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62700000020

第20章 博物杂识(3)

1998年5月,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望庄台出土了一套隋大业九年(613)的郝伏愿墓志铭并盖,现藏于延长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志为砂石质,略呈正方形,长51厘米,宽51厘米。志盖呈覆斗形,盖顶边长39·5厘米,底边长54厘米,斜刹宽7厘米。边刹四周缠绕忍冬纹。盖顶凸刻分格线。右上角一格为兽面纹,下角一格为菊瓣纹,左上角、下角各为莲纹,以上纹饰均为浅雕。其余方格内阳刻篆书,“隋故朝请大夫郝伏愿铭记”。墓志面先用阴线刻成若干小方格,志文魏楷阴刻,共14行,满行17字,共计221字,字体刚劲,书写工整。志文虽短,但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比较丰富。为了弄清这方墓志的历史文化内涵,兹对志文分段、标点,并予注疏考证。

君讳宜,字伏愿,望出西衢国人也。四世祖郝子渔有得,西将胡人。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十五年衰弱,为魏所统,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因官食封。父宜,至天和元年五月於国有勋,効(效)去。建德元年三月,授开府仪同三司。

这一节,追溯志主郡望,族属和家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望出西衢国人也”是说郝伏愿的郡望为大夏国。史载南匈奴后裔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自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大夏。公元413年,建都统万城。因大夏地处北魏西方,故曰“西衢国”。

郝伏愿的族属为匈奴别部,即“西将胡人”。据《后汉书·匈奴传》的记载,从东汉以来,南匈奴各部落陆续大量内徙内蒙河套南北、陕、甘、宁、晋边缘地带。郝氏源出乌桓,后融入匈奴(详前文《陕北文物中的多民族文化印痕》)。大约这个时期,郝氏部落也随这股内迁大潮,徙居陕北、晋北一带。到西晋元康六年(296),“匈奴郝散弟元度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攻北地。”(《晋书·惠帝纪》)2。后来,这些郝姓匈奴成为大夏赫连勃勃的一支重要力量。郝伏愿的四世祖郝子渔,字有得,曾为大夏国的将军,其族属为匈奴别部无疑。

郝伏愿家族,经夏、北魏、西魏、北周、隋五代,历高祖郝子渔、曾祖(佚名)、祖(佚名)、父郝宜四世,他本人为郝子渔五世孙,在陕北大地先后生活二三百年之久,有着比较显赫的家世。志文称“一余向东,往至太原治。经-(五年衰弱,为魏所统。”按:北魏攻占统万城是在公元426年。先在公元425年。赫连勃勃死,其子赫连昌即位,内部争位不息,北魏乘机伐夏,于次年攻克统延长出土的郝伏愿基志盖拓片万城,赫连昌奔上郯(今甘肃天水),后被俘。其弟赫连定于平凉(今甘肃平凉县北)即位。公元430年,又被吐谷浑俘获献于北魏,大夏遂亡。大夏建国至统万城失陷(扣7·426),不足20年。郝子渔(拟或其子)率部东移,迁驻太原郡境内,约在建国之初(412)前后。过了十五年(426),统万城被破,他们举族同赫连昌一起归降北魏,“遂授遍城郡守领民酋长”。遍城郡,为北魏太和元年(477)所设,距郝子渔降魏巳逾51年,所以封授遍城郡守者为郝子渔之子的可能性较大。他同时为“领民酋长”,魏制为五品官,这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以部落为基础,军民一体,军政长官也是部落酋长的社会组织结构特点相一致,也可为郝氏一族为匈奴族属的一个注脚。郝伏愿之父郝宜为北周时人,死于天和元年(566)五月。其生前官职履历志文不载,仅说“於国有勋,效去,效即效力,效去,隐指去世,不效力1。死后6年,即建德元年(52·)三月,“追授开府仪同三司”。授于北周的第六等勒位,是个荣誉称号。这里有个疑惑,郝伏愿与其父同名,皆为宜,拟或是父子连名?笔误?不得而解。

