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94500000058

第58章 十七年的回顾

我于前清光绪三十年的二月间从徽州到上海求那当时所谓“新学”。我进梅溪学堂后不到两个月,《时报》便出版了。那时正当日俄战争初起的时候,全国的人心大震动。但是当时的几家老报纸仍旧做那长篇的古文论说—,仍旧保守那遗传下来的老格式与老办法,故不能供给当时的需要。就是那比较稍新的《中外日报》也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期望。《时报》应此时势而产生。他的内容与办法也确然能够打破上海报界的许多老习惯,能够开辟许多新法门,能够引起许多新兴趣。因此《时报》出世之后不久就成了中国智识阶级的一个宠儿。几年之后《时报》与学校几乎成了不可分离的伴侣了。

我那年只有十四岁,求知的欲望正盛,又颇有一点文学的兴趣,因此我当时对于《时报》的感情比对于别报都更好些。我在上海住了六年,几乎没有一天不看《时报》的。我记得有一次《时报》征求报上登的一部小说的全份,似乎是《火里罪人》,我也是送去应征的许多人中的一个。我当时把《时报》上的许多小说诗话笔记长篇的专著都剪下来分粘成小册子,若有一天的报遗失了,我心里便不快乐。总想设法把它补起来。

我现在回想当时我们那些少年人何以这样爱恋《时报》呢?我想有两个大原因:

第一,《时报》的短评在当日是一种创体,做的人也聚精会神的大胆说话,故能引起许多人的注意,故能在读者脑筋里发生有力的影响。我记得《时报》产生的第一年里有几件大案子:一件是周生有案,一件是大闹会审公堂案。《时报》对于这几件事都有很明决的主张,每日不但有“冷”的短评,有时还有几个人的签名短评,同时登出。这种短评在现在已成了日报的常套了,在当时却是一种文体的革新。用简短的词句,用冷隽明利的口吻,几乎逐句分段,使读者一目了然,不消费工夫去点句分段,不消费工夫去寻思考索。当日看报人的程度还在幼稚时代,这种明快冷刻的短评正合当时的需要。我还记得当周生有案快结束的时候,我受了《时报》短评的影响,痛恨上海道袁树勋的丧失国权,曾和两个同学写了一封长信去痛骂他。这也可见《时报》当日对于一般少年人的影响之大。这确是《时报》的一大贡献。我们试看这种短评,在这十七年来,逐渐变成了中国报界的公用文体,这就可见他们的用处与他们的魔力了。

第二,《时报》在当日确能引起一般少年人的文学兴趣。中国报纸登载小说大概最早的要算徐家汇的《汇报》。那时我还没有出世呢。但《汇报》登的小说一大部分后来汇刻为《兰苕馆外史》,都是《聊斋》式的怪异小说,没有什么影响。戊戌以后,杂志里时时有译著的小说出现。专提倡小说的杂志也有了几种,例如《新小说》及《绣像小说》。(商务)日报之中只有《繁华报》(一种花报),逐日登载李伯元的小说。那些“大报”好像还不屑做这种事业。(这一点我不敢断定,我那时年纪太小了,看的报又不多,不知《时报》以前的大报有没有登小说的。)那时的几个大报大概都是很干燥枯寂的,他们至多不过能做一两篇合于古文义法的长篇论说罢了。

《时报》出世以后每日登载“冷”或“笑”译著的小说,有时每日有两种冷血先生的白话小说,在当时译界中确要算很好的译笔。他有时自己也做一两篇短篇小说,如福尔摩斯来华侦探案等,也是中国人做新体短篇小说最早的一段历史。《时报》登的许多小说之中,《双泪碑》最风行。但依我看来,还应该推那些白话译本为最好。这些译本如《销金窟》之类,用很畅达的文笔,做很自由的翻译,在当时最为适用。倘《几道山恩仇记》(Count of monte eristo)全书都能像《销金窟》(此乃《恩仇记》的一部分)这样的译出,这部名著在中国一定也会成了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了。《时报》当日还有《平等阁诗话》一栏,对于现代诗人的介绍,选择很精。诗话虽不如小说之风行,也很能引起许多人的文学兴趣。我关于现代中国诗的知识差不多都是先从这部诗话里引起的。

今译为《基督山伯爵》。

我们可以说《时报》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为中国日报界开辟一种带文学兴趣的“附张”。自从《时报》出世以来,这种文学附张的需要也渐渐的成为日报界公认的了。

