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38500000019

第19章 韩启德 幸福就是为别人做事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做事,这种幸福是任何财富都代替不了的。

—韩启德

韩启德,1945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院外籍院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 ·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1982年获西安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留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病理生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心血管研究所所长等职。

长期从事心血管基础研究,198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实 α1肾上腺素受体包含两种以上亚型的假说,并深入研究了 α1肾上腺素受体各种亚型在心脏和血管的分布、介导的效应、调节特征、与 β肾上腺素受体的交互作用以及多种病理状况下的改变等,揭示了 α1肾上腺素受体多种亚型在心血管同时存在的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在心血管神经肽研究方面发现血浆和血小板中神经肽Y的改变与脑血管痉挛和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韩启德 1962年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学习 3年医学基础课后就遇到“四清运动”和“文革”,于 1968年被分配到陕西省渭南地区临潼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当年 23岁的他,没有临床知识,却是医院里唯一受过医科大学教育的医生;听不懂陕西话,他就找当地老乡聊天,学地方语言;他依靠从上海带来的几本临床手册,边干边学,内、外、妇、儿、五官科什么病都看,还建起了手术室和化验室,并学习了中医、学会了针灸,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科医师”;韩启德为当地的老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成了当地的一位“名医”。回忆当年,韩启德感慨地说,他并不觉得那里的生活艰苦,因为那里有用武之地,“能够为别人做事,心灵上感到的是愉悦。”就这样,韩启德和爱人袁明在黄土地上生活了近10年,如果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他们就在那里扎根了。

韩启德还在临潼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不久前,韩启德去看望了其中的一位,他从 7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村医,但几年前不做了,因为他看病可以,考试不行,考不过“证”。韩启德问他靠什么维生,他说靠家里几亩地租给人种以及子女做些小买卖。问他每天干什么,他说还是给人看病。没“证”,但别人相信他,他就给人打针、开药。问他打针收多少钱?他说不要钱。韩启德说收点费合理吧,他反问说,你当时在这里给人打针收过钱吗?几十年过去了,老医生们还以韩启德为标准,让他感动不已。

韩启德把自己之前在基层工作的经历称作“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一直鼓励年轻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到基层去,鼓励年轻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才智。他认为,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奋斗精神、要主动争取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成长、去发挥作用,这一点,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都是鼓励倡导的。他不仅鼓励年轻人,而且对年轻人去基层锻炼抱有极大的期望。他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时候强。当时我们去农村,是响应党的号召,没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年轻人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权,也有很多毕业生去了基层、去了边远地方、去了农村。我相信将来很多优秀人才会从去那些地方的人当中涌现出来,他们可能会比我们当时做得更好。”

针对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最近有媒体报道说,我们国家医学毕业生一年是 60万,但是有 50万转行。对此,韩启德却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一方面实际上可能没有这么高的比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不一样,应该鼓励毕业生去从事更适合自己、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譬如,记者中学医出身的少,不容易写好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报道,《人民日报》的记者白剑锋是学医出身,他写医疗卫生报道就能写得很到位。从另一方面来看,就业应该多元化,如果医学毕业生中,有人去当记者,去当法官,去做其他社会工作,对整个社会也是种积极的贡献。

韩启德列举了北医 84级一位学生的例子,这位学生毕业后考到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心理专业,后来去了匈牙利,后来翻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的作品,现在文学著作等身,成了一名著名作家。

近期,为筹备北医百年校庆,韩启德邀请他和一些毕业后未从事医疗工作的北医校友聚会,其中有西门子的地区总裁、有罗氏家族的高管、有企业家,他们并不认为浪费了北医的学习,反而认为当时学校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生活、道路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启德认为,我们的教育要改进,尤其在人文、在为人、做事能力方面。大学教育不能局限于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对待社会,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医学本身带有职业教育的性质。”韩启德如是说,我们国家医务人员缺乏,有去大医院工作的人,也应该有更多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人,基层无疑更需要医学人才。“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做到呢?”韩启德分析说,“我们需要改革,让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在基层、能够在农村贫困地方,找到自己乐意献身的事业和更能实现理想的地方。现在是社会转型期,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工作推进得快一点。

