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6000000080

第80章 川端康成(日本)

传略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著名作家,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抚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

川端康成从小身体孱弱,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但这种过分的保护不但没能改善他的健康,反而形成了他极为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川端康成的生活方式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岁时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抚养,一连串的遭遇使他的童年悲凉忧郁,也对他成年以后的心态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6岁时,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下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中学时代,他的投稿经常是石沉大海,令他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作天分。在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生,在大阪《团栾》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还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掌小说。《文章世界》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比较成功地描写了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以后,由于恋爱的失意,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写出了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名人》。这一时期,他以自己的恋爱生活的体验为素材,写了《非常》、《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描写孤儿生活和爱情波折的小说。这种哀伤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24年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上社会,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他积极与横光利一等人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并发表了著名论文《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和创作了《感情的装饰》、《春天的景色》、《浅草红团》等少数几篇具有某些新感觉派特色的作品,并无多大的建树,他甚至被称为“新感觉派集团中的异端分子”。后来他公开表明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同路人,决心走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孤儿的经历使川端康成养成孤僻的性格,但是在一次去伊豆旅行中,偶遇一年少的舞女,两人平等对待,产生了纯洁的友情,也激起了川端感情的波澜。这段经历促使川端写成成名之作《伊豆的舞女》。

1926年,除了发表了《伊豆舞娘》,他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被拍成电影。

1934年,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1936年,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9年,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只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学勋章。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二位后第三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朗诵了散文《我在美丽的日本》,抒发了自己对于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体验。

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1972年4月16日,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

“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川端康成之死川端康成的少儿时期,2岁丧父,3岁失母,8岁祖母身亡,12岁姐姐离世,16岁祖父逝世,他不仅接二连三地为亲人披孝送葬,而且辗转寄食在亲戚家中,也不断地碰上亲戚的丧葬。

川端康成回忆给祖父送殡的感受时说:“在给祖父送殡时,夸张点儿说,全村五十家都因可怜我而掉泪。送葬的队列从村中通过,我走在祖父棺木的正前方,每当我走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站在十字路口的那些妇女便哭出声来,总听见她们说:真可怜哪,可怜呵!”人们大概没想到,他们的怜悯,也给少年川端造成了一种伤害。“幼年的我,一被人说成可怜,一般是很扫兴的,同时便有某种不理解,某种羞耻,某种恼怒。但因为既不能辩解又不能抗议,所以,被看做可怜的我,便暂时留在了别人那怜悯的眼睛里,而真正的我却悄悄躲在一边,等待这种什么也说不出口的短暂时间过去。大人们怜悯之心的温情,小孩子自然是明白的,但在心中却反而留下了冷冷的阴影。”

川端康成喜欢清静,对佛教情有独钟,晚年的业余爱好是书法,汉字写得活灵活现,而内心却异常地矛盾。对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所带来的荣誉和不断涌来的慕名者,心里十分厌恶,这与他幼年的心理封闭有关。他抱怨说:“家里并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为客人活着的。”他对因自杀身亡的古贺春江的口头禅极为赞赏,“再没有比死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1972年4月16日下午二点四十五分,川端对家人说:“我散步去。”这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这年1月中旬,川端康成在玛丽娜公寓的四楼购置了一套房间,做工作室,每周三次带助手去写作。)他离家后,直到晚上未归,家人吩咐川端的助手岛守敏惠去公寓寻找,岛守在九点四十五分到达工作室时,发现川端已身亡。

他死亡时间是下午六点,公寓管理人员说,川端下午三点到了公寓。助手去公寓时,只见他躺在盥洗室的棉被上,口含煤气管,已没了气息。枕边,放着打开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没有留下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荣誉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心怀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礼堂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获奖纪念讲演,他通过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氏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本美的传统”。其后川端两度赴美在夏威夷大学和它的分校分别作了题为《美的存在与发现》的讲演和在出席旧金山举办的日本周活动期间作了题为《日本文学之美》的讲演。这三篇讲演稿也是三篇美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成为川端康成的日本美论、日本艺术论,构成了他的独特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川端文学中独放异彩。

川端康成在《夕照的原野》一文中这样叙述自己面对荣誉、地位的心情:“荣誉和地位是个障碍。过分的怀才不遇,会使艺术家意志薄弱,脆弱得吃不了苦,甚至连才能也发挥不了。反过来,声誉又能成为影响发挥才能的根源……如果一辈子保持‘名誉市民’资格的话,那么心情就更沉重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名言1. 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2. 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

3. 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4. 女人在未坠入情网前,是不知道男人下流的。

5. 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6.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

