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9300000004

第4章 上大学到底为了什么?(2)

归属感的需要。一个组合的班级,其凝聚力总是比不上一个旧班级。班里的每个成员都会觉得这个新班级不如原来的班级好。实际上,真的是原来的班级更好吗?真实原因可能是这些新成员在这个新班级里找不到归属感。归属感左右了班级成员对一个班集体的评价。

③精神的需要。

此处的精神的需要与上面所讲的与物质需要相对的精神需要不完全一致。简单地说,精神的需要是指一个人“心灵”的需要,是一种超越狭隘的自我的需要,比如,中国古人倡导的“天人合一”、“大同世界”之理想;又如当今环保主义者对环保的追求,历史上科学家对真理的追求,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还有人类普遍的对于善的渴望等。

2)需要与职业

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做出这样的职业选择而其他人则不是?为什么有的大学生放弃了大多数人觉得宝贵的职业岗位去开辟另一片新的天地?为什么有的青年人虽然按照某种固定的生活模式生活得挺投入,但总是找不到自己应该有的职业满足感?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涉及人们的职业需要。与人的其他需要一样,职业需要的内容涉及多种因素,构成类型也是十分复杂的。简单来说,职业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较多考虑“保健”因素,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后代的延续、为了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而工作,这是属于较为低级的维持生计的生理和安全的职业需要,也就是典型的所谓“安身”的需要。

②通过职业活动为自己开辟一片新的天地,结识一定的人群,归属一定的群体,获得一定的声望,这是属于爱及尊重层面上的交往归属的职业需要。

③注重自己的成长,期望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之所长,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在有成就地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进而更加忠实地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之中,这是属于较高的自我实现层面上的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

当然,人的职业需要不是机械地作上述划分,也不是简单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往往是多种需要共存,只是各种需要的强度因人因事而异。而且,我们还看到这样的现实情形,当人们的“保健”因素有着基本的保证、工作所获得的物质待遇相差也不大的时候,人们的职业行为目标比较容易指向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但是,若“保健”因素缺乏现实的保障,现实中又存在着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更加多的物质利益的可能性时,人们的职业行为目标反而容易指向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的方向。这也许能够更加有力地说明人的需要这一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在实践中,职业需要的满足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比如,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等因素,都会使人们的职业需要与社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之间产生矛盾。说到底,两者之间的平衡只具有相对意义,不平衡才是绝对的。还有,即使人们清楚自己的职业需要,但是未必能够具有满足这种需要所应该具备的相应的条件。而且,有时这些条件,诸如职业心理品质,未必能够通过学习、训练去获得。

了解人的需要及其与职业的关系,目的是为了帮助你决定职业选择的方向,指导你正确地进行职业设计,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进而更强化自己的职业需要,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职业需要的满足。同时,也使你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向,来调整自己的职业需求与职业世界现实的矛盾,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这部分内容在本教程的“规划篇”中还会详细具体地展开,届时请同学们进一步探讨和学习。

3 大学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

新一轮的就业招聘旺季就要到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开始四处撒网寻找自己的“婆家”了。

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一个毕业生问我的一个问题:命运为什么这样不公平,为什么周围的人都找到工作了,我还一直没有着落呢?大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早知道我还不如不读大学呢!

大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人就是长期处在“不知为何要上大学?”这个问题的矛盾、困惑中,去考大学、上大学、度过大学四年生活的。初入大学校门的同学如果能够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会收益颇深,至少在以后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奋斗方向。套用西方的一句谚语:“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下面与同学们分享一些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1)一个新起点、一种新的视野

大学是一个新起点、一种新的视野:这是因为,进入大学,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一个新起点、一种新的视野:还是因为,这可能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一个新起点、一种新的视野。在这个人生的关键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2)一个大平台、一种新的生活

大学为我们继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发挥潜能、展示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1)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

①大学学习观念的五大转变。

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的学习更主动、更独立、更开放、更注重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以及为人处世、人格修养和生活能力的提高;中学学习以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大学学习则更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必要的准备。概括地讲,同学们进了大学,基本上要面临学习观念的五大转变。

由依赖型学习观向自由型学习观转变。依赖型学习观指的是一种学习上无自立性、无主动性,呈现被动、依赖等品质和特征的学习观。自主型学习观也称为主体型学习观,表现为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自觉而有目的地学习、个性化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等。

由知识型学习观向智力-能力型学习观进而向人格学习观转变。知识型学习观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学习观。智力-能力型学习观强调既重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又重学习者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它满足了现代社会能力本位人才观对学习所提出的要求。人格型学习观不仅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而且更重视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由封闭型学习观向开放型学习观转变。封闭型学习观是一系列“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观的总称。开放型学习观则是与之相对立的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学习观。

由学会型学习观向会学型学习观转变。学会型学习观是一种“教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观念,它用“学懂”、“学会”来回答学习上的“学得如何”的问题,往往突出了实用,而忽视了创新。会学型学习观不仅包括“学懂”、“学会”,而且还用“懂学”、“会学”