我相信,是会有所改进的。”

极力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韩启德于 1997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经获得过不少奖项。可是,90年代末期以后,他再没有参加过任何奖项的评选,这在国内是罕见的。在外人眼里的“惊人”举动,在韩启德看来却是“理应如此”。

“我比较早地认识到现在奖励制度的局限性。”韩启德非常直率地说。“一则自己的研究只是起到了加一块砖、添一块瓦的作用,不值得获奖;二则从 2000年以后,我主要从事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不再能集中精力做科研,既然没做科研,申请什么奖?我比较反感那些自己没有科研,把其他同志做的工作挂上自己的名字的事,特别是后来我当了科协主席,对浮躁学风、对学术不端更是明确表示反对。”

在韩启德当选科协主席后的第一次集体采访中,有一个记者问,就任科协主席后,最想做的是什么?他当时不假思索地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纠正浮躁学风。”此后,他又刻意补充一句,“从我自己做起。”

而他如是说,也如是做。韩启德选科研接班人的要求是“淡定”二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说得很清楚,是真正做科研,有多少成果就是多少成果。我们研究所,都是这方面有共同认识的人。我们反对的是浮躁的风气,不影响我们工作的动力和进展。”目前,韩启德以前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一步步,很扎实,发表论文虽然不是很多,但一般都是积累几年、获得真正有意义的结果后才发表,这一点让韩启德很骄傲“我们注意学科交叉,引进新方法。有一位年轻的博士后,我布置给他做的是深入我原来做的受体单分子研究,观察受体分子激动后在活细胞里的活动轨迹,这个工作很难。他与北大化学系和工学院合作,还用到数学计算的方法,在 2005年的国际肾上腺受体研讨会上,他的报告,让许多外国学者很吃惊,因为他们只能显示单分子受体在细胞里的位置,而我们是给大家放电影,显示单分子在细胞里的移动,还用数学定量计算出它的移动速度。”

“做科学研究要沉得下心来”,韩启德始终秉持这一观点,而这也正是科学家的一个主流品质。“要有激情,还要耐得住寂寞,不拿科学研究当作个人名利的敲门砖。如果发表论文就是为了评教授、评院士,那没有多大意思”。韩启德反复宣传、提倡这种品质,对年轻人加以引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韩启德上任中国科协主席后,推动了一系列措施,使国内浮躁的学术风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从 2011年开始,他着重在研究生里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的活动,请做得好的科学家现身说法。韩启德说,所有的研究生都要接受一次这样的教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对,什么违反了科学道德,什么是剽窃,什么是抄袭,把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告诉大家,围绕科学道德,谈关于科学精神的理解。中国科协颁布了专门的规定,并受理了一些学术不端案件。同时,科协组织了一些好的学术活动,比如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新观点、新学术研讨会等,都是小型的,就是针对某一个点,请在这个领域里工作的年轻人,一、二十个,三、四十个人,面对面地碰撞,讨论、争论,这样的学术会议很受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欢迎。

大力改善人才环境

尽管工作繁忙,但是韩启德兼任欧美同学会会长长达 9年。“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韩启德显得非常自豪,“总体来讲,留学人员已经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现在北医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几乎都是留学回来的”。韩启德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家发展以及人才政策的鼓舞下,现在留学回国的人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虽然到目前为止,很多最高水平的留学人员还没有回来,这也是必然的。对此现象他的分析客观而中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的人才环境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有了很好的人才环境,我们自己培养的优秀年轻人才一样能脱颖而出。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到美国就那么厉害而留在中国就不行呢?人才成长的土壤不一样。那么,怎么让土壤好起来呢?”

