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9100000024

第24章 主要参考文献

一、卡夫卡作品

The Diaries of FranzKafka,tarns.Martin Greenberg,New York:Schocken,1954.

Letters tomilena,(ed.)Willy Haas,translated by Tani and James Stern,Penguin Books,1983.

Briefe an Felice und andereKorrespondenz aus der Vertobung-seit,Frankfur Tammain:Fischer Taschenbuch,1976.

Hochzeitsvor bereitun genaufdem Lander,Frankfur Tammain:S.Fischer,1986.

卡夫卡寓言与格言.张伯权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叶廷芳、黎奇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

《卡夫卡随笔集》,叶廷芳编,黎奇、张荣昌、郭铬华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年。

《卡夫卡游记》,孙龙生译,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

《卡夫卡全集》,叶廷芳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卡夫卡散文》,叶廷芳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卡夫卡精品集》,高年生选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卡夫卡日记》,阎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误入世界——卡夫卡悖谬论集》,叶廷芳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诉讼·美国》,孙坤荣、黄明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卡夫卡文集》(全四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韩瑞祥等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致父亲——天才卡夫卡成长的怕与爱》,张荣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中文专著

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

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杨恒达编著:《卡夫卡传——城堡里迷惘的求索》,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4年。

阎嘉:《反抗人格——卡夫卡》,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残雪:《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张弘:《我心中的缪斯——西方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王为理:《人之问——思与禅的一种诠释与对话》,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张志伟:《是与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

张志扬、陈家琪:《形而上学的巴别塔:论语言的空间与自我的限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苏宏斌:《现代小说的伟大传统》,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张弘:《美之魅——20世纪前的西方艺术和审美沉思》,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曾艳兵:《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三、外文及中译专著

Spann,Meno,FranzKafka,Twayne Publishers,New York,1958.

Greenberg,Martin,The Terror of Art:Kafka andmodern Literature,New YorK·London,1969.

Binder,Hartmut,Kafka Handbuch Bd.1:Dermensch and seine Zeit.Stuttgar T AlfredKr?ner Verlag,1979.

Stern,J.P.,The World of FranzKafka,Holt,RineharTand Winston,New York,1980.

Pascal,Roy,Kafka's Narrators:Astudy of his stories and sketch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awel,Ernst,The nightmare of reason:A life of FranzKaf-ka,Farrar·Straus·Giroux,New York,1984.

Bloom,Harold,edit.FranzKafka.Chelsea House Publish-ers,New YorK & Philadelphia,1986.

Bloom,Harold,edit. FranzKafka's The Trial,Chelsea House Publishers,New YorK& Philadelphia,1987.

Gray,Richard,T,Constructive Deconstruction:Kafka's Aph-orism:Literary Tradition and Literary Transformation.Max Nie-meyer Verlag,Tubingen,1987.

Bloom,Harold,edit.FranzKafka's Themetamorphosis,Chelsea House Publishers,New YorK& Philadelphia,1988.

Corngold,Stanley,FranzKafka:The Necessity of For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1988.

Sandbank,Shimon,AfterKafka:The Influence ofKafka's Fiction,Georgia Press,Athens,1989.

Alter,Robert,Nessary Angels:Tradition andmodernity inKafka,Benjamin and Schol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Geobel,Rolf,J.,Constructing China:Kafka's Orientalis T Discourse,Camden House,1997.

《论卡夫卡》,叶廷芳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德]克劳斯·瓦根巴赫《卡夫卡传》,周建明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苏]德·弗·扎东斯基《卡夫卡与现代主义》,洪天富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

[日]平野嘉彦《身体的位相》,刘文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德]赫伯特·克拉夫特《卡夫卡小说论》,唐文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孙周兴、李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美]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孟祥森、刘崎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捷]古斯塔夫·雅努施《卡夫卡对我说》,赵登荣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在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德]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瑞士]H·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林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丹麦]克尔凯郭尔《恐惧与颤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美]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探源》,彭镜禧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德]伊曼纽尔·利维纳斯《生存及生存者》,顾建光、张乐天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德]威廉·狄尓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德]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诗与宗教》,李永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日]西川直子《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王青、陈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四、期刊文章

叶廷芳《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文艺研究》1982年第6期。

叶廷芳《通向卡夫卡世界的旅程》,《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李明明《被教化的身体——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篇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文化学探讨》,《外国文学》1996年第3期。

祖国颂《卡夫卡小说语言的玩笑调侃性特点》,《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黄燎宇《卡夫卡的弦外之音——论卡夫卡的叙事风格》,《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姜静楠《遗嘱解读:“卡夫卡式”的后现代意味》,《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

叶青《一个文学家的宗教观——卡夫卡的日记、书信解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胡志明《父亲:剥去了圣衣的上帝》,《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丁国强《残雪、博尔赫斯、卡夫卡:在解读与重构之间》,《中国女性文化》2001年第2期。

姜智芹《我国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叶廷芳《〈乡村医生〉——‘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刘欣《论卡夫卡小说的逻辑悖论》,《岱宗学刊》2002年第3期。