来回答学习上“如何学”的问题。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要学会学习,要讲究学习的方法,要善于学习。

由传承型学习观向创造型学习观转变。传承型学习观表现为重视学习在继承人类文化成果、传递生活经验方面的独特作用,但却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和创造,即创造性的培养。创造型学习观是从适应与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既强调继承与适应,又强调创造与发展。

②图书馆——知识的殿堂。

图书馆是每一所高校重点建设的服务场所。许多大学图书馆不仅藏有各类丰富的古书典籍,供我们与前人进行思想对话,而且还拥有数量众多的现代各类科技期刊,供我们汲取现代最前沿科技知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拥有各类先进的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系统,非常方便查询各类信息。总之,懂得利用图书馆,是我们在大学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2)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生活舞台

我们进了大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人际环境,为我们奠定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全新的生活。

①大学是迈入真实社会前的彩排。

有的同学毕业后可能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有的还会本硕连读一直读下去,但不管怎样,大学时代都会是你迈入真实社会前的一个彩排,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里边也有很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关键是看你怎么想,怎么做。大学生活的经验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习得包括:竞争力、适应力、操作力、创造力、自控力、交往力、表达力、自学力等诸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为了提高这方方面面的能力,大学里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比如,你中学时代可能并不热衷于什么学生会、社团,但是大学确实人人都想进,都想锻炼锻炼,预演一下我们即将进入的社会,边做边学,积累宝贵的人生经验、习得必需的生存技能。

学生社团是学会独立、适应社会和展现自己的舞台。

自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特别是独生子女,独立意识比较差。进入大学要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习惯、不同文化的同学一起相处,更要学会自立行事。而学生社团是大学里自我修炼的最佳舞台。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凭借其“社团精神”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成为校园文化亮丽的风景。同学们通过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社团组织,不仅可以得到一种具体的参照,在此参照下更好地认识自己,判断自己。

而且,还可以通过参与、组织和策划各类社团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促进自己的成长。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学到一些沟通能力,而且社团更像一个微型的社会,该怎么周旋?该怎么适应?其间要学会怎么正视别人的白眼,学会怎么调节好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此种种社团都提供了正式走入社会前一个很好的彩排机会。

另外,担任学校院系干部也是快速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但记住,不要奢望回报太多,不要仅以“当官”和获取“就业资本”为目的,否则会迷失自我。

广交朋友,构建人脉,走向社会的舞台。

有人把成功的过程比喻成织网,随着社交圈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就越接近成功。这话不无道理,成功学家认为,成功=20%个人奋斗+80%人脉(人际关系)。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个人若想单打独斗取得成功越来越难,如果有一群能够帮助你、支持你的朋友,就方便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必须要素,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资源,会利用这种资源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大学是各类学识渊博、不同学科知识分子的聚集地,除此之外,也会聚了富有激情、敢于挑战、思想活跃、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这里可以建立起自己最初的人脉关系——往往在大学期间所建立起来的良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也会成为今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人脉。

如果幸运跻身名校,不少老师、同学会成为未来闯荡社会的帮手,要知道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混,没有关系会事倍功半的。因此,大学期间要广交朋友,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宿舍的小圈圈里;也不要只和你一样的人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型的人交往,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

②大学是触摸梦想、设计未来的空间。

大学四年将是生命里美好的回忆。可以拥有美丽的爱情、多彩的活动、晚上深夜里的卧谈会、睿智的老师、可爱的同学??当然最重要的是,终于可以在这里学习想要接触的科目,在这里能够触摸到自己的梦想,感受到心灵的激情,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前行!

③大学是独立思考、品味人生的摇篮。

走过大学会发现,其实最值得珍惜的不是掌握的知识;不是学会的社交能力;不是所拥有的关系。其实,走过时,最值得珍惜的是曾走过的这段人生!好好去品味这段人生吧,只要认真去品味大学四年,一定会获益匪浅的。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可以独立地感知社会、感悟人生,一定要认真品味、仔细阅读,争取大学四年能够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乐在其中。

3)一种大学精神、一个人生追求

大学最吸引人也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东西之一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萧雪慧教授认为:“独立自治、开放、容忍、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秉持理想,以及在执守这些传统理念与作为变革前沿之间保持张力,是大学在数世纪中展示出来的形象,也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基本特质。”大学虽不能直接赋予我们职业、态度、思想、信念和幸福,但大学精神却会潜移默化地滋润我们的精神、信念和信仰,使我们经历一种无形的洗礼和熏陶,这种影响虽然无声,但却巨大,往往是持续终身的。梁漱溟在论述北大精神时说:

“彼此质疑,相互问难,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在这种气氛中,怎能不奋发向上?”大学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

4 大学怎么度过才“划算”?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

    本书有针对性地提出、分析和解决了职场中客观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帮助读者了解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加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等。
  • 读史感悟做事心机

    读史感悟做事心机

    本书通过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人物故事的描写,讲解做事的心机和智慧。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后期,从皇帝将相到平民百姓,通过研读这些人物的故事,给生活一个历史性的参照,进而解读当下的人生状态。
  •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男人的活法

