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7700000007

第7章 洗澡 (1)

我第一次去澡堂是在十岁那年的冬天。

现在这社会,在上初中前,大部分的小男孩儿们一般都会牵着妈妈的手出入女汤[ 女汤:女士澡堂。

]。但是因为我出生的地方是乡下,而且我们家的生活也没有那么富裕,所以直到十岁,别说是女汤了,我连男汤[ 男汤:男士澡堂。

]也没去过。忘了是哪一天,在大邱上中学的三哥放假回到家,他跟妈妈说:“哎呀,在家里怎么洗澡啊?又冷又麻烦……”我睁大眼睛抬头盯着妈妈。

妈妈一般是不会把到手的钱再交给别人的。当然,必需的生活品还是要买,但我从没见过妈妈因为不必要的东西而往口袋里伸手。再忙也要把酱缸台全部搬开,在腾出来的空地里种上青菜,这样不用再在外面买,妈妈才甘心。妈妈到商店买东西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有需要买的东西,就会在五天一次的集市上,从铺着大凉席的地铺里挑。当妈妈喝斥着他们赚得太多,狠狠地砍价的时候,没有哪个商贩不吐吐舌头的。

我经常紧拽着妈妈的裙子,或者“咣啷咣啷”地紧跟在她后面去市场,因为集市上到处都是小吃。除了花花绿绿、一下就黏到舌头上的高价洋饼干,还有夹心饼、年糕、蘸着白糖的麻花,也有馅饼、馒头、爆米花,甚至还有炒米。可是妈妈一般连10元钱都不会拿出来给我买吃的。当然,也有几次给我买过,但那样的情况简直比大旱中生出大豆还要罕见。所以,我从市场回到家,更多时候泪痕满面,脸上像被黑猫来回跳过似的。

作为补偿,妈妈给嘟着小嘴的我做了什么呢?她来到厨房,把炒锅放到炭火上,舀一勺凝固了的猪油进去。在猪油“哗啦啦”地熔化的时候,妈妈飞快地在塑料瓢里用水调开面粉再撒点盐,扑簌簌地倒到炒锅里。连所谓的绿豆煎饼或者葱油饼都不是,煎了两三张味如嚼蜡的面饼,放到碟子里撒一撒白砂糖后,就把碟子伸到还在“咕叽咕叽”哽咽着的我面前。

“吃吧,这个可比麻花好吃多了!”

每次听到妈妈的话,刚开始我都赌气地说不吃。那个怎么可能比精致地扭好之后,用油炸完再蘸满白砂糖的麻花更好吃呢?但是,最后我还是会把那个吃掉。妈妈像这样节省因为我嘴馋而花的那些小钱就不说了,小时候,一旦头发长到盖住我的耳朵,我就悄悄地开始害怕。

如果头发长了,跟我同龄的朋友们大部分都在大人们去的理发馆那儿剪头发。理发店的墙上挂着日历,上面是穿着连衣裙的漂亮女演员的照片;长长的相框里装着福猪画,很多可爱的小崽儿凑在妈妈奶头上吸奶;还有诸如“家和万事兴”等的汉字文句,毫无例外地挂满墙壁。这样的景致是多么独特而有品位啊。

像我一样小个子的小孩们会坐到一个特制的板子上,架在理发椅扶手上。接着,理发师叔叔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把又白又大的包袱似的东西戴在来理发的人的脖子上,像披风一样,然后用小喷雾器“刷刷刷”地向头发喷水,又凉爽又湿淋淋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接下来,跟绕着圈削苹果皮一样,理发师细腻的手娴熟地沿着头移动着,惬意地感受着这些,眼皮毫无例外地都会越来越重,睡意袭来。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想享受那惬意的剪发感觉,你必须付钱。

为了减少我剪头发的费用,妈妈连我的头发都要亲自动手来给我剪。我们家抽屉里有一个陈旧的推子,据说是二哥考上中学的时候,为了给他剃光头而买的。虽然在磨刀石上磨过刃,但是有点对不上齿,所以那个推子还是不太好用。但是每当我的头发长到像鸟巢一样的时候,妈妈就把那个推子和剪刀放到酱缸台酱缸盖的上面,把圆木凳搬过来,在后院叫我。我毫不知情地跑出去,结果就会被妈妈抓着,强制地坐在那个凳子上,然后戴上打了个刚好能套过我头的洞的饲料麻袋。

“不要!我不要在家里剪!”

如果我挣扎着反抗,妈妈就从口袋里拿出所谓的“糖球”——镶着红色、绿色,还有白色曲线的糖果——在我眼前晃一晃。小时候我最大的弱点就是经不住甜味,一见到白砂糖就双眼放光,人都呆了。所以妈妈都要把白砂糖袋子放到碗橱的最上面一格,使我这样的个子即使垫着椅子也够不到。我含着“糖球”,一边的腮帮子差点都要撑破了,头却交给了妈妈。

那个可恨的推子!

