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07300000004

第4章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

聊天

散文是聊天艺术。何谓聊天?就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方式,万事天做主,什么事都先跟天说,人顺便听到。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也是所有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表达。从地上开始,朝天上言说,余音让地上的人隐约听见。文学艺术的初始都是这样。最早的文字是字符,写给天看的。最早的诗歌是巫师的祈祷词,对天说的。说给天听,也说给天地万物听,那声音朝上走,天听过了,落回到人耳朵里。

民间的传统戏台对面都有一座庙,庙里诸神端坐。听戏人坐地上,戏台高过人头,那戏是演给对面庙里的神看,说唱也是给庙里的神听,唱音越过人头顶,直灌进神的耳朵。整个一台戏,是台上演员和庙里的神交流,演戏者眼睛对着神,很少看台下的人,他知道自己唱的是神戏,不是人戏。人只是在台下旁听,听见的,也只是人神交流的“漏音”。

至少在《诗经》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创造出了一整套与天地万物交流的完整语言体系,《诗经》中有数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有形态,有声音颜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是叫声,雎鸠是名字。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首篇。

这样一个通过《诗经》《易经》《山海经》等上古文学创造的与万物交流的语言体系,后来逐渐失传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科学语言。

对天地说话,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这是我们中国散文的一个隐秘传统。

喧荒

与聊天相近的还有一个词叫喧荒,北方语言,喧是地上的嘈杂之音,荒是荒天野地的荒。想想,这样一场语言的喧哗与寂寥,时刻发生在民间的墙根院落。

喧荒或从一件小事、一个故事发端,无非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是逐渐的,语言开始脱离琐事,有了一种朝上的态势,像荒草一样野生生地疯长起来,那些野生出来的语言,一直说到地老天荒,说到荒诞荒芜。

这才叫喧荒,是从地上出发,往虚空走。直喧到荒无一言,荒无一人。

这是话语的奇境。

无论是聊天也好,喧荒也好,都是把地上的话往天上说,也就是把实的往虚里说,又把虚说得真实无比。也无所谓有无,喧至荒处,聊到天上,已然是语言尽头,但仿佛又是另一句话的开始。

仪式

到乡间随便坐到哪一个墙根,跟那些老人说话,听他们喧荒聊天,聊的全是散文,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可能聊出小说,也不可能是诗歌。据说在唐代人人出口成诗,但现在,我们在民间言语中听到的多是顺口溜之类的东西。

我知道有一些草原民族,他们日常聊天会有诗歌。新疆的哈萨克族,当客人到主人家毡房,进门后会吟诵赞诗,先从毡房开始赞美,一直到毡房中的铁炉子、炉钩、炉铲子、炉子上烧奶茶的茶壶,然后赞美主人家的牛羊,赞一圈最后赞美到主人,都是现成的诗歌或者现成的模式,有时客人即兴发挥,主人听得高兴,家里被赞美的一切也都听得高兴。客人在赞美主人家的毡房时,一定相信毡房会发光。赞美羊时,羊会咩咩回叫。哈萨克是一个诗歌民族,把诗歌日常化,又把日常生活用诗歌仪式化。

我们不一样,是一个散文民族,说一个事情的时候总是先入为主地用散文的方式去说,就像聊天,从一个小事开始聊起,拉拉扯扯把整个村庄聊完再回来。

传闲话

在民间更接近散文创作的是传闲话,闲话是一种民间散文体,女人最喜欢嗑瓜子倒闲话,先由一个小事开始,看似在讲故事其实完全不是故事,讲的是是非,是道德。

当一件小事经过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时候,就进入了散文的二次创作,传遍整个村庄回来的时候,早已不是原初的故事,被中间的传播者添油加醋,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是非观点,最后一个故事被传得面目全非。

俗话说,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长虫是蛇。一条蛇经过三个人去传,就变成长腿的动物了。这个让长虫长出腿来的过程,就是文学创作。不可能传到长出翅膀,长出翅膀就是飞龙了,那不叫闲话,是神话了。

散文创作跟传闲话一样,是有边际的。一个现实中的事物经过散文家的自由想象、恣意虚构,但仍然在我们的经验和感知范围之内。人间的故事在人的想象边缘找一个合适可信的位置停下来,不会超越感知。

散文是人间的闲话,不是神话。变成神话就没人相信了。

说书

还有一种民间语言形式叫说书。

小时候,我的后父是个说书人。我们住的那个偏僻村庄,只有一个破广播,有时响有时不响,收音机也不是每家都有。我记得一到晚上,村里许多人就聚集到我们家,大人们坐在炕上,炕中间有个小炕桌,炕桌上放着茶碗、烟,我父亲坐在离油灯最近的地方,光只能把他的脸照亮,其他人围着他,我们小孩搬个土块或者小木凳坐在炕下面,听我父亲一个人讲,讲《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仁贵征西》。我父亲不怎么识字,他所讲的那些书,全是听别的说书人说了之后自己记住的,在我印象中,我父亲从来没有把《三国演义》或《杨家将》讲完过,他讲不完,他学的就是半部《三国演义》,他经常把三国讲乱,提起三国乱如麻,不如我给你讲杨家将吧。三国讲不清楚就讲杨家将。

