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3900000063

第63章 翰林与弄臣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相当多的时间里,翰林一直是个令人羡慕的头衔。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金字塔的最后一层殿试,凡是名次靠前的都要入翰林,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按例成为正式翰林,即翰林院修撰与编修,其余的则是见习翰林,翰林院庶吉士。只有极少数的人殿在三甲却因朝考优异也被选人翰林的,比如曾国藩,还有鲁迅的祖父周福清。

翰林的官衔并不大,除了少数几个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是五品之外,其余的概为“七品芝麻官”,但是翰林很牛气,一是表现在“面”上,做了翰林,虽然只七品也可以挂朝珠,著貂,而其他的官只有到了五品方有资格挂珠,三品才可以著貂。二则是实惠--升迁特快,前程远大。翰林外放(出京做地方官)被称为“老虎班”,升得特别快。一般正式的翰林经过视察之后,可以直接以七品知县升为四品的知府,几年功夫,如果不出意外,就可以爬到省一级的按察使或者布政使,进而独当一面的巡抚和总督。就是见习翰林,考试不合格而外放出京,升得也比一般进士快一些,因为那些由翰林出身的大员总会对他们高看一眼。就是留在京城的,虽然比起外放的人升得慢一点,但只要一进太子詹事府(明代有实事可做,而清代由于不立太子,所以没有具体事务,但机构仍存,为的就是给翰林们一个转升之地),用不着“下放锻炼”,几年功夫就可以直接升为各部的侍郎(副部长)和尚书(部长),绝非其他出身者所敢望其项背。翰林出身的人不仅在官场上升得快,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只有他们才有望能爬到最高层。明代的中枢机构内阁的前身,就是帮朱元璋办事的几个翰林,所以后来非翰林出身的人一般就入不了阁。内阁是明代的最高决策中心,能混上“阁老”,是有明一朝做官人人都巴望的事情。清代的内阁虽然没有实权,但入阁者地位却最尊,所以人人都看着眼热。同样,不是翰林出身,也入不了阁,而入不了阁,死后的谥号,就加不上个“文”字(清代)。清代大概只有左宗棠一个例外,以举人的身份入了阁,近代大大有名的几个人物像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之所以被称为林文忠、曾文正、李文忠,就是他们都出身翰林,而且有大学士的头衔。而且,清代的事实上的中枢机构军机处里,满人除外,汉人军机不是翰林出身的也非常少。

翰林还有两个非常的机遇,是其他出身的人所巴望不上的。一是可以教皇子们读书和陪皇帝读书,前者实际上成了皇家的“西席(私人老师)”,在对“师道”颇为看重的古代,显然地位非比寻常;后者等于皇帝的清客或者幕僚,地位虽说不高,但是总在皇帝身边,不论大事小事都能说上话。清代翰林如果挂上了“南书房上行走”“上书房行走”的头衔,不亚于一步登天,成为可以接近皇帝的“秘书”,只要对应得当,不愁日后没有高官可做,大轿可乘。清代自打康熙起,皇帝读书的地方南书房就是一个隐形的决策中心,进到里头“行走”一番,自有无穷的好处。翰林的第二种机遇是被派出去当各省乡试的主考和副主考,或者出任各省的学政,主持一省的学校事务。这种差事,实际上是掌握读书人能否进入士阶层的大门的钥匙,进了门(中了秀才)能不能参加乡试,他也说了算。凡是得了这种差事的人,都尊荣得了不得,主考副主考是皇帝的钦差,各地官员迎送必须是最高规格的。学政虽然品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就是翰林编修直接去做,但是官虽仅仅七品,到任时总督或者巡抚得亲自迎接,因为他们做的是最清高的学务大事。平时省级官员议事,学政与督抚平行,知府以下均对之持属员之礼,尽管这些人可能都比学政官阶高。因为学政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钦差,但却被视同钦差。获得这种机遇的翰林,由于干的是主持考试选拔人才的活计,所以凡是由他们选拔出来最后又登第的科甲之士,都算是他们的门生,以后门生出息了,互相标榜,水涨船高,个人的势力就起来了。

