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900000016

第16章 第三辑书生意气(4)

第三辑书生意气(4)

亦是亦非“相当于”

不才好动,在大学、报社、出版界全待过。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得出结论:报社的职称最难“写”得,出版界的职称最易“编”取。在报社连中级都评不上的人,到了出版社可能已混到了正高。所以,当报社或研究所的朋友说:你们的编审等于我们的高级记者、研究员,我往往就会说:不是等于,是约等于,也就是相当于。

套用某名家的名喻:创作是处女,编辑是媒婆。不过,在提倡自由恋爱的现代社会,媒婆的作用越来越小。在港、台出版的书刊上,基本上见不到媒婆——责任编辑的大名。这对顾盼自雄的媒婆确是很好的清凉剂。最有能力的编辑同最无经验的编辑往往作用相同:只要“不著一字”,就可“尽得风流”。所谓的编辑含量,就是对处女的胡涂乱抹,强制美容。含量越高,观众见到的新娘就越失其本相。高级记者、研究员、教授则不同。他们要一篇一篇地写文章,一部一部地著书,全凭自己的实力取得成功。别人用二年才写好一本书,我只需一周就能编完。虽然写自己的作品和编别人的作品获得的职称都是用“中级”或“高级”来表示,但职称中的原创性或智力含量是无法相等的,说是相当于已经很勉强了。

环视四周,相当于的情况比比皆是。在部级单位里,局长可能才有专车;而在科级单位里,一把手就有专车。科长在这个意义上相当于局长。晚报社一成立,别管有几个人,社长、总编就是局级,日报社社长、总编手下的人十倍于晚报社,其老总仍然是局级;《人民日报》一挂牌,不管有几十人还是几百人,其领导都是部级。万人大厂的厂长,却只是个处级。假如该厂长到了中央级报社,按级别连个中层都“套”不上,只能当一个相当于处级的办事员。前后被关押了二十二年的陆铿,在被释放前对公安干部说:国民党报工作人员,是按自由职业对待,都没有级别。结果被告之:北京《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是副部长级,你是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比照《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级别,以副部长级落实政策。虽然陆铿被捕前已经退党、跳槽,可是,一朝为“官”,终身受益(《陆铿忏悔与回忆录》)。

《中国青年报》刊登过一篇文章,对新疆给予当地院士副省级待遇颇不以为然,认为太俗。但在我们这个“官本位”威力很大的国家,人们只认省长而不认院士,只服官而不服科学家,院士只有“相当于”副省长时,才能享受到本应享受的待遇。官职是硬通货,可以随身携带,走到哪里都好使。各行各业的人只有“换算”成官级时,才能获得承认,才能进行比较,否则就是白扯。难怪人们把升官说成是进步,仿佛只有升官才能体现进步,唯有升官才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百来号人的单位里能有十一位副主任,小县里也会有十二位副县长。这也就是为什么任何职业都得与官级挂钩,“相当于”遍天下,以至出现了“处级和尚”、“局级方丈”的说法。正式的职务后人们也都希望再长条小尾巴——科长(副处级)、处长(副局级)。换句话说,也就是相当于副处级的科长,相当于副局级的处长。

学者谢泳说: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红耳赤心有愧才对。北大一位老教授曾撰文:有一位教授,竟然说《十三经注疏》是阮元写的。夫复何言!今日的教授能够相当于过去的教授就烧高香了,遑言超越。

一位著名作家说:我没有上过大学,现在是一级作家,相当于教授。自得之情溢于言表。作家与教授很少相等,只能相当于。既是作家,又是教授,令读者和学生都心服口服的人,如金庸、王安忆,在作家中毕竟是极少数。有的人连一部像样的书都没写过,不用说外地,连本埠读者都不知其为何许人,却被评为一级作家,因为评、聘两分离。只要在本单位同领导关系好,或者干脆就是个领导,一旦有了工资和职称指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申请一个一级作家。而评委会乐得送个人情,反正职称和工资指标由被评选人的单位承担。而有些著作等身的专业作家,反而因没有正高指标而久居老二级(副高)。

上海市曾组织一批一级演员到高考复习班学习四个月,准备送他们到大学深造。谁知一经考试,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四门课,成绩最差的总分才二十八分,平均每门七分。以职称而论,一级演员是相当于教授的。但以成绩或者说以文化知识而论,这批演员连考大学都不够格。由此我们得知,演员就是演员,教授就是教授,相当于是不应存在的。

一位著名作家说,他的理想是当一位教授,因为教授受人尊重,知识渊博。而一位相当于教授的人在《中华读书报》上表示,更愿意成为作家而不愿当教授,因为作家接近社会,头脑灵活。不管他们是“狐狸”欣羡“刺猬”,抑或是“刺猬”仰慕“狐狸”,可以说都是“围城”现象,关键还在于各自的创造性。

