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5500000049

第49章 乡规民约(2)

比方谁家里生了孩子,生男孩子则在产房门上贴一个抓髻娃娃,生女孩子则是贴一块方形红纸。一方面告诉村里人这家有了喜事,另一方面则告诉村里人,从此后一月内,不能来随便串门。尤其是男人,更不能直接进家。这是一个非常普及的乡村禁忌,里头保护生育期妇女健康的意味十分明显。

我们河曲,涉猎婚丧大事的若干乡俗,说是习俗也可,说是不成文的村规也可。

结婚,婚车要经过的街巷路段,前一夜要专门着人挨家挨户知会,门前的炭床,路边的井盖都要用红纸覆盖。喜庆通红的,图个吉庆。这些路段的住户,知情识趣的,自然也不会来什么恶作剧。

而出丧,凡出殡队伍经过的路段,也要提前一天挨家挨户通知。丧事嘛,毕竟不吉,免得大家没有心理准备。第二天出丧时,住户们听得唢呐声由远及近,早早在门前燃起秸秆,以示送行致哀。

张:燃烧秸秆送丧,这样的乡俗其中暗含着避邪、洁净、消毒的意味。正如婚礼当中的新娘子跳火盆,那也是古老的禁忌:给这个外族来的陌生人消毒杀菌,以防瘟疫传染病之类。

婚丧娶嫁当中的禁忌,敬神祭祖当中的讲究,我们前面谈了不少,在此不做重复。村社里的日常生活,涉猎方方面面,关乎公益,关乎公共道德,不成文的规矩更多。

下面我先讲几个小例子。

农家收回庄稼来,场里碾压脱粒,变作原粮。要下锅造饭,还得碾磨。并非家家都有碾子磨子,碾米磨面时候就要借用。磨完面,磨扇之间必定还有一点残存面粉,那叫磨底。红崖底的乡俗,借用磨子的人家不得扫磨底。留下那么一点粮食,算作借用的代价。悭吝主儿,磨完面,偷偷扫了磨底,那就破坏了村规。往后再借,可就难了。最低你得当面听一番数落、背后落一个歹名誉。

我们盂县,盛产核桃花椒。麦子上场,核桃半瓤,这个时候的核桃就能吃了。不油不腻,脆脆的可口。娃娃大人,用石块打下来几个,尝个鲜,常有常见。核桃树的主家,要是为此呻喝孩子们,那叫不开眼。等核桃将近成熟,不用谁专门通告,大人孩子绝对没有一个来糟害。别人地里的东西,长着金条结着元宝,允许眼红不允许偷抢。

主家打过核桃之后,孩子们在草棵子里捡拾遗漏,则没人干涉。好比白居易的《观刈麦》所记,允许贫妇到收获过的麦田捡拾遗穗。有精干后生,登上树梢再次打核桃,打下成口袋的也有。村人羡慕,但不出恶声。这也是乡规。

盂县花椒也非常著名,属于大红袍品种。初夏时节,农家摊煎饼,女人娃娃们会采摘一点花椒树的嫩叶来添加香味。主家放任采摘,人们小心翼翼的,不会伤损花椒果实。不小心连带嫩绿的花椒采回来,不用旁人数落,自家老人就要恶骂不止。

这些习惯或者规矩,谁给订立过乡规民约?哪家的规约又能这样事无巨细罗列完备?

传统社会,文明教化数千载,我们的乡野原本是个道德渊薮啊!

