历史博物馆保存,将自己所书的“道洽大同”悬在大成殿的中央。

1984年,北京成贤街孔庙大成殿对外开放,人们看到的康熙皇帝的御笔书额“万世师表”悬挂的位置亦有变化,它被移至“大成殿”外前檐高悬,其他御笔书额位置依旧。为什么要将康熙皇帝御笔书额“万世师表”,高悬于“大成殿”的外檐下呢?这是因为清代9位帝王为孔子御笔书额,以康熙御笔书额为高—颂扬孔子为万世师表,更符合孔子思想源远流长的实际。

武庙

武庙,同文庙相对。明清时称奉祀关羽的庙为武庙。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五里记载:“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讲爵为帝,庙日英烈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同时称合祀关羽、岳飞的庙为武庙。

据说明清两代,北京有关帝庙百处以上。

关羽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著名的蜀汉大将。他神威勇武,气贯山河,是一位享誉古今的英雄人物。他以“誓扶汉室”为旗帜,“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损躯”。关羽不仅在民间影响广远,而且明清的统治者曾多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与孔子同样隆重的祭礼。我国历史上,元代以前祭祀关羽的庙称“关王庙”,如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现存山西定襄县的关王庙等;元代以后称“关帝庙”,如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于福建省东山县的祭祀关羽的古庙,始称“关帝庙”。

白马关帝庙

白马关帝庙位于地安门西大街。这座祭祀关羽的古庙,传说因明英宗梦见关羽乘白马而赐名的“白马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名为“汉寿亭庙”。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清雍正五年(1727年)两次重修。

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礼部覆得皆,祭始称帝。”(《帝京景物略·关帝庙》)。顺治九年(1652年)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并将其殿覆盖品级最高的黄琉璃瓦。

在这座白马关帝庙内原立有多碑: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立“汉寿亭侯庙碑”;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立“关王庙碑”;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立“关王庙义会碑”;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又立“关王庙义碑”;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立“汉寿亭侯庙碑”;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立“关帝庙后殿崇祀三代碑”;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立“关帝庙碑”。

以上这些碑虽已不存,但由此可见,明清两代的封建帝王特别重视和讲究祭祀关羽。

正阳门关帝庙

正阳门关帝庙在老北京城100多座大小关帝庙中最为突出,《帝京景物略》载:“而独著正阳门者,……万国朝者必谒,……岁五月十三日,祭汉前将军关某,……凡国有大庆,祭告之。”

明清两代时,皇帝每出入正阳门必停銮驾,祭祀关帝,以求关帝显圣,国泰民安。特别是农历正月初一,朝廷派出官员到此大办官祭,其影响较大。

正阳门瓮城内,除西侧的关帝庙外,东侧还建有观音庙,显示这座京城的南大门由观音菩萨和关帝神共同守护。

京城瓮城内的两座庙,其建筑虽然不大,但朝廷极为重视,庙中所祀之物为紫禁城旧物,最典型的有嘉庆十五年(1810年)所铸造的“青龙偃月刀”,重达60千克左右。因正阳门关帝庙祀物中有“青龙偃月刀”,过去京城内城和外城经营五金和生活用品的一些杂货店铺,时常派人前来祭祀关帝神,求他保佑生意兴隆。例如,在《都门竹枝词》里就有这样的描写:“灵鉴第一推关庙,更去前门洞里求。”

药王庙

从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药王庙,比较而言,北京的药王庙最具有代表性。

从前的老北京城东、西、南、北四方,皆有药王庙。比较著名的有四座:“一在东直门内,日东药王庙,一在地安门外西步量桥,日西药王庙;一在安定门内之西,日北药王庙;一在天坛之北,日南药王庙。”(《帝京岁时纪胜》)其中,尤以天坛之北的南药王庙最具有代表性。