愿至开皇元年,刺史斐陵公用愿州主簿。至开皇元年七月,尚书省司勋,授弥难将军。当年五月,授延安郡河清府大督。至大业元年二月,剑代州勋,昭授仪同三司,授朝请大夫。五年正月十八日,授定城府鹰扬郎将。

大业七年从驾正(征)。遁。八年回还,至涿郡界薨。

郝伏愿的履历,几乎与隋王朝相始终。他在开皇元年(581),受到延州刺史斐陵的赏识,聘为幕僚主薄。当年五月,又授于延安郡河清府大督。河清府为当时所设的军府,具体位置不可考。北魏时称延河为清水。河清府当在延河中上游某地。极有可能在郝氏旧地,即今延河发源地白于山南麓靖边一带。到了七月,尚书省司勋经过考核,正式授他为弥难将军。这一年,郝伏愿可谓官运亨通,半年之内,连升三级。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不断得到重用。到了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二月,因在代州(今山西代县)任上建立的功勋,被授为比“开府仪同三司”低二级的“仪同三司”之勋位并加授从五品的“朝请大夫”这一散官名号。五年(609)正月十八日,又升为定城府鹰扬郎将。定城府在今河北定县一带,为北魏天兴三年(400)所设。鹰扬郎将即定·城军府的别将,唐时称果毅都尉。《隋书·炀帝纪下》载: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准备发动对高丽的征伐战争,以东莱(今山东掖县)和涿郡(今河北涿县一带)为水陆两个进攻基地,命陆军都到涿郡集中。郝伏愿当时正在定城府任上,也奉调集结涿郡。即志文所言“大业七年从驾正(征)。”大业八年(612)正月,隋陆军130万人分24军从涿郡出发,进攻高丽。因高丽各地军民据险坚守,隋军士气低落,七”句后,只用了一个“遁”字。遁者,逃也,交待了这次战争的结局。战败后,郝伏愿所部“回还涿郡界,薨。”第二年即死于涿郡,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还达于家馆。九年三月五日,葬在延安郡东百里。住在去斤川肖斗村北一里道。

-郝伏愿死后第二年三月,尸体才辗转运回家乡,安葬在延河岸边肖斗村北一里的台地上。去斤川,即为延河,北魏时称为清水。鲜卑语谓清水为去斤,故曰去斤川。墓志出土的地点与地望相合,可知今延长县黑家堡镇的瓦村,即为隋时的肖斗村。郝伏愿之祖曾任遍城郡守兼部落酋长,其部落聚居地当在任所附近。郝伏愿从千里之外归葬此处,当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而归葬祖坟。以此推断,北魏时候的遍城郡治所,也应在附近。

目前,关于遍城郡治所,一说在今延安东川姚店,一说在今姚店东20公里之甘谷驿。以志文“葬在延安郡东百里”句看,姚店距延安城仅20公里,而甘谷驿距延安城40公里,与百里之数大体吻合。再考虑郝氏家族坟地的地望等因素,遍城郡治所当以甘谷驿一带为是。

郝伏愿墓志为我们研究魏晋至隋唐时陕北的古代民族,郝姓的族属和匈奴的迁徙、融合及延安古代职官、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新鲜、可信的资料。隋朝短命,仅37年,文物遗存本来很少,象这样记载古代民族情况和隋对高丽战争的实物更为鲜见。郝伏愿墓志弥足珍责。

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杨敏墓志考

1987年6月,洛川县黄章乡太平村王春记在村北破土修窑时,发现唐果毅都尉杨敏之墓,可惜墓室巳被破坏,唯存出土的两方墓志及青铜盘、铜镜等6件残损文物,现均收藏于洛川县博物馆。

一方为《大唐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上柱国广饶县开国男杨公墓志铭》,无志盖,共两块,略呈正方形,各边长约36厘米,一块厚6厘米,另一块厚3·5厘米。志文楷书,字迹漫漶,共33行,约600字。出土时两块志石合在一起,靠放在墓室西北角。

一方为《大唐故游骑将军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公杨君墓志》,长54厘米,宽53厘米,厚11厘米。志文楷书,字迹清晰,书法严谨刚劲,有魏体风骨。