这两件都是比较最大的贡献。此外如专电及要闻,分别轻重,参用大小字,如专电的加多等等,在当日都是日报界的革新事业,在今日也都成为习惯,不觉得新鲜了。我们若回头去研究这许多习惯的由来,自不能不承认《时报》在中国日报史上的大功劳。简单说来,《时报》的贡献是在十七年前发起了几件重要的新改革。这几件新改革因为适合时代的需要,故后来的报纸也不能不尽量采用,就渐渐的变成中国日报不可少的制度了。

我是同《时报》做了六年好朋友的人,庚戌去国以后,虽然不能有从前的亲密,但也时常相见;现在看见《时报》长大成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我自然很欢喜。我回想我从前十四岁到十九岁的六年之中——一个人最重要最容易感化的时期——受了《时报》的许多好影响,故很高兴的把我少年时对于《时报》的关系写出来,指出它对于当时读者和对于中国报界的贡献,作为《时报》的一段小史,并且表示我感谢它祝贺它的微意。

但是我们当此庆贺的纪念,与其迫念过去的成功,远不如悬想将来的进步。过去的成绩只应该鼓励现在的人努力造一个更大更好的将来,这是“时”字的教训。倘若过去的光荣只使后来的人增加自满的心,不再求进步,那就像一个辛苦积钱的人成了家私之后天天捧着元宝玩弄,岂不成了一个守钱虏了吗?

我们都知道时代是常常变迁的,往往前一时代的需要,到了后一时代便不适用了。《时报》当日应时势的需要,为日报界开了许多法门,但当日所谓“新”的,现在已成旧习惯了,当日所谓“时”的,现在早已过时了。《时报》在当日是报界的先锋,但十七年来旧报都改新了,新报也出了不少了,当日的先锋在今日竟同着大队按步徐行了。大队今日之赶上先锋,自然未必不是先锋的功劳,但做先锋的人还应该努力向前争这个“先锋”的位置。我今年在上海时曾和《时报》的一位先生谈话,他说,“日报”不当做先锋,因为日报是要给大多数人看的。这位先生也是当日做先锋的人,这句话未免使我大失望。我以为日报因为是给大多数人看的,故最应该做先锋,故最适宜于做先锋。何以最适宜呢?因为日报能普及许多人,又可用“旦旦而伐之”的死工夫,故日报的势力最难抵抗,最易发生效果。何以最应该呢?因为日报既是这样有力的一种社会工具,若不肯做先锋,若自甘随着大队同行,岂不是放弃了一种大责任?岂不是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岂不是辜负了一种大委托吗?

即如《时报》早年的历史,便是一个明显的例。《时报》在当日为什么不跟着大家做长篇的古文论说呢?为什么要改作短评呢?为什么要加添文学的附录呢?《时报》倡出这种种制度之后,十几年之中,全国的日报都跟着变了,全国的看报人也不知不觉的变了。那几十万的读者,十几年来,从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某报某报体例的变更的。这就可见那大多数看报的人虽然不免有点天然的惰性,究竟抵不住“旦旦而伐之”的提倡力。

假使《申报》今天忽然大变政策,大谈社会主义,难道那看《申报》的人明天就会不看《申报》了吗?又假使《新闻报》明天忽然大变政策,一律改用白话,难道那看《新闻报》的人后天就会不看《新闻报》了吗?我可以说:“决不会的。”看报人的守旧性乃是主笔先生的疑心暗鬼。主笔先生自己丧失了“先锋”的锐气,故觉得社会上多数人都不愿他努力向前。譬如戴绿眼镜的人看着一切东西都变绿了,如果他要知道荷花是红的,金子是黄的,他须得把这副绿眼镜除下来试试看。今天是《时报》新屋落成的纪念,也是它除旧布新的一个转机,我这个同《时报》一块长大的小时朋友,对它的祝词,只是:“《时报》是做过先锋的,是一个立过大功的先锋,我希望它不必抛弃了先锋的地位,我希望它发愤向前努力替社会开先路,正如它在十七年前替中国报界开了许多先路!”

