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2700000040

第40章 孟超谈陈伯达的《不几日记》——干校杂忆之一

说起孟超来,都知道他因写“鬼戏”《李慧娘》在文革期间遭到过严酷的批斗,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到后期。只剩下分配不出去的“一小撮”还滞留在那儿。孟超和我理所当然地归入其中。上选不怎么再管束我们。在外人看,我们显然有几分落漠和凄凉之感。但我们自己却死鬼作乐,活的颇为自在。

老鬼孟超人瘦得三根筋挑个脑袋,成天歪着大嘴巴,叼支烟卷儿乐滋滋的。我当时写过一首诗,诗里说我用指头在雪地上画了个孟超,“光秃秃的头顶/隆起的脊背/细眯的眼缝/凝视着人生”。有人望着雪地上的孟超,说“呆不上两天,太阳一晒,就化成了水。”孟超咯咯地笑着说“正好,正好”。那情景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孟超感慨地说:“太阳一晒,有的人往上长,我却只能入地。我宁愿入地。”孟超的这几句话-我没有写在诗里。

孟超有一肚子的故事,陈迩冬说他“鬼话连篇”。有一天,他讲了一个陈伯达的故事给我听,在座的还有几十人。那时四人帮还没有垮。

他只管说,我们只管听,一笑了之,过后谁也一再重提。但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觉得孟超讲的并非鬼话。

二十年代中期,陈伯达和孟超同在上海大学读书,陈比他高一年级,由于都喜好文学,常在一块谈论些写作方面的问题。

一天,陈伯达对孟超说“现在流行写日记体的作品,小说呀,杂文呀,鲁迅先生写了《马上日记》、《马上支日记》。在鲁迅先生的启迪下,我最近也写了一篇日记体的创作,题名《不几日记》。”怕我听不明白,他连说几遍。他的福建口音很重,我以为他想与鲁迅的。马上”二字相对应,写的是“不急”日记。他看我仍茫然不解,手指在空中比划出“不几”二宇,我还是弄不懂,“不几”二字风马牛怎么能连成一个词?陈伯达很神秘地说:“你应当动脑筋想想嘛,几字加一点是个什么字?。”我说是“凡字”。我又问他。“为什么不干脆写成不凡呢?”我想,陈伯达一向很高傲,自以为了不起,“不凡日记”很符合他的心意。

陈伯达哈哈大笑,说:“这么写文章就乏味了。”“不几”差一点是‘不凡’,才有文学的特点,现在,有成千上万个差一点成为不凡的人呀!。记得孟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看他在几字上怎么添上那一点吧!那一点可不容易添上呀,他多步年前之前就写好了《不几日记》,只等着有一天,添上一点,改成《不凡日记》”。

孟超死于四人帮垮台的1976年,他多半会想到陈伯达的《不几日记》。可惜我当时没有见到孟超,如见到他一定会对我说。陈伯达的那一点到底没有添上呀!”

当然,真的添上那一点,难道陈伯达就真的成为不凡的英雄吗?

我是怎样写《鄂尔多斯草原》的。

一九四二年的二月下旬,陇甫棕黄色的山野开始透出春意。我独自梦游般跑到学校(专收战区流亡学生的一个中学)附近的荒山顶上,花丁半天的时问,跑马似的写了一首近四百行的诗《鄂尔多斯草原》,第二天就投寄桂林的《诗创作》,几个月之后发表了出来,当时,连我朝夕相处的几个朋友也不晓得我写了这么一首诗。我闭口不谈,像—个羞涩的秘密藏在心里。我怀着灼热的希望与忧虑,翘盼编者的回音。我一反常态,变得沉默寡言。这首诗仿佛从我生命内部爆发出一束火光,带走了我的灵魂,虽然表现上并投有留下任何痕迹。那个耸起的荒秃秃的山头上,有一个村庄,当地人叫李广故里。李广小时候从这个山头,曾经把对面山上的一只老虎射穿了心胸,他跑去看,原来不是老虎,是一块卧石。棱他射穿。从山上远望,安静、荒凉、旷远,我的心境与这片山野的景像十分的协调,确是个理想的诗的发射场地。我把生命化为燃料与动力,全都投入这次创作活动。

几十年来,不少人问我是怎样写出这首诗的,他们以为我一定在那个草原上生活过好久,我说我从来没有去过。谁都不相信。没有去过怎么能虚构得那样的具体,那具有可触性的情景与形象是如何获得的?不可理解。对我来说,一点不奇怪,虽然只闪电般用半天时间写了出来,但这首诗的情境,在我的生命里却孕育了不下十年。我当时刚十八岁。也就是说,从童年起,我的生命中就有了这首诗的青嫩的胚芽。我难道真篓吗?

