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7700000005

第5章 柿花 (1)

“找一找你爸在哪儿喝酒,跟他说家里来客人了。”

为了煮晚饭,妈妈正转动着风炉往灶孔里吹气,把粗糠扔到火堆上,见到我出现在厨房,她老大不高兴地对我嚷了起来。

“如果他不愿回来,你扯着他的手也得拉他回来,知道不?”

我还没来得及开溜,妈妈就生气地狠狠盯着我,像按图钉一样把我的想法按了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那时我才九岁,妈妈却总是给我这个可怕而又痛苦的任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起别的兄弟们,爸爸更疼爱我这个小儿子?要不就是把找回爸爸作为给我饭吃的条件?那也不是的话,大概就是因为我比起同龄的孩子们更灵秀好强吧。反正妈妈就这么唆使我这个一步迈出去连30公分都不到的小孩子,走上了夜色中灰蒙蒙的街道。

要是敢说一句“哼,为什么只使唤我?不去!”,我清楚妈妈肯定会举起烧火棍,像赶小狗一样,把我赶到屋外,毫无疑问。所以我只能步履蹒跚地走了出去,我都摸透了,如果从妈妈的口气中带着“你爸!”这样的第二人称,这就意味着妈妈已经非常伤心了。四周都变得黑沉沉的时候,我在市场的路边停住了脚步。爸爸今天到底会在哪个大碗酒家喝酒呢?没有集市的时候,我脚下的这条大路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空地。以这片空地为中心,大碗酒家散布于东西南北各个地方。

不知道是因为当时吃穿太艰难还是正好相反,反正烧酒店和稠酒店在乡单位[ 乡单位:相当于中国的农村合作社。

]里到处都是。因此,如果不用预感和直觉去准确地推测出父亲所在的地方,我就是跑到腿软也别想找到爸爸。我每次都像坏了的指南针一样,分不清东南西北,只知道在原地不断地打转,就像在画半径为1米的圆圈。那些时候,眼前经常都是4月末和5月初的乡村风景。在那都没人见过燃油锅炉和煤气灶,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年代,乡单位的家家户户煮饭都用炭火、石油炉或者灶洞。所以,村里一半的房子都有一根烟囱插在扁扁的或者稍圆的屋顶上,像个大旱烟袋一样,冒出袅袅炊烟。

我常常看着幽蓝的天幕渗杂着冷冷的黑色,看着西边那一抹染红的晚霞,还有那随风飘散的袅袅炊烟,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每次哭过之后,我总是擦擦噙着的眼泪,确定方向然后重新出发。为什么那时我总是经常掉泪呢?现在仔细回想,大概是因为别人都能一家团聚,享受着一起煮晚饭、一起围着饭桌吃饭的温馨,唯独我们家例外。那种不幸的感觉侵袭着我那幼小的心灵,让我更加委屈、讨厌和心烦。

家里除了我还有头大腿长的哥哥,为什么却偏偏要我一个人独自走在这黑漆漆的夜路上呢?我感到委屈。为什么我爸爸每个星期一定要喝三四次酒,喝到烂醉如泥呢?我感到讨厌,心烦意乱,一肚子的气。因为这些,我的眼泪每次都不争气地滑下来。

没喝酒的时候,我父亲相当文雅。与其说是文雅,还不如说是沉默寡言更恰当,一天到晚嘴都不动一下,紧闭得像个“一”字那样,老实勤快,只顾埋头干活。自从父亲开始嗜酒,一坐到酒席上就忘掉时间,这成了妈妈一生当中最大的苦难。如果天黑了父亲还没回到家,那么十有八九是正在把白蒙蒙的、苦涩的稠酒倒进嘴里。

把父亲抓回家里成了我的重任,如果他不肯从座位上起来,连拉带拽也要拖他回家。不管怎么说,九岁的我成了接到这些命令的小小军人,开始向我猜到的第一个酒家一步一步走过去。乡里的酒家足足有五六处多,而父亲最常去的稠酒店则是三一煤炭工厂对面的“大腕酒家”,紧挨着补自行车轮胎的自行车铺。

走了100多米,便来到了那个酒家。推拉门的格子玻璃窗糊着白报纸,从门缝隙看进去,却没有看到我的父亲。其实按照经验,根本就没有往白炽灯泡下乱成一团的、喧闹的酒家里面看的必要。如果父亲在那酒家里面,他的自行车就应该停在那酒家前面。在那时,我之所以把父亲的专用坐骑——三千里牌自行车看作名马,是因为每当父亲踩起踏板,就会乘风破浪般飞快奔驰,连头发都飞扬起来。而且,如果父亲坐在酒家里面,在往门缝里看进去之前,父亲老粗老粗的嗓音就会先传到我的耳朵里——父亲白天一言不发,晚上一喝酒嗓门却会扯得老高。