过河只为偷个瓜

鲁:所谓乡规民约,我理解,国家政府层面的法律和法规止步的时候,乡村生活日常细节里会自然而然出现约定俗成的规矩。也就是说,乡规民约所关注的是法律不曾照射到的人情与人性,常常照顾到的是法律不曾光顾的常识与常理。

我生在农村,除了少年时期有过简单的体力劳动训练,对耕作其实没有多少经验。但是,村里的规矩还是知道一些。地里的瓜菜,陇上的花果,行人路过,随手摘一个并不为过,主人甚至感到荣耀,自家种的西瓜好,结的果子好。但若贪心不足再次采摘,性质就不一样了。

我们那里沿河一带,河滩地里产西瓜,岸边山畔植花果。小时候一群猴小子胆子泼天大,放了暑期,隔三岔五就横渡黄河到对岸去尝鲜。现在想来不可思议,将近四里宽的大河,先是狗刨,后是侧划,再不济肚皮翻起来随波逐流,叫做“亮死人水”,现在才知道那叫“仰泳”。中间在滩上歇一歇,再下河亮死人水狗刨侧划渡过去。好歹累狠狠上了岸,进西瓜地摘一颗西瓜,进树地摘一捧黄杏,村里没有人来管你:这是娃娃们过来尝个稀罕嘛。但若是摘第二颗西瓜,摘第二捧黄杏,就有后生撵出来抓贼了。至少会有人骂说:狼提鬼,枪崩货,手爪子那么不贵气!

有一次陪朋友上娘娘滩,滩上的海红果正熟,随手摘了一些,分给朋友们吃。主人笑吟吟地说:今年这果子好,没蛆没虫,甜圪盈盈价,尝吧尝吧,尽管尝。大家都感慨说此地民风淳厚,百姓淳朴。几个人边走边尝,纷纷说好。几个朋友意犹未尽,又折回到果树地里,等我反应过来,刚才还笑吟吟的女人翻脸恶骂出声:你们还是些念书人?让你们尝几个,以为回家收秋来啦!

几个人灰头土脸地折回来,兴味索然。

前面说到五寨的牛会子和马会子,村里挂锄之后将牛、马统统放在管涔山草甸子上,数家雇一名伙计看管。林莽浩荡,狼虎出没,常常来袭击牲口,放牧的伙计自不敢怠慢。但万一发生牲畜被咬死事件,秋天下山时,伙计如果把被咬死牛的一根牛尾或被咬死马的一只马蹄交给主家便不用赔。

张:耕者有其田,所有权明晰,田地里莫说农作物,任是一草一木皆有所属。主家慷慨好客,那是人情;外人决不指染,那是本分。人情本分,如何度量?乡间生活本身,就磨合一个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出来。

前面几回介绍过我村那片芦苇地。端午前几日,外村寻常有人来采摘苇叶,红崖底的村民因之生出一点小小的自豪。对来人礼貌客套,抓住机会集中展示咱小山村的礼仪教化。

这些年,外村后生们骑摩托车带了女朋友,冲进芦苇地鬼子扫荡似的。本村赖小子不答应,开山斧子西瓜刀的,拦住了收取费用。乡规民约明晃晃写在墙上,真正的传统规矩早不知跑到哪个爪哇国去也。

鲁:我们家乡一带,黄河是两岸民众的唯一水源,不成文的规矩更多。比如:人不可冲河撒尿;垃圾不可随意丢弃在河里;上游溺亡者家属收尸之后,要给下游船家送烟酒以示歉意;冬天下河挑水,先由有经验的人凿一“龙眼”,由龙眼到岸边,拾阶而上,不得将水洒在路上,以免结冰;船家老艄行船归来,妇女不得上码头去接,老面上说船见了女人不吉利,其实是因为扳船汉通是一丝不挂的莽汉,精赤屁股扛包挠棹,一片一片像电闪一般。

诸般如此,可谓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借水不还”的道理

张:我们理解意义上的乡规民约,不像政令法律那样冰冷生硬。它更显得温情而细致入微,与乡野的生活非常融洽。

顺民关于黄河关于水的话题源源不断,我也插嘴进来,抢个话头。

红崖底古来缺水。吃水多是依赖旱井。天旱少雨,旱井干涸了,上山泉挑水。牛羊饮水,依赖池塘的蓄水。围绕水源,便有了若干村规。

池塘,俗称麻河泊池,丰水时节,户家可以打水使用。但绝对不许在里面直接洗衣物。否则,牛羊不肯饮用,后果就严重了。娃娃们耍水,也是在取土之后的水洼,不在饮牲口的麻河,当然更不许在麻河里撒尿。但凡被谁看到,臭揍一顿,还不敢哭告家里大人,否则会品尝一通厉害几倍的暴打。

