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36

第36章 三年之丧(3)

前些年,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陈志华在考察山西古村落的时候,他感叹于山西古村落建设的精美,感叹于山西古村落的建筑文化含量之高。谈到这些古村落的建筑,他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叫做“在乡知识分子”,这个概念还有别于我们说的“乡绅”。“在乡知识分子”包括通文墨的商帮掌柜、致仕官员、落第秀才为主体的私塾先生,他说是这些在乡知识分子使山西的乡土建筑具有了文化含量。他说的很有道理,商帮掌柜以会馆建筑为蓝本,把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带回故里;致仕官员有足够的权威、相当的眼界,对乡土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落第秀才又可以在乡土建筑的装修风格上出谋划策,增加浓厚的书卷气息。而这三类人有机结合,又有足够的财力把构想的蓝图最终落在地面上。

不独山西,其他省份有模样的乡土建筑也莫不如此。

但是,陈志华先生忽略了“在乡知识分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丁忧”守孝回乡的在职官员。这一类传统知识分子在乡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七个月,但他们对于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影响要大得多。

张:“在乡知识分子”,应该是外来或自创的名词概念吧。西方人概念多,层出不穷,搞得中国学者亦步亦趋,仿佛中国词汇不够用似的。其实,中国古来的“读书士子”这个概念就非常好。涵盖率非常高。你上面所列举的几类人物,商帮掌柜、致仕官员、落第秀才,岂不都是传统社会受人尊重的读书人。最关键的是,过去的读书人,无论有无功名、是否另外精通算学建筑学天文地理医科杂学,他们首先精通国学,服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仁道。作为丁忧的官员,学识眼界超乎常人、修身律己宁为表率,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桑梓故里的补偿反哺,一定是全方位的。

我前头说过的籍贯盂县芝角村的王珻先生,由于服务过同治、光绪几个皇上,乡人鼓吹为三朝元老。又由于距离当代较近,传闻也就比较丰富。

盂县的县令,不过是个七品官。但所谓“灭门的知县”,掌管一地刑法政令,官员素质高低,爱民还是扰民害民,区别甚大。盂县历任县令,当然也有好官,老百姓自然传言许多其人爱民的故事。我讲一个昏官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河上行船有纤夫拉纤,但在盂县,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拉纤的名堂。正是那个昏官,平常下乡视察之类,有轿子乘坐。朝廷定例,这也罢了。但这个家伙下乡,要搞得地动山摇,要向沿途乡里派差。四个轿夫抬轿之外,他要抽调八名农民青壮,在轿杠上拴上绳索拉纤。说是这样乘轿犹如水上行船,有飘飘欲仙之感。派差扰民,懂得律条的人知道这人是违反规制,坑苦农人。老百姓嘛,庄稼地里骂朝廷,发发牢骚而已。如此消息传到回乡丁忧的王珻老先生耳朵里,老先生懒怠上县衙与他费嘴,自己一身短打,带了一条绳索就随同壮丁们立在了官道上,等候大老爷到来,给其拉纤。

那昏官县令岂不作死,看见芝角村外官道上来的人里有一个老汉,好生恼火。发开官威,转着官话,训斥开来。跟包的师爷班头,认出是王珻老先生,七品县令当场就汗如雨下,觳觫打战筛开了糠。打躬作揖,叩头在地,农家说话是“作揖就像摇辘轳、磕头好比鸡啄米”。王珻老先生断喝一声:小小县令,如此扰民!老夫无暇写本参奏,你自个写个呈文,递到巡抚衙门,辞官回家吧!

事儿不大,其中传达出的消息耐人寻味。有人说孔子何不出仕为政,孔子引用《书经》岸然回答:“《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尚书》有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用这种风气去影响当政者——这就是从事政治,何必一定要为官才算从政呢?孔夫子的为政观,那才是天下己任达观入世的博大情怀。从这样的意义上讲,贪官狗官除外,称职官员丁忧还乡,本身便是广义的从政,何况还要关心民瘼、督察地方官吏、热心桑梓种种公益事业。

鲁:官员丁忧而泽及桑梓的事儿,我来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我们河曲县清代一名进士叫黄宅中。这个人的名头并不大,仅仅做过贵州大定府的知府。河曲县早在清代康乾之季就开始有走西口的人口迁徙,但是关于当地走西口的原始记载少之又少。前些年我做走西口的考察,忽然在清光绪版《山西通志》里发现一条记载,这条记载就引自黄宅中写的《边墙考》。他考证的是明长城山西镇的长城建筑年代与规模,最后他感慨于蒙古族因为汉人大批进入草地,也渐渐丢掉了游牧生活习俗,建房起屋,聚村成镇,口里口外,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个话说的是清同治年间的事情,对于走西口移民迁徙的研究当然很重要。

