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8200000021

第21章 我不是一个愤青(3)

该生莫名其妙叹了口气。从书包里掏出《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想了想,又塞回去,又掏出一本杨周翰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又塞回去,再掏出刚从图书馆借出来的梁遇春的两本书,1933年开明书店版《春醪集》、《泪与笑》,翻开《春醪集》,端详了一下老校友梁遇春26岁的遗像,便从序言读起来。

也是合该有事。读着读着,该生觉得古古怪怪的。倒不是梁遇春的文字古怪,而是觉得后边总有个什么东西在和他一起浏览。该生一回头,看见一只松鼠趴在椅子背上,与动画片里的没什么两样。那松鼠的眼神离开《春醪集》,四目相对,旋即又大大方方、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该生的第一个念头是用装饭盒的布袋子将松鼠拿住,弄到家里养起来。转念一想:刑不上大夫,这样对一个读散文的松鼠,未免简单粗暴和卑鄙了一些。还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罢。于是,该生掏出半袋饼干,诱惑松鼠尝一尝。没想到被松鼠很礼貌地拒绝。“您自己吃吧,”它谦和地说,“如果方便,请翻到第二页。”

这便是北大的风格,当高贵的人格与低俗的人格相遇时,低俗的人格总会无条件地向高贵的人格看齐。在这平和安详的未名湖边,该生觉得自惭形秽,心术凶顽。既来之则安之,既然谁也不妨碍谁,该生便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在松鼠求知欲的支配下老老实实翻到第二页目不斜视地读起书来。

该生觉得松鼠的阅读速度与他差不多,他认真地看完一页,翻页时,没有觉得松鼠有什么异议。松鼠对梁遇春的文字似乎很敏感,该生的胳膊后不时传来松鼠阅读所发出的啧啧声和微微的叹息声。

读了几十页,该生用十分镇静得体的外国小说翻译腔说:“我得去学五吃饭了,再晚就得排长队了。感谢你,我们过了一个非常好的下午。”松鼠专心致志的阅读被打断,有些诧异,但还是很大度地应道:“也好也好,不忙不忙。那么,明儿见?”说着就在满是迎春花的树丛中消失了。

下午四时半的阳光逐渐柔弱温凉了,嫩黄色的迎春花和连翘的枝条还在摇曳。该生把《春醪集》收进书包挎起来,一手拎着饭兜,深一脚浅一脚地绕过湖边,往学五去了。暮色渐暗,在纷杂的餐厅里,该生遵纪守法地简朴地吃着,想着。他自幼养成了遇事思考的习惯。

【按:关于“饭兜”,可能还有必要向今天的同学们解释一下。它是多年前学生用来装饭盒的布袋子。当时我们的大学还是很“土”的,既没有扩招,也没有“与国际接轨”,因此食堂里全无“托盘”、“磁卡”等高端设备,校园里更不多见“宝马香车”。】

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带着一点心思去上晚自习,真是再好不过了。童年的奇想尚未退潮,新的知识领域迎面展开。思想战线的风云变幻是要认真对待的,不是被这个占领便是被那个占领。想想:和一只松鼠读了一个下午的《春醪集》!该生觉得自己很幸运。这天的晚自习效果特好,收获很大,连前排的卿卿我我都没有刺激到他。第二天,天气还是那样好。下午,该生又坐在未名湖边与研究生院隔着一条路的那个躺椅上,刚翻开梁遇春的《春醪集》,便发现松鼠从迎春和连翘花丛中跳到椅子背上,俨然地向该生点了点头,仿佛音乐会上,独唱演员向乐队指挥颔首示意:可以开始了。

就像碰到了默契的老友,该生和松鼠彬彬有礼,互不妨碍各自思维的乐趣,读书读到傍晚。

以后经常读到傍晚。春天的白天越来越长了,在湖边与松鼠读书便成了和跑步、打球一样自自然然的事。迎春花和连翘开败后,接着的是榆叶梅、碧桃和丁香。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以后,接着的是沈从文、莎士比亚、皮兰德娄。等到柳絮纷飞的时候,他们已经读到惠特曼了(本想找来英语系教授赵萝蕤老奶奶译的《草叶集》读读,可是没有找到。李野光的译本读着不过瘾。只好从爸爸的书橱里翻出过去楚图南译的《草叶集选》,觉得很不赖):

“一切我标明属于我的东西你必须改为属于你,

否则听我说话将是白费时间。

我是怎样我便怎样存在着,

即使世界上没有人了解这一点,我仍满足地坐着

即使每一个人都了解,我也满足地坐着。

……”

读着读着,该生对松鼠说:“你变成人也挺好的。”本着胡适先生“大胆底假设,小心底求证”的精神,松鼠说:“假设我变不成人,却又变不回松鼠去,那不叫‘迷失本性’,丧失了本体么?”该生先从中国哲学“天地之气,随物附形”的“气”的范畴来推论,又运用胡塞尔现象学理论来阐发,建议松鼠不妨先将自身的存在“悬搁”,还愁日后不能进行“现象学的还原”吗?松鼠听了以后,认为此事大矣,因为这关系到它的“存在”,尽管哲学界已就存在的荒谬性达成共识。它觉得应该用“本体直观”的方法去体悟,以求得从松鼠变成人,并能变回松鼠的本体论证明和逻辑上的先验性,伦理上的合法性,还要谨防被后现代主义的文论家误读,说成是“民族寓言”或是重建“后乌托邦神话”等等。说完了这些,松鼠就在开满绛红的碧桃与洁白色丁香的树丛中消失了。