我们上山砍柴,实在口渴,路经山泉都要用手掌捧了泉水痛饮。能上山砍柴的年龄了,也就早已懂得了维护山泉的规矩。绝对不会糟害污染。小小年纪,仿佛有了一点关于公德的自豪感。

农家院落,却又不是家家都有旱井水窖。实在缺水时节,相好邻家也有登门“借水”的。熟人熟面,开了口,主家就允许打水,三担五担的。借了水,没听说过归还的。这里面有了一点人情,维护的是邻里和气。

鲁:说到借水,咱们在《结社集会》一回中谈到的那个“四社五村”,沿沙窝峪四社五村及下面十多个附属村,也有“借水”风俗。所不同的是,村与村之间渠道相连,但由四社五村控制用水量。附属村落要借水,由社首村子允准之后,定量放水。借水的理由很多,春旱点种、婚丧大事、盖房起屋都是借水的理由。除此之外,神祀、庙会时节,凡来庙会摆摊的小吃摊点,不收水费,也是借水情形之一种。正如你所说,借水从来不用还。“借”是对出让水权者的尊敬,是一份情;不用还,则是出让水权者对“借”者的义——旦凡开口,总有难事,而世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开口求人,遇难不帮,说不过去。

尊让之间,维持的是一个面子。所谓“一条河里吃水”,是一种大家处在同一乡土地面的乡缘;所谓“十借九不还”,维护留存的更是一份情义。

张老师家乡红崖底,既是山区,又是缺水区域,这样的规矩想来很多。其实,咱们山西普遍缺水,就水资源占有量而言,处于全国倒数第二,仅比宁夏多一点。就灌溉而言,亩均用水量一直维持在全国水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有些地方水荒之烈,简直触目惊心。这种自然条件,折射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时,呈现出来的是大致相同的节水生存风俗。或者说,种种风俗、村落生存规约都与节水纠缠在一起,难分彼此。

借水之外,用水也有不成文的约定。而较之借水的慷慨,用水则显得格外谨慎。具体到一个家庭,如何分配用水,简直是考验一个女人持家能力的标准。尊长的老人、干活的男人、出门上学的孩子先用水,家庭主妇自动退在人后,第一个承担起节水之责;家庭成员用水结束,女性会将用过的水留下来,喂牲口、饮家禽;再剩下的水,擦洗室内家具;再剩下的水,浇花和洒扫庭院。总之是一滴水也不浪费,将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家如此,家家如此,遂成村风,遂成村约,遂成不成文的规矩。

张:如你所说,我们村古来缺水,关于如何节水、如何惜水,我的记忆里可就太多了。你生在黄河边,怕是难有那种刻骨的体会。便是相距七八里的村寨之间,大家由于缺水与否,也形成了断然不同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约风俗。十里不同俗,有了具体的缘由之一。

我家老院新院里,都有旱井。旱井的水哪里来?全靠老天下雨。房檐流注的雨水,要尽数注入旱井。所以,一看云头上来,快要下雨,家家忙着扫院子。说是红崖底不讲卫生,扫街扫院最勤快。对了,各家扫院子,各人自扫门前雪,这算是习惯,还构不成乡规民约;自觉扫街,就是不成文的民约。

各家院落,有进水、出水两个通道。雨水丰沛,旱井已经满了,要打开水道排水;雨水不大,出水通道堵死,临街的进水通道打开,要将街上的水流引进院里来。于是,看见天色变化,大人孩子纷纷出去扫街,就成了一条村规。没有旱井的人家,照样积极扫街,这是什么道理?前头不是说过借水的事儿吗?这便是邻里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点还报。