需要从我的家族和童年的生活环境谈起。我的童年少年是在雁门关里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度过的。经常看见从蒙古草地来的拉骆驼的老汉,背抄着手,牵引着一串骆驼,叮咚叮咚从村边经过,至现在我还记得起骆驼队身上发出的那种特殊的热烘烘的气味。那种气味,凝聚在我的心灵里,一生一世不会消失。

我的祖先是蒙古族,小时候家里有一口明晃晃的七星宝剑。说是祖传下来的。我白天扮作武士玩它,夜里压在枕头底下。这口剑,用手弹拨,能发出嗡嗡的风暴声。它是我的远祖在辽阔的草原上和征战中最带过的,剑口上有血印。我曾祖父曾在鄂尔多斯一带生活过半辈子,祖父也在那里呆过。我家有不少乌黑发亮的黄羊角,还有厚厚的有图案的毡子,像姆指大小的锕佛,处处遗留着民族的痕迹。我们村子里,有一半人家都有走口外的人,有经商的,大半当牧羊人,不少人死在草原上,不少人临死之前才拚死拚活返回故乡。我的姐夫在外蒙古草原上为庙主牧放了十年牛羊,中年回乡娶了我姐姐,他信佛,极会讲故事,为我讲过他的许多神奇的经历。我的邻居每年冬天总有从口外回来的,粗糙而紫红的脸庞,一播一晃,腿部带点罗目的走路的姿态,镶金边的皮帽(我小时候也藏着一顶),浑身发散出浓重的羊膻味道。有人冻掉了耳朵,有人前胸后背布满狼抓的伤癌,有人手指、脚趾不全,有一个我叫他“秃手伯”的双手从手弯齐楂楂冻落,他把两只变黑的手从草地上带回家,埋在祖坟地里。“秃手伯”为全村挑水,他绘声绘色地为我讲述了许多草地上的情景。说黄昏的沙漠像血,太阳比关内的大几倍。我的童年伙伴中,长到十二、三岁时,有几个已跟随大人奔口外去了,五年十年之后才回家成亲。我们村里许多人会讲蒙古话,我小时候也能说几句。因此自小我就觉得蒙古草地是养育一代一代乡亲的地方。尽管给人带来了不幸与灾害(村里有许多守寡的女人),但那广阔的草地仍然令人神往。草原牧歌对我有着强烈的诱惑力。

为什么我突然写这首诗呢?一九四二年初,皖南事变后,我和几十好朋友不愿在学校读书。悄悄地商议奔陕北去,我们几个已凑了点盘缠,暗中计划着启程的日子。事情终于被我父亲(他在中学教课)发觉,说死不准去,说路上会被国民党特务捕杀。计划落空了。《鄂尔多斯草原》这首诗就是在我们准备奔延安之前写的。我不敢明明白白写陕北,写了离陕北不远(其实并不近)的鄂尔多斯,这片亲切的草原,我自小神往。历史的和现实的真情在我的心胸里交融、奔腾。如果没有投奔陕北的理想鼓舞我,潜藏在生命内部的童年少年的诗的情愫,也就不会引爆起来。

从一九四。年起,我练习写诗,创作的准备很差,只在陕甘两省影响不大的报刊上发表过几首幼稚的小诗,有两首是写草原的。那时我把宽阔的草原当作充满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这多少反映了一点国统区生活的苦闷,总想奔向一个新的天地。我那时的文学修养相当浅薄。吸引我和几十朋友的诗集只有艾青的《北方》,田间的《呈在大风砂里奔走的岗位们》,还有《七月》、《抗战文艺》、《文学月报》等刊物上的一部分诗。明显地对《鄂尔多斯草原》有影响的诗主要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不难看出《鄂尔多尔草原》的抒写手法,受了这两首诗的启迪与感染。艾青诗的那种探沉、忧郁而凝重的情调。与当时祖国,民族、个人的命运十分一致。在我稚弱而苦闷的心灵上,蒙古草原似乎冥冥之中能给我以雄浑的力量,成为诱惑力极强的梦境,这种梦境又掺入了许多朦胧的理想的成分,因此,它只能说是我的鄂尔多斯草原,与真实的鄂尔多斯草原并不是同一的。

