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700000077

第77章 灵枢译注卷一(3)

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译文】

左右两缺盆的中央,是任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突;次于任脉后第一行的动脉,是足阳明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人迎:第二行是手阳明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扶突;第三行是手太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窗;第四行是足少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冲;第五行是手少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牖;第六行是足太阳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柱;第七行在颈(项)中央,是督脉所行之处,有穴名风府。在腋下上臂内侧的动脉,是手太阴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府;在侧胸部当腋下三寸,是手厥阴心包经脉所行之处,有穴名天池。

刺上关穴,要张口而不能闭口;刺下关穴,要闭口而不能张口。刺犊鼻穴,要屈膝而不能伸足;刺内关与外关穴,要伸手而不能弯屈。

足阳明胃经的动脉,挟喉而行,有俞穴分布在胸之两旁膺部。手阳明经的俞穴,在它的外侧,距离曲颊一寸。手太阳经的俞穴,在曲颊处。足少阳经的俞穴,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经的俞穴,在耳后完骨之上,足太阳经的俞穴,在项后,挟大筋两旁发际下的凹陷中。

五里穴,在尺泽穴上三寸有动脉处,不当屡刺,以防五俞之血气尽泄。

肺合大肠,大肠是输送小肠已化之物的器官。心合小肠,小肠是受盛由胃而来之物的器官。肝合胆,胆是居中受精汁的器官。脾合胃,胃是消化五谷的器官。肾合膀胱,膀胱是贮存小便的器官。手少阳也属肾,肾又上连于肺,所以能统率三焦和膀胱两脏器。三焦,是像沟渎一样行水的器官,水道由此而出,属于膀胱,没有脏来配合,是一个孤独的器官。这就是六腑与五脏相配合的情况。

春天有病,应取络穴,荥穴与经脉分肉之间,病重的取深些,病轻的取浅些;夏天有病,应取腧穴、孙络,孙络在肌肉皮肤之上;秋天有病,除取各穴之外,其余参照春季的刺法;冬天有病,应取井穴或腧穴,要深刺和留针。这是根据四时气候的顺序,血气运行的深浅,病邪逗留的部位以及时令、经络皮肉等与五脏相应的关系,从而决定的四时刺法。治转筋病,让他站立来取穴针刺,可迅即消除痉挛现象。治痿厥病,让他舒展四肢来取穴针刺,可立刻感到轻快。

小针解篇第三

【原文】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译文】

所谓“易陈”,是指运用小针,说起来是容易的。“难入”,是实际运用时,落于人体就较难了。“粗守形”,是说技术低劣的医生只知道拘守刺法。“上守神”,是说技术高的医生能辨别病人的血气虚实来作为补或泻的根据。“神客”,是指正邪互扰。“神”,是指人体正气,“客”,是指致病邪气。“在门”,是说邪气的入侵是循着正气的门户出入的。“未睹其疾”,是说预先没弄清病在何经。“恶知其原”,是说哪能轻易知道何经有病和应取穴的部位。

“刺之微在数迟”,是说针刺的手法应掌握进针快慢的技巧。“粗守关”,是指技术低劣的医生仅仅拘守四肢关节部的穴位,而不知道血气盛衰和正邪往来胜负的情况。“上守机”,是说技术高的医生针治时能掌握气机的变化规律。“机之动不离其空中”,是说气机的变化都反应在俞穴之中,了解气机的虚实变化,就可运用徐疾补泻的手法。“空中之机,清净以微”,是说针下已经得气,还必须仔细体察气之往来,而不能失掉补泻的时机。“其来不可逢”,是说邪气正盛时,不能运用补法。“其往不可追”,是说正气已虚时,不可妄用泻法。“不可挂以发”,是说针下得气的感应,是很容易消失的。“扣之不发”,是说不知道补泻的意义,而误用补泻手法,则会使血气耗损而邪气不能被祛除。“知其往来”,是说应了解气机变化的时机以便及时用针。

“粗之暗”,是说技术低劣的医生昏昧无知,不能体察气机的变化。“妙哉!工独有之”,是说技术高明的医生,能完全体察气机的变化和运用针刺加以补泻的意义。“往者为逆”,是说邪去正衰,脉象虚小,属逆证。“来者为顺”,是说正气尚足,形气也阴阳平衡,属顺证。“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是说知道疾病的顺逆,就可以毫无疑问地选穴针刺了。“迎而夺之”,是说迎着经气循行的方向下针,是泻法。“追而济之”,是说随着经气循行的方向下针,属补法。

【原文】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为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恍然若有失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译文】