仅13行,共约150字。志盖呈覆斗形,斜杀坡度较小。斜杀饰两组对称的卷草和如意云朵纹。盖顶线刻九个方连,内各饰变形牡丹纹。像这样志盖不书墓志名号,仅以花纹装饰的墓志还属少见。

两方墓志全文如下:

维大唐西州岸头府故果毅都尉上柱国广铙(饶)县开国公杨公墓志铭。

公讳敏,字祧汤,邝州洛川人也。上祖弘农太尉公苗之胤。自汉叶中分,族隆盛,因官派别,流布天下,各檀一时,声流史牒,灵根芳·实,可略于此。曾祖提,周邝州别驾、渭州刺史、邝城郡守。祖荣,随·(隋)卢、泸、邛三州刺史、邛州诸军事、凉益二州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魏平县开平国公,封邑三千户。父谊,随(隋)左亲,卫旅帅、右亲卫校尉、朝散大夫、右诩府郎将。唯公识亮清高,风神夙远,幼标令誉,弱冠称奇。可谓松筠始秀,便有贞翠之心;兰桂初生,目含芳芬之气。既而邝州革创,控带华戍。大总管原公识鉴清高,英华骏拔,见公智略英谋股肱是托,授校尉。夙静边豪。又使敷奏丹墀,礼仪合度,遂得驰名日月,流誉紫宸,又摧授飞骑校尉,宿卫廓,光道路。左屯卫大将军以公壮气纵横,风情倜傥,重而顾问,表知将相之门,特奏授京畿望菀府果毅。

至于高昌初破,戌狄土崩,静乱宁民,非贤莫可,授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诏授上柱国广铙(饶)县开国男,封邑三百户。

将欲刷翮邓林,回翥千里,践鳞滨渤,图南九万。但以日驭不停,终惊于夜台,川流不息,徒想于朝霞。以贞观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寝疾,至其年七月廿九日薨。公体质贞明,机神奕悟,临终不乱,犹或视戎。言念与妻子同归,遂得还于故里。今德帐犹悬,门翠渍之酒彦(宴),坟未宿草,野绝动(恸)之宾,知世路之无常,识苦空之霓灭,彼苍不予,奄弃兹善。公春秋册有九,以贞观廿三年岁次已酉二月景(丙)子朔九日甲申葬于洛川县南地名太平村九里之原。恐谷徒陵变口,爰勒幽石,以传不朽。其词曰:口汛崇基峻,无地称天,府君之封,埴惟祖梃,门抗,直乃考腾,芳敬陵翼。

大唐故游骑将军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公杨君墓志:

公讳敏,字依仁,弘农人也。曾祖提,周中大夫。祖荣,随(隋)左卫大将军、上柱国、魏平郡开国公。父谊,随(隋)右卫郎将。公少挺英规,早从名策,以贞观初任望菀府果毅。以贞观十八年薨于官舍,廿三年葬于大平之原,礼也。有子什力。援柏崩心,瞻鹤增慕,茹荼衔诰,聆凤靡饼。悲岁序而易轸,哀陵谷兮,迁耳。勒遗范于泉扃,托幽埏之永固。

现就两方墓志所涉及的问题作简单考释:

据志文称,两方墓志的主人同为杨敏。但前志称,杨敏字祧汤,广铙(饶)县开国县男,封邑三百户。后志则称,杨敏字依仁,广饶县开国县公。字号不同,无从订正,古人取两个字号也是有的。广饶故城,在今山东省广饶县东北,为杨敏封邑。

前石制作草率,石质很差,杨敏的爵号官品也无加封。《新唐书·百官一》:“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杨敏的实际职位果毅都尉,唐制为五品武官,与其爵号开国县男的爵品相符,它记述墓主的生平较为详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所以前志可能为初葬时仓促所为。后志制作精细,杨敏的爵位高于前志所云。《新唐书·百官一》:“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又增加游骑将军的散官名号,大概为其死后所褒奖追封,该志制作当晚于前志。志文说杨敏死于贞观十七年,贞观二十三年才得葬于故里,“悲岁序而易轸,哀陵谷兮,迁耳。”墓志可能是再葬时重制。两志同穴,互为补充,故后志内容也就无须像前志那样详细。这也可以解释后志盖缘何不书墓志名号的原故。

