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45400000068

第68章 岁月如歌(21)

记得以前有一个函授的学生要我写毕业留言,我这样写道:“在茫茫人海中,我们能成为师生,能成为朋友,这是一种缘分……”想起我与函授教育,真有一份深深的缘分在内。

我1986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师大中文系函授教研室工作,便与函授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在1991年硕士毕业后我被安排到了古汉语教研室,没有再在函授组当专任教师,但函授班的课我仍然每年必上,与函授教育的不解之缘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还将继续下去。

我初执教鞭上讲台的时候,年纪不大,见识浅陋,经验不足。当时的函授生有的年龄比我大一倍还多,在他们面前,我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学生哥而已。面对这些“大”学生,我提醒自己要发奋努力,深入钻研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术业有专攻,方不愧“老师”之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才能更快地成熟起来。如果说我今天在专业上略有成绩,我想应该感谢函授教育。

早些时候的函授学生,很多因为历史的原因,年轻时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到了可以通过函授来圆大学梦的时候,已经步入中年了。当时有的学生是父子同“学”,儿子在念大学,父亲在读函授。那种只争朝夕的迫切的求学精神,我深为感动。年轻的函授学生,也有很多好学之人。我的一个学生,师范毕业后,通过函授拿到了专科文凭,又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接着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在我名下继续深造;硕士毕业后又考取重点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今年毕业并留在该校任教。这说明,人的机遇各不相同,闻道有先有后,但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好学的函授学生,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和教育。

古语讲“教学相长”,是一个真理。我曾经说过“函授学生是老师”的话。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函授学生多数本身当过老师;二是函授学生比较成熟,对函授老师也有促进和助益作用。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函授老师,特别是年轻的函授老师的老师。因此我觉得当函授老师,教学可以相长,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

当老师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自己所教的知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自己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同。我以前所教的古代汉语课程,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也是考试较难通过的,因而学生普遍害怕这门课,在校的大学生如此,函授学生也是如此。虽然我一直认为既然选择了中文专业,就不应该怕学古代汉语,但是学生古学根基甚差,乃时势使然,所以对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十分理解。令人高兴的是,有一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确实对它产生了兴趣。有一位函授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古文,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之精华,我很想接近它,怎奈修养不够,故有乏味之感,抱之恹恹欲睡。自从听了您的课,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您的引导,如叩开我学习古文、走进古籍的‘敲门砖’。以后将妥善安排时间学习古文,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修养。”学生对我有过誉之处,但听了我的课之后受到启发,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决心要加强古文修养,能不令人高兴吗?每当读到这样的信,我真的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早年的面授生活,其实是很令人怀念的。我们经常要下到各个地方,在八闽大地上来来往往。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生活在一个临时大家庭里。不管是年龄比我大的,还是年龄比我小的,或者我的同龄人,我们都可以畅谈,都可以成为朋友。我们这样的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醇如酒。我们欢迎新朋友,莫忘老朋友,朋友多了,人生就有更多的乐趣。

当函授老师,教有所值;函授师生,亦师亦友;函授之乐,其在此乎!对于这种缘分,我感到很亲切、很美好,因而也很珍惜、很宝贵。

当我们走过春秋、回首往事的时候,让我们想起函授之缘:我们本不相识,函授使我们走到一起,成为师生,成为朋友,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也让我们珍惜这份缘,因为她是求学路上结出的友谊之花,她是美丽的,纯洁的,高尚的。

(林志强文学院1982级,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二十年再聚首——记地理系1983级毕业二十周年聚会◎陈亚兵吕凤秀骆培聪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中国,该有多么美……”20年前,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以期待的心情欢快地把它歌唱。弹指一挥间,20年后的今天,80多位阔别母校20年的地理系1983级同学从八闽大地,乃至上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赶来,会聚在泉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一同畅想校园的纯真,享受相聚的温馨,期待未来的美好。