所谓“虚则实之”,是说气口脉气虚的应当用补法。“满则泄之”,是说气口脉气盛的应当用泄法。“宛陈则除之”,是说应排除络脉中的久积的淤血。“邪胜则虚之”,是说经脉中邪气,盛时,应当用泻法,使邪气随针外泄。“徐而疾则实”,是说慢进针而快出针的补法。“疾而徐则虚”,是说快进针而慢出针的泻法。“言实与虚,若有若无”,是说用补法可以使正气恢复,用泻法可以使邪气消失。“察后与先,若亡若存”,是说根据气的虚实,来决定补泻手法的先后,再观察邪气是否已退,或是邪气仍滞留。“为虚为实,若得若实”,是说用补法要使患者感觉充实而似有所得,用泻法则要使患者感到轻松而若有所失。

“气之在脉,邪气在上”,是说邪气侵入经脉后,风热之邪多伤在人的的头部,所以说“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是说水谷入胃后,它的精微之气上注于肺,浊气滞留于肠胃,如果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肠胃就会发生疾病,浊气也就不能下行了,所以说“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是说清冷潮湿之气伤人,多从足部开始,所以说“清气在下”。“针陷脉则邪气出”,是指风热等邪气伤了人的上部,应取头部的俞穴治疗。“针中脉则浊气出”,是指肠胃的浊气引发的疾病,应取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治疗。“针太深则邪气反沉”,是说邪气轻浅的病,不宜深刺,如果刺得太深了,反而会使邪气随针深入,所以说为“反沉”。“皮肉筋脉,各有所处”,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一定的部位,经络也因而各有主治。

“取五脉者死”,是说病在内脏而元气不足的,反而用针尽力大泻五脏的俞穴,是会致人死亡的。“取三脉者”,是说尽泻手足三阳六腑的俞穴,会使病人精神怯弱,而且不易复元。“夺阴者死”,是说针刺尺部的五里穴,泻到五次,则脏阴之气必泻尽而死。“夺阳者狂”,是说大泻三阳之气,会至狂症。“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是说医生中的高手,懂得从眼睛观察五色变化,并能细察脉象的大小、缓急、滑涩,从而了解到发病的原因。“知其邪正”,是说知道病人所感受的是虚邪之风还是正邪之风。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是说针刺时用右手推以进针,左手护持针身出针的运用手法。“气至而去之者”,是说运用补泻手法,等气机调和时,就应该去针。“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是说在运针调气的时候,要始终专心一意,使心神不外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是说周身三百六十五穴,都是络脉气血渗灌各部的通会之处。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是说五脏的精气内虚了,气口脉便虚浮无根,按切也感觉不到。对这种阴虚症,治疗时,反取患者体表的病处和阳经的合穴,又留针以补充阳气,阳气得到了补充,则阴气就会更加内竭,五脏精气竭而再竭,那么人将必死无疑。由于阴不生阳,无气以动,所以死时又表现得十分安静。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说气口脉象沉微,轻取的感觉好像没有了,这就是五脏阳气衰竭的现象。对这种病,在针治时,反而取用四肢末稍的俞穴,并留针以补阴气,使阴气盛而阳气内陷,阳气内陷就会发生厥逆的病,厥逆则会导致死亡。死亡时,由于阴气有余,所以有烦躁现象。察目是因为五脏的精气能使眼睛和面部五色洁明,精气内盛,所以发出的声音就会高而清晰。声音高而清晰,是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了。

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同类推荐
  • 养肝饮食指南

    养肝饮食指南

    养肝饮食主要需注意以下三点:防止食入有害物质、吃什么养肝、怎么吃养肝。因此,本书作者在深入发掘中国饮食文化精华,突出中医养生食疗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欧美饮食养生趋势,系统介绍了养肝护肝饮食基本知识和原则,重点介绍了45种养肝益肝食物和130种常用养肝食疗药物,近200首修复肝细胞的功能性食疗方,并为各种肝病患者精心制定了养肝护肝日常调理方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肠胃老毛病一扫光

    医学博士胡丽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治不同人群、不同类型肠胃老毛病的经典老偏方。
  • 一生的性保健

    一生的性保健

    《一生的性保健》关于性的保健、两性心理、蜜月须知、优孕避孕、性病防治、中老年性福等知识融汇书中,是一本生动活泼的性学大百科,它将有利于两性生活更加和谐。
  • 颈椎病调养宜忌

    颈椎病调养宜忌

    本书对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以及不同人群在心理、起居、饮食、运动、日常生活方面的康复宜忌等做了详细的介绍。
  • 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日益增大,我们更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疾病信号。也许朋友们不相信,在当今每10个人中就有8个以上患有各种各样的胃病,而绝大多数患者甚至根本不楚自己的胃病因何而起。从近几年的临床发现,胃病患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年轻化,年纪轻轻就患上比较严重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对严峻的现实,让更多的人掌握胃病防治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编写了《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一书。
热门推荐
  • 挑灯楼夜话