这首诗的情调沉缓,有点像黄昏或深夜骆驼的铃铎的声音。平漠的大草原上。我总觉得没有崛起的山脉,是那样的宽阔而舒展,大雁都得飞天才能找到一个宿夜的青色的湖淖。因而这首诗的视野广阔,追求油画的效果,而不是雕塑的。”我没有去过那陌生的草原,无法写实,我是一边写,一边开拓我的诗的境界。写完之后,我的灵魂许久飘荡在那片亮着(哭红的眼睛似的)羊脂灯的草地上,写到那些在风砂中奔波的旅人,我的面前就出现了故乡的亲人;没有见过面的曾祖父,秃手伯、拉骆驼的老汉……,写到狼嗥,就想到我们村里那个满胸膛爪痕的牧羊人。诗里出现的情景,都萌发于我的童年与步年的生活。

诗里有这么一节,

滚滚的黄河

在北中国

寂寞地湍流着

琥珀色的泪痕,

像古骑士扔下的一张长弓

静静地

躺在草原上。

这种舒缓的情调,有意无意地带着马头琴的韵味。我的故乡有一个邻居,几乎天天夜里坐在门槛上拉马头琴,他是个摔跤能手,在草地生活过半辈子。“琥珀色的泪痕”这个形象并不是凭空臆造的。对黄河的描述,我倒是有点实感的。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我从风陵渡坐术船到对岸的潼关,不慎,掉落到滚滚的黄河中,幸亏我水性好,没有溺死,最后由一位老水手救起。当我挣扎在混浊的浪涛中,黄河的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十分恐怖,确有点像琥珀的光泽。那混浊的波浪,俨然是老虎的斑纹。后来几十年中我又见过不下几十次黄河,都是暗黄色的,一次也没有“琥珀色”的感触。黄河流经河套时,好似一张巨大的长弓,我写作“骑士”扔下的,这形象与草原特定的历史和生活有关联,且带有明显的凄凉的滋味与民族的悲哀。这样描写黄河,只有描写河套一带恰当。描写黄昏的草原和太阳时,诗里那派红色的风景,回忆起来,想是“秃手伯”为我讲述草原风光的回照,我把黄昏的太阳描绘为“紫红的大火堆熄灭了”。衬托出草原的寒郁与黑暗,所有这些细节,都浸染着我的十八岁生涯全部的青春的血气。

这实际上是我的第一首诗。为了写它,调动了我的相当贫乏的全部生命力,这一点我有深切的感受。写完之后,好久没有写出像样的诗。说明我当时生活的积累不多,在现实生活中捕捉新诗的本领也不大,所以这首诗的弱点是明显的。我只能凭梦境似的忆念描写出一点诗情画意,因为我没有去过鄂尔多斯那地方,特别是写到草原牧民新的生活,只能用想象的空泛的笔触去勾勒,只能用“绿色的战斗旗子”、“解冻的热流”,“被开垦的芬芳的气息”、“复活的笑”等象征色彩的文字

“点睛”。

最后,说实话,我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懂得文艺创作中还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等写作手法,当时我几乎没有看过一本文艺理论书。什么是新诗,我只信任艾青与田间的诗,反复吟咏他们的诗,觉得跟着他们写下去,总会写出诗来的。艾青仿佛是个拉骆驼的人,昂首阔步,沉着地走在前头,我是一匹骆驼跟着行进,《鄂尔多斯草原》这首诗的主旋律是驼铃的叮咚声。虽然音响不够高昂与嘹亮,但也还算是可以激发前进的一种声音。

同类推荐
  •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藏在故事里的必读古诗词·历史典故篇

    有趣又好读的诗词入门读本。在故事中与风雅诗意重逢,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孩子的审美,用唐诗宋词奠定一生的国学根基。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诗词经典课外读物,辑录了上古神话传说、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让小读者在了解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体会诗词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核和时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一国王痛恨王后与人有私,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晨即杀掉。宰相女儿为拯救无辜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每夜讲故事,以引起国王兴趣,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使国王感化。
  • 我陪你