流年似水,沧海桑田。20年里,曾经风华正茂而又不谙世事的我们走过了时间的春夏秋冬,领略了风光的南北西东,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20年无情的岁月在少年的身上烙下了风霜的印记,而20年的阳光和风雨又馈赠给我们予成熟、稳重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这段20年前结缘的同学情谊,经过20年时间的酝酿,已变成窖藏的醇厚美酒,历久弥甘,让人沉醉!今天,我们都已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却在相聚的这一刻,仍像孩子般欢呼雀跃,喜极而泣。20年来的多少思念、多少牵挂今天都可以尽情诉说。那边,一群女同学在握手私语,话长论短;这边当年的哥们又是拥抱又是拍肩;这是一群老舍友围了一桌推杯换盏、一醉方休;那是一伙老组员或坐或站尽情地回忆过去的往事,满桌佳肴却全然未动。三五成群、七八成众,师生共饮,说不尽别后的离愁和思念;同窗共叙,道不完20年的艰辛和收获。夜深了,同学们却谈兴正浓,醉意犹存……你看:这边当年那个内向害羞的小男生现在变成了风流倜傥的大男人,正在侃侃而谈,而过去那个活泼漂亮的大女孩却已变成了一个平和高贵的小妇人,正在含笑倾听;那里有的同学借助酒性直抒胸臆、忘情高歌,更多的同窗在温情相拥、翩翩起舞……或许我们的歌声不是最动听的,舞姿不是最优美的,但我们的情感一定是最真挚的!时间老人啊!你竟可以在这短短的20年里神奇地将这些性格各异、生活背景不同的人们都变得如此豁达而温情!此时此刻,我们已不再是孩子眼中严厉的家长和老师,也忘记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负担,我们恍惚又回到了20年前,回到那美好的校园时光……

围坐在一起,我们谈起追求的事业,谈起美好的家庭,还谈各自骄傲的孩子们,甚至还计划起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当年的第1任辅导员施维平老师,第2任辅导员、当时的系总支副书记杨章诚老师,气象气候学课程主讲教师黄华开老师也从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次聚会。在老师的心中,这群学生是他们永远的骄傲,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在这群已是不惑之年的学生心里,他们是永远的恩师,老师们在聚会上的演讲又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20年了,师生之间,亦师亦友,这是一生最可贵的收获啊!施老师的“心”、“情”、“美”,杨老师的风趣幽默,黄老师的亲和,还有似乎依旧顽皮风趣的男同学、依然亮丽文雅的女同学……这样的场景是那样熟悉而温馨,却又是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了?再见又要在哪一年,会是在哪里?

晚宴上,陈亚兵还向大家透露今年正是杨老师过60大寿。顿时,祝福的掌声,惊喜的蛋糕,让我们的杨老师笑不拢嘴,还不忘说上几句笑话让同学们哈哈大笑。豪爽的男同学,热情的女同学,大家一桌也不落下,一个同学也不放过。举起手中的酒杯,碰杯、拥抱,开怀大笑,一饮而尽……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20年过去了,这个集体依然像20年前一样团结进取,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位同学依然像20年那样充满活力!

20年后的这一夜,因为相聚而难忘,因为老歌而怀念,因为我们的相聚而变得经典!

(陈亚兵地理科学学院1983级校友,泉州师院组织部部长)忆福师大教育实习期间的一次郊游

◎许艳凤

作为福师大毕业的学子,4年大学生活给我留下了数不清的美好回忆,但是也有一件令我至今仍无法释怀的记忆。

在母校85周年诞辰那年,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在师大附小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三学年的教育实习。我和姜头(姜燕琴,现任龙岩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阿胖聪(陈棋聪,现任莆田梧溏镇副书记)三人分配在四(3)班。在实习接近尾声时,我们四年级的全体实习生准备组织一次郊游活动,地点选在了距市区约10公里的鳝溪(又名善溪)。方案得到了批准,但附小的领导和老师们也提醒我们一定要做好出行前的安全教育,以及出行后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等问题。对此我们自然不敢懈怠,尤其是对山上的小溪中可能会有游人扔下的碎玻璃之事进行了再三强调,和学生做了“到了山上绝对不能擅自下溪”的约定。

