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69500000019

第19章 自然界与北京街巷地名(2)

在我国古代,将月球因反射太阳光,在一个周期内变化不同形状的现象,称做“月相”,还将一个周期内不同的时间的月相,又细分为不同名称:阴历初一、二看不见月面,称为“朔”;十四至十六前后能看见整个月面,称为“望”;初八至初十及二十至二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弓,称为“上弦”和“下弦”;十一至十三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凸月”;十七至十九前后可见的月面,称为“残月”;初三、四可见的月面,称为“月牙”;初五、六前后可见的月面形如蛾眉的称为“蛾眉月”。古人通过对月亮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月亮圆缺变化的现象,非常有规律,即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时间长为二十九日多。为了使用和计时方便,就取其整数,或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将月亮朔望变化的一个周期确定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12月为1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阴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的历法。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零48分46秒。阴历与阳历相比较,三年就要相差上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们,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相当科学的“三年一闺,十九年七闺”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的一年为13个月,平年为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与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至今我们仍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阴历又称太阳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将月亮视为“夜明神”,而且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到明嘉靖年间,明代统治者在京城的西面,修建了祭祀月神的月坛。

月坛,又名夕月坛,是北京著名的五坛八庙之一。月坛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型高台,高1.5米,坛面铺设着白色琉璃,四面设有白石阶。月坛内则建有具服殿、钟楼、天门、神库等古建筑。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代,秋分亥时在夕月坛举行祭祀之礼,主祭夜明之神,配祀二十八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及周天星辰。每逢丑、辰、未、戌年,皇帝则要亲自赴月坛行祭祀礼,而其他年份“朝日则谴文臣,夕月则谴武官”代行。

以日、月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月坛南街(西城区):东起阜成门南大街,西至三里河路。门牌1号至77号,2号至38号。

月坛北街(西城区):北起阜成门南大街,西至三里河路。门牌1号至11号,楼1号至27号,2号至18号。

月坛北小街(西城区):北起阜成门外大街,南至月坛北街。门牌(顺)1号至14号,楼(顺)1号楼至12号楼。

月坛南街北里(西城区):东起月坛西街,西至三里河东路,北接月坛西街西里,南至月坛南街。

月坛西街东里(西城区):东起月坛公园,西至月坛西街,北接月坛北街,南至邮电设计院。门牌(顺)1号至21号。

月坛西街西里(西城区):东起月坛西街,西至月坛南街北里,北接月坛北街,南至月坛南街。

月台胡同(西城区):东起闹市口南街,西至太平湖东里,门牌1号楼至14号楼,4号至18号。

月光胡同(东城区):北起东四七条,南至东四六条。门牌1号至27号,2号至12号。

月牙胡同(东城区):北起东四六条,南至东四五条。门牌1号至33号,2号至14号。

月树胡同(西城区):东起西直六南小街,西至阜成门北大街。门牌2号至28号。

大月芽胡同(西城区):北起王府仓胡同,南不通行。门牌1号至13号,2号至14号。

日坛路(朝阳区):北起日坛北路,南至建国门外大街。门牌1号至2号。

日坛东一街(朝阳区):东起秀水东街,西至日坛东路。

日坛东二街(朝阳区):东起秀水东街,西至日坛东路。

日坛东路(朝阳区):北起日坛北路,南至秀水南街。

日坛北路(朝阳区):东起东大桥路,西至日坛路。门牌1号至17号,2号至8号。

风、雨、露与北京街巷地名

风、雨、露,都是自然现象,它们与人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经过不断摸索和归纳总结,不断地将风、雨、露密切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需要,把它们巧妙地应用到许多方面。例如:

人们将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称之为“风俗”。如《诗·周南·关雎》里记载:“美教化,移风俗。”唐经学家孔颖达疏:“《汉书·地理志》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合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是解风俗之事也。风与俗对则小别,散则必通。”按照孔颖达所疏之意,即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谓之为“俗”。