在那个时代的官场上,以上诸多好处中哪怕只有一项,也会令人趋之若鹜,更何况一下子有这么多,所以,凡是抱定学而优则仕的人,莫不以进翰林为荣耀。进了翰林。就意味着文理优长,才干卓著,做翰林,不仅意味着今日的清要,而且预示着他日的显贵。然而,翰林这个官衔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光景却大不一样。翰林始创于唐玄宗,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种官衔,而是一种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讲官阶,更没有官署,说白了就是陪着皇帝玩的,因此当时叫翰林待诏或者翰林供奉。唐朝诗风大盛,从王公贵胄到市井歌妓,人人都喜欢吟诗作赋,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是真的爱好也罢,附庸风雅也罢,找几个诗做得好的人在身边,总是件赏心悦目的风雅之事,所以,翰林中文学之士占了很大比重,大诗人李白就干过这个“买卖”,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这位下凡的“太白金星”的种种传奇故事,像李白乘着酒劲让高力士脱靴,叫杨贵妃捧砚之类。是不是有这样牛气现在已经无从查对,不过,就算有过类似的事情,大概也是喝醉了仗酒胆干的,醒了以后肯定会后悔。有材料说,有次唐玄宗在便殿开宴,冷不丁地问李白:“朕与天后(武则天,笔者注)任人如何?”李白答道:“天后任人,如小儿市瓜,不择香味,唯取其肥大者;陛下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宋)王谠:《唐语林》卷三]马屁拍得也可以。李白尽管已经屈尊拍马屁了,但是他所梦寐以求的济世安民,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唐玄宗还是一件也不让他沾边,他所能干的,无非是写点新诗给皇帝看看,或者像歌德一样,给普鲁士国王改诗--“洗脏衬衣”。最后李白也急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恃才傲物过了头,结果自然是“赐金还山”,走人完事。

翰林供奉并不仅仅只有文学这一类,玄宗时有个叫王如批的人就“以伎术供奉玄宗”,居然得宠而为女婿求进士及第,玄宗甚至还答应了,只是被主考官挡住了,才没得逞。(同上,卷一)这个所谓的“伎术”,可能就是魔术杂耍之类的东西。看来,当时所谓的翰林供奉,凡是能让皇帝老儿开心的人都可以列入。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但是在唐玄宗那里,其地位跟汉武帝跟前的东方朔差不多,一介弄臣而已。正因为如此,李白才可以偶尔放肆一下,皇帝也不会跟他较真儿,从来弄臣都有说话出格的“特权”,看来翰林这种不是官的差使之所以能够出世,就是因为唐玄宗这个“太平天子”当得太腻,需要找各色人等解闷开心。《新唐书·百官志》云:“翰林院者,待诏之所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下至卜医伎术之流,皆直别院,以备燕见。”这里的“燕“就是燕飨,即我们今天所谓的吃喝玩乐。也就是说,平时,这些人得“时刻准备着”,皇帝每到想乐一乐的时候,就把这些人召来,雅一点的就玩诗,俗一点的就吞火走索,变戏法。不光诗赋和伎术,连唱戏的俳优也跟唐玄宗混得精熟。据说,唐玄宗还亲自下海打鼓,至今梨园行还将这位风流天子奉为祖师爷,鼓师的地位也特尊。翰林的这种弄臣身份直到宋代余风犹存,宋代官制中还有翰林茶酒司之名,与后日的“清要”两个字真是不沾边。

不过,翰林作为纯粹弄臣的时间并不很长,大概是李白还山不久,唐玄宗就开始要那些有文才的翰林帮他起草诏令,批答表疏,将本来属于中书省的活计揽了些过来。也许是因为中书省太忙,以至文书积压,也许是皇帝嫌中书省碍手碍脚,所以把权揽到自己身边,便于控制。显然,第二种的可能性最大。翰林(只能说是某一些)从弄臣变成了帮手,也不好再叫供奉,于是就有了翰林学士的称谓。玄宗之后,随着唐王朝的日益衰落,虽然翰林学士依然是制度外的差事,但事权越来重,在政治中枢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凡任免将相、册立太子、宣布征伐诸项重大事务,其诏令均由翰林学士起草,这种诏令用的是白麻纸,以区别于中书省起草的黄麻纸诏书。再到后来,干脆由翰林学士来兼中书舍人(中书省具体负责起草诏令的官),宰相也大多由翰林学士出身,几朝过后,翰林原本弄臣的痕迹也没了,终于演变成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样子。

同类推荐
  • 北京鸡叫

    北京鸡叫

    印象中,世界上最招人喜欢的男孩子都叫小石头。那年八月,尚书街来了个男孩,高高大大,又结实又俊朗。邻居魏大妈上前一问,果然叫小石头。家是泗水乡下的,大学毕业刚找到工作。公司没宿舍,就到我们尚书街顾秀岐老板家租了间房子。顾老板家空房多,顾老板独居,儿女都在国外。顾老板去国外住过一个月,回来了,说住不惯。街上的人都说顾老板贱。他家院子里一年四季人来人往。我们都知道,他怕冷清。我们尚书街口那些花花绿绿的招租告示,都是他贴的。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

    美丽到永远应算是是其中精彩的一篇。这篇千字文以十分质朴的文字和言简意赅的说理,把女人的“漂亮”和“美丽”这两个理应不同的概念,说得泾渭分明不过了。她说:“漂亮是爹妈给的”,而“美丽则体现了女人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正如作者在文末说的那样,“女人不可能个个漂亮,却应该而且可以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美丽到永远”!
  • 澄明集

