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28000000014

第14章 我的第一次旅游

文/楼肈明

我足迹不广,生平称得上规正的旅游可以说一次也没有。小学是在自己村子里上的,中学六年则在县城度过,以后上大学从江南到北京几乎横跨了半个中国,但这种旅行目的甚为明确,并非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与儿时到外婆家拜年,串亲戚,赶庙会等等无异,这些活动,未能从人生例行必经的驿站上分岔开去,升华到人生价值层次上来。它们是早已注定了的,具有事先确定的性质。生活在现代这个忙碌得令人喘不过气的人们,或富或穷,都想从如同机械般转动的紧张的、令人厌烦的流线上逃逸出来,松弛一下差不多快要断裂的神经,就十分自然地把旅游视为实现现代人人生价值之所在了。人生苦短。新到一处,为能开扩眼界计;旧地重游则如访亲朋故旧,自然山川,甚至是比人情冷暖的人世间更令人产生一种温馨的气氛和回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考察我生平的旅行经历,实在是连近年来不多几次外出开会、讲学,那些东道主费心安排的浏览参观,都不曾赋予过我的。

不过,细细一算,我还是有甚至影响了我一生志趣和事业的唯一一次旅游。它是第一次,比哪一次都留下让人缅怀不尽的记忆,大约离旅游的根本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实现短促的生命价值,也不会相距太遥远了。

我十岁那年春天,刚刚上小学五年级,我村子里那座名为练溪小学的校长组织了一次高年级学生的春游。那时候不叫春游,也不叫旅游,而是一个半文不白,暗含着诱发人的勇气、教导人憧憬和悠然神往的名字:远足。我们远足的目的地,也不同于当时一般学校的做法,县城的学生到乡下的名山古刹,乡下学生进县城去参观戏院商店一类的热闹场所。现在看来,当时我们那位胖胖的已近中年的校长确也高标独举,不同流俗。他让我们五十多名男女孩子们去参观一座废弃不用已久的旧时代书院——石洞书院。这是一座中国封建时代无足轻重的书院,离我们村子约十五华里。对于原本放牛割草惯了的乡下孩子来说,徒步往返三十华里,还不至于累得吐血病倒,从经受多少有些超前的肉体和精神双重考验来说,可谓是一次进行毅力磨炼的不折不扣的远足了。

大约由于气氛特别隆重,天蒙蒙亮就起床,我母亲用一身新土布褂装备我,一对各半斤重的粽子作干粮,我的心情就格外兴奋。一踏上道,仿佛连自己十分稔熟的村子,田畴,小溪,石拱桥,古寺,文昌廊……,都变得第一次看见似的新鲜起来;也不管自己此时此刻眼前景是否合拍,心情是否相符,那装在小脑瓜里少得可怜的古诗文就会自动酸溜溜地胡乱冒出来,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呀,(其实只是天阴而已),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呀,(其实草色已是一片葱绿了),什么“芒鞋踏过第几桥”呀,(只不过眼前有一座桥而已),如此等等,那兴奋得有点滑稽的心态,如声画错位的电影蒙太奇那样,衬托得较之声画对位技巧另有一番意料不到的情趣。一路上,似乎我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变得特别地敏锐锋利起来,连极平常的流水声、鸟叫声、风刮树叶的细碎声,不仅听得一清二楚,甚至能分辨出是流过卵石上的水声还是流过细沙上的水声,鸣禽是求友还是传达寻找食物的信息,分辨出风从树叶背面刮过还是从叶面滑过。平日眼里那毫不出奇的菜地、炊烟,篱笆、狗,鸡鸭,以及破衣烂衫劳作着的农夫,也会毫无理由地变得神奇圣洁起来;此处的水牛背上停着一只八哥儿,彼处的屋脊瓦楞上卧着一只猫,都会引发出一阵久久不能平息的喜悦;且不说平坦如磨刀石一般幽幽反射蓝色光亮的秧田,猛可见近山上一棵笔立直刺蓝天的枫树,居然还挂着三两片经年不曾凋落的艳丽如花的红叶。如果像往常出门时看见它们,秧田只是秧田,经年不落的红叶也不过红叶而已,而今它们都似乎在昭示什么,昭示这个美丽世界的许许多多被人遗忘的神圣的奥秘似的。五官的松弛开放,在短短的几秒钟、几分钟的时间里就能领略已往几个月、几年才能领悟的知识,眼前的世界一下子扩大几倍似的,人也仿佛长大长高了许多。