针对这一问题,韩启德经常与回国留学人员交谈,呼吁他们不要只是一味埋怨国内人才环境不够好,他们本身就有责任让土壤变得更好,从而引进更好的人,回来建立更好的科学文化。韩启德如是说,“我们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现在引进人才的水平跟十年以前不能比,再过十年呢?如果我们的国家能够维持稳定,继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到那时回国人才的水平将会更高,会使国家发展更快。我始终认为我们一定要把重心放在改善人才成长环境上面,土壤好了,人自然就会回来;土壤不好,再请人家回来也不顶用,甚至还起副作用。”

韩启德目前仍担任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北医一直积极引进人才,但又不完全依靠引进人才。搭建好平台,让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重视年轻人,为他们大力营造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在 2012年北医的春节团拜会上,韩启德再次强调,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信任他们,就是不出国,也完全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因为我们现在的信息、实验条件都已经很好了。事实也是如此,北医已经有几位没有出过国的人研究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些人土生土长,已经锻炼出来了。

韩启德认为,我们国家的留学政策绝对是小平同志开创的伟大之举,西方人占了便宜,用了我们的人才,但从长远讲,我们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好处。小平同志是有胸襟的,他相信留学生总要回来的,就是不回来,也有一颗中国心,可以在国外发挥作用。

谈到中国什么时候可以有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韩启德认为有没有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的科技水平。只要国家的人才环境改善好了,国家强大了,就一定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曙光了。

有了爱就有了责任

从一个没有临床经验的上医毕业生成长为农村、基层的“名医”;从陕西的黄土地到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从就职中国科协主席六年,纠正学术不端陋习取得成绩,再到任欧美同学会长九年,培育改善人才环境,再到担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人大副委员长,在高层参政议政,韩启德始终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他的动力来自何方?

“有一次,我去一个农民家巡访,想看看他家几天前出麻疹并发肺炎的孩子病况如何。孩子的母亲从满炕的孩子中抱起那个患病的孩子说,好了,好多了。可是一回头,却发现另一个孩子已经死了。农民对疾病没有隔离意识,也没有防范的条件。这件事让我难过了很久,那时就开始意识到责任。”

“随着阅历的增加,特别是当了九三的主席、副委员长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扩大视野,去全国各地看,激起了我更强烈的责任心。”

“我们九三学社是参政党,每年总书记、总理都要与我们座谈好多次,征求我们的意见。2003年以来,我们差不多每年都有标志性的参政议政成果,这种成就感,不仅有看好一个病人的那种为别人做事的愉快,还有一种服务了更多人的幸福感。所以,你们问我的世界观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世界观的形成是与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不仅要读书,要接受教育,还要自己在实践中用心去感悟。我年轻的时候能够到最基层的农村,后来能有机会到落后的地方考察,这些经历和实践决定了我对现实种种社会现象的看法,决定了我对社会发展进步所持的态度,形成了我判断价值的标准和人生的追求,也加深了我对周围的人的爱、加深了我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爱,有了爱就有了责任。”

“我比较强调爱心,”韩启德说,“这与从事医学行业有关系 ,也与个人承担的责任有关,爱心是在承担责任中形成的,责任是在为人们服务的过程中担当的。”

正是有了爱心、有了责任,才有了韩启德在诸多方面做出的赤诚奉献和卓越贡献。韩启德说,我喜欢科学,做科研非常有趣。但是我承担了这些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那没什么话讲,就要放弃科研,这也是奉献。科学实验做出成绩是对社会的贡献,作为科协主席,能把科学共同体更多的人发动起来,团结起来,也是奉献。我把现在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让更多的人做出更大的成绩,也一样是贡献,或许贡献更大。“我对我们中华民族充满信心。”韩启德的乐观态度再次清晰显现。

“回过头看历史非常重要”,韩启德说,“我们不用多看,就看 100多年,中国这 100多年的进步是西方国家和中国任何历史时代都无可比拟的。有人认为要完成一个大的历史转变至少得 200年。从春秋战国前的封建社会到秦始皇大一统专制是200年,要由2 000年的专制统治过渡到国家民主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约也需要 200年,现在还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有耐心。现在我们多数人,吃、穿、用、行一般的生活都没有问题,60年代能想到会有这么好吗?我当时在临潼农村,生活很差,现在到那个地方,看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就是得益于我们制度的优越。现在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制度也在不断改进之中,相信我们国家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人活着就要为别人做事