    澄明集

    本书系曾扬华先生二十四篇论文结集,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毕数十年研究功力于一书,古今贯通,视野宏大、观点新颖、材料丰赡,内容翔实,不啻是思想性、学术性并重,有深度、有广度的精湛论著。
  • 大家小品

    大家小品

    本书选收了现当代最经典的名家名作,包括《作品研讨会之一针见血》、《血没热过,就从未年轻过》、《妈妈做的菜其实很难吃》、《林丹,裤子也行》等。
热门推荐
  • 前妻归来霸道总裁追妻路

    前妻归来霸道总裁追妻路

    4年前,她含冤离开,四年后,她强势回归,他后悔了,为什么当初不信她,听到他的忏悔,她笑了……
  • 某非科学的闭锁空间

    某非科学的闭锁空间

    真简介在里面~这不是学园都市,是北高。百合党,无节操。尽量在不改角色性格的基础上都做了些调整。嗯嗯,就这样。
  • 错花落

    错花落

    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失手而穿越到了唐朝,经过一系列的奇遇、偶遇、遭遇最终功德圆满。
  • 霸宠农门小娇妻

    霸宠农门小娇妻

    爽文儿,一对一,欢迎大家入坑一次重生,秋霜成了农家小女,前有刻薄奶奶,后有狗仗人势小舅妈,她爹还是个入赘的哑巴,日子过得苦哈哈幸好她不再是“她”了,分家养畜做美食,建房买地开铺子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哪知一不小心惹上了京城小恶霸他是平安侯世子,传言色胆包天,游手好闲,最喜各色美女,同时也心狠手辣,稍有不慎就会命丧黄泉当他遇上她,心狠手辣秒变体贴温柔,色胆包天也成一览芳华爹爹摇身一变成了王孙贵胄,她也跟着享尽世间繁华——“爷,夫人说了,您要是再不回去她可要休夫了。”“她敢!”某世子一扔棋子撒丫子就往府里跑——“爷,夫人说了,您要再不让她出门,她就把侯府给拆了。”“让她拆!只要她高兴!”
  • 专宠100天:偶像老婆,哪里逃

    专宠100天:偶像老婆,哪里逃

    父母相逼,男友劈腿亲妹妹,一场交易她被迫卖身,穿越醒来的新灵魂丢下嫖资一元,潇洒离去。三年后的意外相遇,高大冷峻的男人冷笑着将她逼入浴室墙角:“女人,你好大的胆子,上了我的床偷偷生下我的孩子不算还跑到我的眼皮底下女扮男装当艺人,你说我应该怎么惩罚你?”“谁……谁偷偷生孩子了?我那是光明正大的生!至于女扮男装……等等!你脱衣服干什么?你……你别过来!救……救命啊!”房门外两个精雕玉琢的小人儿一前一后的站着,小男孩哭叫着拍门:“大坏蛋!你快放开我妈咪!”小女孩冷着一张俏脸,脸淡淡的说:“别白费力气,我已经报警了,里面那个大坏蛋跑不掉的。”
  • 悟净传

    悟净传

    他是一只闷骚略带着哲思的河童,在通往西天的路上,他与一个秃驴、一只猴子、一头猪、一只马分分合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他们每个人深藏自己的想法,这是一段与众不同的西天路。五百年的河流褪去,淹没的不只是当年的癫狂与荣耀,漫漫西游也不过是一场嬉戏。
  • 废物三小姐之重生逆天

    废物三小姐之重生逆天

    爱,是什么?爱,值得吗?爱,我有吗?来自现代的凌若瑄被自己最爱的人杀害致死,穿越时空,拜神界之主为师,来到神机大陆。从此开始了漫长的铁血无情路。可在这漫长的血路上,一道伴随她的人影在不知不觉中住进她的心中。到底她是为断情根,而抛弃他,还是大胆地去爱?(此文正在修改前两章已修改)
  • 重生之目标包养大BOSS

    重生之目标包养大BOSS

    上一世,舒央作为一个被接回家的错位千金,没享受到应有的父母亲戚疼爱不说,最后还被那个假货欺骗,落了个爆体而亡的下场;重活一世,她选择早早爆出错位事实,早日归家谋划,只不过回家以后遇到的这个被欺负的大个子是怎么回事?行吧,看被家里那些看碟下菜的亲戚欺负的这么惨的份上,她就大发慈悲的帮帮忙好了,谁叫他长得好看呢!舒央:小伙子长得不错,呸,不是,挺不错的,以后就我包养你了某人:……十年后,某要被包养的大个子归来:某人:听说你想包养我?舒央:不,那是年少不懂事的戏言?某人:那不行,说话算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舒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你真不赖

    有你真不赖

    有些人都在治愈童年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