后来,顺着这一条线索,开始接触到这个人其他一些文字材料,就是河曲县旧县海潮禅寺里由他撰写的碑记,他的书法也好,文字一派桐城古文气象,就是放在清代小品散文里也是不可多得的上品。他居丧“丁忧”凡两次,共六年。期间,主持了旧县城许多庙宇,包括海潮禅寺的修葺与增益事宜。《边墙考》也应该是他“丁忧”期间整理乡邦文献留下的文字。

他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是因为“丁忧”制度在操作层面上的规定。他可以静下心来,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思亲感恩,他能够把对父母的情感倾注在故乡热土。

可以想象,他对当时相对闭塞的山乡的文化影响有多大,因为他带回来的无疑是主流传统文化最新最有权威的信息。

还有一个,就是晋东南郭峪村的王国光,这个人是鼎鼎大名的陈廷敬的老师,做过康熙朝的内阁大学士。我去年写《山西古村落》电视脚本,在阳城县沁河流域的古村落,发现到处都有他的痕迹。当然,沁河流域古村落像王国光这样的士大夫有很多。这样一些重量级的文化人不可能经常回乡省亲,能够长时间待在家乡,也只能是在为期二十七个月的“丁忧”期间。地上的建筑会说话,不必多进行考证,没有他们进行组织、策划,沁河流域那些让人惊艳不已的古村落的存在简直就说不通。

丁忧在过去法律上是对官员硬性的要求,一方面,当然体现传统社会“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但在客观上,它对于乡村的文化建设,甚至经济、政治建设起到的作用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事实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一制度本身,为乡村与庙堂之间开辟了一条很宽的信息通道,至少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种城乡之间、庙堂与江湖之间信息相对称的格局。所以,游走在这些古村落,你真是感不到一点点精神气质上委琐与自卑,相反,感到的是一种坦坦荡荡的自信。

守孝三年与桑梓情怀

张:是啊,国之四民士农工商,富国首先富民,我们古老的乡村又何尝像如今一样落寞凋敝?作为当代的读书士子,我们除了尽量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可做的事情正多。包括我们两人对谈“礼失求诸野”,也应该属于极为有意义的事情。

我从来不曾从政为官,不敢与古来丁忧的官员相比。但说到这方面的话题,我经过了父亲的三年之丧,眼下尚在母亲的三年丧礼之中,倒也有些个中体会愿意说说。

乡里俗话讲:有父不显子。父亲生前,一辈子下苦流汗,一辈子扶贫,对我的大伯叔叔和堂兄弟们无私资助不遗余力。对老家红崖底的公益事业,也总是尽力而为。客观评判,这是从孝道从家族观念滋生出来的一点觉悟。

还是在父亲辞世当初,我大嫂突然无心间冒出一句话:老爷爷不在了,你这就长大了!我当时五十五岁,听到这话便是一怔。随后,在父母的三年之丧过程中,我和红崖底整个老张家的联系不经意之间就紧密许多。关注各家生存状况,给予若干有限的资助帮忙,成为题中应有。我自个给孩子们总括交代:爷爷不在了,老人家一辈子扶贫的任务扛在我的肩膀上了。

无须细说,我只拣紧要的介绍一点。

大哥宝山,小小下苦养家,扛着一个驮锅,突然患了半身不遂。不说他个人遭罪,大嫂该有多大辛苦?但凡见面,八百一千的,我历年资助早已过万。父亲用了一次的轮椅,运回老家给了老大,物尽其用吧。

二哥靠山,先是二嫂乘坐拖拉机下地,一道斜坡上翻车竟被砸死;二哥年近七十,上平定去打工,冬天落雪路滑,摔成了粉碎性骨折。我少不得也要帮忙找人处理事故,钱财支持。

老五闰山,顶替七叔上班是我给办的。说话间快到退休了,得了直肠方面病变,半腰间开了一个口子来排泄粪便。

老六李山,自己下煤窑砸断过大腿,儿子学龙下煤窑砸断了小腿。李山在《内陆九三》电视纪实片中呐喊:没办法去下煤窑,最可耻!后来,儿子学龙被煤矿冒顶活埋,挖出来休克十七天。李山自己上厕所,大风吹落树枝又敲开了头颅。

老八苏山,前面说过的那位苏州货,打发了我五大爷和五大娘,给两个儿子完婚成家,算是不愧五大娘抱养恩养一回。背着一身饥荒着急打工赚钱,打工头一晚,走进没有任何标记警示的废弃煤窑矿井,活活摔死。

老九锁山,自小是个小儿麻痹。“文革”中来太原治疗,我父亲全盘负责。老爷子大跃进砸断腿,自称老拐子,所以对锁山这个小拐子最有感情。那么,招呼这位小兄弟也就成了我的职责。