在农村当医生 11年的经历对韩启德的人生影响巨大,他深刻地体会到“人活在世界上就要为别人做事,”因此,“在农村时,我总是尽力把工作做好。我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病人,病人也爱戴和敬重我,有时候恨不得把心挖出来送给我。我二十几岁时就被农民叫做老韩了,出于他们对医生的尊重。那时从来没有人带红包来看病,但常常当我早上推开房门出来时,会看到窗台上放着几个馒头、几个鸡蛋。没有人留名,表示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

有一天来了个新生儿肺炎患者,已经呼吸衰竭并发心力衰竭,全身紫绀,韩启德没有放弃,他让患儿睡到自己床上,他跟别的大夫睡,一个晚上起床好多次去救治患儿,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终于救活了那个孩子。他母亲非常感动,牵着大女儿对韩启德说,家里太穷,我没法感谢你,就把她领走吧。女儿可是母亲心头的肉啊,这让韩启德感动得不知所措,至今提起仍唏嘘不已。

韩启德 30年多后再回陕西农村的时候,这位母亲 70多岁了,问韩先生现在做什么?她不懂人大副委员长是什么,她大儿子是一个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就跟她说,就像电视里面的宰相刘罗锅,她就听懂了,说了一声好人有好报。去年韩启德又回去了,整整 40年了!患儿的父亲80岁,当年救活的小孩 40岁,全家一大排,全站着等候韩启德。

“这种爱,让我感到幸福。我幸福,我曾经为他们做过事!”韩启德说,“当时我是拼命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包括上面说的那个赤脚医生,当时我带着他,两个星期教会他打针,慢慢地他学会诊治不少病了,后来在当地赤脚医生里挺有名气。我现在跟他还是好朋友,他比我大一岁,打电话过来叫我老弟,这种感情对我影响很深。虽然当时因为家庭出身问题,我做得再好,也没有得到过什么荣誉和表彰,连一个毛主席著作学习积极分子都评不上,但农民不管,农民尊敬我,所以我在农村的生活非常充实,这充实也慢慢在我心里留下了烙印:为别人做事,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愉快、最大的幸福。”

李嘉诚先生投资汕头大学,邀请韩启德做校董,韩启德去汕头大学时,有一个女教师找他说,你就是韩叔叔呀!韩启德想不起她来,她说我是你救活的。她给韩启德讲了当时的情况,那时候她是中学生,得了急性阑尾炎,肚子痛,家里条件差,硬扛着,不看医生,后来化脓了,以至脓毒血症,高热、昏迷了 3天,送到医院来,韩启德给她做手术,抢救过来了,还出钱帮她付了医疗费。此后她立志要学医,当一个像韩先生那样的医生。遗憾的是后来没能考上医学院,考取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了汕头大学,还去了日本留学。再见韩启德时已经是副教授了。她说她看见韩医生的脸跟她当年醒过来时,看到的是一样的,她专门手工绣了一个陕西民俗风格的纪念品送给他。这样的、令人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韩启德说:“受到人们心的尊敬和回报,真的很幸福!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幸福就是为人们做事、为人们服务。 ”