    挑灯楼夜话

    本书汇集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以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故事、诗歌、小品、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予以呈现,是作者毕生心血之所集。
  • 念清桑

    念清桑

    我扶桑活了十几万年,心中第一次有了悸动,也有了牵挂。在黄泉的第一日,我们认识了彼此,我心中已经许下要好好守护她的诺言,因为相遇本就不易。在黄泉的第二日,她拉着我走过了奈何桥,相传只要男女一起走过,便会缔结往后生生世世的缘分,我笑着任由她牵着。在黄泉的第三日,我们诉起了各自的平生。她说,她本是黄泉彼岸花丛里花灵聚集的一缕魂魄,因永世不灭,冥王于是给她一次转生机会。然后在黄泉的第四日,我感觉我的神识正在渐渐流失,我并不害怕回不去天宫,只是担心我会永远消失,那我便无法履行对她的承诺,我宁可永远在黄泉陪她。于是在黄泉的第五日,我们去见了冥王,我愿意用我万年功德换留在黄泉陪着她,可冥王说,一切自有定数,不可强行改命。在黄泉的第六日,我抱着阿清躺在彼岸花丛中,黄泉没有星空,只有无尽的黑暗,可我无比珍惜这一刻。可是阿清,我真的不行了,我想亲口对你说,我爱你。但我已经变得虚幻了,我渐渐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我陷入一片黑暗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系魔法师废材四小姐

    全系魔法师废材四小姐

    一朝穿越,变成废材。打通经脉,全系开通,快速修炼。炼丹,阵法...通通不在话下
  • 乱世江湖谋

    乱世江湖谋

    身为一国公主,又处乱世,居然好死不死想谋天下?皇家:一纸和亲书,乖乖当棋子吧。不过,她木雪莹是何人?怎会这般轻易认命?嫁人而已,又不影响她统一天下不是?只是身边这个人……明明说好,一起做对腹黑帝后,统一个江山就好。可谁能告诉她,身边这个粘着她、甩不掉的受气男人到底是什么情况?情动江山,权谋乱世,英雄豪杰层出不穷,究竟谁会是最终赢家?当神秘面纱一层层揭露,又究竟何去何从?(双洁独宠,纵有翩翩公子,佳人如云,但是本文1v1)
  • 快穿之超多糖的你

    快穿之超多糖的你

    (快穿,1v1)那天,凤落身着红衣,在奈何桥边遇到了那个少年,少年微微歪头,笑了笑:“姑娘,你的糖掉了喔。”……“那天,我对你一见钟情……”“我对你一眼无数年……”
  • 弥罗大界

    弥罗大界

    光阴似箭,日月流梭,一年又一年,春去秋又来,四季轮回,新旧更替,不知不觉,那个只能躺在母亲温馨怀抱里的婴儿,已经经历几度风雨,成长了起来,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神说,弥罗醒了。
  • 剑在蓬莱

    剑在蓬莱

    沉燃没想到和师父出个任务也能穿书,还是那本没完结的修仙小说的女主?那岂不是要和那个渣男主一起打怪升级谈恋爱?!不不不,她选择放弃!她只想成为女配好好修仙早日升天行不行?李玄雍:爱我快来爱我!沉燃:大道无边,只爱修仙。(男主疯球了哇,拖走算喽。)李玄雍:你注定成为孤儿!沉燃:谢谢!我本来就是!(微笑脸)修仙是门大事业,争取早日得道,晚日飞仙。 ps:非打脸套路,非虐渣升级,官方cp沉李,其余可自行脑补,有甜有虐,最后透露一句,伪穿书(感谢每一个陪伴我修炼的道友)(∩。˙ω˙。)?━?°.*˙。
  • 所有的喜欢

    所有的喜欢

    为所有喜欢的东西写的散文集。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物品。
  • 夏冉旧影,颖火韵醉

    夏冉旧影,颖火韵醉

    你问我的梦想,我只想与你韵醉在有萤火虫天堂;我遇见你,不会是个错误;你说过,会我带去一个地方,那个有萤火虫的地方;我说过,我晚了,下一生,我会先拦着你,我会抓住你,不让你走。……12岁的少女颖火认识了9岁的夏影,却不知道这种遇见改变了一生;青梅竹马的张一辰疯狂地追颖火;大二那年,张一辰又回来了,夏影却闯进了她的萤火世界;可世上相爱的人为什么没有缘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