年岁的变迁或旅途上、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被人们比喻为“风霜”。如唐诗人沈伶期在《游少林寺》诗中说:“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人们将动荡不安、不稳定的形势,比喻为“风雨飘摇”。此语出自《诗·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遗园》诗中说:“风雨飘摇久,柴门挂薛萝。”鲁迅在《集外集·哀范君三章》里,亦说:“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此外,人们用“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将在室外或野外宿夜,称之为“露宿”,如古籍《后汉书·五渔传》里记载:“境内清爽,商人露宿于道。”将行旅生活的艰苦,概括为“露宿风餐”,亦作“风餐露宿”、“餐风宿露”,如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宿野人家》诗中说:“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等等。

仅从上述的几个例子,就可看出风、雨、露与人们的关系极为密切。

八方风

我国古人,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很有规律的风向变化称之为“八方风”。所谓“八方风”,就是东、西、南、北四风,加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风。从古籍《观象玩占·八方暴风占》里的记载,可以看出“八方风”是有关气候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古人指出,在春季三个月的时间里的风向,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每年从立春到春分,这段时间内,风向居多为东风,从春分到立夏,这段时间里,大多为东南风。

夏季,一般从立夏开始,到夏至这45天时间里,风向居多为南风;从夏至开始,一直到立秋之前,这45天时间里,居多为西南风。

秋季,从立秋开始,到秋分以前,这45天时间内,风向居多为西风;从秋分开始,一直到立冬之前,这45天时间里,其风向多为西北风。

冬季三个月时间里,从立冬到冬至,这45天时间内,风向居多为北风;从冬至到立春这45天内,风向大多为东北风。

古人还赋予了“八方风”一定的别称。据《史记·律书》载:东风别称为明庶风,“明庶风居东方。明庶者,明众物尽出也”。南风,别称为“景风”(又名“祥和之风”),“景风居南方。景者,言阳气道竟,故日景风”。西风别称为“闾阖风”,“闾阖风居西方。闾者,昌者,昌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北风的别称为“广莫风”,“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方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日广莫”。

具体到北京地区的风向来说,有它自己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受地形影响,所以同古人归纳总结出的具有普遍规律的季节性的风向,多少是有差异的。仅拿冬夏两季来说,北京地区冬天以偏北或西北风为主,夏天以偏南风为主。因为风向与河谷、山脉走向关系十分密切。根据资料记载,古北口、密云一带的河谷,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因而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全年以东北风为主;永定河谷地区,其河流是西北、东南走向,所以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延庆盆地的周围,群山环抱,而在西南方没有高山,它南部的官厅水库以西南、东北走向伸入境内,东南方有不太高的山口和昌平相通。因此,冬季以偏西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全年以偏西南风为主;西部沿山边缘地区(如门头沟、房山等)的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因而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

风力

风力是空气流动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空气流动有不同的速度、大小,按风力大小可分为12级:

树静、烟直升,其风力为“零级”,俗称“无风”。

风能吹动烟,而风向标却不能转动,或者连小孩玩的风车都吹不动,为一级风,俗称“软风”。

脸有风的感觉,能听见树叶微响,能看见风向标转动,属二级风,俗称“轻风”。

树叶、小枝摇动不息,旌旗迎风招展,属于三级风,俗称“微风”。

风能吹起地面上的尘土和纸张等轻微物,树的小枝动摇,属于四级风,俗称“和风”。

小叶树摇摆,内陆水起小波,属五级风,人们称之为“清劲风”。

六级风,刮得大树枝摇摆,电线发出呼呼的响声,打伞都很困难,俗称“强风”。

七级风,能将全树刮得直摇动,大树枝被刮得弯曲,迎风步行感到有阻力,这又称“疾风”。

八级风,多少带有点毁坏性,可折毁树枝,俗称为“大风”。

九级风有破坏性,能使一般性的烟囱及平房屋顶受损,这称之为“烈风”。

十级至十二级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摧毁性,如风力可以把树根拔起,使建筑物受损,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人们将十级至十二级风,分别给称之为“狂风”、“暴风”和“飓风”。

雨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人们对雨的认识也比较早,如《诗·小雅·大田》里记载:“雨我公田。”每年一到立春后,阴历一月中(亦称正月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开始逐渐增多。所以,雨也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春后的节气——雨水。对此,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罩,亦作了解释:每年至农历“正月中,天一生水。舂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春季,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季节,因耕种土地,都要在春季进行。而春季要风调雨顺,秋季才会有好收成。所以,古时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重视春季的雨水节气,就逐渐形成有趣的捉拿贼鱼(獭)进行祭祀天神的习俗,以祈求天神保佑春天能风调雨顺,到秋天才会五谷丰登。

