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52400000004

第4章 序三

张腾霄

张腾霄,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

胡华同志是浙江省奉化县人,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矢志教育事业。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大举进攻中国,胡华同志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参加了当地的抗日组织,从事抗日的宣传活动。1938年经奉化党组织介绍到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7月,陕北公学等改编为华北联合大学后,胡华同志随学校奔赴敌后晋察冀边区。在行军过程中,无论是担任警卫工作,还是做后勤服务工作,他总是积极走在别人的前面,胜利完成队里交给自己的任务。在华北联合大学,他很快就被提拔做教师工作。开始时学习、研究、讲授马列主义一般的理论,后来,就专致力于党史的研究工作。在这门科学中,他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功力是十分深厚的。

胡华同志在华北联合大学时期坚持把学习、教书与研究统一起来,认为不认真学习党史的理论与实践,就不可能教育学生掌握党史的精神与实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可能逐步提高自己研究和理论的水平。总之,胡华同志对党史的科研水平,是在“教学相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胡华同志一方面是“桃李满天下”,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他教的学生奋战在全国各个战线上。孔夫子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哲人十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传为美谈。胡华同志的学生大大超过了三千,其中不少是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胡华同志是多产作家,在华北联合大学时期,他就在教学过程中,发表了不少有关党史方面的文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表了不少的专著,既有普及方面的著作,为广大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方便;又有专门党史方面的探讨。许多党史方面的事端、疑难,经过胡华同志的探索,还它们历史的原来面目,极大地提高了党史的科学水平。

1950年,胡华同志出版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这部书曾经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影响,新华书店和之后成立的人民出版社短时间连续出版13版次,而且有日文、朝鲜文及国内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文字译本。后来重印的增订本,外文出版社还用英、法、德文字出版。

当时,全国解放不久,从老解放区到新解放区,从工人、农民到知识分子,从青年知识分子到长期在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都迫切需要了解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问世,正是满足了这种需要,它回答了大家脑子里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开始只有很小的力量,创造了一些革命的根据地,为什么能和日本帝国主义斗争长达8年之久,最后取得了胜利?接着,又和蒋介石国民党进行了斗争,他们有800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能战胜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许多读者通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学习,脑子里存在的问题,逐步得到了回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是遵循中国历史和革命的规律前进的。

1985年,胡华同志出版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这本书,在当时同样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如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主要是回答民主革命时期的问题,那么这本书主要回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的工作同样是在曲折道路上前进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之所以能引起当时社会的注意或重视,是由于它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无论是反映工作中的成绩或失误,都是采取分析的态度,许多地方的论述,胡华同志都采取了秉笔直书。

1980年到1990年,胡华主编了《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1987年,

这部丛书出版到第35卷,胡华同志就与世长辞,壮志未酬。传记中的这些老同志都是党史的亲历者,在某一方面参与了实际的或理论的斗争,把他们亲身经历的活的材料写出来,这就极大地丰富了党史科学的内容,增强了党史科学的准确性。

这三部著作,当然不是胡华同志写作的全部,而是他党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或者重大的科学成果。这些党史问题的写作,不是任意选择的,而是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为胡华同志提出了任务,经过他勤奋的努力,满足了客观的需要,推动了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胡华同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通过上述著作的学习,吸取了智慧和力量,增强了对党的向心力,坚定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胡华同志的治学态度是异常严谨的。中国历史学家范文澜生前有句治学格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胡华同志把这个格言作为自己治学的座右铭,并贯彻治学的各个方面。胡华同志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从来没有间断过研究和写作工作。他不仅广泛阅读有关党史科学的资料,包括正确的与错误的,而且大规模地开展调查研究。他曾经访问过革命斗争的参与者,既有普通干部,又有上层领导。他对所有的意见,包括相互对立的意见,都要坐下来,再找有关的材料,作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尽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胡华同志很多治学方法是和治学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我们治学的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如果不是满怀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心,满怀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激情,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不可能写出好的具有科学性的文章。

胡华同志认为治学过程与自学过程是统一的。一个人的知识与学问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要长时间的努力,日积月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同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在我们接触过程中,他随时注意向别人学习,如果是有用的话,他马上记下来,对方没有表达清楚的,他总是要问个水落石出,特别是别人讲到和他学习有关的书或材料时。