依稀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有一种人从小就容易记得事情遗留下的感官印象,而事件发生发展中诸如此类的过程往往就淡忘了。哲人说拥有这类秉性气质的人,即使在将来没有成为诗人和艺术家,但无疑生来就拥有欣赏高雅艺术的潜质。如果此说属实的话,那么我若显若隐时有时无的光与影声和色的感觉,是应该首先归功于这一次远足的早年开发了。我虽然说不上学诗有成,哲人后半句话却应验了我把自己第一次旅游的许多具体过程给淡忘了。

我们远足的目的地石洞书院,相传南宋硕儒朱熹曾坐馆授徒。它位于今浙江省乐阳市郭宅镇以西两华里。据县志记载其沿南宋以下历朝历代都不曾改变过这里的书院建制,及至近代康梁变法新学兴起,它才渐渐地冷落了。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兴旺发达过一阵子,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与老作家王西彦共过事,编辑过抗日刊物《东南战线》、《青年友》的郭莽西烈士就在这里利用书院故址,收揽热血青年,宣传抗日救亡。据校长介绍,郭先生还是他的老师,我只记得校长对那壮怀激烈的生活不胜缅怀。我后来又听家父说起,郭先生也是家父的老师,他临解放前夕,在上海提篮桥狱中死于特务的枪口之下。

石洞书院,在我的记忆里,就这样只与朱熹和郭莽西两位历史人物有关了。语曰:“智者乐水,仁者近山。”这两位一头一尾不同年代的学者和志士,果然是有眼光的,心有灵犀。

我现在自然知道,人们总是以自己美好的愿望去想象过往的历史和人物,这是中国农民自身善良人性的喷发和折射,其实已与历史人物并无多大关系。试想,当人在现实苦难中无处寻求慰藉,又看不清未来的面目,不把心灵的视线转向过去,或凭一星半点过去还残存着的蛛丝马迹去编织美丽的梦,除此之外又还能干些什么呢?!我今天想来,传说的生命力无非扎根于现实中。石洞书院遗址,朱熹传说,及实有的郭莽西先生一介书生投身救民于水火的正气,之所以能复合成一颗象征文明和善良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不得不说,一方面是因为我将自己第一次旅游的前前后后,进行了一番记忆和印象的筛选,另一方面,又因为,石洞书院及有关的一切,并非只是一处文化遗址而已,它是一处凝结了源远流长中国知识分子多方面人格力量的历史磁场事后相隔三十余年,我趁一次省亲返家的机会,特意翻山越岭地重访了石洞书院。谁知,我重温旧梦的兴致,遭受了一次比关黑屋和严刑拷打要难受得多的打击。石洞书院已荡然无存,片瓦不留,一片荒草离离,连断垣残壁也无处寻觅。我说不清自己的感受了,也很难说得准确与否,这是否仅仅是“十年浩劫”中的辉煌战果,乃至更早些,我推测它从土改以后,就不曾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废弃不用久矣,它也许作过农家用来堆积柴草、泥块的柴房,渐渐破败以后又把有用的石料、木料完好无破损的砖瓦,一股脑儿统统拆去移作它用了。呜呼,我生平第一次那么宝贵的记忆,也只能仅仅保护好自己的记忆不受岁月磨损而已。但,栽在心里时时发痛的同时,又始终矗立着一座只属于我自己的石洞书院。因生平第一次旅游而获得艺术感官的第一次开放,自然就更成为我生命史上无可替代的圣迹了。

