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01

第1章 敬天法祖(1)

我们在这儿所说的“野”,首先有相对于城市的山乡野里的意思。

张石山的家乡盂县,属于太行山区,春秋时期曾经建有一个狄族仇犹古国,但如今说来属于相对的内地。他自幼熟悉的村庄,名叫红崖底,是个典型的偏远山村。鲁顺民的家乡河曲,属于内地人印象中的边关。而他出生的村子,紧靠县城,名叫护城楼,一面紧挨着城墙,一面靠拢古长城的一座关楼。长城外几十步,黄河从村旁流过。

当然,“野”在这儿,更有相对于主流文化或曰官版文化的草根文化的意思。

大学专业或研究部门,有田野调查之说。这一概念借用过来,我们曾经在故乡生活多年,而后始终与故乡紧密联系不断,放言之,我们都有几十年的广义的田野调查经历。这是我们对谈的坚实基础所在。

无庙不成村

张石山(以下简为张):有句老话说,“无庙不成村”。像是民间俗语,几乎可以叫做成语。说出了自古而然的存在,成为某种法则。即便有几十年的强力破除迷信、诛神拆庙运动,庙宇依然伴随着广大乡野的点点村落劫后余生、挺然崛立。在农民的心目中,没有庙宇的村庄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几乎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到处都在拆迁兴建,钢筋水泥的森林拔地而起。不知顺民你注意到没有,在欧美,即便是现代化程度极高的都会级城市里,与街区、教区共生,一定是有教堂的。“建筑是凝固的乐章”,这句话或者是针对建筑的外在形式美感而言的。其实,建筑是大文化,除了内部格局的宜居舒适、整体环境的协调和谐,还承载满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中国人多数不信教,不能说中国人没有类乎宗教的情感需求。不妨说,敬天法祖,就是中国人信奉的宗教。

对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整体给予评价是困难的。但如今大规模的城建,缺少宗教场所,或者决策者、设计者压根在这方面的考虑就是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缺失。

几十年前,民国时代,中国在各方面也是努力与当时的现代化接轨的。传统在接受挑战,国人对自身传统有所批判扬弃,但没有太多的当局强力摧毁人为破坏,至少没有大规模地诛神拆庙、毁灭文物。京城、省城、县城,城垣保存完好,城里的庙宇保存完好。而且在每座城市,庙宇的数量、布局,一定是和人们的祭祀礼敬的需求相适恰的。当时的现代化,就呈现着某种循序渐进的状态,不那么急功近利。现代与传统,有冲突、有摩擦,两者之间存在张力,但没有紧张到崩裂的程度。

鲁顺民(以下简为鲁):相对而言,人们总爱简单评断说是农村保守落后。其实,作为传统文化,多半具有恒定保守的性质。正是农民的保守,相对完整地保全下来许多古村落。

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可以看出庙宇在整个村落建设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公共设施。至少从建筑规划的角度来看,村落里庙宇坐落的位置以及本身的建筑格局,成为村落民居安排的一个重要参照。山西人建房有讲究,“庙前穷,庙后富,庙左庙右出寡妇”,这样的民谚不必当真,事实上反映的是一种建筑理念。民居建筑与庙宇保持适度的距离,这就让村落拥有相对开阔的公共活动空间。所以,山西的好多古村落都呈现出一种节奏与旋律感,庙宇建筑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

张老师,你参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组织的“走马黄河”时,路经河曲,我陪你到过我们村。我们那地方靠着黄河,沿河的村落其实就是明朝边墙的堡寨,所以村落的名字多是堡、寨、营。翻开明朝的旧地图,发现如今的村落分布,几乎跟五百年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更。当初守边屯垦的边民,渐渐定居当地形成村落,与内地相比,这些村落也许不那么古久传统,但是每一个村里都有庙。确实是无庙不村、无村不庙。城垣与庙宇,这样的村庄建筑配合可能相对特殊,但恰恰烘托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默契配合。一为物的护卫,一为精神上的护卫。城垣拱卫,御匪防盗;庙堂迎神,禳灾祛难。

当然,这是从建筑规划角度来看庙宇建筑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事实上,乡村庙宇的功能绝不是这么单一,它非常深入地乃至是全方位地参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张:与依托边墙也就是长城而摆列的那些堡、寨、营相比,你们村我看更为独特。长城从偏头关的老牛湾沿着黄河一路来到河曲,就在县城这儿的黄河边上到了端头。然后,长城跨过黄河,从河对岸的墙头镇开始,就蜿蜒在陕北地面了。长城护卫着内地、护卫着山西,尤其是那样切近地护卫着你们河曲县城。长城在离开山西的最后端头,建造了那样一座雄伟的护城楼。你们村干脆就叫“护城楼村”。

