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7400000014

第14章 草原往事(2)

三娘子与明蒙通贡

公元1368年,朱元璋大军攻入大都(今北京),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推翻了。元惠宗妥欢帖睦尔带领宗室、大臣和残余的军队逃出大都,退往自己祖先兴起的地方——蒙古草原。之后,忽必烈的子孙们仍然打着大元的旗号继续与明朝对峙,这一段时期历史上被称为“北元”。1399年,乞尔吉斯部首领贵力赤杀死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北元政权灭亡。此后蒙古各部各自为政,扰乱纷争,直到最后被后金(清朝前身)所征服。

十六世纪中,占据土默特地区的右翼蒙古首领俺答汗(阿拉坦汗)屡次要求与明朝通贡贸易被拒,于是不断南下掳掠,给明朝造成严重的边患。就在此时,俺答汗家族内部发生一起危机,让明朝看到了解决边患问题的机会。

1570年(明隆庆四年),俺答汗与奇哈古特部结盟,并且娶了该部首领哲恒阿哈之女也儿克图,这个也儿克图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三娘子。也儿克图此时才二十岁,是个美丽的女子,而此前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恰好也看上了她,欲娶她为夫人。听到祖父先下手娶了也儿克图,把汉那吉盛怒之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投奔大明!1570年10月,把汉那吉带着妻子比吉和十来名下属来到大同城下,向明朝守军投降。大同守军将领认为兹事体大,不敢独自做主,于是层层上报。事情一直报到京师,当时执掌权力的是内阁首辅高拱和大学士张居正,这是有明一代最有能力的两位大臣,虽然两人平时政见不合,经常明争暗斗,但在这件事上却出奇地一致,他们感到解决边患的机会来了。于是召见宣大总督王崇古面授机宜,让他督办此事。而王崇古也是个十分精明的官员,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奇货可居,下令将把汉那吉送至驿馆,给予贵宾的待遇。把汉那吉美滋滋尽情享受款待,从此乐不思蜀。与此同时,王崇古下令边境明军进入战备状态。

再说北边的俺答汗,他娶了个小媳妇回来,大哈屯(王后)本来就不高兴,此时逼着他立刻把孙子从大同抢回来。俺答汗想,自己多年来与明朝为敌,这次孙子自投罗网肯定凶多吉少,事不宜迟,俺答汗点起全部人马,兵临大同城下。大同守军此时戒备森严,但任凭蒙古军怎样挑战,就是不出城。俺答汗思忖,既然明军已经有所准备,攻城又不是蒙古骑兵擅长的战法,无奈只好暂时后撤,屯兵城外以待时机。不久,明朝方面派了一位使者来到蒙古军大营,俺答汗正没好气,威胁说:难道你就不怕我杀了你?使者淡然回答:杀了我,你的孙子也就死定了。俺答汗立刻矮了半截,他想,我兴师动众亲率大军前来,不就是要救回孙子吗?可不能因小失大。双方又回到正题。明使说:当前我们是敌人,如果把你的孙子杀了,不仅理所当然,将军们还会得到奖赏。但我们没有杀他,反而对他盛情款待,把汉那吉也向大明表示了忠诚,朝廷已经封他为三品指挥使。大明如此宽宏大量,你为什么还要与朝廷为敌呢?明使一番话,竟然让老俺答汗极为感动,他不由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年纪已老,早就想得到南朝(指明朝)的册封,当个王爷富贵终老。可是禁不住“板升”挑拨,才与大明为敌的。俺答汗说的“板升”,是指在蒙地生活的汉人。原来在俺答汗统治的丰州川(今呼和浩特一带),居住着许多汉人,他们来源复杂、良莠不齐:有的是逃犯,有的是流亡者,有破产农民也有商人和知识分子,当然还有在战乱中被掳掠裹挟去的。这些汉人与游牧的蒙古人习俗不同,他们在草原上开荒种地,盖房子居住(“板升”就是蒙古语房子的意思),于是住蒙古包的蒙民就把这些住房子的汉人统称为“板升”。“板升”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叫赵全的人。赵全是白莲教首领,他聚众造反失败,后逃往塞外依附俺答汗,成为蒙古地界上的汉人头领。赵全当过明朝的军官,对明朝军队和边境的布防情况十分熟悉,俺答汗每次出兵袭扰明朝边境,还都要向赵全问计,明朝早就把他视为危险人物,悬赏要把他捉拿归案。于是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明朝方面放回把汉那吉,俺答汗则交出赵全等九名要犯。次年,根据俺达汗的请求,明朝封其为顺义王,授给王印,其部下五十六人也都得到明朝授予的官职。之后明朝开设贡市,双方在边境一带通商互市,俺答汗终于与明朝建立了贸易关系。这件事史称“隆庆议和”。

