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66500000031

第31章 林巧稚

倔强的少女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2月23日,在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男主人叫林良英的殷实之家,诞生了一个姗姗来迟的小女孩。此时她的哥哥姐姐,有的已到该论婚嫁的年龄了。

这个小女孩,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不仅父母,还有哥哥姐姐都时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她长大了,又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了无数的姐妹和孩子们。

这个小女孩,就是林巧稚。她5岁时,入了幼稚园,也正在这一年,她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林巧稚永远不能忘记母亲病故时那极端痛苦的一幕,她朦胧地意识到,做女人是多么的不易。7岁那年,她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

林巧稚的童年,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她的家乡在东南沿海,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人之间的不平等给了她强烈刺激。她的家乡,又是郑成功、戚继光抗击过外侮的地方,这又常常使她感到自豪。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不甘屈辱的强烈自尊感与她的年龄悄悄地同时生长。

1920年夏,19岁的林巧稚已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读书8年,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后去向何方?在常人看来,一个女子在青春妙龄之际,正是确定“终身大事”——嫁人的时机,但林巧稚却不这么想。她从小就不信女子不如男人,她觉得这个世界处处给男人以机会,而对女子却有种种限制,这太不公平了!她要抗争!

冲突终于在她毕业时公开了。父亲问她:“今后打算怎么办?”她说:“我想读书,上北京的协和医学院!”这个决定,立即遭到了大多数家庭成员从爱护角度出发的反对。“上协和?那要读8年才能毕业啊,你受得了吗?”“这会误了你的终身大事的!”“女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早晚还不是嫁人!”

一向显得温顺的小妹妹再也听不下去了,“不,我要读书,读书就是我的终身大事,我不嫁人,就是不嫁人!”小妹妹的吼声和从她秀丽的眼睛中透出的坚定目光,令全家人折服了。本来,他们也都是疼爱她,知她一向聪明,又有一股不凡的气势,于是便改反对为支持。特别是她的大哥林振明,终于说服了父亲,从而使林巧稚迈出了具有人生决定意义的一步。

1921年7月下旬,她和女伴余琼英同去上海赴考。七月的天气,酷热难耐,但在考场上林巧稚忘记了一切,只是紧张地答卷子。忽听有人用生硬的中国话喊:“密斯林巧稚!”林顺口冒出一句英语“我还没答完!”那美国老师也改用英语继续说:“密斯林,请出来一下!”无耐,林巧稚只好出来了。原来,是她的女伴中暑晕倒在考场需要她帮助处理。她二话没说,立即与另一女生将余琼英迅速抬到阴凉处,解开旗袍领口,放一块湿毛巾在头上,并给琼英上海的姐姐打了电话。仅用十来分钟,她便迅速敏捷地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林巧稚只好悻悻地离去。这时她已不对考试结果抱什么希望了。

可在发榜之时,她却发现在百里挑一的金榜之上有她的名字!原来,在考场之外,她被考官发现了难得的素质:第一,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对在协和学习至关重要;第二,处理突发事件沉着果断有序,这是当医生不可缺少的;第三,她的各科总成绩并不低。

林巧稚终于实现了到协和学医的愿望!

协和的淘汰制极严。75分才算及格,一门主课不及格留级,二门不及格除名,绝无补考和商量的余地,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啊!但林巧稚凭着她的苦学和聪慧“生存”下来了。

有一次,当一个男生在谈话中对女生表示轻视时,她毫不示弱地说:“哼!不要觉得男生行,女生不行。你敢比吗?你考100分,我就考110分!”

果然,在漫漫8年学习中,林巧稚独占鳌头,一路领先。当1929年6月毕业之时,入学的25人,只剩下16个了!而她却高居榜首,并获得协和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同时获得了博士学位。要知道,这是在她同时担负着繁重社会活动的情况下获得的!她以自己的实际结果向世人证明:女子比男人一点也不差!

不平凡的职业道路

被留下在协和医院当住院医的林巧稚,选择了妇产科。说起来,这还有段经历。关于毕业后搞什么专业,她曾有过多种选择。开始,她想过搞公共卫生专业,但当听人说女人学医只能搞公共卫生,这使林巧稚感到不平,从而坚决放弃了。她也想过搞儿科,但后来她觉得许多儿童的病痛来自先天,看来妇女的病痛是影响下一代的大问题,加上每每想起母亲死时的惨状她就不能平静,最后终于选择了妇产科。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第一位女住院医。

仅仅半年时间,她就以自己出色的表现折服了众多同行和上司,被破格聘为总住院医,走完了按常人需要5年才能走完的路。紧接着在第三年她又赢得了去英国深造的机会。到1935年,林巧稚已成为“协和”很有名气的主治医了。

林巧稚事业上的成功,是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的。那个时代,妇女总是处于受歧视的地位。协和医院院规明确写着:“愿做实习女医师,住院女医师,请勿结婚”。林巧稚历尽千辛万苦为自己争得的事业,怎么能放弃呢?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要家要事业的人生之路。即使后来她的地位已不受婚姻限制时,她也再没有成家,她怕家庭、孩子拖累自己,从而影响把精力放在她的病人身上。她把这个信念坚持了一生。

