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3100000025

第25章 疼痛的血印(7)

但从少年时起,我一直认定,葡萄牙是一个很遥远很神秘很空旷的美好地方。她能养育出哥伦布,也一定能养育出许多英雄豪杰。直到今天,我的这个玄想也没有完全消失。前十年,我写过一首长诗《空旷在远方》,写的是我企盼到达的一种诗的境界。我企盼着如哥伦布似的在人世间和精神世界发现一片谁也没有到过的地方,使心灵获得解脱达到最远的海与岸。我在诗里说:

哥伦布是最初克服地心引力的强人

惠特曼是最初克服传统引力的强人

他们是距我们很近

能清楚地望见的神圣的诗人

和发现者哥伦布竟然在

茫茫的大海洋发现一块新的大陆

(应当说它是当时欧洲人没有去过的大陆)。仅仅这一点,就对我产生出极大的魅力。我自小迷恋着向远方捕猎,有探寻神秘事物的野性,这可能与我们蒙古民族的郝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性情和习俗有些遗传关系。哥伦布向海洋探险,我的祖先是在被称为瀚海的沙漠戈壁上向河流和绿洲游牧。不论坐在双桅船上,还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在我的心灵里,都是勇敢的游牧者,探寻梦境的人。今天,在人生和诗歌领域,我已艰难地探索和游牧了半个多世纪,才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我的祖先们发现一片绿洲那样被万里之外的葡萄牙诗歌的魅力所深探地吸引,并且登上了葡萄牙诗歌的岸,圆了童年的那个天真的美梦。

此刻,摆在我案头的是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的诗集《新生》。用了几个清静的早晨读完了这本诗集。一边看,一边对自己说:我真正地遇到了一个知音。虽然我是第一次读他的诗,更没有见过诗人本人,但我和他仿佛心心相印,神交多年了。他不像地理书上的葡萄牙那么遥远,他离我很近,我听到了他的心跳动。诗集名为《新生》,真仿佛是我的诗集的名字。这几年,我如果编一本新诗集,真有可能也用“新生”这个名字。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文章,认为中国文学界事实上存在着一批可以称为“老生代”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大部分是在人生逆旅中经受过各种灾难和风险,到得晚年,对于历史,人生、大自然,以及文学创作有了前所未有的省悟,生命深处升起再生的愿望。一切都经过沉淀和升华,进入了一个与新生无异的美好的生气昂然的精神境界,仿佛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不是童年,却胜似童年。荣格就说过老年类似童年的话。读了《新生》这本诗集,诗人对于人生、大自然以及人间亲情的那种单纯,明朗如海洋一样清澄而宁静的境界,正是一个人生最美丽的港湾。不是为了永久地停泊,而是另一次启航。如果我的这些想法只是玄想,甚至是错误的,是对诗集《新生》的误解,就请作者原谅我的这一番真诚的感情吧。

诗人与我是同龄人。从我与诗人的人生经历、个性以及美学观点来考虑,我们之间肯定有不少的差异。我没有读过诗人详细的传记,而我一生遭受过的灾难,他多半没有经历过。换句话说,他的许多人生的悲欢与创作中的甘苦,我也未见得经历过。但我还是感到了与诗人有不少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因此我才感于冒昧地称诗人为“远方的知音”。

我和这位远方的知音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诗歌风格,他是用一种平静的语言显示隽永的人生哲理,没有夸张,没有回避,没有故弄玄虚,总是那么坦荡而超脱,可我仍然能觉出他从心底涌现出的哀伤。我在创作中,很难逾越疼痛的伤疤,因此写起来难以超脱,让人读着也难过。

而诗集《新生》里只有几首诗让人也感到一些淡淡的哀伤和黑疤的阴影。如《秋天》:

秋天正在路上,

而已经抵达的忧伤在躯体上深深地挖掘,

在伤口中筑巢;

有时忧伤会被雨浸湿,

慢慢地腐烂,

或者留下坚硬黑疤,

很难抹掉。

我和诗人的心里都深深埋着各自的忧伤,是硬的黑疤难以抹掉。但远方知音的诗比我更深沉更有涵养,他没有过多地坦露伤疤和痛苦,只是平静地忍受着深深的忧伤而已。他的这些诗(虽然都不超过十行,我不把它们称作小诗),很像中国古典诗中的“绝句”,既凝练,又有很大的张力。

近二十年来我写过不下三四首有关鹰的诗,我在一种压抑的情绪下写的。我写《鹰的诞生》,《鹰的归宿》,还写了一首《一只跋涉的雄鹰》,写一只在戈壁的风暴中遍体鳞伤仍以巨大的翅羽升向天空。这些诗里流露出了我的悲伤和希望,写得都很长。而《新生》的作者写的鹰(我相信他一生也写过不少鹰的诗),没有一点点我诗里的那种哀伤。《新生》里的鹰是十分美丽的,鹰本是天地之间飞翔的英雄。