韩启德还念念不忘挚友—北医三院骨科大夫马庆军。2008年的一天,马庆军晕倒在手术台旁,抢救下发现晚期肝癌,瘤体破裂导致腹腔大出血。病情稍一恢复,他马上又回来工作了,他说要把剩下的时间都给病人。2010年,北医三院有一个暑期援疆任务,他坚持要去讲课,说这是我最后一次贡献。病情很快加重,再没抢救过来,去世时才 56岁。马大夫曾被评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去世以后卫生部号召向他学习。他非常朴实,从来不说漂亮话,对病人好,他去世以后,病人都自发地来悼念他。韩启德感慨地说道:“现在的社会有负面的东西,但也有真情在。马大夫去世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一边写一边流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什么?人活得再长也不过就是百岁而已,微不足道。一个人、一棵草、一棵树,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人会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思考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这是人最根本的东西。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更多地思考这些问题。一个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做事,这种幸福是任何财富都代替不了的。”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韩启德对很多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医学教育工作中的一员,韩启德认为,医学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人文教育。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是如果缺乏人文掌控,容易坠进技术主义的陷阱,也会给医疗公平、给人类的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然而人文是讲课讲不出来的,它是一种文化,是潜移默化的,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最大的影响,老师说话、老师待人接物、老师的处世哲学对学生影响很大。兼任北大医学部主任的韩启德对人文教育“这一类大事绝对关心”。“跟学生座谈,在学生中间开展‘爱、责任、成长’主题活动等,并专门成立了人文研究院,加强医学史研究,我特别希望医学生多读一点文学作品,尤其是好的作品,文学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深的”,韩启德说。

最近韩启德又在北医推出了叙事医学项目。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最后一年的在读学生中做试点,写两份病历,一份是常规的医学病历,一份写人文病历。人文病历写病人患病以后的内心世界,是不是恐惧,见到医生第一面是什么情感,家里面是什么反应,住院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对治疗结果有什么想法?把这些记录下来。北医还准备围绕这方面写剧本、拍电影、组织专门的学生活动,病人也可以写。我们以前的医学教育只是教学生怎么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而不是着眼预防,或者说“治未病”,尤其学生不知道如何关注病人的内心世界,毕业出来后不能适应现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起不到引领社会的作用。现在我们力求让我们的医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病人的时候,在他职业生涯伊始,就能够把病人首先看成是“人”,而不是“病”,真正以人为本,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关于医学院的学制韩启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医务人员那么缺少,需要培养临床拿得起来的高素质的医生。韩启德主张 5+3,本科 5年,再加 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制内教育是永远不可能代替毕业后教育的,过长的本科学制不符合中国国情。医学研究,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更需要临床经验,所以韩启德主张,晋升到主治医生后再回来做研究。

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一员,韩启德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高度关注。

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家的医改效果是明显的,从投入和产出的功效看,也是比较理想的。我们国家用于医改上的钱主要投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农合、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 95%,低水平、广覆盖,这个了不得,特别使大量的农民得益。这笔钱下去,实打实地供给需者,反过来需者又促进了供者,乡镇医院马上活起来了。为什么呢?新农合能报销比例大,农民有病都来看,乡镇医院就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二是投给了公共卫生,人均数字还在逐步提高,尽管效率还有待改进,但收效也是明显的。基本药物改革效果不太明显,主要不是医院的问题,问题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流通领域赚得太多。

国家现在“保基本,广覆盖”基本上已经做到,但是韩启德又提出一些注意点,一是全国医保水平要基本统一,底线应该统一。基本医疗报销的内容和比例,青海与北京差别不能太大,而现在地区差别太大了,而且如果不注意,还会越来越大。为了不产生新的差别。看病报销的内容和底线不能随便提高,要提高全国都提高,由国家填补地区差。

二是公立医院改革要慎重。他认为,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医院相比,我国公立医院的效率是很高的。“要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医院的医生半天可以看 40个病人?哪个国家有我们医生这么辛苦?哪个医院能以这样的低成本解决这么多的病人?如果都像美国的医院,一个医生半天只看几个病人,收费又高,国人就更没地方去看病了。我们的医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作为上医校友的韩启德,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他所总结的上医特点“正谊明道,严谨厚实”,而韩启德就是在这厚实中显乐观、显随和、显坦诚、显睿智、显博识、显深刻。

(采写:陈克铨周晓钰李莉刘青包红)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中国十大文豪——曹雪芹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
  • 小友记

    小友记

    是阿纳托尔·法郎士发表于1885年的自传体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法郎士的“朋友”皮埃尔(即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温馨故事;第二部分是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苏珊的童年回忆;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探讨了童话的起源和意义。 法郎士在《小友记》中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敏感好奇的小男孩的形象,并通过他的眼睛描绘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风情。
  • 娇娆女皇武则天