即便后来合作化了,关于用水方面的许多良好村规依然得以保持。牲口集体喂养,牛驴回到饲养院,院里有几口大锅,里面贮满饮水;羊群始终是羊倌放牧,羊群回圈时分,河槽里另外摆放些石槽、木槽,到时注水饮羊。任何调皮孩子,决不会祸害水槽大锅里的那点水。

鲁:据我所知,因为节水的需要,缺水地区还诞生了种种风俗。

有的地方,小孩子出生、女子结婚都不洗澡,说词是水性硬,洗了会肚子疼。产妇生育完毕,也不洗,说词是一洗会毛孔张大,难免中风;一个正月忌吃面条,左不过因为和面费水,说词是正月吃面条,一年里会“拉拉扯扯”做事不利索;清明节上坟前一天,要将水缸挑满,祭祖期间不得再行挑水,说词是清明节野鬼会送水给女儿喝,要夺命索命云云。

每逢村里人家婚丧大事,用水量增大,主持红白喜事的人会安排分工。其中拉水、洗碗、洗菜一干与水相涉的岗位,要占到很大比例,而主持其事的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怕其他人靡费过甚。

与禁山的规约相类似,在缺水环境诞生的节水规约,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然选择。千方百计节水的同时又慷慨大度借水,又呈现出超越环境的某种文化意蕴。种种乡规民约,符合人情世理,乃至上升到道德礼仪层面。

张:曰仁曰义,传统的乡野于是呈现出了道德社会的某种雏形。

回想小时候的乡村生活,觉得法律法规离我们非常遥远。

听说哪哪有人被法院抓走,说是犯了法。奶奶也会念叨:犯法身无主,可是不敢做犯法的事!国家具体有什么法?怎么就违反了、又如何才会不犯法?谁也不知道。

乡规民约,也属于后来的概念。写在黑板报上,觉得那玩意儿只是墙上的条文。

老百姓就那么活着。活得满好。村庄里和平安宁,和谐安定,和美安泰。大家依循的是传统风俗、生活习惯和不成文的规矩。

我们两个对谈“乡规民约”,要按不成文的村社规矩来说,我看那内容简直是包罗万象。我个人总结,大概能分出几个范畴。一个是有关村社公德公益方面的,牵扯到人际关系;一个是有关环境的,牵扯到如今大力倡导的环保,往大里说叫做天人合一。

公德公益方面,随便捡拾记忆,就有许多。

面对本村的,比如村里谁家的果木,枝桠伸出院墙外,孩子们不会损毁折断;果实成熟时节,看着眼馋,兴进去讨要一半个,不兴偷偷摘取。

比如割草放驴不免路经谁家坟地,人们往往在坟松下歇荫凉、碑楼下避雨,但不会在坟地里口出不逊,更不敢在那里随便解溲。说法是那样大不敬,会得病,会肿了小鸡鸡。包括到了庙里,不得乱指乱画、不得口出污言秽语,否则神仙降过,至少要眼斜嘴歪。禁忌恐吓维护的,其实是敬天法祖的神圣。

同类推荐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西游记潜规则

    西游记潜规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有趣的笔法描绘了《西游记》里形形色色的妖精们,去掉神话色彩的装饰,其实这些妖魔都是极具人性化的,它们都是被神仙“潜规则”的。西游里也有“许三多”?猪八戒其实没那么可爱,它代表了男人的劣根性?谁是西游里最幸福的男“人”?住着七只美女妖精的盘丝洞原是有背景的“洗浴中心”?跑龙套的小妖奔波儿灞、灞波儿奔、精细鬼、伶俐虫、有来有去,还有通天河里的老鼋,其实它们代表了现世生活中草根小人物的命运?黄狮精告诉你,做妖精也可以很和谐……
  •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