教授、研究员、高级记者、一级作家、一级演员、编审……职业各异、职称相同的人总有碰面的机会,总有比较、挂钩、“相当于”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要妄自尊大,也不应妄自菲薄。两强相重则互谦:彼此彼此。双方相轻则互詈或互嘲:别说咱,说你;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呦。

西方的忏悔与东方的隐讳

——以德国和日本为例

这是一篇拖延了十五年之久的短文。

1994年5月,我开始在《散文海外版》当编辑,在刊物上读到了赵鑫珊先生8000字长文《德国人的忏悔》(两年后作为附录收入《希特勒与艺术》一书)。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此一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当时,波兰东道主们感到极大的震动和惊讶,许多人感动得落泪。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人的忏悔》中写到:“战后没有一个日本领导人会在冤魂面前有德国总理的负罪感,更不会有下跪的举动。……在今天的德国,否认战争罪行的言行是一小撮为警察追捕的光头党人所为,而在日本则是来自每一届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还有比这个差别更能说明问题的吗?”读罢赵先生充满激情的宏文,当时我也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如果趁热写文章,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短文了。

十五年过去了,心也凉了,血也冷了,没有热情激扬文字了。不愿写文章,写文章就得兴奋,就得动真情,久而久之就会伤身体。牢骚太盛防肠断,除了给自己找病之外,什么用也不顶。要不是看到5月23日清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跳崖自杀,心有所动,也不会有这篇小文。

日本拒绝道歉,我现在更倾向于认为是一种区域性而不是民族性。东方哪个民族有忏悔意识、认罪习惯呢?我这样说并不是为日本开脱。只要它不道歉,即使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尽管它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平均寿命女人86岁,男子82岁;山青水秀,它仍然是个“无赖”国家。

日本从19世纪明治维新开始向西方学习,立志“脱亚入欧”, 其政治、军事、教育、经济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变革,远比清政府只进口武器、机器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混蛋政策彻底,它在甲午海战中打败不思进取的老大帝国就毫不奇怪了。现在看来日本也只是学到了西方的皮毛,精神实质并未学到。起码西方的忏悔思维、道歉方式没有学到,尽管下跪是更东方化的做派。反过来想想,东方国家哪一个不是认为自己一贯正确、永远正确而拒绝道歉呢?

东方国家对自己的罪行,不是装聋作哑就是装疯卖傻。东方国家一贯宣称自己过五关、斩六将,而忌讳提自己走麦城,除非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比如日本,长崎、广岛挨了原子弹,就全世界到处诉苦,结果从联合国捞到了无数的好处。可它怎么就不说说偷袭珍珠港、制造南京大屠杀呢?当然,比起那些遭受了重大海啸、地震灾难能获得国际援助而坚决拒绝的“有骨气”政府,日本是不是更明智、更为国民着想呢?

日本政府不向世界道歉,但它屡屡向本国国民道歉,我们经常可以从报纸上读到,从电视上看到日本阁员甚至首相因不当言行而向国民鞠躬谢罪。尽管日本是第二经济强国,可它向世界的慈善捐助却是微乎其微的。它对不起世界人民,可对得起本国人民。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为的是宣扬国威,赏赐诸国。他真以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中心,等着别国来朝圣呢!自己的国民都吃不饱,还打肿脸充胖子,去赏赐别国。明成祖对得起世界人民,却对不起中国人民。不仅是明成祖,从夏朝到清末,哪一个封建王朝的哪一个万岁向人民真心地认过罪道过歉呢?

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十四年的侵华战争,据统计他们屠杀了三千多万中国人。罪大恶极!可我们想一想,从夏朝到清末,本国人杀死了多少本国人?炮烙、车裂(五马分尸)、刖、劓、醢、人彘(人豕)、膑、去势、幽闭、抽筋剥皮、腰斩、凌迟(千刀万剐)、夷三族、诛连九族、灭十族,本国人杀本国人从来不心慈手软,从来都是花样翻新。加上旱涝蝗灾、兵祸瘟疫、天灾人祸,哪一年不死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有谁为此道过歉?

战争中死人是正常的。和平时期大规模死人就不正常了。几千万无辜被活活饿死的冤魂招谁惹谁了?国家元首被迫害至死,阁员被活活打死,名副其实的将军(不是文职将军)莫名其妙离奇神秘地死,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学者生不如死纷纷自我了断,那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时代啊!又有哪一个“风流人物”忏过悔、道过歉、认过罪呢?况且,被日本人杀了,有可能成为烈士,留芳一时(流芳百世是伟人的事)。而被本国人杀了,很可能遗臭几年(遗臭万年同样是大人物的专利),罪名有的是:谋反、叛国、土匪、暴徒、乱党、叛徒、内奸、工贼、反动派、反革命……

