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56500000012

第12章 中庸章句正文(4)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原文】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集注】

倍,与背同。与,平声。兴,谓兴起在位也。诗大雅烝民之篇。

【章注】

上第二十七章。言人道也。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

【集注】

好,去声。烖,古灾字。以上孔子之言,子思引之。反,复也。

【原文】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集注】

此以下,子思之言。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度,品制。文,书名。

【原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集注】

行,去声。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伦,次序之体。三者皆同,言天下一统也。

【原文】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集注】

郑氏曰:“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

【原文】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集注】

此又引孔子之言。杞,夏之后。征,证也。宋,殷之后。三代之礼,孔子皆尝学之而能言其意;但夏礼既不可考证,殷礼虽存,又非当世之法,唯周礼乃时王之制,今日所用。孔子既不得位,则从周而已。

【章注】

上第二十八章。承上章为下不倍而言,亦人道也。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

【集注】

王,去声。吕氏曰:“三重,谓议礼、制度、考文。唯天子得以行之,则国不异政,家不殊俗,而人得寡过矣。”

【原文】

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集注】

上焉者,谓时王以前,如夏、商之礼虽善,而皆不可考。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

【原文】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集注】

此君子,指王天下者而言。其道,即议礼、制度、考文之事也。本诸身,有其德也。征诸庶民,验其所信从也。建,立也,立于此而参于彼也。天地者,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所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者也。

【原文】

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集注】

知天知人,知其理也。

【原文】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集注】

动,兼言行而言。道,兼法则而言。法,法度也。则,准则也。

【原文】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集注】

恶,去声。射,音妒,诗作斁。诗周颂振鹭之篇。射,厌也。所谓此者,指本诸身以下六事而言。

【章注】

上第二十九章。承上章居上不骄而言,亦人道也。

【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集注】

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律天时者,法其自然之运。袭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也。

【原文】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集注】

辟,音譬。帱,徒报反。错,犹迭也。此言圣人之德。

【原文】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集注】

悖,犹背也。天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小德者,全体之分;大德者,万殊之本。川流者,如川之流,脉络分明而往不息也。敦化者,敦厚其化,根本盛大而出无穷也。此言天地之道,以见上文取辟之意也。

【章注】

上第三十章。言天道也。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集注】

知,去声。齐,侧皆反。别,彼列反。聪明睿知,生知之质。临,谓居上而临下也。其下四者,乃仁义礼知之德。文,文章也。理,条理也。密,详细也。察,明辩也。

【原文】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集注】

溥博,周遍而广阔也。渊泉,静深而有本也。出,发见也。言五者之德,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也。

【原文】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集注】

见,音现。说,音悦。言其充积极其盛,而发见当其可也。

【原文】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集注】

施,去声。队,音坠。舟车所至以下,盖极言之。配天,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章注】

上第三十一章。承上章而言小德之川流,亦天道也。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集注】

夫,音扶。焉,于虔反。经,纶,皆治丝之事。经者,理其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也。经,常也。大经者,五品之人伦。大本者,所性之全体也。唯圣人之德极诚无妄,故于人伦各尽其当然之实,而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所谓经纶之也。其于所性之全体,无一毫人欲之伪以杂之,而天下之道千变万化皆由此出,所谓立之也。其于天地之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默契焉,非但闻见之知而已。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夫岂有所倚着于物而后能哉。

【原文】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集注】

肫,之纯反。肫肫,恳至貌,以经纶而言也。渊渊,静深貌,以立本而言也。浩浩,广大貌,以知化而言也。其渊其天,则非特如之而已。

【原文】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集注】

圣知之知,去声。固,犹实也。郑氏曰:“唯圣人能知圣人也。”

【章注】

上第三十二章。承上章而言大德之敦化,亦天道也。前章言至圣之德,此章言至诚之道。然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则亦非二物矣。此篇言圣人天道之极致,至此而无以加矣。

【原文】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集注】

衣,去声。絅,口迥反。恶,去声。闇,于感反。前章言圣人之德,极其盛矣。此复自下学立心之始言之,而下文又推之以至其极也。诗国风卫硕人、郑之丰,皆作“衣锦褧衣”。褧、絅同。襌衣也。尚,加也。古之学者为己,故其立心如此。尚絅故闇然,衣锦故有日章之实。淡、简、温,絅之袭于外也;不厌而文且理焉,锦之美在中也。小人反是,则暴于外而无实以继之,是以的然而日亡也。远之近,见于彼者由于此也。风之自,着乎外者本乎内也。微之显,有诸内者形诸外也。有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者,则知所谨而可入德矣。故下文引诗言谨独之事。