每年一到春季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三月中,天气一般较暧和,雨量亦较以前增多,而此时,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正值春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时节。所以,人们将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称做“谷雨”。

雨亦有大、小之别。大雨,一般指降水强度较大的雨。我国气象学上规定:1小时内的雨量为8.1—15.9毫米的雨,或者24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皆为大雨。尤其是每年一到夏季大暑节气后,立秋之前,在这段时间内,降大雨较多,使暑气闷热的现象,开始渐渐解除。所以,大雨亦被选列为“七十二候”候应,叫做“大雨时行”。

露,俗名为露水,是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凝结而成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者清晨。其水量虽然不多,但在农业生产上来说,对于少雨地区,或者干旱时节,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每年一到秋季阴历八月(仲秋),在大雨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渐凉,“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在“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指气温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华,故日白露降”;所以,每年一到阴历九月(季秋),就会出现“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自然现象,故被称做“寒露”。

白露和寒露,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映,亦比较突出,所以,亦被选列入“二十四节气”,名为“白露”和“寒露”。

我国古人认为,饮露可以延年益寿。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曾下令在长安城外建章宫里修建了一座“仙人承露盘”,让人每天为他接露服饮。颜师古在注引《三辅故事》里讲到建章宫里确实有“仙人承露盘”,他说:“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王维在《和贾至合人早朝大明官之作))的奉和诗里,有诗句也曾提到“仙人承露盘”,“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风、雨、露不仅是逐渐被人们认识,而且亦逐渐被人运用到地名上,北京市以风、雨、露命名的街巷地名有:

以风、雨、露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春风胡同(宣武区):东起小寺街,西至牛街,南到沙栏胡同。门牌号1至21号,2号至40号。

新风街(西城区):东起德胜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门牌1号至7号,2号至6号。

新风北街(西城区):北起北环西路,南至新风街。

新风南里(西城区):东起新风街,西至新明胡同,北接北京拖拉机厂,南到皮鞋厂。门牌1号至19号。

新风北里(西城区):东起新风北街,西至北京第46中学,北接中山林场,南到汽车修理厂。门牌1号至4号。

青风夹道(宣武区):东起小力胡同,南至大力胡同。门牌1号至25号,2号至24号。

青风巷(宣武区):东起青风夹道,西至朱芳胡同。门牌3号至15号,2号至10号。

敞风胡同(西城区):北起富家胡同,南至安康胡同。门牌1号至19号,2号至8号。

春雨胡同(东城区):北起新开路胡同,南至建国门内大街。门牌1号至41号,2号至48号。

春雨一巷(东城区):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春雨胡同。门牌1号至15号,2号至42号。

春雨二巷(东城区):南起春雨一巷,西至春雨胡同。门牌1号至47号,2号至62号。

甘雨胡同(东城区):东起东四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门牌1号至57号,2号至44号。

雨儿胡同(东城区):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门牌1号至45号,2号至32号。

甘露胡同(西城区):北起鼓楼西大街,南至后海北沿。门牌1号至17号,2号至12号。

南露园胡同(西城区):东起露园二条,西至露园十条。门牌1号至17号。

北露园胡同(西城区):东起扣钟南七巷,西至扣钟南十一巷。门牌1号至13号。

露园头条(西城区):北起中露园胡同,南至展览路。门牌1号至35号,2号至22号。

同类推荐
  • 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一生要快读的中外地理

    本书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重要名胜、主要城市、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上海特色小店

    上海特色小店

    本书搜罗了上海11个区域84家特色小店,包括家居礼品、花艺画廊、咖啡馆、服饰饰品……家家创意十足,处处精彩纷呈,绝对会有你想不到的用心,意料不到的用途,眼前一亮的新奇式样。它实在是逛街的极佳指南,购物的必备导览。
  • 逛逛美国西海岸