当然,自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打开边关,大批内地人走口外,你们河曲最出名的不是关城,而在于成了一个跨越黄河的著名渡口。你领我登上过护城楼,城楼内供着儒释道三教神祇,城楼上加盖了一座玉帝庙,“明修长城清修庙”,在这儿有了一个最典型的实物具象。

不过,我去的那几天,不知什么部门批准的,有人正在以开发为名胡乱破坏那座城楼,把村民们急得,几乎发展到聚众闹事的程度了。

鲁: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文革”时期,开始记事,光记得诛神拆庙了。对古长城、对关楼、对各种神庙文物古建的破坏,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殿里神像被捣毁,庙院里外满目瓦砾。小时候,印象中的庙宇不是充作粮仓,就是作为批斗人的场所,或者红旗招展,群众集会,喜报、揭批、欢庆、誓师,不一而足。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别人什么感受我不知道,就我个人而言,六七十年代,永远是一张模糊的乱糟糟的面孔,从来不曾清晰过。但是,乡间敬神的习俗还是顽强地留存下来,印象倒深刻。

张:《左传》上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地山川草木之神,祭奠追念先祖和国族贤人圣哲,成为自古而然的传统。

建国前的土改运动,建国初的破除迷信,太多的庙宇被毁坏。我们家乡也一样,庙宇不是做了粮库,就是做了学校。我在红崖底念初小,学校是我村的主庙药王庙;到神泉村走读念高小,学校是那村的东岳庙;到太原来念中学,著名的太原三中占据的也是一所大庙,三中在太原旧城大南门以里,那庙的主神应该是火神祝融。念了十二年书,就没有离开过庙。

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我们村的药王庙。药王庙有三个神龛,供奉着药王、山神和文昌帝君。神龛前面一株老榆树,那就是药王的一株大药材。我们在教室里上着课,庙院里谁家就来烧香上供,有病人的,捡拾一些榆树叶回去熬药。重要节日,还愿求药,孩子满月周岁,乃至普通初一十五,好多人家都来祭拜。神龛里石头刻制的香炉里香灰总是满的,神龛对面一棵松树的斜枝上挂着的一口老钟不时敲击出悠远的钟声。我们的老师就开始诅咒臭骂,说一些诋毁神祇的进步大话,口沫飞溅给我们宣讲破除迷信云云,但孩子们都沉默着。家庭教育和村里的传统习俗,那作用比老师的宣传作用更大。比如我,大娘犯了心口疼,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初一,家里要吃糕,奶奶令我上庙来烧香,端上黄米糕来供献,我便没有抵制的主观。

重大节日,家家做糕,同学们迤逦上庙祭祀。祭祀过后,每家要给老师礼送几只油糕,这时,我们老师笑得合不拢嘴,不再宣传破除迷信。

接引乾隆与“活酹牲”

鲁:我小时候经常由姥娘带着过河住姥娘家,姥爷姥娘的村子与我家一河之隔。早年黄河对面十二村还是属于河曲县的一个乡,如今划归内蒙古准格尔旗。姥娘家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小村落,革命的语言在村子里显得迟钝而颟顸。上世纪70年代“文革”当中,在二月二那一天,家家户户要领着小孩子到河边去接引“乾隆爷”。那是隔河两岸老乡共同守护的一个地方乡俗。

记得跟姥爷到河边迎接“乾隆爷”,他提着一只铜壶,壶嘴上塞了黍秸。壶里灌上黄河水,往回走的时候,姥爷刻意让我走前头,他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把壶里的水顺壶嘴倾出,流成一股细水,洒在我刚刚踩下的脚印里。一老一少在黄河滩上用黄河水为“乾隆爷”引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引进家里。而到家里之后,一壶水刚好流完,然后焚香致敬,礼拜如仪。二月二,龙抬头,可能在乾隆时期,黄河滩上曾经有过一个令人难忘的丰稔年份,它以这样一种形式沉淀在民间记忆里。

张:这儿,我来稍加说明一下。“乾隆爷”,咱们山西老百姓寻常按其谐音当做“钱”来借用。比方人们的口语:和谁有仇,不该和“乾隆爷”有仇。你记忆中的那项民俗,分明是取其来钱发财之意。

顺民,说到回家后的家庭祭祀,不知你还记得多少细节?我们村里属于大家共有的庙宇,除了药王庙,还有一个五道庙。药王庙养生,五道庙送死。具体到每家每户,庭院堂屋,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祭祀,可以说大家始终和神灵生活在一块。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大门板上贴着门神,往里走大门过道东厢一侧是个土地神龛。土地神是一个和善的笑眯眯的小老头,这儿的对联写的是:

土中生白玉

地内出黄金

院里东厢立柱上,画着天地大神的牌位,这儿的对联是:

天高悬日月

地厚载山河

西厢则是水草大神牌位,对联写道:

水能润万物

草可养牲畜

对联上的话语堪称微言大义。

槽头供着马王爷,灶头供着灶王爷。灶王爷是家家过年前买的木板印画,麻纸上灶王爷两口子喜洋洋端坐在中央。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叫小年,全中国农民这一天都要送灶君上天,买些糖瓜来供献。老百姓说是用糖饧糊住灶君的嘴,以便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君也可谓火神,火对于人类该有多么重要?这样的祭祀活动,有感恩、有祈愿,还有一点中国人的幽默和人情味。平素抛米撒面,浪费粮食什么的,希望用供品来讨好灶君不要搞小汇报。其中的自警自省自律意味不言自明。

四合院的正房,所谓上房,那是一所院落最尊贵的处所。我们参观那些著名的晋商大院,最后面的上房那是供奉祖宗牌位的神圣场所。一般百姓民居,搞不来那样大的排场,但在长辈居住的上房正中也总要辟出地界,摆放供桌,上面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年里节下,家里娶妻生子、添丁加口,庄禾丰收、孩子考取学校之类,都要祭祀表告。这实际上是古礼“告庙”仪式在民间的滥觞。

所谓化民成俗,道德教化变成日常风俗。祭拜天地神祇,表告祖宗先人,血脉繁衍的同时延续道德传承,这确乎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习俗。

在祭祀神灵的时候,摆放祭品、焚香礼敬,一般还要焚烧一张黄纸。老百姓叫做“黄表纸”,或者干脆就叫“表纸”。那上面按说是该有表告的文字的。但寻常庄户人家难得识文断字,敬神祭祖就焚烧一张空白表纸罢了。大家重在那种仪式,重在自己的虔诚心理,真个有点“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意思。自己一片诚挚,这就够了。

当然,要是村社的集体祭祀活动,那要乡间懂礼的长者来主持,相对而言要隆重得多。

鲁:大型集体祭祀,天旱的时候,我们那儿要搞祈雨活动,祈雨要“领牲”。“领牲”似应写作“牲”,上古时期就有的祭祀仪式。记得还在“文革”后期,领牲祈雨当然不敢明目张胆,生产队的队长或支书到时候会将村上的老人们叫在一起偷偷商量“领牲”,乞求老天爷下一场雨。

张:“文革”大破“四旧”,那该是多么疯狂暴烈?但传统和习俗又是那样强韧。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那儿天旱,老百姓又开始公然大搞祈雨活动,这样全村百姓拥戴参与的活动,村支书和村主任要是表现不积极,那是要挨臭骂被戳坟头操祖宗的。干部们本乡地面的,特别是还有宗族家长的制约,他们且得学会妥协方才不会“脱离群众”。至于牲、领牲,一音之转,老百姓哪能像学者似的讲究,他们知道那活动的精神实质,具体操作层面不走样就是。当然,这个字眼更应该是“酹”。,是甘美的意思;而酹,才有祭祀活动中用酒水浇洒三牲的意思。你接着说你们那儿的领牲。

鲁:记得领牲是在背山洼里一座小庙里进行。现在想起来,那一座小庙至少应该是清代单体建筑,体量并不大,印象里,神位上供奉着不止一位神圣。后来,村里一位不畏神灵的人将它拆掉了,结果这个人打了一辈子光棍,而且经常浑身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病。村人自然认定这是报应。后来他觉得这样的命运全由拆庙引发,于是个人倾尽全力将那小庙再建起来,也算是改恶从善、洗心革面。破除迷信的人,结果闹得比谁都迷信。好在这个人有些手艺,木工泥工都来得,一个人用一个夏天将它重新恢复。这是后话。

整个活动,先做供献。供献并不丰盛,那时候只能从仓库里找出一点白面做几碗面条,搭上肉臊子,打开庙门,供在神位面前,焚香礼拜。然后,牵一只绵羊到庙前来,着一个后生提一桶井水站在庙台之后,老者牵定羊念念有词,祈祷完毕,后生将那一桶水猛然倒下来,全部浇在羊身上。那只羊如果无动于衷,说明祈雨不成功,如果它浑身一激灵,猛然抖一下,把水珠抖落,水珠顿时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彩晕,祈雨就算大功告成。

同类推荐
  •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一书,文章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PK柏杨,谁更深刻?鲁迅PK韩寒,谁更一针见血?读懂中国、读懂你自己!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13亿中国人都要读!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文学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郑振铎讲文学