【按:平心而论,该松鼠如果放在今天,应该算是个文科老前辈了,即使不算个学科带头人,当个文史哲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问题不大。不过,急流勇退继续当松鼠也不错,免受WTO后“与世界接轨”的我国学术规范及游戏规则的三界轮回之苦。至于后进鼠辈,能否领悟“通识”、“博雅”的实质,仍要看每个文科鼠辈的造化了。】

这天上午,松鼠刚在五院中文系雕花小楼的窗外旁听了一个讨论会。

格子木窗开着。啄木鸟在外面笃笃啄着,燕子也在春光里飞来耍去。而一个白胖胖的东南亚华裔学者却在屋里念他的论文。论文里说的是鲁迅、郁达夫,还有老舍,孤独、寂寞、性压抑、漂泊、痛苦等。中文系相关领域的学者都坐在各自的折叠椅上,有的半闭着眼,有的全睁着眼,很和蔼地听着。

东南亚学者念完了,中文系教授们依然俨然地慈祥着,直到一位老先生开始提问。大家挨个轻声细语地提出一些问题。渐渐地,东南亚学者白胖胖的脸上流起油汗来。越流越多,流进白白的名牌衬衫的领口,柔软的脖子也油汪汪起来。估摸着坐够了一个半时辰,中文系学者们纷纷起立,夹起折好的折叠椅,排队放回系办公室去了。胖学者一边把论文放进小巧的公文包,一边擦汗。接着走的是博士生,硕士生,该本科生也跟在后面,夹起折好的折叠椅,走出去了。胖子学者什么时候走的,就不知道了。

【按:现在北大中文系的设备——现在的术语叫“国有资产”——早该巨牛无比,不是折叠椅了吧?】

也听过一些新潮的,留洋的或者全洋的学者的讲座。

土著的新潮学者,理论最后现代,观念最德里达福柯,一张嘴便是深奥无比的汉语,偶尔在黑板上写个外国人名读读,在发音呕哑啁咋之余,还要拂拭嘴角泛出的泡沫。半洋的学者,说话好懂多了,中正平和,不再给人阴阳不调的感觉。而全洋的学者一来,则土著的与半洋的都成为听众了。所不同的是半洋学者不时地发问,而土著学者则一声不吭,像李莲英一般聚精会神地察言观色,留心每一个场面,并私下里与半洋学者交谈。——等到与全洋、半洋学者依依惜别之后,就该他对着成群存栏圈养的低年级本科生们大说特说了。

【按:这说的是十多年前的老状况了,其残余的痕迹可能还在内地偏远的一些大学保留了一些。而在扬眉吐气的今天,文教昌明的都会如北上广,俨然已经走出西学东渐的子夜,即将实现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千秋大梦了。若钱钟书在今天的学界混,则连讲师也混不上的,因为,一、钱钟书只有“副博士”学位,而现在也愈发公平公正透明,已经在21世纪初紧赶慢赶地大规模“破格”之后,好几年不兴“破格”了,二、《谈艺录》《管锥篇》这样的东西,都不符合“学术规范”。】

除了亭亭玉立孜孜不倦的学者,北大更有一捆一捆的校园诗人、校园歌手和摇滚乐爱好者。

北大的雄性诗人大约可划为两种,长相村的能喝啤酒的都留大胡子,白净些肺活量小的都留披肩发或连小女孩都嫌过于天真烂漫的高高的马尾巴辫子,摇来飘去。(松鼠想:把他阉了就不会自我感觉那么好了。)松鼠和该生取得共识:在北大,没有诗人既留胡子又甩着马尾巴。

一天晚上,在学生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文学社的集会上,该生看到了被北大的诗人们请回来供奉的一个大诗人。大诗人是属于留胡子的那一派,却又白净细腻,于是更卓尔不群。于是便穿着与之相配的一身质朴无华粗粮细做的牛仔服,坐在一群小半茬的小诗人中间,翘起腿,脚上是淳朴的皮靴。掏出精致的 Zippo 打火机,点燃一根烟,把 Zippo 打火机戳在桌子上,一张开嘴便“小查小查”起来。“小查”就是海子——查海生,那个小平头、戴眼镜、以梦为马,徒步走过西域高原的朴素、羞怯、腼腆的海子。只有真正的大诗人才有资格把伟大的海子亲切地唤为“小查”。大诗人是与海子、戈麦、骆一禾等一茬人在图书馆东草坪畅谈成长起来的“西”字辈,是从那个英雄时代过来的,让人神往。大诗人有着耶稣一样安详的表情,口吐着“李白是长江,杜甫是黄河”、“大诗”、“与汉语的悲壮搏斗”之类的箴言。英雄时代的诗人们都死去了,他活了下来,追怀着,写着平和美好的诗。他的手像大理石雕塑一样匀称白皙,斜搭在椅子背上,差点把该生给迷住了。该生使劲拍了一下头,又被口袋里的松鼠狂咬了一口,才清醒过来。