可是,当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欢呼雀跃之时,事先的约定显然已被抛到了脑后。刚抵达目的地,还没喘过气来,一阵刺耳的哭叫声让我们马上意识到出问题了。循着嘈杂声找去,原来是我们班的一名大个男生脱掉鞋子擅自下溪,结果右脚底被碎啤酒瓶划了个大口,鲜血直往外涌。这可怎么办?哪里才能找到医院找到医生?那时不像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不要说人手一部手机,根本就没有电话可打。这可急坏了全体带队的同学,尤其是我们3人。但是理智告诉我们,必须赶紧给学生包扎伤口。留下姜头和队友们照看大部队后,我随同阿胖聪火速下山。虽然受伤的男生个大体重,但阿胖聪仍二话不说背起学生就朝山下飞奔而去。一路上我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安慰学生。可是看到简单包扎后的伤口仍在不断地滴血,还有那学生煞白的脸,从未有过的恐惧笼罩着全身。阿胖聪此时也已忘记了累,浑身不知从哪里冒出的那么大的劲儿,片刻不歇地疾走,对于我的提议“让我背一下吧”充耳不闻。我明白自己是个女生,个头也不比学生大多少,显然这个提议只能是徒劳。看着阿胖聪因热和累涨得通红的脸,豆大的汗珠不断地流淌,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渺小了,一点忙都帮不上,只能在心中不停地祈祷“快点到,快点到”。

就这样,在恐惧、担心、企盼中我们总算找到了能替学生包扎伤口的民间医生。伤口处理完毕大家只稍微休息了一下,就赶紧护送学生回家。面对家长,我们深深自责了一番。不料家长却是非常深明大义,不仅没有责怪我们,反倒为孩子给我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表示歉意,还感谢我们能这么尽心尽责地进行及时救助。第二天,我们带上补血类的营养品前往探望,看着孩子的脸色有所好转,我们才大大地松了口气。大伙郊游的情景怎样我已无暇去顾及,留在脑海中的郊游已浓缩成了一路的奔跑和惊恐。

事隔15年,母校百年诞辰之时,我作为母校的一名教师由教育部派往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我作为自愿工作者参加了为期5天的小学生夏令营,这次的体验让我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尤其是其中的“捉鱼烧烤”活动令我意外。主办方购买了比参与人数还要多的活鱼倒入一段清澈见底的小溪中,小溪的前后用网围住,目的是不让鱼溜走。同样是小溪,但是要比我前面提到的那条小溪宽得多,水也深得多了(最深处大概到膝盖)。根据自愿的原则,大家下水捉鱼,然后在河边架起的烧烤架上自己动手,烧烤并品尝自己的战利品。但是下水者有一条件,那就是必须穿着鞋子下水。于是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出发前每人的行李中要预备两双旅游鞋。因为没有穿鞋子下水不仅可能因为踩到碎玻璃、尖石头等受伤,也可能因为太滑而跌倒受伤。此外,主办方为所有的学生和自愿者以及老师投了保,还有一名专职护士随行。当这些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得到保障,我看到了一群不同年龄的日本小学生们是那么无拘无束地亲近自然,并在大自然中大胆地探险。5天的夏令营,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培养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保护自然人人有责的意识。

在中国,因为学生外出郊游时的确容易发生问题,应该说有过很多惨痛的教训。由于没有解决问题的机制,事故发生后,家长大多会与学校对簿公堂。一位小学班主任抱怨说,组织学生春游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活动中,所有的老师心都悬着,就怕出事,所以干脆不组织春游。一位小学校长深有感触地说,学校不组织春游,家长会埋怨学校,可一旦出问题,有时即使是孩子的责任,家长也要向学校讨说法,甚至还要诉诸法律。所以,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学生郊游,尤其是小学生的郊游活动几乎都被取消了,可用“因噎废食”来形容吧!

虽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私家车,并开展自驾游活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现代的孩子,尤其是“四二一综合征”普遍的中国家庭的孩子,都非常渴望有机会走出父母的视线,摆脱父母的束缚,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如果我们取消郊游活动的话,那么孩子们只会越来越缺乏冒险、探索精神,同样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孩子的道德教育、环保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学校大胆组织学生集体出游,向“因噎废食”说不。

同类推荐
  •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

    《春归库布其》是一部呈现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纪实之作。以库布其治沙赢得国际社会认可为开篇,全景式叙写了黄河河套弓弦之地蒙汉文化融合时空中变沙害为沙利的艰辛历程和丰饶成果,形象地解读了以政府政策性支持、民企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及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性改善的机制样本如何走向国内外的秘笈,为开拓人类生存空间、防治荒漠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修复提供了国际视野的智慧与经验。作品以宽博苍茫而细微如沙的叙述风格,融自然地理、生物科学认知与历史根脉、社会人文、现实及哲思于一体,是一部纪实与文学言意兼得的生态资源读本。
  • 老舍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老舍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为老舍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宗月大师》《趵突泉的欣赏》《一些印象》《猫》等70多篇散文精品,根据内容和风格特点,本书共分为四辑。这些作品或描写风物人情,细致入微,极尽渲染;或针砭时事,幽默风趣,一针见血;或叙写家庭生活,深情款款,令人慨叹;或谈论文学创作,别出心裁,令人激赏。
  • 羊的样子