    本书介绍了郑振铎先生如何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本着弘扬平民通俗文学、贬斥歌功颂德文学的原则,以平民化的文学观、史学观、美学观统驭全书,同时又以具有独立气骨的精英知识分子的眼光对文学和历史做出精辟分析,用优美的文笔将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娓娓道来,以散文式手法铺陈行文,晓畅雅致,是一部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身的文史学名著。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 八百万种走法

    八百万种走法

    本书是劳伦斯·布洛克唯一一部回忆录,同时也是游记、自传,以及或许只有小说家才能写出的“运动历险记”。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跑步者和步行者的经历全书三个部分,共31章,用精巧的蒙太奇手法讲述了一个个行走故事,将作者的成长经历、写作生涯、书中角色与行走心得融合为一部幽默、讽刺、褪去虚饰的人生之书,与世界分享他的成败与考验。布洛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完成于那些挑战体能极限的比赛间隙,他也发现行走与写作的道理如出一辙:你要做的只是两条腿轮流向前,而秘诀就是留在赛场上,就是不停地前进。
热门推荐
  • 乱世英雄风云传

    乱世英雄风云传

    初中时看了《大唐双龙传》后,非常激动,模仿写的一部小说,近日偶然间从书架上翻到,十分感慨,于是原封不动发上来,让大家见笑了。
  • 等你归来四手联弹

    等你归来四手联弹

    她从来不弹那首《拉德斯基进行曲》,从不跟人四手联弹。严奕龄,等你归来,我陪你,四手联弹。
  • 宋枭

    宋枭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大厦将倾,血火河山。斩不尽的仇人头,流不尽的英雄血!男儿志,枭雄胆;袖里乾坤掌中剑,我命由我不由天!
  • 白雪公主的灰姑娘

    白雪公主的灰姑娘

    当夏萌萌怀着无比真诚的心对她说“们能成为好朋友吗?”也她则是冷冰冰的说:“不能”。
  • 狂夫人:狂妻不好惹

    狂夫人:狂妻不好惹

    一个是穿越而来的黑道千金,一个是卑贱出身的异姓酷王爷,都是京城里跺一跺脚就能引起一场狂震的大人物。他们是对手、是知己、是爱人、是朋友、是克星。那一场场仿佛要将你骨头都吞掉的爱,那关于年轻时候最澎湃的激情,所有人都是他们的配角,世界毁灭都抵不上一句“我高兴”!哦,怎么可以活得那么肆意?没有人可以走进他们的世界。除了你这个疯狂的女人,除了你这个闷骚的男人!该死,你总能让我发狂!发癫!
  • 露丝的礼赞

    露丝的礼赞

    你相信世界上的神吗?你相信会有来救赎你的那个人吗?其实,我们应该知道,这个世界唯有自己才能救赎自己。作为天使的露丝,拯救了困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少年。以下是逗比简介版:一个原是天使的女流氓遇到自闭儿贵族少年,两人组队,一起去打名叫教皇的小怪兽。
  • 神落辰

    神落辰

    始皇帝联合天道封禁天地两千余年,抹去曾经的修者历史,开始了末法时代,修者绝迹。到现代天地封禁解除,灵气复苏,乱世开启。白辰奇异的获得了百世记忆,他该在这个百家争鸣的乱世何去何从?
  • 公子请留步

    公子请留步

    他是医门之后,却是被皇上下令世代不得行医,只得隐姓埋名救世人与苦病。北陵瘟疫横行,朝廷苦无对策,他却是只身前往。她是北陵的郡县之女,其父却携带家眷逃走。她自愿请缨留在北陵与北陵共存亡。他们相遇,彼此知道谁都不可以死,在这场与老天争命的战斗中,他们是互相依靠的伙伴。他是翩翩柔弱的公子,她是丑若无盐的女子。然,她的善良看在他眼里却是天下最美丽的容颜。
  • 只要七日暖

    只要七日暖

    《只要7日暖》是周海亮继《送你一度温暖》之后的又一部情感散文集,这本集子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字风格和主题,注重底层人生的苦难抒写,并且在这些小人物的世界和内心寻找发现生命的闪光点,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生活的疾贫者,需要人们来关怀、关注,同时这些人又是中国传统美德和精神的布道者。在这《只要7日暖》里,所叙述的事情和主人公大多都是失业者,残疾者,爱情事业上的失败者,但这些人身上却有着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善良品质。在这些纯朴甚至是忧伤的故事后面,闪烁着温馨可人的光辉,让人感受到了我们这个物质时代弥足珍贵的温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