涂险峰《生存意义的对话——写在残雪与卡夫卡之间》,《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昂智慧《解读卡夫卡和他的文学世界——关于〈一条狗的研究〉的研究》,《国外文学》2003年第3期。

曾艳兵《“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孙彩霞《与上帝的疏离:卡夫卡的宗教关怀》,《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刘俐俐《假设命题式批评与“难以解释的符号”》,《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

张德明《卡夫卡的空间意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

梁锡江《窗之惑——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窗”的隐喻》,《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周何法《卡夫卡的自虐狂倾向及其触发因素》,《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胡志明《智慧与恐惧:两种“存在的图”——昆德拉与卡夫卡小说美学的比较研究》,《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伏飞雄《来自边界的眼光——卡夫卡文学观念论》,《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胡志明《打开“椭圆”的世界图像——解读本雅明的卡夫卡批评》,《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孙彩霞《最后审判的寓言——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的“圣经”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林和生《“卡夫卡之罪”与神经症》,《国外文学》2005年第4期。

范捷平《论瓦尔泽与卡夫卡的文学关系》,《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王正《日记中的卡夫卡》,《文艺研究》2005年第7期。

杨嘉乐《试析卡夫卡和弗洛姆之“自我”的本质差异》,《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Corngold,Stanley.Kafka and the Dialec Tofminor Literature,College Literature,Feb1994 v21 n1 p89(13)

Mandel,Ursulamaria.FranzKafka:A Study of the Shor T Fiction.The Germanic Review,Wntr 1994 v69 n1 p38(2)

Bennet,Elvira.Kafka and girls:the case of Leni.Themid-wes T Quarterly,Summer1998 v39 n4 p390(19)

John Zilcosky,The Traffic of Writing:Technologies of‘Verkehr' in FranzKafka's‘Briefe anmilena’,German Life and Letters,52∶3,July,1999.

Michael P.Ryan,Samsa and Samsara:Suffering,Death,and Rebirth in ‘Themetamorphosis’,The German Quarterly 72,no. 2(spring 1999):133-52.

David Pan,The Persistence of Patriarchy in FranzKafka's‘Judgment’,Orbis LitteraruM55:135~160,2000.

Tobias,Rochelle,A Doctor's Odyssey:Sickness and Health inKafka's "Ein Landarzt".The Germanic Review,Spring 2000 v75 i2 p120.

Mladek,Klaus.Radical play:gesture,performance,and the theatrical logic of the law inKafka.The Germanic Review,Sum-mer2003 v78i3 p223(27)

五、国内外主要博士论文

姜智芹《他者之镜——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牛运清指导,山东大学,2002年。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卫茂平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Kowal,Michael,FranzKafka:Problems in Interpretation,Yale University,1962.

Morrison,Jean Antoine,Kafka as Hungerkuenstler,Tulane University,1963.

Foulkes,AlberTPeter,Pessimismin the Writings of FranzKafka,Tulane University,1963.

Sugarman,David Warren,FranzKafka:A Psychological Study,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nal Psychology - Los Angel-es,1976.

Lipski,Karol Pawel,Laten Tmythical Patterns in Twenties-century Fiction:Reversal of the Photographic Image,Brandeis U-niversity,1988.

Matthew,Paul,Starring JosephK:Four Stage Adaptations of FranzKafka's novel ’The Trial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Canada),1997.

Zilcosky,John Theodore,Kafka's Travels:Exoticism,Impe-rialism,Modernis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

Heiser,Gregorymark,Fictions of Sovereignty: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Limits of Narrative,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8.

Swanson,Christinamarie,Narrative Temporality and the As-pec Tof Time in FranzKafka's Shor T Fic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1999.

Devenney,Christopherm,Detours of Writing:Exile and Ex-perienc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 T Buffalo,1999.

Hawkins,Beth Dana,the Unanswered Question: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and Aesthetic Limitations of the Unsayable,Universi-ty of Illinoisa T Urbana Champaign,1999.

Schatz,Annamarie,Seeing Justice ThroughKafka:Know-ing,Judgmen Tand Faith,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 T Buffa-lo,1999.

Goldwasser,James Herman,Answering to the name:Ger-man-Jewishidentity and individualidentity in FranzKafka,Gustav Landauer,and Franz Rosenzweig,Princeton University,1999.

Rehberg,Peter,Lachen Lesen:KonstitutiveKomiKdermod-erne beiKafka,New YorKUniversity,2001.

Beck,Evelyn Torton,Physical Illness,Psychological Wound-edness and the Healing Power of Ar Tin the Life and WorK of FranzKafka and FridaKahlo,Fielding Graduate Institute,2004.

Deeb,HadiKamil,IndividualisMand sexuality:Nabokov's‘Otchaianie'andKafka's‘Scholoss’,Yale University,2004.