下一个酒家是上智女子中学前面的石板瓦客栈,而父亲也不在那里。再下一个,重新折回来,在通往乡单位事务所对面铁匠铺的胡同里,名字叫做“青瓦酒家”。这个酒家跟卖稠酒或者烧酒的其他大碗酒家不太一样,它卖的主要是啤酒。每当在集市上明?买卖做得不错,或者把饲养着的牛卖了,或者发挥年轻时做电工的实力赚了点小钱的时候,父亲必去青瓦酒家。可是,我还是白走了一趟。经过这连番的折腾,我再怎么幼稚和善良,一般都会开始气得冒火。

“真是的,到底在哪儿啊!”

村子大道两边连绵不断的房子透出白炽灯泡的灯光,我向火车站那边的酒家走去,那是一条连路灯都没有的、黑漆漆的路。我像无亲无故的孤儿一样,穿过黑暗走在那条路上。我不停地擦拭着豆大的泪珠,不是因为恐惧或者害怕,而是生气。

对于才不过九岁的我来说,游荡在漆黑的夜路,把整个村子所有的酒家一家一家地搜寻一遍,其艰辛不亚于朝圣之路。为什么妈妈让我做这种事情?为什么男人、大人们非得那样狂饮像米泔水一样的稠酒?到底为什么会有夜晚?如果一直是亮堂堂的白天,哪怕仅仅因为那一点点的羞耻之心,大人们也不至于藏在黑暗里把自己变成酒桶,像大鹅般呱呱狂叫。我走着路,那样的疑问时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浮现、消失。

我越走肚子越饿。本来腿就疼,现在肚子也开始饿了,其实也有理由回家去了。但是,年幼的我还挺人小鬼大、勇气十足,总是要把六七个酒家全部都翻找一遍才肯罢休。终于,我在道溪川入口处的大碗酒家前面,发现了停在那里等着主人的、父亲的“名马”。父亲的自行车车把上装着一个橘黄色的橡皮胶球,一按下去,就会发出“哔哔”的警笛音,像嘶哑的布谷鸟叫声。还没进去,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父亲的叫嚷声,光凭这声音,我就知道父亲必定已是酩酊大醉。我推门进去。

“爸!……”

“……嗯?什么呀?你干什么来了?”

父亲正跟几个既是朋友又是酒友的人大声讲着些什么,不耐烦地回过头来。他的脸喝得像柿子一样红,有大西瓜那么大。父亲的眼睛可怕地翻动着,露出凶狠的目光,即使不跟他对视,我已经从他说话的口吻中明白了他的情绪。就算喝醉了酒,如果父亲心情好的话,也会说:“哎哟,我们家的小儿子……”又或者:“我们家小儿子来看爸爸了啊!”高兴地哈哈大笑。但是如果语气像现在这样,就像把带鱼断成一节一节似的,而不是温柔地拉长,那就是说父亲现在心情不好,或者说对我的出现感到不快。但是,我可是像绕着地球转了一圈一样,寻遍了整个村子好不容易才找到父亲的,我怎么也不会那么轻易地退却。

“爸,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叫您回去。”

“客人?谁?”

“……嗯,嗯,辣椒店家的叔叔呀,张宣他爸。”

这下同席饮酒的叔叔们笑翻了,差点儿把饭桌弄翻。一脸不快的父亲则皱紧了眉头。

“什么?你这乳臭未干的家伙,现在就开始跟你爸说谎啊?啊?!”

“不是。辣椒店家的叔叔就在家里,是真的!”

“呃呵!别再瞎说啦!还不赶快滚回家去!”

父亲像猎犬一样,向我一个劲地咆哮着。原来,刚好在我来之前,张宣他爸也在那个酒席上,所以父亲一点都没被我的谎言骗到。但是我无法就那样放弃,我的任务承载着家庭的和平和妈妈的悲愿,我拉扯着父亲那像铁锅盖儿一样的手。

“走吧!”

“你这家伙!敬酒不喝喝罚酒啊!你还不赶快回家?”