胡华同志认为,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治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会思考,既要在看书学习时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注意力,又要善于向良师益友请教。在各种场合,耳聪目明,善于吸收一切有用的知识,并且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地图等等。

胡华同志认为,要做到“博”与“专”辩证地结合起来。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主攻方向,样样学问都涉猎一些,但又都浮光掠影,只懂得一些皮毛,就难以取得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包括理论的与实际应用的知识,就不可能从事物现象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出正确的结论。

胡华同志认为,治理历史科学,包括治理党史科学,要精读自己专业的基本著作,包括正面的与反面的基本著作,并能熟练地记忆和应用。治理历史科学,脑海里要记忆着历史的大事年表和重要事件,以后再阅读你所学历史的有关资料时,就能把有关的新资料纳入你脑海中的大事年表里,这样容易记住,阅读的效率就高。在记忆这些大事年表过程中,尽可能把这些知识条理化,这样既可提高自己研究的速度和效果,又可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和质量。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既有正面的经验,又有反面的教训。胡华同志善于向这方面学习,特别是他遇到逆境的时候,总是采取正确的态度。1944年秋天,他在晋察冀边区整风学习班学习,我在晋察冀边区二专区任专区督学,有一次我到边区开会,路上遇到他们的整风班。在敌后的环境中,一遇到多时不见的战友,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马上走近胡华同志,他装出不认识我的架式,我既纳闷,又不高兴。后来听说他在整风学习班里正在挨整,他十六七岁到了延安,历史上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说的,但说他是奉化人,和蒋介石是同乡,有可能是蒋介石国民党打入革命队伍来的。胡华同志在这“莫须有”的罪名面前,仍然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分清主流与支流。在后来的多次谈话中,他从来没有为个人委屈讲什么怨言,总是从大局出发,把革命的胜利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前,胡华同志就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斗。胡华同志被当时中央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点名(这位领导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就托人给胡华同志带口信,说他错了,对不起胡华同志,这种认错精神是好的),来势之凶猛,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结合围剿胡华同志,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作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文化大革命”中,我有一次到他校园房间中去,一进门,他就叫我弯下腰来,不要叫窗户外面的所谓造反派看着。胡华同志不是害怕他们,而是不愿意让我遭受麻烦。而我弯下腰后,他说:“我们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天空有一天要晴亮的。”“四人帮”抓起来后,我在人大门口汽车站与胡华同志邂逅相遇,还没有来得及讲话,彼此就大笑起来!接着,他说:“四人帮”有今天的下场是必然的。我们党正气总是要压倒邪气的,因为老一辈革命家都健在。

我和胡华相处近50个年头,并且一直在学校工作。1939年,我们一起随华北联合大学行军到了敌后晋察冀边区;1940年,我们都留在学校,他作为青年优秀人才留校任教,我留校编写晋察冀的普教教材。在学校的教学讨论中,他每次发言很少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意见,总是提出自己的意见,包括正确的与不成熟的,正因为如此,许多人总是喜欢听一听胡华同志的讲话,因为他常常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胡华同志最大的优点,就是为人正直。遇到一些邪恶的事,他总是仗义执言,从不随声附和。对于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志,他从不采取“落井下石”的办法使自己得到些好处,甚至不怕组织上对他有什么看法。在我们一起谈话的许多同志中,可以说出他许多毛病或缺点,但为人正直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说法,可以说这点是认识胡华同志的人的共识。

胡华同志于1987年离开我们,那时我党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工作正在走向深入,许多理论上和党史上的谬误,需要进一步的拨乱反正。如果胡华同志身体健康,如果病魔不夺去他的生命,他肯定会为党的事业,特别是党史科学的研究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失去一个好党员,我们失去一位好战友!笔至此,不禁泪涔涔下!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召唤称雄

    三国之召唤称雄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袁邵,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人,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玩玩三国游戏,而就在他玩刚刚新出的一款名为《三国乱入》的游戏时却因为漏电而失去意识,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竟然穿越了!身份尊贵,一出生就退休了的那种。袁邵本想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奈何天赋异禀想低调都不行......
  • 帝国的黎明