这座药王庙,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其位置在今日北京崇文门外东晓市街。

这座药王庙,分为东西两部分,庙西部为传统的建筑格局,主要建筑有三门、钟鼓楼、三进大殿、东西配殿等。其中山门门额上有“敕封药王庙”的镌刻。

庙内,其第一殿为药王殿,面阔三间,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和药圣孙思邈、药王韦兹藏塑像,两侧立有十大名医塑像。对此,《帝京景物略》里亦作了这样的记载:“天坛之北药王庙,武清侯李诚铭立也。庙祀伏羲、神农、黄帝,而秦汉以来名医侍。”那么,药王庙里的十大名医塑像是何许人也?他们都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著名医学家,有“三皇时之岐伯、雷公,秦之扁鹊,汉之淳于意、张仲景,魏之华陀,晋之王叔和、皇甫谧、葛洪,唐之李景和。”(《帝京景物略》)

这座药王庙,为什么要祭祀神农和黄帝呢?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

神农即指神农氏,古史相传,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据《千金食治》里记载:“昔日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远古的先民,最初是靠男人猎取禽兽和妇女采集野生植物的活动中来维持生存的,经过观察、摸索和无数次的试种,终于成功地使许多野生植物变成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神农在民间传说中,不仅是教会人们播种五谷的农业祖先,也是勇尝百草以药治病的医学发明人。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学著作就托名为神农所作,称为《神农本草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我国远古时候,有许多发明创造,如文字、医学、蚕桑等,都始于黄帝时期。古籍《千金食治》里载:“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所谓“九针”,是指古代九种形状、用途不相同的针具,可治疗各种不同的疾病。古籍《灵枢经·官针》里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够。”而所谓九针能治三阴三阳之疾,按照中医的认识,属于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难理解药王庙为何要供奉神农和黄帝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各有千秋,流传故事很多,以下有选择地介绍几位。

岐伯古时候,有“二圣二贤”之说。二圣指神农、黄帝;二贤指伊尹、岐伯。伊尹,商朝人,名伊,尹是官名。岐伯,相传为黄帝时期的大臣,精于医术,常与黄帝论述医道。古籍《千金食治》里记载:“岐伯而砭艾之法精。”“砭”,指砭石或石片,古代用作石针来刺激病人的皮肤和某些穴位,达到治疗效果。“艾”,指用艾绒做成艾柱、艾条,点燃后进行炙治。

同类推荐
  • 欧洲一年

    欧洲一年

    作者21岁时,独自前往欧洲念书。在这一年他走过了英、法、美、俄等二十多个国家,脚步留在欧洲、非洲等四大洲。这部作品记录了他在欧洲学习生活一年的成长感悟和心路历程,讲述了异国他乡的生活是如何影响他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以及这一年生活带给他的改变。这本书并不是旅行游记,而是一个个既有有感动与温暖,又有犀利与率真的故事。作品契合当下碎片化阅读的流行趋势,每篇文章短小精悍,每一篇都深刻透析出作者对于情感和成长的见闻与观点。这些故事,旨在通过作者的亲身感悟,安慰每一颗迷惘和孤独的心,启迪那些正在面临人生与未来抉择的人。22岁,22个国家,22个故事,融汇成这本《欧洲一年》。作者用他亲身经历的每一个真实动人的小故事,带领读者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追寻内心深处最需要的东西,让每个“你”可以一步步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变成的样子。
  • 带上老妈去旅行

    带上老妈去旅行

    30年前,是你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30年后,让我陪你去看这个世界之外的世界。这是爱的轮回,更是最美好的陪伴。《带上老妈去旅行》中30岁的儿子带上60岁老妈,300天疯狂玩转100个城市50个国家。他们从青岛走起,一路上有欢声笑语,也有矛盾和冷战。妈妈说:现在开始,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庆典!儿子说:不需要多伟大的理由,就是想看到妈妈“玩儿”的样子!他们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更是感动了彼此。
  • 巴黎:维也纳

    巴黎:维也纳

    本书作者踏上欧洲火车之旅,循着两部经典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辉时》的场景跟景点,进行一段开始于火车,而主要场景发生在巴黎及维也纳的旅行。文章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抒情旅游文学的方式撰写,适时的带出景点的介绍。希望带着属于《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浪漫,去追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流动与爱。
  •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拿到人生第一份薪水,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行。那一路,只有三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开始行走在路上。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坐上不同的交通工具,火车、中巴、客车甚至是拖拉机,都可以搭载上她的心到达精神的家园;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丢掉了内心的怯懦,成长为一个坚毅的女子;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行走路上不再孤单;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她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女儿小媛;就这样行走在路上,年仅四岁的女儿已经去了高原的不少地方;……最好的人生在路上。
  • 水墨江南

