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000000016

第16章 陈三立(中国·清末民初)

传略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光绪八年(1882)入乡试,因恶时文,自以散文体作答,主考陈宝琛赏识其才,破例录为举人。光绪十二年中进士,授吏部主事,在京与一些有维新思想之士游学论事,慷慨激昂,志望革新,并参加文廷式等所组织的强学会。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三立闻讯激愤异常,曾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以谢天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其父宝箴任湖南巡抚,推行新政,三立往侍父侧,襄与擘划。在罗致人才、革新教育方面效力尤多。戊戌政变时,三立以“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不用。后随父返江西,居西山“青庐”。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立移居南京,未几丧父。家国之痛,三立更无心于仕途,于金陵青溪畔构屋十楹,号“散原精舍”。常与友人以诗、古文辞相遣,自谓“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

三立早年虽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但《散原精舍诗集》所收乃自此始。此后虽不问政,为社会兴利仍极热忱。光绪二十九年(1903)办家学一所,又赞助柳治征创办思益小学。让出住宅作课堂,延聘外国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新式学校的先例。三十一年(1905)初,曾与李有芬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并拟倡修南浔铁路,惜因事未果。光绪三十二年(1906),湖南工商界追念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奏请为宝箴塑铜像,为三立授宫职,被断然拒绝。三十二年夏,义宁州大荒,铜鼓双坑饥民往宜丰天宝买粮,富商何大毛诬称“匪徒抢劫”,并说“宁州遍地是匪”,挑起斗殴,杀死双坑饥民57人,双坑人控诉不得上达,求助陈三立,陈主持正义,具陈上疏,终获刑部详察,严惩主犯及当地知县,冤案大白。三十三年,袁世凯行君主立宪,委三立任参政议员,未肯就。

民国十三年(1924)4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慕其名,由徐志摩陪同至西湖相访,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赠给陈三立一部自己的诗集,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的身份,回赠他一部诗集。陈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谦逊地说:“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足以代表贵国家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后两人比肩合影,传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民国十五年(1926),陈三立由杭州到上海寄寓三载。民国十八年(1929)11月,由次子陈隆恪夫妇陪同,乘轮溯江而上,终于登上庐山,卜居于牯岭新宅“松门(一说松林)别墅”,赋诗倾诉:“乡梦醒鸣鞭,始觉身如鸟”,打算“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年近八十的他,遍览山南山北的风景名胜,写下了许多寄情咏物的诗篇,名为《匡庐山居诗》,石印成册,以赠亲友。山居期间,蒋介石曾到牯岭避暑,很想见见他,特派专人登门联系。他不愿与当政者交往,对来人说:“我已经是一个不闻世事的世外之人,即使我们会晤了,也没有什么可谈的,我看还是不必来见吧。”民国十九年(1930),陈三立倡议重修《庐山志》,委托吴宗慈专主。为了使志书更为完善一些,他还特别约请了著名学者李四光、胡先引等撰写有关条目。另外,在具体的编修过程中,陈三立特别强调了修撰体例的问题,强调志例应尊重科学,志文因时代不同,允许文体有别,做到“旧从其旧,新从其新”。

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二·八事变”中日军侵占上海闸北,陈三立居牯岭,日夕不宁,于邮局订阅航空沪报,每日阅读。据说,当时的他曾于一晚做梦时喊出“杀日本人”之类的话语。忧国之心可见一斑(当年,国民党政府邀他参加“国难会议”,陈三立未去)。民国二十二年(1933),曾经的好友郑孝胥投靠日本,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陈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在再版《散原精舍诗》时,愤然删去郑序,与之断交。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陈三立离开庐山寓居北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卢沟桥事变,他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呸!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当年,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怒,呼佣拿扫帚将其逐出。从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享年85岁。

为纪念陈三立,民国三十四年(1945)江西省政府决定:将设在修水境内的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今修水一中)。民国三十七年(1948)陈三立墓被迁葬杭州牌坊山。1956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单位。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世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陈三立是晚清同光体赣派的代表。为诗初学韩愈,后师山谷,好用僻字拗句,流于艰涩,自成“生涩奥衍”一派。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评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其比。”

绝食殉节——爱国诗人陈三立之死受到父亲影响,年轻时的陈三立就对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年少博才的陈三立才识通敏,“倜傥有大志”,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光绪八年(1882),陈三立参加三年一届的乡试,因深恶“八股文”,应试时,不按考场规定文体(八股文),而以自己平素擅长的散文体答卷。其卷在初选时曾遭摒弃,后被主考官陈宝琛发现,大加赞赏,从落第卷中抽出选拔为举人。光绪十二年,陈三立赴京会试,中进士,授吏部主事。但当时吏部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陈三立虽有经世大志,但难有施展。1898年李鸿章赴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三立闻讯,激愤异常,致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以谢天下”。当然,深谙官场之道的张之洞并没有理会陈三立的吁请。