中国人的这种说书传统非常有意思,说的是小说,讲出来就变成散文。因为说书人要经常把故事打断,停在那去倒是非,做道德判断。故事停下来时,小说就不存在了,变成散文。任何一部中国小说,一经说书人言说就变成了散文。

乡间的说书人没有几个是看过原著的,多半是从上代说书人那里听来,听的就是一个二手书。然后,说的过程中,今天忘一段,明天又想起一段来,忘掉的部分就是留给自己创作的。每个说书人都不会老老实实去说一本书,总是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加入自己的创作,加入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的道德判断。这是说书人的习惯。故事对他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讲到恰到好处时,停下来去讲是非。

我一直记得后父说关羽投曹营那一章,话说刘、关、张三兄弟被曹操打散,关羽带着两位皇嫂被曹操俘虏,在曹营中一住十二年(其实也就几个月,被说书人夸张)。关羽和皇嫂共居一室,关羽住外屋,两位皇嫂住里屋,中间一个忽闪忽闪的薄布门帘。说书人觉得这个地方应该最有戏,却被作者几笔带过,这其中定有原因。说书人说到这里不跟着故事走了,他停下来,开始说闲话。说当年罗贯中写到这里写不下去,为何?关羽保护两位皇嫂在曹营一住十二年,你想,三人共居一室,两位皇嫂年轻貌美,关羽正值盛年,可谓干柴烈火,焉能没有奸情?若无,不合乎人性。若有,该如何下笔?话说罗贯中正在窗前捻须作难,苦思冥想,忽听窗外雷声大作,老先生抬头一看,惊呆了,只见关羽关圣人在云中显灵,双手抱拳,曰,老先生笔下留情。

说书人替作者把这一段交代圆满了。

西方小说是让故事从头到尾贯通下去,我们的章回小说则会常常地打断故事,把故事扔一边去论道理讲道德。民间说书人沿袭这一传统,他们有能力把故事停下来,论一段是非后,故事还能接着往前走。这是中国章回小说和民间说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人也习惯了这样听故事,因为他们知道听的不是故事,而是故事后面的意思和意义,当他们开始欣赏故事后面的意思和意义时,其实已经进入散文了。我们的四大名著,那些演义,被我们称为长篇小说的鸿篇巨作,一部一部地被民间说书人说成散文。我们在听书中,也学会了一种言说和叙述的方式,就是散文方式,所有的古典小说也被我们听成了散文。

说话

散文就是中国人的说话、聊天、喧荒、传闲话。

我们的散文家在民间不断的聊天和喧荒中获得了新的资源、新的词汇,像聊天和喧荒这样的词,不可能由作家创作出来,可能是古代作家的词语流入民间,被民间继承下来,然后又被作家重新发现,所以散文就是我们的一种说话方式。有时候,散文家需要在民间说话中寻找散文的新鲜语言,更多时候,那些古往今来优秀的散文流传到民间,影响国人的说话方式。民间聊天和文人文章,相互影响,形成国人的说话方式和散文写作方法。

“天”和“荒”

散文不是小说,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讲故事。散文是乡人聊天,所有该说的话都已说完,该发生的事都已发生完,看似没有任何话可说的地方,散文写作才刚刚开始。

散文就是从生活的无话处找话。

散文不讲故事,但是从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说话,这叫散文。

小说的每一句都在朝前走,散文的每一句都是凝固的瞬间。

散文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和篇幅容纳一部小说的故事,但是散文总是能让故事停下来,让人间某个瞬间凝固住,缓慢仔细地被我们看见,刻骨铭心地记住。

所以散文也是慢艺术。慢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这个世界的匆忙用小说去表述,这个世界的从容和安静用散文来呈现。散文是沉淀的人心,是完成了又被重新说起的故事,它没头没尾,但自足自在。

大多数散文写日常,既然是日常那肯定是常常被人说尽,说出来就是日常俗事琐事,在这样的散文中怎么能写出新意,只能绝处逢生,日常被人说尽处才是散文第一句开始的地方,无中生有也好有中生无也好,散文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在所有语言的尽头找到你要说的一句话。

小说有明确的故事走向,有事件的结局和开始,有严谨的结构。小说需聚精会神去写。散文则要走神,人在地上,神去了别处,这是散文创作的状态。也如聊天,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的时候,人把地上的负担放下了,就像把身上的尘土拍落在地。聊天开始,就有了这样一种态势,他知道自己嘴对着天在说话,对着虚空在说话,对着不曾有在说话,对着一个荒在说话。

散文无论从哪写起,写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者心中得有那个“天”和“荒”。心中有“天”和“荒”,才能写出地老天荒的文章。

散文是一种飞翔的艺术,它承载大地之重,携尘带土朝天飞翔。许多散文作家是爬行动物,低着头写作到底,把土地中的苦难写得愈加苦难,把生活中的琐碎写得更加琐碎,把生活的无意义无味道写得更加的无意义无味道。他们从来都不会走一会儿神。

我喜欢像聊天一样飞起来的语言,从琐碎平常的生活中入笔,三言两语,语言便抬起头来。那是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说的架势,也是仪式。