    帝国的黎明

    一个如梦如幻的帝国,一场热血淋漓的穿越,一段亦真亦假的历史。宋辽夏三足鼎立、女真、蒙古,北方的蛮族仍旧此起彼伏。历史的大潮蠢蠢欲动,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不尽的英雄血,老大帝国的命运,是被征服?还是被征服?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天明小和尚

    天明小和尚

    那些年,我相信一种律法为天道,那些年,我知道一种命运叫轮回,那些年,我知道一种不死叫做僵尸,那些年,我所帮助的人被称作为鬼。
  • 内阁首辅之青词宰相

    内阁首辅之青词宰相

    本书便着重描绘了严嵩父子独霸朝堂二十载,屹立不倒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揭秘明朝中期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权力机构——内阁,映射出明朝官场的生存之道、一代宰辅的多彩人生。
热门推荐
  • 大唐的玩家们

    大唐的玩家们

    新书《消逝的魔环》已经开书,有兴趣的书友请加群:消逝的魔环书友群805118205
  • 穿越之我有一本山海经

    穿越之我有一本山海经

    魂者的世界是奇妙的,时青墨来到木易大陆,想要看到更多甚是奇妙的魂灵。所以,她走上了魂者之路。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魂灵竟然是一本地球上的《山海经》!还是那种带着图文解说的!所以……她这算是开挂了吗?谁又知道呢。
  • 重生弃妇姜如意

    重生弃妇姜如意

    姜如意被休的第二天就嫁人了。而且还是她前夫的死对头,大夏国出了名的佞臣。于是好戏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剩女逆袭记

    重生剩女逆袭记

    水桶腰,白头发,胃溃疡,近视眼,还平板的身材~三叶这辈子是,做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结果,一朝重生了。。。。当学霸、修身材、发家致富,太忙!某男:媳妇儿,带我混!别人重生是秀内涵,她是秀身材,咳!
  • 被藏起来的你

    被藏起来的你

    我是你的光,也是你的黑暗。你可以把我藏起来,却藏不住你的光。——景乐即便身处黑暗,也要向光而行。——商思羽把你藏起来,就是我生的希望。藏不住了,我就让你亲手将我毁灭。——景欢如果一定要藏起来一个人,那只能是我。——高宸
  • EXO止于流言

    EXO止于流言

    总裁文,在写后半部分的时候,心真的要被虐的死死的你还记得那个让你撕心裂肺不顾一切的人吗?我还记得我还记得他的容颜我还记得他笑时的模样……你想要我怎么做?你只不过是替身而已。可笑的是我居然对替身生出了感情……到最后一切一切不过是一场扑朔迷离百转千回的局。拖入的人越多这场游戏越有趣。勋鹿灿白兴可攻,本来此小说是准备做成游戏的,但是想想太费精力_(:зゝ∠)_后期慢慢制作吧,所以现在请鉴赏小说吧_(:зゝ∠)_
  • 轮回万世第一部惊天之局

    轮回万世第一部惊天之局

    轮回既是开始也是结局,轮回是规律也是力量,轮回是生也是死。
  • 余光是你,余生也是你

    余光是你,余生也是你

    尹弈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生命里会出现一个如白杨树一般坚韧挺拔、有着明媚笑容的女孩儿。她的笑容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直致多年以后他仍能回想起那个冬日里如白杨一般美好的女孩儿脸上绽放的温暖笑容……而他就像是在黑夜里游走了很久很久的孤魂一般,渴望阳光,也知一碰阳光就会魂飞魄散。但他义无反顾,别人说的多了,他只消一句“她值得”。只要那个人是她,晚一点也没关系。看到她的那刻起,他就知道她会是他一生的羁绊。甜文VS宠文VS青梅竹马本人是个简介废,请移步正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各位小可爱入坑~
  • 主角养成指南

    主角养成指南

    无意之间获得的一张古卷,竟是远古“仙”的手笔?迷雾重重,且看少年如何依靠古卷指引,以凡人化龙之姿,炼化神通,纵横万界,成就无上仙途霸业!
  • 谈笑天间

    谈笑天间

    传统的仙侠世界,一个身世不明的少年,颠簸于劫难之中,际遇险特,生死寻常。三个女子,一同美奂,却又兀自相恋着同一个人。历经变迁,当他站在顶峰,谈笑问天,天又何语?自古鸿儒多笑谈,把酒盈樽虚谷间。天地兴亡多少事?更何几有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