【原文】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集注】

恶,去声。诗小雅正月之篇。承上文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疚,病也。无恶于志,犹言无愧于心,此君子谨独之事也。

【原文】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集注】

相,去声。诗大雅抑之篇。相,视也。屋漏,室西北隅也。承上文又言君子之戒谨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益加密矣。故下文引诗幷言其效。

【原文】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集注】

假,格同。鈇,音夫。诗商颂烈祖之篇。奏,进也。承上文而遂及其效,言进而感格于神明之际,极其诚敬,无有言说而人自化之也。威,畏也。鈇,莝斫刀也。钺,斧也。

【原文】

诗曰:“不显唯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集注】

诗周颂烈文之篇。不显,说见二十六章,此借引以为幽深玄远之意。承上文言天子有不显之德,而诸侯法之,则其德愈深而效愈远矣。笃,厚也。笃恭,言不显其敬也。笃恭而天下平,乃圣人至德渊微,自然之应,中庸之极功也。

【原文】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集注】

輶,由酉二音。诗大雅皇矣之篇。引之以明上文所谓不显之德者,正以其不大声与色也。又引孔子之言,以为声色乃化民之末务,今但言不大之而已,则犹有声色者存,是未足以形容不显之妙。不若烝民之诗所言“德輶如毛”,则庶乎可以形容矣,而又自以为谓之毛,则犹有可比者,是亦未尽其妙。不若文王之诗所言“上天之事,无声无臭”,然后乃为不显之至耳。盖声臭有气无形,在物最为微妙,而犹曰无之,故唯此可以形容不显笃恭之妙。非此德之外,又别有是三等,然后为至也。

【章注】

上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

同类推荐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书,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

    《文心雕龙》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叫我船长

    叫我船长

    2666年,世界进入了虚拟网游时代。在经历了家族的兴衰之后,陶子墨重生归来。回忆前世,自己的家族在游戏里竟然会被海盗吞并,陶子墨毅然的决定,自己要成为最强大的海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青仙途

    青青仙途

    这是一个得到神奇外挂的女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美女凭借无尽知识统一整个星系的故事!
  • 网游之你眼里有星辰

    网游之你眼里有星辰

    进入《江湖路长》全息游戏的奚溪,竟然在第一时间就被系统坑了……还砸死了一个似乎特别牛掰的一位野图boss,顺便还得罪了一位暴发户。她怎么这么倒霉啊!!!"倒霉?""不,我特幸运!"谁能想到,这个冷脸暴发户以后会是自家男友呢!
  • 天琴乐医

    天琴乐医

    灵渊大陆,万族林立,少年自北斗城走出,一人,一琴……逆天灵脉现,背负杀母之仇,挑战大陆最强古族。遂母之愿,悬壶济世。协好友,天阳邢问剑,灵通小妖女,杀伐果断,柔情似水,一生独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曦之黎明

    曦之黎明

    青涩男孩陈曦从进入高一开始的故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对未来的迷茫等等一系列问题,他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逐渐成长,看懂了人情世故,所以自己也在慢慢改变······
  • 浮华之弦未尽

    浮华之弦未尽

    茫茫稻田伫立着一个稻草人,肩上仿佛有着什么——停留着一只小鸟!你还会记得当年的那片稻田吗?……浮华万千,大千世界,她曾是其中之一姑娘,这扇子可是你的?
  • 遇见就是一生男

    遇见就是一生男

    这是讲我的我姐妹认识到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两个沙雕遇到一块也特别有意思的
  • 浅婚深爱:首席宠妻如命

    浅婚深爱:首席宠妻如命

    他是京城无人不知的二世祖,放荡不羁风流成性。她是十年前大闹京城的女魔头,人人敬而远之。“嫁给我,你的家事我帮你处理。”“娶了我,你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外面花天酒地。”双方达成目的,二话不说直接就领了结婚证。新婚当晚,他发现自己的小妻子竟然去找了牛郎,他怒火攻心,强制将她扑倒。第二天,他看到床边的钱之后更是气得吐血。本以为自己的丈夫真的是个令人头疼的二世祖,可是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原来所有人都被他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