    我陪你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无论一帆风顺,还是艰难曲折,都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东西都值得纪念。身边总是充满了相遇、分离,身边的朋友也都各奔东西了。但故事仍在继续……作者把身边的故事整理成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在给你叙述他的经历和他看到的世界。所以,这注定会是一本凌乱的书。三十二个故事,三十二段人生。睡前故事,在睡前属于你一个人的时光里。长大后才知道,枕头上的污渍,不仅有汗水,更多的是泪水。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热门推荐
  • 生死路

    生死路

    将自己的生世引出水面。主人公周小夜,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一个人。
  • 我能指定NPC

    我能指定NPC

    灵气复苏,妖邪之气迸发,魑魅魍魉丛生,席卷整个岛国。灵气滋润万物,灵物增多,术修之道有重新崛起的趋势,剑道岂能甘愿再次沦为配角,一场交锋不可避免。重生为岛国一名高中生,祖传小神社,井口茂秀该如何自处?
  • 恭请上神

    恭请上神

    我是不记得前尘往事的小狐仙,你是忘了前世今生的上神。一万年前,你为我挡下雷劫,助我飞升。一万年后,我为你诛杀全城,只为了一个公道。
  • 汉末江南风

    汉末江南风

    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战死,后世人言:世上再无真正贵族。“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余音未绝,大汉帝国已风雨飘摇。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大汉皇族嫡系、庶出子弟皆一一败下阵来,刘姓退出历史舞台逐成必然……此时,现代人刘基带着前世的阅历降临在汉室皇族远亲刘繇家中……我是贵族,我带点小资;我是皇族,我带点责任;我为家族,必须争霸……是真皇族?是假贵族?待到江南风起时,风流花中笑。
  •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

    我叫刘凡,我杀了一头猪。“叮,你杀了1头猪,奖励金钱加10000。”“叮,你杀了10头猪,奖励大型养猪场一个。”“叮,你杀了100头猪,奖励内力5年。”“叮,你获得成就屠夫,奖励神通皮糙肉厚。”我叫刘凡,我踩死一只蚂蚁。“叮,你杀了1只蚂蚁,奖励金钱加1。”“叮,你杀了10只蚂蚁,奖励金钱加10。”“叮,你杀了100只蚂蚁,奖励内力2年。”“叮,你杀了1000只蚂蚁,奖励大力拳。”“叮,你获得成就蚂蚁杀手,奖励蚂蚁庄园。”……我叫刘凡,平凡的凡。我有一个神秘的小辅助和一个神秘的女儿。虽然我的女儿从来不叫我爸爸而是叫我凡哥。对了!我还有一个大明星女友,她是国民初恋也是我的初恋。现在她是我的前女友。催更群:194286134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冰神天下

    冰神天下

    前世的天才冰神,被追杀后落入异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有着龙与凤的世界,而自己却成为了一只凤凰。前世冰神,到了异界后,又将绽放怎么样的辉煌!求推荐!求收藏!
  • 一对一经理人

    一对一经理人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留言簿,里面都是那些在“新大陆”的探索中卓有成就的开拓者们,从一对一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些未知领域的前沿发回来的信息。他们正在向我们讲述那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天地。有些人毫无疑问会注定名垂青史——至少在商业圈内是如此,因为他们为这个时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些人早已成了传奇人物,比如罗伯特·麦克德谟特将军。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麦克德谟特就使用了当时最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把一家原本体态笨重、文案工作没完没了的官僚化保险公司UsAA,改造成了利用关系营销最具说服力的成功典范之一。
  • 星际战神第一宠

    星际战神第一宠

    叶云薇的家族是个庞然大物,传承千年天才辈出。作为家族里被千娇万宠着长大的病娇,叶云薇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只是上天给了她强大的后盾,爆表的智商,突破天际的颜值,却忘了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直到她缠绵病榻二十年后终于英年早逝,却重生在一个没爹没娘,孤苦伶仃的流浪孤儿身上。叶云薇的心情是崩溃的。只不过这一世,她有了新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叶云薇想,这大概是不幸中的万幸。既然有了活着的资本,那就一定要活得比任何人都要精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个性:极简庄子

    个性:极简庄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庄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庄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庄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七大章,以“人生需要学点哲学”开篇,从世界的哲学、人生的哲学、真我、自乐、自我保护五大方面切入,以“齐生死,任逍遥”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35条《庄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