傍依着北方冰冷的河,

我与夏天挥手而别。

关于河,有许多人巳道出我的心曲,暹罗的河不属于我。

巴比伦的河也不属于我,我是一只青春的鹰,只驾驶另外的气流,只邀翔另外的云天让我燃烧着飞翔吧。

这是一首多么年轻而高远的诗!谁会想到这是出自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之手(年龄是我估计的)。这首诗充满着上升的和燃烧的力量。“只驾驶另外的气流,只邀翔另外的云天”,把鹰的世界拓展到了无限高远。这只青春的鹰,寄托着作者的企望永远腾飞的理想,当然我也有远方知音的这种精神追求,否则我不会对鹰这个巨大的腾飞的意象如此地人迷。我把鹰的飞翔写得太沉重,看做“汗血鹰”(天空的汗血马)。诗人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的确具有鹰腾飞不息的心灵,而且飞得很高很远,他在《即使身在废墟》里有四行诗,也令我震动:

心里的阳光迟迟不愿死去,即使身在废墟。

它是秋天华贵的丝绸,它是甜美,是舌尖上的盐粒。

这四行诗给人以宁静和安慰,像一位老朋友对自己的祝福和激励的话。没有丝毫悲伤,心里有阳光。

费尔南多,马丁纽对诗人埃乌热尼奥·德·安德拉德的诗作如此评介:“他不属于当代任何一家文学流振,但他并不漠视这些文学流派的存在,他的作品与这些流派的理论和思想总有相通之处。特别是与反抗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七年期间统治葡萄牙的法西斯制度的新现实主义更是合拍。”

我很理解这段话的历史性的深刻含义。我与诗人都经受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与火的洗礼,对法西斯的黑暗,曾进行过斗争。我们活得并不轻松,但很真诚。在对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中,似乎也有相近似的地方。诚然我在我的探索之中,众多流派的诗也给过我许多启迪和力量,却也像我的远方知音,在审美意向上采取吸收包容的态度,不愿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流搌,希望写得更加自在,更加能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即使并不完美,也是自己的声音。

关于诗的一次发言——一九九六年夏在日本一次诗歌座谈会的发言片段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日,在日本前桥市与诗人谷川俊太郎。财部鸟子等座谈当前诗歌创作时我的发言摘要:

(一)

香港诗人黎青看了我送他的《牛汉抒情诗选》后,对我说:“你的诗太痛苦了,把过去的事都忘了吧!写些幸福的诗。”他是诚恳的,是好意。但是对我来说,我的诗的情调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了。这许多年来,我的诗没有一行甚至一个字是甜蜜的。(这几句话得到谷川俊太郎的认同。他说:“我也一样。”事实上,就人类的整体处境而言,有良知的诗人,不得不陷入痛苦思索的境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包括“文革”在内,简单说,我一直被动地活着。有战争,就有流亡,就得流血,你被监禁,就没有自由可言。几十年来,诗和我一起受难。我多么渴望走出历史的阴影,而希望却只是梦瓣中的远景而已。因此,我的诗中的痛苦,既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个人充满了血泪的一段经历史,戴粟的诗句真实地显示出编年史般的人世沧桑。

(二)

台湾诗人杨平问我对八十年代中国年轻诗人欧化现象有何看法?我回答说,“向外来优秀文化学习,吸收养分,这是历史的自然过程,不能说错,包括模仿在内。年轻的诗人正在成长,他们自会从中慢慢地调整自己。他们在我看来尽管只有几十个人,却不仅继承了中国新诗的传统,还继承了人类优秀诗歌的传统,这个诗歌发展过程和变化是非常伟大的。朦胧诗不能否定就是这个缘故。

(三)

最近,北京市诗歌界有些人说,学外国诗不好,要学中国传统。这当然值得研究。但他们说的传统是五十年代的,他们要恢复那个可怕的历史时代的“政治第一”的创作和批判标准。当今诗创作本身的确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突进,但决不可全面否定,更不能回到五十年代。

(四)

杨平说,最近台湾大学校园诗人,大都不再看前辈诗人的诗,能吸引他们的是三四十岁的诗人的作品,问我大陆的情况如何?