简单说过老张家,再粗略说说红崖底远支旁姓。

一户姓赵,等于无后了。赵老三从张家抱养一个儿子,也算顶门立户。这后生颇能下苦,但也喜欢翻墙头。翻到谁家了?翻到了田家。

田家在村里只有两三户。田金福一户,独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子骑摩托出村,在公路口上被撞成植物人。植物人的一对双生子,偏偏又是那种进行性肌肉萎缩症。到读书年龄都不能走路,成天歪倒在炕头,到十几岁双双毙命。另一个孙子是木匠,老婆和赵家后生有关系;这个孙子戴不起一顶绿帽子,抡起木匠斧头,将奸夫砍成一地杂碎。木匠于是去服刑,判了死缓。

老田家这般光景,还怎么过?农家小户,又不懂得什么政策。父亲头周年,我立即打电话给县民政局长老高。老高喜欢文学,对老张几分崇拜尊重,马上当一回事情来办。

老田家得到救助,老赵家怎么办?赵老三老伴是个寡妇,抱养的儿子被杀,媳妇也成了寡妇。小寡妇是四川家,抚养几个孩子之余,还坚持暂不改嫁,一定要给老寡妇婆婆养老送终。父亲二周年,我又得给老高打电话,报告村中情况,希望民政局按政策予以救助。

同类推荐
  •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这是刘小枫的小品文集。作为哲学和神学研究者的刘小枫认为思想和学术经常是片断性的,而小品文正是捕捉这些片断的最佳文体。刘小枫是一位充满才情的思想者。深邃的思想在他笔下成了一种诗意的表达,空灵而回味无穷。一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浸透着他对个体自由和圣爱期盼的感情,由此也影响了好几代人。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本书为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观察和感悟写出的亲感实受,以通俗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或宣传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或呼吁开车人提高自身素养,或讴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篇篇充满正能量,其中多篇文章曾见诸于报纸、杂志与网络。
  • 可怕的奇幻怪物

    可怕的奇幻怪物

    本书汇集了欧洲、希腊与罗马神话、历史、史诗、游戏影视、知名小说中的怪物,让读者探索食人魔、小精灵、行尸、独眼巨人等怪物世界。
热门推荐
  • 余武义

    余武义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乱世重启,天下需要英雄,这个英雄是谁?我!——徐天骄!皇室纠葛,逆贼扰乱。起义军将如何在乱世的夹缝中成长为强大的势力?欢迎收藏,推荐,评论。求三连!
  • 银杏树之恋

    银杏树之恋

    杨清平与赵小溪从小青梅竹马,后因赵小溪搬家而分别。杨清平考入高中后与乔木邂逅,并发生恋爱。杨清平考入大学,乔木复读。后来发生大地震,杨清平回来寻找乔木,然而赵小溪却奇迹般地出现在他面前。乔木和赵小溪之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 太极灵道尊之杀戮

    太极灵道尊之杀戮

    月台大陆的一座仙山,灵神受到天神迫害不得已放弃仙身,散去三魂七魄转世为人。灵神转世的无忧,靠着残存的记忆踏上复仇之路,变身为杀伐果断的杀戮之神,一路披荆斩棘,神挡杀神。且看无忧为尊的杀戮之道!
  • 贵族魔法师

    贵族魔法师

    创世神迪亚瓦拉:维尔斯,我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无论什么样的要求都可以!维尔斯:真的什么要求都可以?你不会生气?迪亚瓦拉:真的!我以神的名义发誓!维尔斯:好吧,今晚你陪我睡觉……迪亚瓦拉:……
  • 院长大人

    院长大人

    ”院长大人,你看我美吗。“”来人,给老娘把这货拉下去,卖到清馆去,没钱还敢来**老娘。让他每天接客到我的荷包满意为止。“
  • 逆流之2003

    逆流之2003

    张北一觉回到2003年,从摆地摊做起,到开烘培坊跟好利来竞争,到最后成为互联网的大咖。且看这十六年的时间里,张北如何塑造自己的零售帝国跟互联网帝国……书友群:22851949
  • 商帮传奇(第一部)——晋商风骨

    商帮传奇(第一部)——晋商风骨

    本书以晋商的传承开篇,梳理了晋商数百年来的的发展脉络,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晋商的兴起、辉煌与传承,重现了晋商驰骋华夏的神彩。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并且对诸多代表性人物进行了深入地介绍,通过一部部商海传奇再现了晋商享誉数百年的商道智慧。
  • 头石记

    头石记

    凡尘浮世,萍水相逢。潮起潮落,走过一生。诚乃:月露清梦岁月长,胭水孤星遣情伤,君灼子心云化雨,迤逦明霞尽红妆。
  • 星河界创世

    星河界创世

    林宗王文余凯开启新世界经历众多磨难最终集齐众人统一星河界
  • 贵卿

    贵卿

    她是宰相之女,世子之妻,拥有旷世谋略之才,一世英名竟栽在了穿越二奶手里,稀里糊涂重生之后,竟附在个痴傻儿身上,好歹有一绝世美男未婚夫相伴,岂料,这未婚夫也是另有图谋。好吧,那咱就约法三章,以江山为赌,得我自由之身。谋划江山之余,与众多穿越女PK,什么小三、白骨精统统一网打尽。没想到打怪之余竟得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