7. 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8. 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9. 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10. 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丽。

11. 人们在庭院的草坪上放焰火。少女们在沿海岸的松林里寻觅秋虫。焰火的响声夹杂着虫鸣,连焰火的音响也让人产生一种留恋夏天般的寂寞情绪。我觉得秋天就像虫鸣,是从地底迸发出来的。

12. 生并非死的对立面,死潜伏于生之中。

同类推荐
  • 陌上香锦蔷薇织

    陌上香锦蔷薇织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生命的光渐次盛大起来,然后变成极致翎羽。这个世界的艰深与荒芜不过只是衬托。她生之绚烂,充满光芒。她是迷人的,亦是蛊惑人心的。而对她,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孜孜去爱。并是如此甘愿。时间记得,曾有一名女子,视爱如生命。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采访了六位老红军,记录了他们口述亲历,记录了六个从延安来到甘肃的红孩子的革命回忆,记述了红军后代子女对父辈经历的回忆,记录了亲历抗战的老战士口述对革命战争的回忆,记录了红色延安的教育家吴燕生、南梁列宁小学的首任教师张景文,从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走来的景泰水电工程的开拓者李培福的革命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逆天武神系统

    逆天武神系统

    主角是很逆天的,穿越异界身带系统,手持轩辕剑,杀个十万八千!一头扎进昆仑镜,追你个十万八千!打我?东皇钟一套,打呀???一吹,开神农鼎,十万八千丹药倒出来压死你!死人了?来,复活之阵,失却之阵,永生之阵一起上,把他给我复活了!“跟我比,回去再修炼个十万八千年!”楚天如是说道。
  • 盛宠废物狂妻

    盛宠废物狂妻

    凤干娆,万灵大陆超级世家之一凤家三小姐,因废物体质而闻名天下,被堂姐设计而香消玉陨,却不想因此迎来一个强大灵魂的重生,当废物再度睁开眼睛,命运的轨迹已悄然改变。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当曾经的废物小妲摇身变成一个令人惊艳的绝世天才,犹如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看明珠如何洗去尘埃光芒万丈…………
  • 点点星光雪未央

    点点星光雪未央

    想人间婆娑,全无着落;看万般红紫,过眼成灰.........往昔时光如此美好,既然错过了,那就.........下个路口再见!
  • 吾皇攻略

    吾皇攻略

    席氏是幽冥之境诛妖降魔世家第一家族,以收缴令号令天下诛妖师,席氏家主为号旗人。这一代,席氏出现了一位天才号旗人,却在一次抓妖时神秘失踪!!!……….五洲大陆,仙族为尊,吾皇至尊!仙族各仙都要争夺吾皇宝座,因为唯有吾皇之位才可把控五洲之陆!号旗人落入纷乱的五洲,又将何去何从?
  • 妖怪日志

    妖怪日志

    轻微吐槽向。所谓肉的理想白菜的命,一个寄身于人类身体里的貘妖,却偏偏念叨着要重返昔日的荣光。呐,尽管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不要逃命,不要做官,也不要江湖,为什么不想要的偏偏都来了!假若一切都是浮云,那么什么是真的。“是我太贪心么......”“不,我只是不甘心。”“但是,我怕死。”【两日一更OR一日一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orz..顶锅盖遁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七岁半

    王爷七岁半

    柳笛:武将之女,坊间传闻奇丑无比,无人敢娶。一日天降好运,有皇族登门提亲!据说瀚王自从七岁就没出过王府,已宅在王府十年有余。同床半月,未见夫婿真容。忍无可忍,扯掉床榻幔帐。看到一个小孩,她捏着对方的脸笑“好可爱,小正太,你是谁啊,瀚王的侄子?”某王腹诽,蠢女人,我是你夫君!
  • 穿越之王者天下

    穿越之王者天下

    这是一个传奇的世界!地球陷入末法时代,传奇尊者叶飞雪,在最后的战斗中饮恨而终。但是,残缺的灵魂,却因此跨越了世界的纬度,进入了一位同名的少年身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谁也无法阻挡我称霸这世界的道路!
  • 穿越花千凝冰

    穿越花千凝冰

    主人公夏若水凝因一场意外穿越到千骨的世界,本想就这样继续下去,殊不知,这只是一场阴谋的开始。
  • 越境狂龙

    越境狂龙

    废材高中生李正成,突然多了一个寒荒国亲爹,继承遗产后却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真相、黑帮、谋杀,接踵而来。而一块神奇的玉佛却让他附身重活,他该如何逃出险地,夺回自己所有的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