    水墨江南

    本书收录了《登黄鹤楼》、《普陀山极乐亭记》、《昆明昙华寺对弈亭记》、《华山下棋亭记》、《杭州洗心亭记》等优秀游记作品。
热门推荐
  • 天谕狐女

    天谕狐女

    强大的力量,记忆的传承。……“传说,雪中有一异族。貌状似狐,是白狐模样,比起白狐,额前却多了一对菱角。”
  • 亲爱的反派大人

    亲爱的反派大人

    (快穿文)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作家,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优秀的小说作家(虽然文文都扑街)元忆同学,坦然的接受了自己死后拥有系统的事实,过上了拯救世界的生活。元忆:阿基,提前说好,我没钱,抵押男朋友行么?一脸黑线的某反派大人:怎么,撩完就跑?阿基迷德:我感觉我的宿主对力量一无所知,这怕是个“傻哔——”。(反派均为一人,放心看文~) 飘走~
  • 我的汉服可倾天

    我的汉服可倾天

    汉服控小护士秦羽霓穿越了。什么?新身份居然是尚衣使、制衣大家林语桐的亲传弟子。“狮虎,我来啦!!!”“所有好看的衣裙都是我哒!”╰(*°▽°*)╯然而现实生活却是:师父意外死亡,背负仇恨与责任;腹黑心机婊师姐身居高位;还有……和陛下抢男人的日常???太南了,有木有!!!说好的服章之华、礼仪之夏呢?怎么还需要我一个穿越者来拯救?--------------------------罢了,礼之一道,始于衣冠,达于博远。这些都是小事,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 拖着油瓶闯江湖

    拖着油瓶闯江湖

    九姑娘的江湖生活,不外是摇摇纸扇收收钱。正所谓:巧舌如簧九姑娘,红口白牙不二价。嗜酒如命南无药,袖里玄机行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英雄联盟之王者不凡

    我的电竞生涯怎能容忍你来染指,放马过来!
  • 一见倾心:雨季不再来

    一见倾心:雨季不再来

    一场迟来的告白,让他与她擦肩而过。他是顾氏集团的继承者,她是落魄豪门的千金。几年前,他与她的一次相遇。几年后,他为寻她进了她所在的学院,步步攻心,只想走进她的心里。却不知早在学院的第一次遇见,她就已经怦然心动。三年后,她从异地归来,惹上一大把的桃花债。顾承皓两眼微眯,“嗯?三年不见,什么本事都没长,招惹烂桃花的本事倒是增长了?”【本文略改,不爱看的读者请绕道!】
  • 失落魂灵

    失落魂灵

    当你知道了一个旷世的惊天秘密,你是否依然能够置之事外,严守秘密?你又是否能够不受它的诱惑走向歧途?沧海一粟,告诉你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很多时候不是不能选择,你不强大只能被牺牲。并不醒目的标题,希望能让你读到一个有态度的作品。
  • 女扮男装之国民校草别嚣张

    女扮男装之国民校草别嚣张

    【1v1/女扮男装/系统/重生/强强】想她堂堂青帝竟重生到一个小屁孩身上小屁孩中二又叛逆,不听他人劝阻,连续几天游戏通宵差点猝死小屁孩穿衣没品,谈吐也不行,还学人家追求高富帅逗着玩小屁孩今年高三,不好好准备高考,尽整些夭蛾子,好好的大好年华被她作践得直接英年早逝……不过这倒也便宜了她(新人写文,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 我的精灵能刚羊驼

    我的精灵能刚羊驼

    洛枫一觉醒来,发现床旁边一个魔墙人偶正在用独特的哑剧方式叫他起床,甚至有一些惊悚。在撸了一个小时的伊布和皮卡丘后,他才确定自己到了一个有着精灵宝可梦的平行世界。他本来想当一只咸鱼,平时撸撸精灵,享受人生。但是既然小拉鲁拉丝想要变强保护主人的话,那么就定个小目标,把精灵培育到能够硬刚羊驼――精灵世界的创世神阿尔宙斯。看到电视上有人能够肉身和圈圈熊搏斗时。他又定下了一个大目标:肉身跟mage裂空座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