林巧稚是一位勤奋的实践家,她一生中亲自为成千上万的妇女接过生,治过病,甚至为不少母女二代人接过生。林巧稚带学生,特别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至少要接生一百次,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经验。因此,她带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成为妇产科的有名专家。

1941年,林巧稚成为“协和”第一位女主任医师。在“协和”,就是外国人要想获得这个职位也决非易事。然而,凭着高超的医技和众人皆知的高尚医德,在妇产科主任空缺时,院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中国女医生林巧稚。

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协和”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失业了。为了糊口,更为了事业,她开始个人行医。在此期间,她更多地接触到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使她深深地感到社会的不公平和人民的痛苦。她的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把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那些在痛苦中生活的姐妹们。

爱心

林巧稚的医德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心是出了名的。她看病人,从不问贫富,更不是在手术台上向病人要钱的那种医生。相反,她往往还向被救治的贫苦患者贴钱。

有一次,天已经很晚,一个人力车夫找上门来求她给妻子接生。她随车夫钻进漆黑的胡同,在车夫低矮的住房中看见了在痛苦中呻吟的孕妇。这时羊水已破,但因胎位不正造成难产,母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林巧稚一边轻声安慰,一边紧急处置,终于使孩子在黎明时分顺利生下。当车夫因没钱觉得无以为报时,林巧稚竟从身上掏出50元给车夫,让他买点营养品给妻子补补身子,然后悄然离去。像这样的事在林巧稚的一生中不知做过多少次。

在医院里,每次她带实习生查房时,都要向学生询问一些诸如“产妇生下孩子后几天下奶?喂奶姿式正确吗?产妇吃饭情况怎么样?”等看似很普通的问题。但这恰恰体现了她对产妇的关心和爱护。她常说,“我们不仅要看到病,还要看到人。她们有不同的家庭和生活习惯,不同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不同的社会背景。搞不清这些,就不易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当一个医生,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产妇、病人入院,就把她的整个生命交给了我们,要把她们当成亲姐妹,从每件细微的小事上做起,体贴和关怀她们……”

林巧稚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产妇生产时,只要是她守候,总是在产妇阵痛伸出手乱抓之时,把自己温暖的手伸过去让产妇抓握,这就使产妇立刻感到极大的安全和有信心。她说:“我不能让孕妇在这时去抓床头上的铁栏杆,因为那样手关节是要受凉落下病的。”

林巧稚的爱,还体现在她为病人的前途着想上。特别是对影响生育和家庭幸福的病例,她更是慎之又慎。有一次,一个女工在检查身体时被诊为子宫肌瘤,并要实施子宫摘除术。这对女工和她的家庭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林大夫。林巧稚重新给她做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凭着丰富的经验她断定这只是个生理性瘤子,无须摘除子宫,而且还确诊女工已有了一个小宝宝。当女工第二次入院来到林巧稚身边,由林大夫亲自给她接生下一个孩子时,女工是多么高兴啊!这位女工深情地说:“是林大夫救了我,挽回了我的幸福家庭!”

林巧稚,凭着爱心和高超医技,赢得了千千万万妇女、母亲和儿童的心。她工作在北京,但她的病人却来自全国四面八方。在林巧稚生活的那个年代,知道林巧稚这个美丽天使的人,真是无法计数。

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者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有没有医生,女人都照样怀孕生孩子。因此,我国妇产科学长期不被人重视而处在很低的水平上。这不能不对我国妇女、儿童,乃至整个民族的体质产生重要影响。

林巧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妇女的身心是否健康,从怀孕、生产到产后对妇女、婴儿的检查、监护、操作、护理是否科学,是一个关系两代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大事。因此,她致力于这门科学后,就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它,探讨它。

在临床上,林巧稚把给妇女接生和护理,变成了一门精湛的艺术,凡经她的手,再难产的产妇,都会化险为夷。她挽回了无数母亲和孩子的生命。她在实践中摸索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程序,成为我国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

林巧稚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许多婴幼儿的疾病都是来自先天。因此她极为赞成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她认为单纯的医疗是治末不治本,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50年代末,她组织了一次对北京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他们克服了思想的、物质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同时对普查中发现的疾病逐个进行了早期治疗。这一尝试为在妇产科领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使妇科普查成为制度,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

林巧稚在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上做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除上述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成绩外,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学生在治疗“绒毛膜上皮癌”这一高度恶性肿瘤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到80年代初,一、二期绒毛膜上皮癌治愈率几乎达100%;三期病人的治愈率也达到了53.4%。

1962年初,包头一个女工寄来一封求救信。信中说,她已生了4个孩子,但每个出生后不几天就全身发黄死去。现在是第5个,已怀孕7个月,她抱着一线希望求林巧稚救孩子一命。