“国家之痛”是陈三立诗歌的主题。对列强入侵的愤怒、对昏聩清廷的无奈失望、对父亲的深沉思念、对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民的同情,从陈三立的笔端流出。

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陈三立集中有多首诗涉及,《十月十四日夜饮秦淮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户部述出都遇乱事,感赋》是其中的代表作:

狼嗥豕突哭千门,溅血车菌处处村。敢幸生还携客共,不辞烂漫听歌喧。九州人物灯前泪,一舸风波劫外魂。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年底,满腔激愤的诗人乘舟由南昌至九江,夜不能寐,写下了他的名作《晓抵九江作》: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鼾声临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鸦万峰颠。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战乱频仍,苦难深重。尽管已不问政治,但陈三立仍然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1933年,陈三立的好友、同光体另一位代表人物郑孝胥投靠日本,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在再版《散原精舍诗》时,愤然删去郑序,与之断交。

近人吴宗慈《陈三立传略》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日寇侵占上海闸北,沪战遂作。先生居牯岭,日夕不宁,于邮局定阅航空沪报,每日望报至,至则读,读竟则愀然若有深忧。一夕忽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惊醒,于是宿疾大作。其爱国热情类如此。”1934年,三立离开庐山寓居北平,目睹西山八大处遭八国联军破坏,连叹“国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沦陷。这时,居住在北平的陈三立已经85岁了,他表示:“我决不逃难!”日军占领北平后,陈三立终日忧愤,病重,拒不服药,绝食五天后辞世。

据记载,日军占领北平后,“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说者环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妇操帚逐之。”又云:“寝疾时,辄以战讯为问。有谓中国非日本敌,必被征服者,先生愤然斥之曰:‘中国人岂狗彘不若,将终贴然任人屠割耶?’背不与语。”

陈三立没有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他留下了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留下了忧愤交加的悲怀和创巨痛深的家国身世。

趣事一天,陈三立出门回家,雇了一辆人力车代步,事先也没有讲论价钱,等到家门口付车费时,他从口袋中摸索到两个铜子儿,便拿出来给了人家。这不合常价,车夫自然嫌少,便“龂龂以争”。老陈便又去翻衣袋,结果找出一枚银元,加付给了车夫。可车夫还是“喧呶不已”。这下老陈生气了,说:“给铜元你争,给你银元还是争,怎么这样讨厌!”说罢便昂然走进家门,不再搭理人家。这时听见他们争吵声的家人赶快出来,问车夫怎么回事。车夫说:“开始你家主人给我区区两个铜子儿,怎能偿我的劳力?后又付给一块银元,可我那能找得开?所以和他理论。”家人明白,主人是根本不知道大致的车脚之价,加付一银元也不要人家找的;而这个车夫又是憨厚耿直之人,以为收一块银元太多了,也是常例所未有的事情,所以为找不开钱同样着急。家人于是问车夫:“你想要多少钱?”车夫回答:“至少四毛钱。”家人便如数付了,取回了那块大银币。车夫离去,一家人相与大笑,唯独老陈不知笑的什么,自己“执卷咿唔”,埋头读起书来。

义举在陈三立相识的人中,有个以清朝遗老自居的李瑞清(字梅庵,或以“梅翁”称之),他在患疮疾僵卧不能行动的困境下,仍是连民国政府的间接资助也坚却不受,只靠卖字鬻画的收入维持残生。因为他一贯持节自好,故有“清道人”之称。当时在他所居的上海,以“遗老”自命的人还有不少,但他们中有些是口是心非的主儿,标榜“持节不染”,而“临财则又往往变易面目”,竟还以“不拘小节”自解。此辈对李瑞清的做法颇为嫉恨,意思当然是:你老儿真真这么清高,岂不反衬得吾侪鄙污失节?于是乎,就想法变招地报复于他。正好当时李瑞清的寡嫂想攘夺其出卖字画之资而未能如愿,便对小叔子秽言蜚语。这下想报复梅翁的遗老们更有了造谣的素材,乃广为宣传,并相互庆幸地说:“这下可以叫这个‘清道人’无地自容矣!”可以想见,他们大肆传扬的,无非是梅翁因对寡嫂有非分之图而被斥骂之类带绯闻色彩的东西。

在中伤梅翁这件事情上,有一个人显得尤其卑劣,惹得陈三立大为气不忿了,说:“若辈心术如此,尚可自鸣高洁耶?若不敛迹,我必当大庭广众,痛揭其钩心斗角之诡术!”机会果然来了。这天,“遗老”一班人聚合宴会,陈三立当着众人的面突然对那人大声呵斥:“我要代清道人打你的耳光!”有个叫沈曾植(字子培)的同道也起而助威。这下使得参与传谣诬人者惊羞交加,相与逃席而去。经此一场,无聊之辈们不得不有所“敛迹”,谣传也从此绝迹,陈三立还了“清道人”一个清白。