2017.1

山西散文年会,太原

同类推荐
  •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中,既有新体诗,也有旧体诗,还有一些词,甚至还有一些打油诗。不管哪种诗体,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清廉可敬,贪腐可恶,反腐倡廉,抑浊扬清。如果读者能从中品出悠悠历史岁月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音韵,将是笔者之莫大欣慰!
  • 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发展历程,重点描写了其在二战期间的独特作用,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精锐最神秘的情报组织的真实情况,通过对其经典谍报案例,天才谍报人物的介绍,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央情报局的兴衰,和其在为保卫国家利益方面做出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传奇历史。
  • 非虚构的艺术(译文纪实)

    非虚构的艺术(译文纪实)

    普利策奖作家与《大西洋月刊》资深编辑黄金搭档40年,非虚构,其实你可以写得更好!《非虚构的艺术》记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编辑在近四十年的共事中所汲取的经验教训。它的目标受众是读者和作家,是那些关心写作、关心如何写作和提高写作的人。我们基本的前提,就是你有能力学会如何写得更好。在坚持事实方面,我们毫不含糊。非虚构远不止于事实确凿,可是它的出发点,就是不要凭空捏造。如果事件发生在星期二,那么星期二就是它发生的时间,哪怕星期四会构成一个更有条理的故事,也不能因此改动时间。当然,这并不等于把事实和真相混为一谈。我们同样相信故事和人物的力量。
  • 热爱

    热爱

    1950年,新中国刚刚解放,留苏归来的热血青年苏明涛与身份不明的沈寒秋在桥上相遇,一刹那,爱情的种子已在苏明涛的,心中深深地扎根。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即将掉入一场劫难!苏明涛与沈寒秋再次相遇,可为什么沈寒秋冷若冰霜,恍如陌生人?为什么沈寒秋行踪诡异,对自己的过往遮遮掩掩?又为什么会忽然离开他,与他亲同手足的兄弟许军走在一起?到底她是谁?这是一个情节曲折、充满悬念的反特爱情故事,剧中的主人公秉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在动荡的年代尽情抒写他们的青春故事,当一切褪去,唯有热爱被人铭记。
  •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以日记体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作者误入传销组织,面对疯狂的洗脑,从排斥到疑惑,从疑惑到沉迷,只到最终醒悟,逃脱虎穴的全然经历。整个文章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所谓善意的谎言为脉络,深入传销的各个层面,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着那种非同寻常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地官司徒

    地官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x冰战

    x冰战

    圣龙降地,斗兽玄宗,一双眼看清世间凡尘,一双手抚倾俗景。一枚徽章发出斗志的光,不关灰暗还是璀璨。都要记住当初的目标。激起你睡意未醒的能力,要世称无人可挡的他们看看,谁是王者
  • 冥河之子

    冥河之子

    在远古的时代,冥王掌控生死轮回,六界最高秩序。十万年前,神魔双帝贪图永生,谋害冥王,入侵幽冥,并将冥界的母亲之河冥河击碎,下落不明。此后,生死轮回秩序惨遭破坏,六界动荡,生灵涂炭。万古常做伴,长天与冥河。大道执掌心,众神皆尘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拉斐尔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Raphael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
  • 从鬼灭开始牛掰

    从鬼灭开始牛掰

    “你才学习了一个月的剑法,没想到竟然可以达到如此境地,”鳞泷左近次的精神有点恍惚:“看来,我收了一个天才的弟子。”“也许,这个乱世可以在你的手中结束。”“老头子,我是天才这种事情,你就没必要隔三差五的强调了,”李威又回到了烧烤架旁,把烤架上的肉翻了个儿:“另外,老头子,你什么时候教我水之呼吸?”鳞泷左近次的怨气+666!叮!受到鳞泷左近次的指导!学会水之呼吸!【初级!】0/10000叮!恭喜宿主获得呼吸法:火之神神乐!【中级0/300000】
  •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

    《白话容斋随笔精选》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考证、评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书中既有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杂谈和文坛轶事,更有对宋代典章制度、官场见闻、社会风尚的记述。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评论精彩、考证严谨,其价值远远超过同类书籍,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该书通俗易懂,作者从小处入笔,写出人间沧桑,喻道理于点滴之中。阅读《白话容斋随笔精选》,可以让人消除疑虑,明白事理;可以让人心存感恩,摒弃丑恶;更可以让人增长见识,澄清谬误。
  • 天生绝配:我的竹马总裁

    天生绝配:我的竹马总裁

    她是欧洲四大家族之首风家小少主,他是沈家嫡系继承人。原本不该相遇的两人,却因为她母亲走了一辈子。“沈宸宇,我走累了,你背我好不好?”某女一直在某男的身后走,走的有些抽筋了,无奈的对走在她前面的某男恳求道。“我都有些怀疑我儿子在你肚子里的会不会抱怨你这个母亲懒了。”某女吐了吐舌头“就算抱怨又如何,他依旧从我肚子里出来”某男:“……”(甜蜜宠文,偶尔有些虐,第一次写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做单位欢迎的员工

    做单位欢迎的员工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