鬼子的三光政策,除了杀光,还有烧光和抢光。先看看古人吧。“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并放火,但把圆明园抢劫摧毁得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干干净净的还不是国人吗?据统计,几十年里,以革命的名义和建设的借口,几百年来保留下来的数百座城(墙),几乎全被拆毁,全国只有四座城墙较完整地幸存了下来:陕西西安、湖北荆州、辽宁兴城、山西平遥;名气最小的平遥已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为当地带来大笔财富。

“仅1966年11月9日至12月7日,北京红卫兵共毁坏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历代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国宝70余件,珍版书籍1000多册!……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普查)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竟有4922处被毁,其中大部分毁于1966年的八九月间。……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李悔之:《文物劫:红卫兵“文革”中破坏了多少“兽首”?》)

东西洋鬼子(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本)从中国掠夺走的珍宝都完好地保存在私人或公家博物馆,不管怎么说还存在世上,我们还有可能讨要回来,如埃及向法国讨要成功的被掠夺的狮身人面像胡须。我们自己的文物宝贝却无缘无故地烧毁、砸烂,我们不是比“鬼子”更疯癫、更混蛋、更不可饶恕吗?可是,有人为打、砸、抢、烧忏过悔、道过歉、认过罪吗?

2001年3月初,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不理会联合国及其他国家的反对,利用重型武器摧毁了佛教瑰宝卡米扬大佛。塔利班的这一行为是对人类文化遗迹的摧残,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我们灭绝文化、消灭文物、摧残文人的罪行,远远超过塔利班,肯定也遭到了共同的谴责,只是那时我们闭关锁国,老百姓听不见而已。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烧书、打人(甚至打死人)、毁碑、掘坟的“英雄们”,有哪一个忏过悔、道过歉、认过罪呢?呸!

希特勒犯的是战争罪、反人类罪……在德国赞美希特勒是违法的;同样犯了反人类罪、种族灭绝罪而没遭到清算的人物,如日本天皇,死后还有极端分子喊“万岁”。这些极端分子好像不是喝奶喝水而是喝血长大的,除了唱“就是好”之外,就不会唱别的。为了提高点击率而耸人听闻,昧着良心歌颂魔鬼。

卢武铉前总统毅然决然地一跳,证明了自己是个有廉耻的人,以死谢罪,是个真爷们儿!据说他夫人和他哥哥一共才受贿700万美元,毛毛雨啦!中行广东开平支行前后3任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把总额4.82亿美元的银行资金陆续转移到海外。案发后,3人经由香港逃亡加拿大、美国,还把自己的老婆都弄出去团聚了。老哥仨个个活得有滋有味儿、劲儿劲儿的呢,没一个想自杀。他们的上级也没听说有谁被追究责任或自觉辞职的。“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是韩瀚悼念张志新的名诗《重量》,第一个字改成“他“,用在这里就挺合适。卢武铉的英勇一跳,让我看到了东方民族忏悔意识的升华,因此有了这篇短文。

震惊:300多万右派!

《直立行走的水》(《南方周末》2009年2月19日)披露右派人数不是50多万,而是300多万 ,按图索骥找到出处,把前面三段引在下面,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看全文。

同类推荐
  • 上海女人

    上海女人

    巴黎女郎,西贡小姐,香港苏丝黄……还有,上海女人。上海女人,是女人中一个界限最为模糊,行为最为扑朔的一族。她们有的是少奶奶、名媛,有的是上海卡门、弹性女孩。她们优雅地穿行于旧租界的古老建筑之间,散发着亦正亦邪的女人香。她们既嗲又娇,媚中带傲,在吴侬软语中,在烟视浅笑间,书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传奇。被称之为“触及老上海灵魂”的作家程乃珊,在这本《上海女人》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娓娓动人的笔触,讲述了百年来各种上海女子的故事:如王家卫御用的“上海百搭”潘迪华,《花样年华》《阿飞正传》里有她妖娆的身影和糯软的沪语。她曾活跃于上海的歌台舞榭,而后迁居香港,成为香港第一个华人爵士音乐家……
  • 茴香

    茴香

    茴,草头底下一个“回”。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小凌由此联想开去,把《茴香》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风和日丽聚集“凌”家,和风习习,温温暖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在小凌那里,她总能排除负面信息负面影响,像一棵向日葵,向着光明,要么在风和日丽中,要么等待日丽风和,显示着正能量。但这一部分,不仅仅是正能量,还有趣味,还有生活的味道。孩子小时,趣味在夫妻的争执上,《孩子像谁》,孩子哪点好,夫妻各说孩子继承的是自己的基因。到了《女儿的作家梦》《想当小队长》,再到《给90后的小棉袄@正能量》,无疑,女儿是小凌心中的宝。
  •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大家小书:晚明思想史论