关于杨敏的生平:

前志说,杨敏死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享年四十九岁。后志则说他死于贞观十八年。贞观二十三年(649)葬于洛川县太平之原,则两志无异。前志为初葬时所为,且把杨敏安葬的年、月、曰、时辰都详加记述,故较为可信。据前志所述推断,杨敏当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志文中所说的“洛川县南”,指旧治,即今旧县镇。其葬·唐负现上柱S广饶县介国公杨敏墓志铭之二拓片地太平村,在今旧县镇南,仍沿用唐时旧名。

杨敏的生平,两志不乏溢美。“唯公识亮清高,风神夙远,幼擦令誉,弱冠称奇”。“公少挺英规,早从名策。”大概二十岁左右,被人推荐担任校尉一类的小武官,后权升飞骑校尉,宿卫京师。又以“壮气纵横,凤情倜傥”,为左屯卫大将军所器重,“重而顾问,表知将相之门,特奏授京畿望菀府果毅。至于高昌135初破,戎狄土崩,静乱宁民,非贤莫可,授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诏授上柱国广饶县开国县男,封邑三百户”。果毅都尉是唐代各地的折冲府(亦称兵府、军府)统帅折冲都尉的属官。西州为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灭高昌后以其地所置,治所在今吐鲁番东南。杨敏当在640年或稍迟一点出任西州岸头府果毅都尉。在任不到三年,即死于遥远的吐鲁番任所。按照他“言念与妻子同归”的遗愿,六年后,即贞观二十三年,尸骨才得以还故里安葬。大概初葬后,朝延才褒奖追封。复葬时,其子什力又制墓志一方,记上新封的爵位,“勒遗范于泉扃,诧幽埏之永固”。

杨敏的籍贯与家世:

前志云,杨敏“邾州洛川人也”。后志云,“弘农人也。其实,这并不矛盾。洛川是他当时的籍贯,弘农是指他的祖籍,前志也有杨敏“上祖弘农太尉(指汉太尉杨震)之苗胤”的话。

杨敏的家世。曾祖杨提:“周邝城别驾、渭州刺史、邝城郡守。”其人《北史》《周书》均无传。邾城为秦汉古县,其地在今洛川县南土基镇邝城村。杨敏的祖父杨荣,是隋代督管今川、甘两省部分地区及泸州、邛崃诸州县军政的封疆大员。按当时官制,秩禄两千石,位居三品,地位可谓显赫,惜《隋书》无传。这两方墓志的出土,亦可补史阙之一二。至于杨敏的父亲杨谊,则为五品官员,地位与其祖辈相比较低。

关于墓志涉及的官制问题:

第一、职事官与散官:

散官相对于职事官而言,仅作为一种表示身份和地位的名号,并无实际职掌。《隋书·百官下》:“居曹有职务者为职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职事官都是九品以上的流内官。同时又规定凡九品以上的职事官皆带散官称号,谓之本品。如杨敏任果毅都尉,为从五品职事官,游骑将军则是封的散官称号。若本品低而职官高,谓之行某官;本品高职事官低,则谓之守某官。如杨敏之父本品朝散大夫为正四品,比其职事官右翊府郎将高一品,则谓之守右翊府郎将。

第二、勋官与封爵:

勋官始于北周,本是赏给立功将士的荣誉称号,其后亦渐及朝官。《隋书·百官下》说,隋文帝釆后周之制,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以酬勤劳。又有特进至朝散大夫,凡九等,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唐武德、贞观时又多所改易。由于散官与勋官名称相同,渐至错乱,136,卷ERim·juansi[”‘)、·、”高宗咸享五年(647)加以厘革,定为上柱国(十二转、视从二品)至武骑尉(一转,视从七品)等十二转。《木兰辞》中“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即指此。杨敏诏授上柱国,亦是因他在西州的劳绩而荣获勋官中的最高品位。