所谓“通贡”,是明朝以宗主国自居,令外藩定期向其纳贡的意思。但纳贡的比例其实很小(主要是明朝急需的马匹),按双方约定,蒙古每年向明朝贡马不超过五百匹(由各部贵族分担),而其他物品都是通过市场贸易进行的。蒙古以金银、牛羊、皮张等物,换取内地的丝绸、布匹、锅釜、茶叶等。互市在指定的地点进行,每次为期一个月。为保证贸易市场的治安,双方还各派兵士维持秩序。

明朝还与俺答汗就边境问题进行了商定:蒙古不犯明边,明朝不越境盗马;双方不再收留对方逃犯;对越境犯罪、抢劫盗窃者双方都要进行处罚等。至此,明朝从宣府至甘肃一带的北部边境终于风平浪静,双方建立了长期的和平共处关系。

尽管明朝只是允许与右翼蒙古(俺答汗部属于右翼蒙古)进行贸易,但是大漠南北蒙古各部也都通过右翼蒙古间接地同中原地区恢复了经济联系,促进了整个蒙古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这种关系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明亡。

因俺答汗已年老体弱,由三娘子(也儿克图)主持贡市。每次开市,三娘子必要亲自前往维持秩序,当时明朝官员说:“得三娘子主市,可以宁边。”史书记载,三娘子很喜欢汉人的生活方式,经常到总督府拜访,这使她长了不少见识。三娘子与当时的宣大总督吴兑关系很好,吴兑经常送一些珠宝首饰给她,三娘子也礼尚往来,约束蒙古军队不得侵扰明朝边境。明朝对三娘子十分信任,凡入关必须由她签署文书方可放行,这样,三娘子开始掌握部落实权,并组建了一支万人精锐骑兵。

万历九年,俺答汗过世,其长子黄台吉继承汗位,与其父不同,他对与明朝的封贡关系不感兴趣,喜欢武力掠夺,明朝对他很有戒心。但黄台吉看上了三娘子(也就是他的庶母),而三娘子却嫌他又老又病,不想答应。这时,继任宣大总督郑洛派人对三娘子说:我大明马上就要封你为夫人,你如果不答应的话,以后没有名分,就成为普通妇人了。三娘子只好依胡俗嫁给了黄台吉。于是,明朝封黄台吉为第二任顺义王,明蒙双方也继续保持和平。四年后,黄台吉死了,继承汗位的是黄台吉长子扯力克。开始三娘子与这个新汗关系不好,想带着她的部众迁往别处。此时,明朝总督郑洛又出场了,他派人对扯力克说:三娘子一直忠于大明,你要与她结婚,大明自然会封你为王,不然就封别人。这个扯力克于是直奔三娘子的住处,史称“强与之合婚”。为了表示诚心,扯力克把自己原来的妻妾全都休掉,这在当时草原部落是很少见的。明朝方面也没有食言,万历十五年(1587年),复封扯力克为顺义王,同时,为表彰三娘子,封为她一品忠顺夫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扯力克也死了,扯力克的长孙不失突与三娘子的孙子素襄发生了争夺汗位的斗争,俺达汗当初与明朝有约:“世代相传为王,以长部落归心”。三娘子不因素襄是自己的孙子而偏袒,把象征王位的顺义王印交给了不失突。之后,明朝曾关闭贡市,蒙古诸部又要侵边,三娘子一面安抚部众,一面向明朝力争,终使贡市重开,边境也重新安定下来。《明史》称三娘子:“历配三王,主兵柄,为中国守边保塞,众畏服之。”