同类推荐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

    《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共分为七章,第一至五章按照编年顺序,依次记叙晚清时期、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文物事业;第六章记叙台湾、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等沦陷区的文物事业;第七章记叙中国近代文物商业亦即古玩业的发展简史。此外,《中国近代文物事业简史》附录还原文辑选了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日伪政权和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的主要文物事业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42件,以方便读者研究参考。
  • 借诗还魂

    借诗还魂

    大自然,包括怀抱着我的天地世界及我怀抱着的心灵世界——两个无极世界极像一对相知相爱相敬的情侣,它显现与涵蕴着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美,明暗不一,冷暖不同,欢痛有别,五彩斑斓,多层次多角度,多面多维,深到了心底,远到了心边,高到了心面。然而心边在什么地方呢?
  • 欧洲的传说

    欧洲的传说

    本书收录了《神鹰苏尔》、《阿拉斯卡王国的黑皇后》、《好运与厄运》、《花儿骑士》、《聪明的皇后》、《小王子穆尔加》、《小兄弟比特》等十五个罗马尼亚的童话。
  •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由五辑121篇微型小说构成,是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热门推荐
  • 老婆别下手

    老婆别下手

    天天做梦,像连续剧一样,梦见着同一个男人。她恐惧着,大汗淋漓地醒来,发现,一切不过是梦一场。伴随着这场荒诞的梦,她遭遇到一系列的变故,被未婚夫抛弃,房子被卖,父亲另娶,她几乎就要走投无路了,居然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小女孩拉着她的衣服不撒手,叫她妈咪!!全世界都灰暗了,梦里的那个男人,却真的走到了她的身边……是梦,是真?女孩说:妈咪,请不要再犹豫了!就让我帮你吧!我们一起把这个帅哥医生拐回家!!
  • 灵镇苍穹

    灵镇苍穹

    在灵战大陆上究竟有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黑衣人?少女情怀?美男计?无上宝藏?看我们的男主角怎样从需要逃亡的少年成长为一手遮天的...................神!
  • 转身回眸未见你

    转身回眸未见你

    青青葱葱的学院生活,平平凡凡的人和事,记录了总会有属于你的青春时光,怀念我们的懵懂青涩的学生时代,总有一点会触碰到你最柔软的部分。最后,后来的TA成为了你只要一想起就会沉默的故事。
  • 太阳系逃离计划

    太阳系逃离计划

    李阳得到了一个系统系统告诉他100年后太阳系就会迎来毁灭必须要把太阳系整个运走于是李阳疯狂发展世界科技实力恒星级能量收集圈星系级引力越迁技术
  • 钤山堂集

    钤山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缠梦醒

    痴缠梦醒

    她的心思晶莹剔透,却始终走不出一个情字,有着一颗顽强的心,为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付出6年之久他,有一颗驿动的心,想到爱恋还要扛着责任,是多么的自私他,刚毅果断,一见钟情,那么怎能放过,只想把她放在羽翼之下保护,专属他一人所有。
  • 原来介样

    原来介样

    两人刚刚认识:好乖个人!婚后:好像有点出圈!米珂:我是不是有点······让你意料之外啊!周绎:你所有的意外都在我的可塑圈内。
  • 尽风华

    尽风华

    叶暮一生的追求就是做一个安稳的小弟,天塌下来老大抗。一边说着谁傻谁老大一边却老是被推到风口浪尖。当万事俱备,究竟是起是隐?争霸之途无奈何,千谋百计尽风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来冰河纪

    未来冰河纪

    2250年,此时冰河纪已持续200年了。各地普建堡垒,抵御严寒、混乱,堡垒分为天王堡、亲王堡(九个)、侯爵堡、县堡、乡堡。李小凡出生在西北的一个普通乡堡,在哥哥遇害后,借助遗留的线索,找到一个太空母舰的弹射救生舱,发现自己的祖先是大反派夏氏集团的将军,救生舱能进行全自动手术,在DNA匹配后,获得能力强化。小凡参与了侯爵雄烈的对外战争,战斗失败后,救下身受重伤的雄烈,逃到流民营,为了生存和对抗追兵,雄烈教小凡各种武术,小凡武技大涨。小凡协助进行远程贸易,为此和各地黑势力进行斗争,也因此获得了不少女孩子芳心。雄烈为了争霸,大力征税,激起下属堡垒的反抗,李家堡被卷入其中,最后堡垒被雄烈摧毁,小凡带着族人逃亡到俞不凡处。小凡发现真凶,复仇之后带着族人继续流亡,在一个地热区建立营地,艰难求生。天下的纷争愈加残酷,而背后的黑暗势力,超网却不断壮大成长。超网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局域网,并通过机器人肉身,曾对人类进行残酷统治,那时夏氏集团背弃人类,为超网服务,刘氏集团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将超网的统治推翻。而这次超网卷土重来,夏氏集团的后裔会如何处理,天下堡垒如何应对,小凡又该如何应付。寒冬已至,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