林巧稚毅然接收了这个孕妇。待孩子生下时,果然出现上述症状。这是典型的“新生儿溶血症”,病因是父母血型不合。林巧稚和她的治疗小组,勇敢地充当了第一个向这种病冲击的集体。他们采取给婴儿换血的方法,把脐静脉切开,抽出病血,注入新鲜血,终于救活了这个孩子。

在此之后,他们又先后做成了几十例“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妇产科学上的空白。

林巧稚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贯倡导者和积极支持者。她所领导的计划生育研究组织,是人数最多、技术力量最强、提供科研成果最多的单位之一。他们倾全力紧抓不放,长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为我国控制人口、优生优育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与此同时,她还用极严密科学的方法,治愈了许多妇女的不育症,给那些希望有孩子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

林巧稚始终不忘科普工作。她知道,只有千家万户都懂得了最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使人类自身生产的落后状况获得根本改观。为此,她在攻克尖端病症的同时以极大的精力编写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全书》等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从而大大促进了这一学科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对林巧稚鞠躬尽瘁的一生的真实写照。1983年4月22日,在走完了82年勤奋人生之后,林巧稚病逝于北京。

林巧稚,这位生命天使,这位获得千千万万妇女衷心爱戴的伟大中国女性的名字,将和她创建的事业一起永存!

同类推荐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西方最早的三岛传记之一,研究三岛的重要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更多线索,稍稍走近这位谜一样的天才作家,这是借三岛诸多亲友的眼看到的三岛,也是从三岛的文字里读到的三岛。国内首次引进,填补了该传记在中文版上的空缺。我认识三岛是在19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热门推荐
  • 帝少家的甜妻大佬

    帝少家的甜妻大佬

    【女强男强宠文】她,因为自己的母亲,不得已敛去锋芒,成为大家口中的废物,前世她被渣男所害,重活一世,她决定抱紧自家老公的金大腿,世人都说“林曦不过是一个废物,怎么能配得上帝少”“这帝少十三岁就被**大学录取了十七岁就掌管了公司,而她林曦,门门科都考倒数第一,怎么配得上帝少”当林曦放出一个个马甲后,话锋一转“这帝少怎么能配得上我们的林曦女神呢”……【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猫猫奋斗记

    猫猫奋斗记

    朕乃一国之君,有后宫佳丽三千,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治理江山是一窍不通,可能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轮回转世成了一只猫,而且还是一只母猫,哭唧唧中……
  • 遇见你有始却无终

    遇见你有始却无终

    江如许:你觉得我怎么样 ? 赵倾慕:你挺好的呀江如许:那我可以做你的男朋友吗? 赵倾慕:啊?你这样的社会毒瘤,还是让我来为民除害勉为其难的收了你吧——江如许我遇见你,有始无终。又痞又帅气的江如许,遇见了一个洒脱,冷静的赵倾慕,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木叶之漫画使忍界和平

    木叶之漫画使忍界和平

    别的穿越者拯救宇智波。方法一:从战国时期开始拯救,不让其加入木叶。方法二:让宇智波和平脱离木叶方法三:把带土和鼬或斑恶杀在摇篮里。方法四:带着全部宇智波跑路。(也就是成功叛出木叶)方法五:灭了不喜宇智波的木叶高层方法六:让宇智波得到重视重用以下省略N多种方法而宇智波爱柒不同她用漫画拯救宇智波。—————分割线—————我爱柒用漫画让全忍界都有宇智波的粉丝后援团。宇智波爱柒:“我要休刊一个星期。”大蛇丸停下研究,自来也不去取材了。准备组团催更。远在雨之国的长门,准备屠村,外带去催更,还扛着米去。角都不去赚赏金了,准备杀去木叶去催更。
  • 死亡进化游戏

    死亡进化游戏

    这里是败者的地狱,而胜者将走向更深的沉沦。这只是一款游戏,却以生命铸就进化的高台,引爆了整个世界。这是一场大赌局、大冒险,决定世界命运的筹码就握在你手中。让我们掀起这场风暴!欢迎来到《使命SF》,死亡与进化的游戏!现实与虚拟,交错而无止境的杀戮,谁能走到终点,看破背后一切?还是,一切只是骗局?
  • 哑与君圆南国梦

    哑与君圆南国梦

    前世:父母双亡,万贯家产被夺,亿万富少沦乞,指桑骂槐引火上身,老天爷赏了我一记闷雷。死了倒一了百了,可一切皆乃开端。转世:“妖童临世王者之家,克杀其母祸害其国,罪孽深重落地成哑,杀妖献祭保国太平”我吗?笑话。。。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缘定三生

    缘定三生

    第一世:他们是兄妹;第二世:他们是主仆;第三世:他们是同学;因为一把玉笛定情,因为一把玉笛缘定三生;
  • 波斯故事

    波斯故事

    本书编选了波斯最著名的文学故事18篇。这些故事产生于9世纪到15世纪波斯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个别故事源自最早的、未被整理出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些神奇美妙,瑰丽迷人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波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比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