万历四十年(1612年)六月二十六日,保汉蒙边境四十余年平安的忠顺夫人三娘子,走完了她六十三年的人生历程,逝于归化。明朝依王礼赐祭七坛,部众举行的葬礼更加隆重,她的遗骨存放在她曾与俺达汗长期生活过的黄教寺院美岱召内(位于今包头市东),美岱召至今尚在。

早年,为改变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三娘子建议俺达汗修建库库和屯城,此城由三娘子亲自主持修建,于万历三年(1575年)完工,明朝赐名归化城。归化城后来经扩建,成为塞北第一大城,人们称此城为“三娘子城”。明末,归化城曾被清军付之一炬,后在原城废墟上重建了归化城,而当地人还是习惯地称之为“三娘子城”。这座新“三娘子城”,就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前身,而三娘子的故事至今仍在草原上传扬。

土尔扈特东归240年祭

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一个半世纪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毅然脱离沙皇统治,举部东归,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漫漫征途。他们一路历经艰难险阻、付出了惨重代价,终于在当年5月回到了祖居地——新疆伊犁草原。2011年是土尔扈特部东归240周年,重新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土尔扈特部属于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明末清初,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四部的首领。准噶尔部首领不断排挤相对弱小的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人不堪忍受准噶尔的欺凌压迫,遂于1628年(明崇祯元年)离开世代游牧的塔尔巴哈台故地,向西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他们来到当时尚未被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人烟稀少的草原,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多年的生息繁衍、开拓家园,建立起游牧民族的政权——土尔扈特汗国。沙俄势力进入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后,对土尔扈特采取了高压政策。沙皇俄国强征土尔扈特人加入军队,迫使他们在对外战争中充当炮灰,土尔扈特因此人口大量减少。沙俄还强迫土尔扈特人放弃原来的藏传佛教信仰而改信俄罗斯东正教,这更是土尔扈特人绝对不能接受的。沙皇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土尔扈特人的压迫,迫使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下决心摆脱俄国人的控制,带领整个部落回归故土。1770年深秋的一天,在伏尔加河下游一处秘密地点,渥巴锡召集了一次小型的绝密会议,会上各部首领庄严宣誓,脱离沙俄的统治,回归东方故土。在这次会议上,渥巴锡还制定了回归的行动计划。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土尔扈特部全体战士进行总动员,他慷慨陈词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的火焰。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他们本来计划携同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料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没有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渥巴锡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第二天凌晨,渥巴锡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王宫,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当太阳初升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约十七万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女沙皇叶卡捷琳娜立即派遣大批哥萨克骑兵前往追赶,同时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多户土尔扈特人严密监视起来。土尔扈特人的队伍穿过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一路前行,走在南侧的一支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赶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行走的,人员分散且速度较慢,来不及集中力量组织抵抗,九千名士兵和乡亲惨烈牺牲。但在险要的奥瑟山口一战,土尔扈特组织了一次漂亮的包围战,几乎全歼了哥萨克部队,算是为九千同胞报了仇。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经受着严寒饥饿和瘟疫的袭扰,人口大量减员。此时有人意志动摇了,对能否返回东方故土产生了怀疑。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并不知晓,土尔扈特人也无法和清廷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艰难走去。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和哈萨克等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的壮举。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是年秋天,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渥巴锡等,并在普陀宗乘之庙立碑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同类推荐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 鸿飞集

    鸿飞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第1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和裴步高同时走进大学校门。在那个高雅圣洁又朴实无华,学风浓郁而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的校园里,共同度过了平常而特殊的五个年头。
  • 有间文库:坟

    有间文库: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旧日,渐渐成为故乡式的存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但在这里,我们与记忆里的那个风华正茂的自己重逢。《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共收录二十八篇文章,是作者闫红用细腻的笔触去讲述至亲至爱的家人,再也回不去的家乡,一辈子藏心底的朋友,以及成长角落里的真实感动。或许你会读得热泪盈眶,但也汲取了某种力量,给你勇气和信心,以便勇敢和过去挥手说再见,转过身大步向前走。
  • 戴望舒精品诗选集