    逛逛美国西海岸

    作者是一位70多岁老者,他根据自己在美国西海岸个人自助旅游,在美国家庭生活两个多月的亲身经历,详细、真实的描写了美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美国老人的生活细节,介绍了很多旅游过程中的经验,可以帮助去美国旅游的人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本文文笔流畅、轻松,不失幽默,是读者一次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 喀纳斯时光之旅

    喀纳斯时光之旅

    去过喀纳斯吗,听过喀纳斯吗,喀纳斯的美不是现在的也不是记忆的,是你一生一世的追寻。遥远的新疆,唯美的喀纳斯,在很多人眼里有不同美的写照不同美的追寻,现在三个85后的女孩子带你走进另一番柔美的另类的喀纳斯,原来喀纳斯也可以这样,可爱着山川可爱着河流,也可爱着路边的老黄牛,可爱着图瓦小伙羞涩的笑可爱着喀纳斯小孩拉长的鼻涕····过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延伸的喀纳斯记忆:麻雀泥土白桦湖水····向往喀纳斯的你,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完美的喀纳斯印象:唯美之外的向往····
  • 西藏风情

    西藏风情

    1995年,作者在孔繁森事迹的感召下,踊跃报名进藏工作,到聂拉木县委办任主任。本书记录了作者在3年援藏生涯中的所见所感,这是一场精神和感观的盛宴,也也是一次西藏风光和风情之旅。
热门推荐
  • 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律师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兵王到巨星

    从兵王到巨星

    高天是一位大明星,遭绑架后被撕票,重生到平行的华夏世界,成为一名退役兵王。且看一个受伤兵王,凭超强武力,打破潜规则,玩转娱乐圈,成为顶级巨星,演绎热血传奇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界奇谈

    天界奇谈

    我命由我不由仙,自创一界我做天!.....
  • 妃不可测:魔帝大人要双修

    妃不可测:魔帝大人要双修

    一朝穿越,成为废材,被人追杀,捡个小孩。捡了个傲娇男孩,一直蹭胸被吃尽了豆腐,还一直爱护,直到一天某小孩摇身一变,居然成了魔帝!三界之中最有钱的某帝却是天天叫穷,“小兮,包养我吧!我会陪吃,陪睡,陪滚床单!”三界之中修为最高的人却是在一直求双修,“双修好处多又多,不信你来摸一摸。”
  • 凯源玺之万年不变的心

    凯源玺之万年不变的心

    三个千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机场里见到了她们梦寐以求的男神。因为女主的朋友想要吃东西,女主就去食品店买完回来时,偶然碰到了王俊凯,因此她们成为了朋友。就因为这样王源和易烊千玺也结识了女主1,女主2.
  • 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

    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

    颜煦之主编的《培养学生爱心的动物故事:贪杯的猩猩》向你叙述了动物间的恩恩怨怨,叙述了它们的生死搏斗和相互依存。叙述了家禽家畜与人类相伴,也叙述了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这些有趣的小故事,还写出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你不得不承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心爱的宠物,是得力的助手。它们为人类所作的贡献,功标青史。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也诉说了人类对一些动物的误解与偏见,使你不得不承认,在人与动物的交往中,虽然有斗争,有悲剧,有仇恨,但更多的还是人与动物间的友善和信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异世界中成为猎魔人

    在异世界中成为猎魔人

    在这一次意外中,平凡的高中生张麒麟在这一次事故中救了一名小女孩,然而自己却在这场意外事故中丧身了。这一幕上天看在眼里,给自己另一段人生的机会。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 血魔纪

    血魔纪

    末法时代,昆仑派传人林剑仗着偶得的轩辕神剑走上上古修道之路,因元气匮乏,终至金丹巅峰后再难堪进半寸。随后林剑于九月初九重阳之日,泰山之巅,借助九星连珠天门大开之时,强行燃烧全身精气神,冲破壁障,步入化神,灵魂强度虚空。机缘巧合之下,附身在一个名为燕北尘的普通宗派弟子身上,这究竟是回到了上古时代还是来到了星空彼岸?且看他如何在这仙魔辈出的时代一步步登临巅峰······******************************新人新书急需呵护,各位道友如果喜欢,还请点击加入书架,多多支持推荐票,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