    本书充满激情,纵横捭阖,论及佛学的兴起,西学东渐等,视野宏阔。附录《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两书合观,包括其思想背景、治学方法、民族思想、哲学思想、历史思想、政治思想,均一一缕析,创见频现,引人入胜。
  • 轻快悦读悦活:飞天

    轻快悦读悦活:飞天

    本书萃集了闪小说191篇,内容广泛,汇集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生活的积累,以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字智慧。作者惯于用现实批判主义的手法来写作,作品信手拈来,构思巧妙,弘扬正义,鞭笞丑恶,颂扬美好,针砭时弊,既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也适合成年人欣赏,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 岐山文学

    岐山文学

    这是一本作家作品集。大都为岐山籍作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作家中有日如中天的杨红柯,也有近年涌现出的青年才俊秋子红、夏梦、梁亚军、李炫征、王英辉、墨玉等人。后生可畏,他们是岐山如云作家中的一批佼佼者。他们奉献给本期的作品蔚为大观,成为一道壮美而又秀丽的文化风景。
热门推荐
  • 时代新兵

    时代新兵

    在已知的银河系相邻滴宇宙中有着一个铯钡镧铪系
  • 威武我大夏

    威武我大夏

    大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夏朝,人物涉及王侯将相、贩夫走卒、花魅仙神,讲述人、神、鬼三界里一则则活色生香的传奇故事。
  • 钰见IV

    钰见IV

    钰有珍宝的意思。
  • 轮回追凶

    轮回追凶

    不可能!我不相信。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性可以丑陋到如此。萧冉记住这个名字,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实,可是我能告诉你们孽因孽果,因果轮回谁都逃不掉。
  • 无法掩埋

    无法掩埋

    一位麻风病患者成为圣地巴勒斯坦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一位中世纪探索家穿越亚洲的旅行路程比马可波罗更长远;俄罗斯队战瑞典王国不可能发生但却真实发生的胜利,动摇了东欧实力的平衡……本书讲述了历史上改变世界的迷人事件。作者拥有讲述故事的天分,阐明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从古至今的有关冲突、英雄主义,以及惊人发现的非凡故事。
  • 快穿之她可盐可甜

    快穿之她可盐可甜

    “嘶,别动,我好疼啊!”她泪眼汪汪的看着为自己上药的男人。摔!说好的温柔以待呢?疼死了她了好吗。系统:宿主,Boss大人为你疗伤就知足吧。桃夭夭:不然呢?系统:下个世界被男神关小黑屋哦。“滚,狗系统,你是哪边的!”表示她并不想攻略男神好吧。作为六界祸害的桃花精桃夭夭,在拒绝一大票追求者后,被系统坑去三千小世界为男主,男配们送温暖了。“叮咚!”“干嘛的!”苦情男主。“送老婆!”“开门,开门啦!”“何事?”缺爱男配。“送老婆!”(男主切片,1v1)
  • 宅男的创世之旅

    宅男的创世之旅

    这是一个宅男兼学霸的创世之旅。天使传授斗气和光系魔法建立了光明帝国,恶魔传授了魔法建立了恶魔领,天启帝国以武立国不尊神明。一个异世灵魂的到来将改变什么,神明恶魔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当他揭开真相的那一刻又该何去何从?
  • 这个皇帝很腹黑

    这个皇帝很腹黑

    她错了,她不应该专看长样连名字也不弄清楚就把‘他’当作表哥往家领。如今可好,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说:“朕是皇帝”。2010年的世界也疯狂了……吓得她连忙扔给他一盒退烧药。他非但不吃且用更‘直接’的方式让她‘承认’了他的身份。一个月后,这个有帝王之相却没帝王作派的男人居然拍拍股屁走人了。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的短暂重逢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分离……而且还是在一个陌生遥远的时代……
  • 首席霸宠:豪门娇妻别想逃

    首席霸宠:豪门娇妻别想逃

    “看清楚,我是唐云溪,不是你的未婚妻!”她不愿做替身,不愿做另一个女人的影子。一瞬间的沉默之后便是一阵痛苦的撕裂和无止境的所求。无情无心,她知道,这一切早该结束……六年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超级大牌,他却成了在家闲赋在家为儿子洗手做羹的好爸爸。一个代言,一场游戏,命运的红线再次将两人紧紧牵连在一起,同时也揭开了当年隐藏极深的一个秘密。“你,带着护照跟我走。”“想约我?去跟我的经纪人排档期。”“排档期?那好,我安排一下。”五分钟后,唐云溪不情愿的登上了私人飞机。“我们要去哪做什么?”“拉斯维加斯,结婚!”
  • 焱魔破仙

    焱魔破仙

    修仙问道之路遇见一只只类型迥异女神的奇遇是怎样的?因出身悬殊,难拥美人在怀,更无法雄立于天地间的凄楚谁懂?是认命,还是不屈?且看杨予如何仙魔同修,争霸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