记得我说了一句话:“这是不对的。”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没有做详细回答。谷川俊太郎同意我的这个态度。

(五)

座谈会上大家热烈地探讨世纪交替时期诗歌的走向和期待。谷川俊太郎说:“诗已渐渐地世俗化,扩散到各个角落,诗越写越难,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我就这个话题发言说:“中国一直希望一个时代有一个两个大诗人,像面旗帜似的,这是过去的一种神圣的观念,仿佛没有旗帜就不能前进了。我现在认为,以后写诗可能会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如自然界的现象那样,自自然然,非常生活化,决不可去规范它。我期待着如荷尔德林说的,“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同类推荐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 老舍小全集:茶馆(精装)

    老舍小全集:茶馆(精装)

    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龙须沟》是老舍先生的重要作品,是他解放初期回国后创作的第二个话剧剧本,也是早期主旋律作品中难得的传世之作。此剧描写的是居住在北京天桥附近的一条臭水沟(龙须沟)旁小杂院的4户人家的不同遭遇,塑造了程疯子、程娘子、丁四嫂、王大妈、二春、小妞子、赵大爷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由他们的经历和心态来表现新政权、新制度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堪称是一部下层民众的血泪史、翻身史。
  • 故纸风雪

    故纸风雪

    本书共20万字,收录70余篇杂文,涉及对作文、文言的规范,对文本内部规律的探索,对人性、世相的精彩描写。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林徽因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林徽因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

    吴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本是基于两篇讲稿。一九二八年十月二十日和二十六日,吴尔夫自伦敦两次来剑桥大学,分别在纽纳姆女子学院手戈廷女子学院,就女性与小说一题发表演讲。此后,一九二九年三月,她将两次演讲合为一文,以《女性与小说》为题,发表在美国杂志《论坛》上。而此时,她的小说《奥兰多》出版,为自己造成了一座小楼,并在这里,将《女性与小说》大加修改和扩充,写出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
热门推荐
  • 亿万boss的首席娇妻

    亿万boss的首席娇妻

    欧洲商业大亨恋上首席设计师兼大boss,高高在上的他暗恋她三年,当事人却一无所知,相隔两地他们因为缘分的牵绊让他们从相遇、相知到相爱……冷酷邪魅的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因为她变成希希相依的妻奴、昏君,面对这样的二十四孝好老公,一向平静如镜的她会把持不住吗?请关注《追爱,亿万总裁的首席娇妻》,看看妻奴总裁如何搞定首席小娇妻吧!
  • 俏皮千金的腹黑大少爷

    俏皮千金的腹黑大少爷

    她,沐涵予,因为几年前的一场意外,决定出国,几年后,因为学校要和国内的学校进行交流,不得不回国,在国内,遇到了他。“丫头,做我女朋友。”“你妄想!”某男腹黑的说:“丫头,我要和你结婚。”沐涵予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有妄想症吧!”“不,丫头,你必须和我结婚!”沐涵予呸了一声说:“滚犊子!我为什么和你结婚!!”“因为你爱我我也爱你呀!”“谁说我爱你了?切,真自恋呀!”“你真不爱我”某男邪恶的说。看着莫子熙邪恶的笑,沐涵予紧张的说:“你、、你别过来。”莫子熙腹黑的说:“你不是觉得我不够爱你吗?现在我就让你看看我多爱。”说着就把沐涵予给弄到了床上。
  • 学长,我爱你

    学长,我爱你

    林萧晓,一名都市少女,家中情况一班,美女一枚,苦恋师哥5年,反被师哥倒追,可其闺蜜喜欢其师哥,在闺蜜和师哥之间他会有怎样的选择呢。。。。
  • 我有一本小本本

    我有一本小本本

    这位朋友,你相信每一个文字,也是有力量的吗?看你骨骼精奇,万中无一,以后笔耕不辍,舞文弄墨的重担就交给你了......文人交流群:761469726
  • 豪门战神

    豪门战神

    全人类征战数百年,武都文明重新建立。而他仅参战五年,就令全球安定!他是无敌战神,战无双!五年前为败家子小舅子背黑锅上战场,五年后归来,养父母身死,爱妻毁容,传承至宝丢失!废物小舅子要扶起来!爱妻绝世容颜也必须恢复!丢失至宝更要追回!恩人之死必将昭雪,触怒战神者,必遭天谴神罚!
  • 死血之光

    死血之光

    别人若伤了你一丝,我便替你杀了他。你若想杀人,我便配你屠了这座城,一切为你也只为你。
  • 流仙门游记

    流仙门游记

    反正就是重生到修真世界莽就是了莽反正就是莽没别的莽!
  • 封神双龙2

    封神双龙2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聆听之时

    聆听之时

    聆听吧,这序曲。不置可否,在这旋律里……存在着……什么。
  • 原来她比糖甜

    原来她比糖甜

    她是京城失踪多年的千金小姐;他是京城薄家大少;后来,她与她的亲生父母相认,她有了三个哥哥宠着,她很幸福。她与他从高中就认识,他们相识四年;她与他感情深厚;她与他互相信任。虽然发生过大大小小的事,但丝毫不影响她与他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