    《温莎堡的黄玫瑰》一般是先读书,再去旅行。但,也有可能在旅行开始之后,还可以再接着读书。这谁知道呢?景到深处自然景,书到悟中再读书。这是一部游记类散文作品,写的是作者在游览中外名胜古迹乃至旖旎风光中的各种人生感悟,这是她的真情实感,更是人生中的真实感悟。书中的一景,一物,说不定正和你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有重合、相似之处。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科学巨著。读者在了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书来细细品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车延高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车延高诗选

    《车延高诗选》是《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的其中一册,以清新亮丽的表达方式,为读者营造了温暖人心、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诗意境界。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两者高度契合,很好地印证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同时,作者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入世情怀,表现出宁静之美、古典之美,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女友是零零后

    我的女友是零零后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面前多出了一个零零后……难道我就是当保姆的命么?最让我纠结的是,我竟然喜欢上了她……
  • 两怡世界

    两怡世界

    当斗罗大陆的世界和斗破苍穹的世界碰撞在一起变成新一个世界的开始……还有很多历险,就看你来不来了。免费。
  • 记忆深处我爱你

    记忆深处我爱你

    顾诗爱了祁宸十年,却被他毁了两次人生,直到最后,她终于没给他毁她第三次的机会。直到死,顾诗也没能听到他说爱她,在顾诗看来,祁宸对她就是一种病态的占有欲。
  • 岚殉

    岚殉

    玄庸三十七年,天星峰一位白发老者在做着一些夺怪并不被理解的动作,似虎似蛇又似鹰……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了极致,直到演化完七个动物后便缓缓停下,刹那间天昏地暗、星峰上那原本布满灰尘的七灵柱上竟开始布满裂纹,但裂纹中却透出了七种不同但又相似的气息,只见老者说到:“大限将至,灵通无用,请灵,分世”说罢老者的身体瞬间变成了七种动物的光团融入七灵柱上,灵柱瞬间炸裂化成七种活成生生的灵兽,这七灵兽分别为:“猿、牛、羊、鹰、蛇.狮和鲸”而从天空又传来老者的声言“愿得我灵者。不惧世、不惧情、不恋世,不恋情,成就将星、共同……”话没说完老者的声音便慢慢散去,而那七灵兽便分散名地,各位,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女冬葵

    天女冬葵

    一入仙道千人捧,一朝成魔万人唾!她是被家族捡来的孤女,被关在一方黑暗中长大,终有一天她见到了光明,却是被丘和庄为了代替了自家小姐,而将她嫁入了妖族……最后,破坏了献祭典礼不说,还拐跑了妖族眉清目秀的七皇子。这是一个仗义女侠×忠犬男猪脚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宠妻:毒妃逆天归来

    邪王宠妻:毒妃逆天归来

    21世纪特工女王宫洛雪,遭未婚夫暗算身亡!魂穿上古大陆,出生时四月飞雪手掌惊现血印!从此冠上煞星头衔!调皮穿山甲,暖男万里出云,翩翩剑仙青云逸,腹黑蛇妖雷凌,谁是敌谁是友?又是谁能与女主看尽风起云涌逆天改命过后的云淡风轻?家族覆灭,亲人死离,爱人背叛,她抹掉泪水,扬起头颅朝天竖中指!扮猪吃虎更是拿手好戏!横扫九洲十国驯服万种男神!淡定是风格,无情是招牌,九头飞虎是坐骑,屠天仙剑是武器,盗尽天下灵丹,誓要歃血斗苍穹,执剑逆九天!
  • 你不是公主

    你不是公主

    她,一出生便注定是不平凡的人生,宛如公主般高贵,但在她遇见他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颠倒了,他和她真的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吗?她真的是身份尊贵的公主吗?她二十四岁那年,在爱情和身份之间该如何选择?她会不会接受自己的身世和他一起如童话故事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