满面通红的父亲把右手一抬到肩膀上,我就顿悟我的任务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了。因为那意味着,如果我再去烦他或者磨蹭下去的话,他就要用那蛮横的手往下猛打我的后背或者肩膀。

我并不是傻瓜,不会盲目地拿出勇气,或者不识相地、漫无目的地借着小儿子的可爱来撒娇。因为我的经验早已让我太清楚,骚扰父亲,甚至到让他愤怒,这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假如我是比父亲个子更高或者力气更大的大力士,就可以用绳子把父亲捆得紧紧的,押送回家。但我只是一个孩子,我只有嫩嫩的、枫叶般的手,根本不堪一击。

同类推荐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他们是公认的时代精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这,无一不与他们的书生意气乃至人格紧密相连。他们也是常人,有着常人的情感情绪,常人的心理心态,以及常人的行为行动,只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寻常,才被历史记录在案。探寻他们的心迹,会重新审视到——如何娴熟于厚黑?如何混迹在官场?如何拥有睿智才情?如何筑造人格魅力?还是……
  • 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

    理论的幽灵:文学与常识

    本书回顾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法国风靡学界的种种文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到阐释理论到接受美学,从雅各布森到罗兰·巴特到姚斯,以及文学理论与常识间所发生的种种冲突。理论拒斥常识所包含的成见:“文学”即本质,“作者”乃文本意义之权威,作品以“世界”为主题,“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对话,“风格”是选择写作方式,“文学史”是逐一列举大作家,“价值”是文学经典的客观属性。理论动摇了常识,但常识也抗住了攻击。理论为了灭掉对手常有过激言论,结果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悖论。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文学理论在法国国内外风靡一时的那个时代,并对其做个总结。
  • 一个人的故乡

    一个人的故乡

    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故乡的话题,贯穿着作者全部的故乡情结和人生际遇,还让我们领略了关于故乡那份悠远的情感、那份炽热的情怀、那份纯情的寄托。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哈姆雷特(英文版)

    哈姆雷特(英文版)

    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时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进入晚期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去世(1603年)前两年,因而,《哈姆雷特》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意识,而且反映了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矛盾冲突。《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包含了四个主要层次:第一个层次涉及谋杀君王,篡夺王位,进而谋害王子的政治悲剧成分。第二层次涉及代表着文明进步的正面人物同丑恶与罪恶展开斗争的社会悲剧成分。第三层次涉及因盲目而卷入政治冲突而导致毁灭的家庭悲剧成分。第四层次涉及爱情被摧残、被利用的爱情悲剧成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损的星图

    破损的星图

    宇宙苍茫,谁主沉浮?世上是否有仙?众神又去往了何方?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究竟何为天道?万千星界,谁又能一世争雄?一个盗墓少年盗出了惊世之物,机缘巧合穿过漫漫星空,降临洪武星界,开启一段传奇之旅。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春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春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 反派肥婆快穿在末日

    反派肥婆快穿在末日

    全员all丧气沙雕女主。目标是毁灭全世界!
  • 灯火阑珊在末途

    灯火阑珊在末途

    他,曾经心负伤痛,却因为她放开怀抱,又因为她掩埋深情,却敌不过那因果禁忌,即使似海情深,却无可奈何。她,曾经回忆惨痛,却因为他犹如重生,又因为他心如死灰,却敌不过那世事蹊跷,即使伤心欲绝,却无能为力。他们缘深、相爱、分离、重逢,但还是挣扎在重重阻碍。他不温不火,她飞蛾扑火,却敌不过那宿命玩笑;他们相知、执着、互憎、相守,但还是淹没在历史残骸。他执念深重,她坚持守候,却敌不过那触心疾首;他们蹉跎、情深、相惜、后觉,但还是沉溺在伤痛遗憾。旭日苍茫,晚若暮,柏林风轻,自怡顾,轩阁畅音,近秋庐;众里寻他,转眸一瞬驻,糜径世淡,奈何千百度;暮然回首,玲珑刻骨相思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末途处。
  • 寒门商子

    寒门商子

    人都说寒门难在出贵子,但是凡事不能太绝对。有些人没有信心就只会抱怨世界的不公,而不愿付出行动。但也有人不信所谓的天生贵贱,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打下自己的一份天空。这正是,谁言寒子难成才,天可怜见助英才。本是青草根下籽,一朝得雨润芽白。任那狂风九天外,笑那骤雨聚楼台。侥幸生于清白物,何分人种贵贱来。
  • 豪门金仙赘婿

    豪门金仙赘婿

    李云扬入赘当天被砂锅大的拳头砸晕过去。唤醒了他前世金仙的记忆。从此牛掰的人生开启了!
  • 末日之压力星球

    末日之压力星球

    生存的压力,足以把人逼疯。当人类接受不了的时候,就是新的一轮淘汰
  • 血语苍穹

    血语苍穹

    早就想和朋友一起闯荡在魔幻的世界里逍遥自在,如果作为读者的你也这样想过,那么就请和主角一起,来闯荡这光怪陆离的世界吧!或许我们会收获到属于我们的不同感触,或许我们会为彼此的友谊感到难忘。不过,一路的风景归你观赏,一路的危险让我来抗!让我们一起进入,大寒兄弟的苍穹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