    羊的样子

    本书收选有“火车”、“萨如拉”、“记忆”、“美丽的哈瓦那”、“月伦小友”、“蜜色黄昏”等散文。
  • 悲壮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八级特大地震

    悲壮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八级特大地震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所欲心迹

    所欲心迹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之诗文70余篇,并配以相应诗文之书法,书法作品为“毛体”,亦诗亦书,有一定的鉴赏价值。
热门推荐
  • 素手毒妃

    素手毒妃

    一块代表着皇家身份的玉石出现,揭开了前朝的恩怨纠葛。素手孤女的到来,将一卷卷篡国夺嫡的书页缓缓展开......一个是皇五子,征战四方的信王殿下;一个是贤平侯之女,名满天下的玉家少东家。一个为了夺嫡,一个为了复仇,手段也称得上各有千秋。教她骑马的男人、视她如命的三哥哥、一见如故的世子。都成为了她生命里永远的死结;如果早知道嫁给你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我何必还要走那么多弯路;如果夫人一心复仇,那么就算背叛整个家族,本王也要解你心头大患。华灯初上、曾经沧海;且看素手孤女如何翻覆风月甲光向日、金鳞初开;静等沙场战神如何夺得嫡储
  • 异世无敌系统

    异世无敌系统

    “呜呜,仙子姐姐,小弟我真的是凄惨啊!被迫穿越了,有国难投有家难奔,无数个日日夜夜都要沉沦在孤单寂寞冷中,求安慰。”无论战凌怎样伪装,但是他眼中那狼性的光芒,满嘴的哈喇子,不时记起吞口水时耸动的喉结以及怎么也不肯安分老是比划着对面美女的胸杯的手,都深深的出卖了他。…………得了一件恶魔式的无敌系统,战凌就给发配到了异世。到了异世,战凌很为难啊。坑爹的系统硬性规定他不是强抢民女就得杀人放火,不是打家劫舍就得屠人满城,不是嚣张跋扈就得做二百五,不是……如果不做出个选择,干些让别人怨声载道的事情,系统就会干些让战凌哭爹喊娘的活。算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委屈点遂系统的意做一个大坏蛋吧。委屈的日子长了,战凌发现,其实恶人做久了,蛮横、霸道、嚣张、独裁、邪恶、杀戮、疯狂等等,也是会上瘾的。他已经上瘾了,当他被别人誉为魔神的时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朝那年那些事

    明朝那年那些事

    主角是个超市的小老板,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身手不好‘啥玩意也不会’还三高‘好不容易身为历史爱好者看过明朝的历史,但还TM是简史。总之这就是个社畜的逆袭记,不保证有多严谨,但是笑点够多,就当是看着玩玩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小岁月

    小小岁月

    顾镌是许念念愿意一直藏在小日记本的小秘密。十七岁的许念念站在操场的梧桐树旁等着顾镌一起回家,二十七岁的顾镌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等着许念念去民政局。
  • 往后余生珍重

    往后余生珍重

    “姐,你干嘛啊!”“臭弟弟,还不是怕你冷”“那你可以给我拿个被子啊!你来干嘛啊!”“我不是比被子暖和吗?”林秋画脸颊微红,小说低喃道“姐!我……我已经成年了长大了,所以你…不可以像小时候那样……”“长…长大了?……臭弟弟想什么呢。”宋若初微微一笑,用手提了提肩带。又是一个难眠的夜晚。林秋画转过头……
  • 女老板的贴身高手

    女老板的贴身高手

    高飞身为法国外籍军团最出色的佣兵,情场屡受挫折后回到故乡,消沉两年后却在偶然机会被美女总裁聘为临时男友,从此获得幸运女神的青睐,让所有男人都羡慕的女人缘,伴随着一个惊天阴谋砸到了他的头上。从此之后,高飞身边美女和危险同在,敌人和兄弟共存——看他如何用双手,打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 快穿之沙雕的崛起

    快穿之沙雕的崛起

    白肥肥作为一名终极死宅在一道雷的帮助下开启了沙雕的快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