【按:那时民风淳朴,还不懂得“耽美”。那时,“海子”是个解禁不久的,半地下的敏感词,所以当时青年学子爱读之,以示“反叛”。今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是很和谐的房地产广告词了。于是就“渡边淳一”。】

松鼠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径自去男生宿舍区逛逛。他刚跳上一个窗台,就听见门“咣”地被撞开,一个矮个儿学生上完晚自习,木呆呆地回来了。他来自广西边陲,披着从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穿回来的夏常服,一身的军裤、解放鞋、军背心、军内裤、军袜,捧着个天线老长的短波收音机,耳机里传出切切喳喳的英语,宛若当年的越共或红色高棉战士。他显然又受刺激了,进屋就用刻意学来的北京腔说:

“咱哥儿们是没人疼呀,人家都有女孩疼啦,咱他妈还没戏!这是什么世道,难道公平么?”

“那你怎么不去追呀?”上铺一位正在赏读张恨水的问道。

“操,追啦,追不上。”语调很悲愤:“人家女孩都找你那样的,能说会道,普通话也说得好,还‘爱惜身体’,每天‘喝一杯牛乳,吃两个鸡子’。”(他说的是郁达夫小说《沉沦》里的典故,主人公青年害怕每天自己在被窝里的自我“犯罪”伤身体和脑子,所以每天“喝一杯牛乳,吃两个鸡子”。)

同类推荐
  •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文化丛书)

    本书从“敦煌”之名的由来说起,从丝绸之路的兴衰沿革侃侃而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历史上的敦煌,曾经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战略基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
  •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学(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人生是奔流的河,它的堤岸有松软的泥土,也有坚硬的岩石;时光是它不息的河水,锲而不舍地冲刷着堤岸,泥上冲走了,岩石留下来,成为忘不了的历史雕塑。本书所写,正是作者有生以来没有被时光冲走而凝结成岩石的记忆。里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老一辈学者的形象——何其芳的勤奋和忘我,蔡仪的严谨和执著,吴晓铃的亲切和风趣;有革命家族的历史记忆——提着驳壳枪牺牲在抗日战场的父亲,如同终日劳作在上面的土地一样质朴淳厚的祖父,携子投身抗日队伍以报杀夫之仇的母亲,童年故乡的温馨和大舅的慈爱;有到美国的探亲记——浸透着儿孙亲情,对美国西部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的记述……
  • 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深夜一盏灯:散文和随笔(汤一介集)

    汤一介先生(1927—2014),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 希腊神话故事(二)

    希腊神话故事(二)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锦上年华

    TFBOYS之锦上年华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才算没有辜负自己。。。锦上年华,意为美好鲜艳的时光。。。本文写的主要是十年之后四叶草粉丝和TFBOYS的爱情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望读者别吐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篇小说,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力量。家人们也可以加我的QQ1657054642跟我讨论讨论。。。
  • 鬼魅灯

    鬼魅灯

    传说每年鬼节七月十五,鬼门关会再度开启,鬼魅灯也跟着来到了人间,它挑选一个审判者来惩罚罪大恶极的人,让它们永世不得超生,并把人的灵魂锁进鬼魅灯之中,让它们世世代代都不能投胎做人,定将永世不入轮回。
  • 女装进入女子学院

    女装进入女子学院

    新书,不会太监,不会太监,不会太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逆天辰

    邪逆天辰

    九天路上斩为歌,血雨腥风义为骨!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邪逆天辰甘为魔,纵使他人空笑我,吾心永恒不忘尘!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若那天地为笼,我便斩破苍穹!玄灵大陆,万族林立,群英璀璨。当步天辰走出东土后,征战就此开始……
  • 柒雨记

    柒雨记

    局中有局,阴谋背后还有阴谋。人魔大战再次开始,柒雨是否能够击败安仄。人,魔,妖,神,精灵,五大种族之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前女友纷纷变成江湖大佬

    当前女友纷纷变成江湖大佬

    楚明飞南山派弟子,天资卓越武功强悍风流倜傥帅的一塌糊涂,他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过分谨慎,以至于众弟子都亲切的称他为南山大魔王。(本书不用我说各位都知道是借鉴哪部作品,本来我打算发轻小说同人里的可是看见武侠刚好有征文所以放武侠了。)
  • 步步惊心之遗忘不过爱

    步步惊心之遗忘不过爱

    回到21世纪的张晓搜遍了所有关于马尔泰·若曦的资料,却一点都没有找到。在南山博物馆遇到的长相与四爷一模一样的男子也拥有着爱新觉罗·胤禛的记忆,两人共同谱写一曲爱的恋歌
  • 家族从魔道开始

    家族从魔道开始

    这是一个魔道家族子弟带领家族崛起的故事。“这世界哪有黑与白,邪与正。”“有的不过是谁站着,谁躺着而已。”严志行看着这浩大的修真界开口说道。魔焰涛天,威压一世。(召唤,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