    30几岁的时候,你必须哪些问题?30几岁的时候,你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怎样的准备?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方向?30几岁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做出怎样的规划?30几岁的时候,你渴望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决定一生的8种个性

    书中讲述了青少年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8种个性,包括独立自主、从容果断、坚定执著、谦逊诚实、标新立异。这些个性培养好了,青少年社会成为拥有良好个性的社会一员。
  • 犹太政治家传奇

    犹太政治家传奇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星纹云帝

    星纹云帝

    星纹大陆,强者为尊,修法为主,纹路狂潮,修到极致,通天彻地,无敌与世,逆天改命,不死不灭,伫立长生!主角云枫在地球上雷雨天晚上玩游戏意外来到星纹大陆,而且还带着万界最狂暴最神秘的能量,雷电星纹!神秘人:“云枫,你觉得你厉害吗?”云枫:“你说渡劫厉害吗?”神秘人:“渡劫很恐怖的,自古以来,唯有渡劫最为难过,这都不知道!”云枫:“那先给你来一天的劫,渡完不够再来找我。”神秘人:“…………”
  • 全球示爱慕太太

    全球示爱慕太太

    (极宠)别人眼中的慕总裁:超有钱,超有颜,神秘高贵豪门阔少!薄欢眼中的慕总裁:超忠犬,超会黏,爱妻如命顶级好男。震惊!神秘总裁竟是资深偏执病人。戒不掉,治不好,60秒看不到小娇妻就会发狂?慕太太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三十六计跑为上计。慕总裁带着宝宝堵在机场,一脸冷笑。“慕太太,感不感动?”薄欢:“不敢动,不敢动!”请看总裁强势宠,娇妻逃跑节目!
  • 化凌神

    化凌神

    九玄大陆,硕大无比。一位少年的强者之路,也由此开始……
  • 源穹之下

    源穹之下

    主角不会转世,不会天才变废柴。不会有任何的逆天天份,运气也不好。唯一的优点就是聪明和努力。希望看到最后!
  • 柳家姐妹

    柳家姐妹

    本书是以柳家五姐妹的情感故事为主线,叙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几个年轻人的爱恨纠葛,他们都有各自的婚姻家庭,却是各有各的婉转心事,亲情、爱情与友情混作一杯苦茶,到底山月不知心底事,百般纠结,治丝益棼。当我们流连于五姐妹的儿女情长之际,笔锋一转,汶川大灾,数十年不遇,大家放下心结,共赴时艰,大爱无疆,生死不避,于患难中真情涌现,终于守得云开,有情人终成眷属,用心良苦,用意深刻,深情大爱,可泣可歌。
  • 豪门恩宠:老婆哪里跑

    豪门恩宠:老婆哪里跑

    顾晨将洛夕狠狠的圈禁在墙脚,清冷的眸子倒影着两颊绯红的她,瞬间燃起熊熊烈火,薄唇微起:“乖,叫晨。”“晨你妹啊!”跟你装个软,你他么还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这世界太可怕,她还是开溜为上,从此如同人间蒸发。多年后。大宝:“叔叔,你长得好像京剧哦!”小宝:“叔叔,你想要请我妈咪吃饭?这个,我得问一下妈咪的意见。妈咪,有个怪叔叔想让你请他吃饭?”洛夕啪的一声摔了手中的笔,“什么?轰出去!”“小兔崽子!!老子是你爹!”顾晨一把抱起两小只,还没开打,洛夕就从书房冲了出来:“顾晨,你敢碰孩子一下,今天晚上就别进房门!”“老婆,有话好说,我就是想跟孩子们亲近亲近?”“滚!”“老婆,务必请留门!”
  • 守护那缕倾城阳光

    守护那缕倾城阳光

    他,豪门花心少爷,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她,富家千金,聪慧可爱。被前男友背叛,比赛落选,赢家竟是自己前男友的新女友。闺蜜约她去吃饭,她欣然同意,席间遇见前男友,她在酒精的作用下顺手拉起路过的他。他本就花心,却没想到一眼沦陷。开学,她发现二人居然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想起那天发生的事,她去道歉,却没想到..二人的缘分越来越深。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这世界很大,却终究没有第二个你~
  • 奕悦时兮

    奕悦时兮

    在他有难之际,她意外离开,再次归来身份早已改变。她本以为经过时间的洗礼早已物是人非,却不曾想他依旧站在原地等待。她问:“你为什么要等我?”他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 天罚遗孤

    天罚遗孤

    一位用力量来反对力量的圣骑士,一位为自由而放弃自由的神子,一位置身室外却被牵扯其中的剑客,一名年少却历经百年苦痛的少女,一段虚幻却又无比真实的传奇故事…
  • 混蛋还我爱情

    混蛋还我爱情

    为了逃婚她程宥琳舍弃一头引以为傲的长发,顶着一干净利落的清爽男生头乔装打扮进了‘男校’,却意外掉进了某人的陷阱中,爱情就这悄悄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