1921年10月3日

同类推荐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燃烧的法兰西

    燃烧的法兰西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
  • 近影

    近影

    这部短篇小说集由28个精致的小故事组成:在水族馆里,他整天都会被小鱼围绕着,时间久了,他能分辨得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还给几条起了名字;八月,“我”得到了一只全身漆黑的小八哥。怎么教会它说话,教它朗诵一首完整的唐诗,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中风的父亲坐在轮椅上,左侧身体无法动弹,只能用写在纸上的文字做交流……作者用一个个简短温馨的小故事,述说着生活的喜悦与温暖,生命的变幻与无常。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热门推荐
  • 青梅请hold住

    青梅请hold住

    【本文爆笑重生文】他是当红歌星离一,再次睁开双眸,发现竟是女儿身!而且还是兄弟最宠爱的未婚妻!这也算了,为什么还是小女孩的模样!这什么情况?为什么墨瞑深这么矮?我怀疑是不是我拿错剧本了……没事儿,既然来了就顺其自然,谁叫我生存能力强大!可她只想安安静静地长大,没想到有只小狼狗一直粘着自己。安酒玖一个激灵:我们好好相处,别动不动看我可以吗? —— 因缘而起,以爱相守。
  • 我从穿越来从穿越去

    我从穿越来从穿越去

    爆笑奇缘,腹黑导师,靠,这世界不公平,明明是一个乖乖女,最后竟变得如此强悍,Σ(°△°|||)︴汗颜,看懵懂少女如何变成女汉纸……“小棱,我把我珍藏了23年的清白都给你了。”某男可怜的说。“靠就你清白值钱,老娘还不稀罕。”还珍藏。站在门口的侍卫说:“王妃和王爷,木得救了!”久病又复发了
  • 向你告别

    向你告别

    [短篇合集]不定期更新°在你的记忆里是不是出现过这样的一个少年,他曾惊艳了你的青春让你念念不忘。然后在分别多年后的某一天,在街边的转角相遇,却也只是点头示意擦肩而过,然后在心底默默告别。其实在心里,我一直有三个愿望没有说,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世界和平,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我的亲人们长命百岁,第三个愿望……我希望……我爱的那个白衬衫少年永远的幸福。【我的少年那么好,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在这个冬日里给你温暖,谨此赠予我爱的人
  • 我是术士

    我是术士

    学习道法的叫道士,学习佛法的叫和尚,学习神术的叫牧师。而我们这种学习奇门诡术,不走正道的人,则被称之为,术士。养小鬼、下咒、下蛊、画符,别人会的我们都会,别人不会的我们还会。术士,就是在,这么牛。
  • 修仙从神将开始

    修仙从神将开始

    别刷视频了,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可开启穿越之旅。
  • 懒人有福

    懒人有福

    简书勤好不容易咸鱼翻身,过上财务自由的小日子。莫名其妙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过着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她简直活不下去了。为了能回到她想要的好日子。挽起袖子赚钱吧。庄易从认识简书勤起,就想着怎么赖上她!顺手捡个小乞丐,结果是个披着羊皮的小狐狸!
  • 明媚的落花

    明媚的落花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是蜘蛛。”“不会吧,这算什么爱好啊,又丑又脏。”“我喜欢蜘蛛是因为它没有翅膀却可以飞翔在天空。”“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固执?明明知道平淡是福,却偏偏不甘寂寞;又或者最怕碌碌无为,却又喊着平凡最可贵。”“你要知道平台对一个人来说多重要。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与大闸蟹捆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他们宁愿自己住在狭小潮湿的地下室,也不愿办公的地方缺少气派;他们乐意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泡在咖啡厅里,喝着速溶咖啡,听着吱吱呀呀的曲调,也不乐意花十分钟的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大部分人活在少数人设定的游戏国度里逐年老去。”
  • 都市雇佣兵王

    都市雇佣兵王

    一卷雇佣兵王的传奇画卷,谱写热血沸腾的都市生活。他卓越的风姿引得各路美女竞相折腰,御姐,萝莉,女警,千金大小姐纷纷投怀送抱。一双铁拳,无数太子哥们,纷纷跪地求饶。浅水困不住蛟龙,是龙,终究要龙腾四海,翱翔九天,叱咤风云。且看一代雇佣兵王高歌凯进,横行都市,御美四方。这是一个浩荡热血男人的故事。
  • 阳光照在大路上

    阳光照在大路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出生的这批人虽然被人说成是最没有文化和最值得同情的一代,但是他们依然也有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依然走过的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大路。小说从一批新员工进入到阳光厂开始,展开了这一代人的心里路程。想要了解这一代人,请看《阳光照在大路上》。作者尔予见的电子邮箱:bqxazx@
  • 别来无恙少年时

    别来无恙少年时

    别来无恙,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谁能够想象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离合中荡漾,红尘里飞扬,回头已经赶不上。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灯火阑珊的彼岸,我以为你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