    戴望舒精品诗选集

    戴望舒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等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又有西方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等人间情怀的流露,兼具东西方诗的神韵。本诗集收集了他的《雨巷》《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流浪人的夜歌》等精华作品及翻译的外国名家的系列诗集等。
热门推荐
  • 软刺

    软刺

    十四岁的少女琳达和父母生活在明尼苏达州北部森林的湖边小屋里。为了逃离孤独的生活,她为自己起了个新名字“玛德琳”。但从前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使得她在学校里依然显得格格不入。但命运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琳达的生活似乎出现了转机——在一位新来的历史老师的鼓励下,她参加了“历史之旅”竞赛,并以《狼的历史》为题做了一次演讲;另一方面,新搬来的年轻夫妇热情好客,也向琳达敞开了“家庭”的温馨之门。正当她感觉自己可以顺利“融入”人群之时,却发现成人世界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刚熟悉起来的历史老师被指控品行不端,而看似热心善良的新邻居却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家庭关系。善良与歹念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的。在目睹这一切后,琳达终于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但也因此走向了更深的孤独。故事充满诗意而又复杂,融合了惊悚悬疑的元素,既令人心碎又令人难忘。也许,穿越荆棘就是成长,而伤口,恰恰代表足够坚强。
  • 绯闻冷妻:拐个总裁是极品

    绯闻冷妻:拐个总裁是极品

    本文已经删除,换站了,谢谢亲们的喜爱。。。。。。。。。。
  • 拯救黎得之路

    拯救黎得之路

    一个被认为有“病”的小丑,他的思维却超越了现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繁华落尽忌青春

    繁华落尽忌青春

    光荏苒,已是回不到从前,回忆纪念着青春,浮华奠基着年少,可如今的人世浮华,却印式着,我们已经长大,回不去的青春与童年,只能在孤单寂寞时候,一个人在深夜,伤感追忆着我们的青春与童年,祝大家一切安好,若干年后,谁还会记得曾经我们一切苦过,笑过,一切玩耍过!记:我们逝去的青春与童年。
  • 涅槃为仙

    涅槃为仙

    人类的宇宙大航海,带来的不只是丰富的物质,还有人类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世界大战爆发,末世降临地球,神秘猎魔人夜良辰在一次意外中涅槃重生,从此开启了他驰骋星际,挑战神权的传奇之旅。
  • 斗罗之斗战系统

    斗罗之斗战系统

    地球少年天星,因父母双亡被人欺辱,后跳下悬崖,穿越斗罗,且看他以后如何依靠系统玩转斗罗
  • 帝后来了

    帝后来了

    司程:“帝君,小帝后来了。”正在与仇人恶斗的某帝君挑了挑眉:“告诉帝后,吾马上就打完了。”司程:“可小帝后已经将您仇人的妻女给抓了起来……”某帝君的仇人:“颜小曦你敢!那是你舅母和表妹!”说完立马就飞身而起。某帝君嘴角勾了勾,闲庭信步的追了上去。司程:“我话还没说完呢……小帝后带着她们一起去郊游踏青去了……”……宠文,不存在极虐片段,小虐,1v1。从小就开始喜欢的女孩,无论长大后如何也是最好的。
  • 自的人

    自的人

    后天觉醒的超能力者没接触过这个世界的人,我给你介绍一下你未来将接触的世界吧。这个世界不缺乏超能力者,有些人会信有些人不信,但你们看到这一幕应该就信了吧。在我国分为四类人,器者,灵者,超能力者,修为者。外国人,外星人又是一类。
  • 蔷薇之名

    蔷薇之名

    最坏的年代,最美的灵魂,最残忍的命运游戏;个人与家族,自由与责任,理性与激情的迷惘交错。公爵小姐与叛乱者的邂逅,红眸魔女与执政官的重逢,一次次生离死别,一番番擦身而过,走过凛春与严冬,走过断头台与长街,走过鲜血与苦痛的炼狱;当熟悉的目光再次交会,爱终如明媚的蔷薇,烂漫华美地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