封爵,也是一种荣誉与特权的象征。隋时为九等爵制。唐因隋制,稍有改革,从王(食邑万户、正一品)至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凡九等。其中,食邑若干户的规定,大都是徒有其名,称为虚封。只有加上食实封若干户的规定,才能享受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库领取一定的封赐。杨敏封邑三百户,杨荣封邑三千户,也是虚封,并无实惠。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为什么以瘦为美的日本社会崇尚肥胖丰盈的相扑运动?招财猫传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日本男子成年祭的鲤鱼旗有着什么寓意?味噌汤究竟有多么美味?诡异叵测日本忍术只是虚幻传奇还是真实存在?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实体和欧洲一体化的领头羊,在欧盟、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德国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化,我国全方位了解德国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和重要。基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德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既不同于东欧、又不完全与西欧国家相同的特性。本书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吸血鬼的日常

    快穿之吸血鬼的日常

    “小统子。”“在……”系统颤颤巍巍的举起手。“饿了能吃饭吗?”“能,啊,不能!”“嗯?”系统捂脸,“大人,放过手上那个人,你干啥都行!”
  • 大叔个个不好惹

    大叔个个不好惹

    为毛她一穿越就穿到一个婴儿身上啊?没身份,没爹娘,没豪宅,没丫鬟,周围全是一堆毛头小子逼着她叫叔叔!好在叔叔们个顶个的帅气非凡,既然这样就不要怪她辣手摧草了,吼,吼!
  • 顾盼成欢喜

    顾盼成欢喜

    乱世风雨下,那些让人又哭又笑的民国小爱情。《轻舟远》:冷面戏子&青帮少爷,无意被许知远收留的沈轻舟,为报答恩情鞠躬尽瘁,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但他也有无法言说的秘密,比如:只一眼,便钟情了一人。《风辞时》:当红舞女&军统上将。她身陷沼泽,无法挣扎,却在那一瞬间遇见了生命中那束光。被误会,被猜疑,被抛弃……如果你再早点来就好了。《疏影斜》:富家小姐&上将心腹。从小无忧无虑的大小姐顾影疏第一次有了小烦恼,如何让笨蛋燕斜风相信她喜欢他,这是个问题。《醒时欢》:武馆大师姐&街头小混混。叶醒心里不知不觉闯进了一个人,那个人脾气不好,讲不过人就动手,不修边幅,可她实在可爱,可爱到他不知如何才能不喜欢她……
  • 超神学院之美食家

    超神学院之美食家

    意外穿越超神学院位面并获得做美食的系统,Z只要做美食就会获得奖励。
  • 重生之平淡

    重生之平淡

    陈天望重生了,回到刚上初中那会,作为一个长年混迹于各大网站论坛只对各种“门”事件感兴趣的老鸟,重生这档子事那是向往已久,可真当那一刻来临时,他哭了。多活了几年,他只记得08年经济危机,因为那年他去找兼职已经没人要了。咬咬牙,哥们没优势是吧,那搞定小时候的梦中情人问题不大吧,弄个第一让老妈欣慰下总成吧。事虽小,但哥们也勉强算赢在起跑线上了吧。厚积薄发,谁知道哥们以后不会成大拿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7249154——刚建的群
  • 江山梦之穿越仙凡

    江山梦之穿越仙凡

    如果我写的开心,你看又看心,这或许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 电校的诱惑

    电校的诱惑

    贵阳一中的落榜生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进入了传说中的电校,在这里会有什么样有趣的故事等待着他呢(本书是一个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故事,职校纪实文,作者是学生第一次动笔写书,如果文笔方面有问题的话还请多多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族传说之逆天战纪

    天族传说之逆天战纪

    【玄幻爽文】东土大陆,自古以来,神话传说不断,只是繁衍至今,仙踪缥缈。阳磊,本在一场浩劫中,被仇家在体内种下阴魂劲,无法继续修炼。在一场空间乱流的涌动中,意外获得上古天族的无上心经。从此走上了一条为求生存,寻大道,碾压各路天才,逆袭而起的逆天之路。
  • 我真的不想拿冠军

    我真的不想拿冠军

    相聚为火,相散为星。一群天才少年在荣耀中开启的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