同类推荐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尘劳

    尘劳

    对即将面对的生活,万芬满是愁闷。她准备努力去适应,去调整,要在心里腾一个地方,容纳小蒲。她一大早就起来练瑜伽。一向爱睡懒觉的老蒲,也早早起来,因为儿子要回来了,有点兴奋。他站在一旁,看万芬双膝跪地,身体后弯,两手放在脚后跟上,他笑嘻嘻地说:“哈哈,儿子回来了,我又活了。”万芬本来还能挺一会儿的,听到这话,提早收身,向前匍匐下去,两手在垫子上努力向前伸,可是,已经无法体会胸部、肩肘肌肉和筋脉的抻拉感了,因为心里又郁闷起来。结束骆驼式,她开始做起重机式,两膝跪在大臂上,两脚悬空收起,这需要专注、臂力还有平衡的能力。她可以坚持一分钟,却听老蒲又说,儿子回来,先在家住上半年再说。万芬终于无法保持平衡了,猛地,她双脚落地,嘴里喷出火来。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曾说流年(全五册)

    曾说流年(全五册)

    《曾说流年》系列共5册,以日记体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作者自2014年至2018年间的所思所想,内容包括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和反思、对时节及身边人和事的评论、对童年的回忆等,作者引用先贤的诗句抒发自己的生活感受,文字清新自然,读来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异界药王

    重生之异界药王

    携药鼎重生揽九天银月舞天下风云踏强者之巅药王亲传弟子,携药王谷至宝药王鼎转世重生,在陌生的世界里,一步步踏上巅峰,重振药王谷威名!
  • 邻家的恶魔校草

    邻家的恶魔校草

    他把她抵入墙角,嘴角弯起个好看的幅度“怎么,现在不要本少爷了?以前不是追着跑着要嫁给我么,嗯?”“以前,以前我不懂事,小孩子过家家嘛,何必当真呢,呵呵呵”“我当真”说完就堵上她的唇,欲罢不能。。那年,她五岁,离开了他,这年,她17岁,他18岁,她还想着小时候温柔的他,他却只想着要怎么样才能将现在的小羔羊收入囊中。。
  • 天月凌

    天月凌

    她本是魔界圣主的女儿,可却爱上了仙界最无情的他,她对他说:我真的在你心中只是她的替身吗?
  • 都市修仙录

    都市修仙录

    重生地球的青肖上仙,本想安心修炼弥补遗憾,没想到平静的生活被接踵而来的美女打破,女总裁,女护士,女警察,哦买噶,你们别这样,我要好好修炼!
  • 碧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碧海(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不受宠爱的皇子,主动担起重任,往西域大漠里去寻找虚无缥缈的碧海、探查未知的国运。前尘往事与今生伤痛纠缠难解,面对无人的广漠天地时,其实也不得不真正地面对自己。究竟他为什么要远离京城?他能否找到碧海?碧海所在处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一个在行走和寻找间发生的故事,有关生与死、爱与哀愁、心与空幻、轮回与时间……或许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自心所造的世界。
  • 守得花开伴月明

    守得花开伴月明

    “从前,她认为生命中的那个人不可能再出现了。可究竟她比较幸运。使得她可以遇到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的人。海枯石烂,至死不渝。”
  • 精灵之梦幻降临

    精灵之梦幻降临

    原本混乱的精灵世界,因为一个传奇的出现,建立起了和谐有序的精灵联盟。然而,建立精灵联盟后,那位传奇却不知所踪,精灵联盟尽最大努力寻找,却一无所获,最终只能放弃。秦风,一个普通大学生,一觉醒来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带着和他前世最喜欢的阿勃梭鲁一起走上巅峰......(其实是一本偏轻松类型的书...)前面有点毒,不过越后面越精彩!希望大家能沉住气看下去
  • 这个春天有我在

    这个春天有我在

    女主在去男主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在梦里梦到她和男主在一起了,结果一觉起来却发现是梦……
  • 伤寒捷诀

    伤寒捷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俗话说,人最大的弱点是不能认识自己。也就是说,有的人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有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大多不能进步,而看不到自己优点的人有着潜在的发展空间,这样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优点,甚至由绝望变为希望,他很可能成就了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