    娇娆女皇武则天

    本书记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一生功过,共十五回,内容有:武家有女初长成,天生就是富贵命、情窦初开少女心,情投意合若相思、初入宫廷获宠幸,小树林里生幽情、为争恩宠杀女儿,最毒莫过蛇蝎心、武皇后垂帘听政,傀儡皇帝生闲心、公主献宝讨欢心,一代女皇终称帝、三姓夺位李显胜,功过后人评等。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这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成长、发迹、独裁、误国历史,同时展现晚清世相的传记作品。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采用虚实结合、真野并存的笔法,全景展现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宫、受封、政变、垂帘、辞世等历史,同时生动刻画了咸丰、慈安、同治、奕、光绪、隆裕、袁世凯、李莲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计,骗取东太后慈安的信任,夺权上位;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总揽大清军政大权;她善用权术,牵制议政王奕,让文武全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方势均力敌;她一生严守大清国运气脉,安抚各派利益,既倡导洋务、实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时,她穷奢极欲,耽于逸乐,甲午战争期间,为了“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避战求和。时值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笔,恣意挥洒,细致地刻画了影响晚清历史进程的那些人与事、情与景,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热门推荐
  • 谈恋爱能变强

    谈恋爱能变强

    大二宅男林天被精灵选中为拯救神界的男人,精灵给林天修炼手册是不断的谈恋爱。可单身20年的钢铁直男林天根本不懂泡妞,这样简单的任务对于林天来说却难入登天!最终钢铁直男林天能拯救神界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疲惫世界的少年梦

    疲惫世界的少年梦

    生在普通家庭拥有着普通名字的张伟,在步入初中后受创业故事的启发,在校园开始展开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 军师冢

    军师冢

    我有着一顶我父亲留给我的船长帽,当我戴上他,再度扬帆起航时,就感觉我的父亲依然还在我的身边.当我老去时,我也会将它留给我的子孙,使他感觉到我一直都在他的身边.我永不背弃。——风无心
  • 万物无疆

    万物无疆

    千亿星空中燃烧的是少年不灭的热血,万族的沉沦与崛起埋葬着多少罪孽。无知者羡慕着知情者,知情者羡慕着无知者。六族战争中,一位少年从遗弃之地走出,他一步步走向巅峰,搅动这满城风云。
  •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心安处便是你

    我心安处便是你

    “既然你喜欢我,为什么当时不说,非要把战线拉得那么长?”我抬起头很不解。他无奈地笑了笑,声音灌入我的耳朵里:“因为你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要以学业为主我不能误人子弟。”“那现在呢?”“现在你是我的小姑娘。”那一年我遇见你,往后心里便藏了最好的你。
  • 彼岸流年之狐媚君心

    彼岸流年之狐媚君心

    她本是雪山中一只修行千年的白狐,羽化成仙之际,险丧于千年雷劫之下。上天垂怜,让她能附于命属紫鸾星相的女子身上,才得以苟言残喘。不想,聪慧善良的她,却被迫卷入了尔虞我诈的后宫之中。冷情帝王,手握江山,佳丽无数,却不顾芸芸众生,唯独与她痴心相对。这,是幸,抑或是劫难的开始?看似忤逆的三王爷、冷面热心的巽王、心狠手辣的叶贵妃、居心叵测的丞相,尔虞我诈的朝堂。这看似平静的深宫,那背后的波澜,她必一一压平。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危机四伏的后宫之中,她又是如何见招拆招,步步为营?这条路没有尽头,拥有一切也不过等于没了所有。但是,她相信只要执子之手,坚定所有,她也会笑着走到最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茫茫人海得以遇见你

    茫茫人海得以遇见你

    花店老板安陌.医生林遵茫茫人海得以遇见你.何其有幸
  • 我用半生爱你半生忘记

    我用半生爱你半生忘记

    发生在一家音乐唱片的故事。跟随书中的故事体验人生百味,在事业和爱情面前你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