同类推荐
  • 分钟与千年

    分钟与千年

    本书分五辑,共收录作者《江南好》、《帘卷西风》等82篇散文。
  •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有一种幸福叫微幸福

    匆忙的大时代里,我们期待大格局,渴望大成功,却不经意间错过了细细品尝“微幸福”的机会。本书通过截取生活的片段,引用经典的故事,使用轻暖的文字,带我们重新发现工作、生活里的,细微的幸福和美好。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是补救过失和错误的方法,而是珍惜和享受的心情。不管你遭遇怎样的境况和风景,都可以用一颗细微的心,去发现和拥抱你手头、身边,甚至心底的温暖和美丽。就像那句简单却动人的箴言所说:“用心、真心、开心,所以生命盛开。”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隔岸风尘

    隔岸风尘

    本套书是女作家张廷珍的散文随笔集,分为《张廷珍散文随笔集·倒挂的玫瑰》《张廷珍散文随笔集·隔岸风尘》两本。作者以女性的视角从人性入手,发现人性之美,歌颂爱情,并用今天的视野,看历史人物情爱世界。作者行文流畅,语言个性突出。
  • 世界比较诗学史

    世界比较诗学史

    本书由四编组成:第一编世界诗学的滥觞;第二编世界诗学体系的形成;第三编世界诗学的发展;第四编中外诗学的相互交流。共计十三章全方位阐释了古今中外诗学的发展演变历史。
热门推荐
  • 一朝梦醒回首已千年

    一朝梦醒回首已千年

    某无良作者:一切悲欢苦痛,皆如梦幻泡影,唯心不死……
  • 倾尽天下之负焱天下

    倾尽天下之负焱天下

    风扬纱衣,七重纱衣,血溅白纱,霞白纱衣绽开冰血蔷薇,蔷薇眯眼,眯眼血染蒹葭。焱国江山岌岌可危,就在周军将要进入焱国首都的前十天,颖雪再次回到了焱国,看到了傅邵仪。他面容还是不曾改变,依旧是倾国倾城,此时的正搂着颖铃欣赏美人笙歌。相见已是无话,对酒当歌,咫尺天涯。再回玄天阁,拂去一身雪花,并肩看天下,只是今日的天下不再昔日繁华。血染江山又怎敌眉间一点朱砂,说爱折花,不爱竹马,终是为你负焱天下。
  • 忆流年兮

    忆流年兮

    被人嫌弃,独自流浪,后来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小阁,开启冒险,一个神秘的小阁,性格各异的小妖们,一个个故事将娓娓道来.......
  • 僵尸王爷很神秘

    僵尸王爷很神秘

    山中的夜色很美,如果忽略这些恼人的蚊子的话。
  • 万界帝王神魔系统

    万界帝王神魔系统

    这是个有着正义之心的人,但他到死才发现只有正义是不够的。偶遇神魔系统变成一个时儿正义是儿邪恶的神魔大帝。穿越万界,寻找道路,完成系统的任务。(新人新书,不喜勿喷)
  • 通转乾坤

    通转乾坤

    少年王通被雷劈,踏入异界,展开新的征程。
  • 都市之超级仙帝重生

    都市之超级仙帝重生

    九千年前,张玄获上古三大奇经之一“圣道经”,踏上修仙大道。五千年前,张玄凭大罗金仙境斩仙界嗜魔-无幽王,震撼仙界,无人不知,无仙不晓。三千年前,张玄破王入帝,成功跻身仙界十大仙帝之一。一千年前,张玄破帝入尊之时,被他视如己出的女弟子洛如凝暗算而亡。被倾尽一生培养的弟子灭杀,夺走一切,何等愤怒!然天不灭他,仙魂飘荡宇宙虚空千年之后,重生至地球富二代张玄身上,从此,他踏上了回归仙界,讨回一切的道路......
  • 无天帝主

    无天帝主

    他本是神界九帝之一的青帝,以丹武入道。为追求那虚无缥缈的更高境界,进入一处绝地,发现了一处神秘宫殿,找到了一把神秘青剑和一颗黑色宝珠,却不幸被杀阵所困,本以为必死之际,那黑色宝珠却保留了他一丝灵魂不灭,并转生在了凡界……
  • 沙漏青春待少年

    沙漏青春待少年

    漫长的青春里,有的人不过是昙花一现却在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箫笙一个平凡的人却承受着不属于她年龄阶段的不平凡故事。曾有人问“你为何能忍受如此多痛苦不堪的事,若是我怕早就痛不欲生了。”她平淡无奇的笑了笑“是吗?我不是没有想过极端的想法,只是有些事渐渐的习惯罢了。”一次短暂的相遇改变了原本以麻木的心灵。那悸动的花朵也悄然绽放。不知中追随他的身影过了两年的时光。卑微的她到了毕业也没有勇气告白。多年后有人采访她“你想忘记又忘记不了的是什么?”她甜甜一笑“我想忘记一个人,一个给予我无限温柔的的人。”“既然他对你那么特别为什么还要忘记呢?”她笑的更绚丽但始终没有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后来再次相遇他说“听说你想忘记我。好久不见!”“好久不见!我都快忘了你。”可惜忘不了。因为我们兜兜转转还是相遇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