“啊,好疼!”

因为对不上齿,剪头发不够利索那是理所当然。妈妈一边适当地哄着应付我的惨叫声,一边用推子从鬓角开始到后脑勺剃了起来。头发丝夹在推子刃之间的时候,那痛苦可真不亚于头发被拔出来,我痛得双腿乱挣扎着。

虽然妈妈并非有意像拔鸡毛似的拔我的头发,严刑逼供,但是,等到妈妈放下推子的时候,我早就已经像鸡惊屎撒一样,眼泪飞得到处都是。愣是因为有含在嘴里的浓浓的糖味,还有妈妈不停地哄着说今天晚上给我做鸡蛋卷,全都给我吃,我才能忍受住妈妈在我头上不断地折腾。

从换成剪刀开始,妈妈就更可谓是“一蹴而就”了。就像大婶美容师们做的那样,妈妈用食指和中指,把我的头发抓起一小撮就剪下去。如果我像对发型诸多讲究的现在小孩儿们那样,理发结束后用镜子照一照自己,毫无疑问会面如土色地惊叫起来。妈妈给我剪的唯一发型,就是所谓的“瓢头”,就像戴着橡子瓦楞帽似的,旁边的头发肯定会有一两处老鼠咬过的痕迹。照完镜子,我还没来得及因为不称心而发牢骚,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我的后面,轻拍着我的背说:“哎哟,剪完了小脸像满月一样白净啊。到底是哪家的小儿子啊?真是帅呆了。”

妈妈是怕我大哭起来,阴险地先下手为强,但那时我对我的头发剪成什么样子一点都不关心。因为我已经非常清楚头发是跟韭菜一样,剪掉了很快又会长出来的。

由于妈妈一向这样省钱,究竟她会不会把数目不小的洗澡钱交给三哥就成了问题。但让我吓一大跳的是,妈妈居然爽快地把洗澡钱掏出来给了三哥,嘴里说:“那么也带上小弟,让他也洗洗吧。”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乐开了怀。虽然是我的同龄朋友们都早已去过的澡堂,而且我也并不太喜欢洗澡,但是,这好歹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去澡堂呢。

澡堂就在乡单位事务所对面的街上,地上铺满了白色和蓝色的瓷砖。对我来说,第一印象那可真是:用水组成的巨大游乐场。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哗”地流出来,中央有热浴池,墙边则是冷浴池,我就像活蹦乱跳的乌鱼一样在水里“扑通扑通”地到处乱跳,直到被三哥抓着手,用搓澡巾全身上下地搓。

可是我记得,那次去澡堂,对我来说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春天和秋天就没什么洗澡的记忆,夏天时,井边或者泵水喷出来的地方就是我的野外洗澡场。

即使连拉带拽,妈妈也要将死也不想脱得精光的我丢进装满水的大水盆里。如果没有搓澡巾,妈妈就从附近干草堆里拔一些干草,把那个弄皱再揉几下,弄柔软以后沾上水,从我的手腕开始“刷刷”地用力搓。“呜哇……!”那个用现在的话来说,又是跟残害行为、拷问行为没什么两样。不是在搓身,而是像剥皮一样又麻又疼。

就像妈妈自己也是用揉皱了的干草来洗着澡长大的一样,她给我搓澡的时候也是那样。我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忍不住疼痛而大哭起来,要么就是咬紧牙关,噙着泪水直到眼里布满血丝。那个痛苦就像是跟昆虫脱壳似的,几个月一次的仪式。

夏天在井边或水泵场边洗完澡后,我身体的颜色就像刚出生的一根毛都没长出来的小老鼠一样,全身粉红。但是,那颜色渐渐地往身体里褪去以后,浮现出来的肤色真的就像完全脱去锈色的不锈钢碗一样发光。但是跟妈妈有关的、真正意义上的洗澡则是冬天的洗澡。妈妈将厨房的大铁锅刷干净,再装满水,在灶孔里烧起木柴的那天,就是我们家人的集体洗澡日。洗澡的顺序原来是父亲、我,再到妈妈,但是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换成了我、父亲、妈妈的顺序。如果父亲不在,那总是我在先,妈妈则总是最后一个。

我们主要的“浴缸”,是腌制过冬泡菜的时候使用的、长长的红色塑料容器。因为那个时代自来水还没进到厨房,每当洗澡的时候,妈妈都两手拿着白铁皮罐,在后院水井和门槛高高的厨房之间来回数十次,把厨房里的大水缸和铁锅用水全都填满以后,才在灶孔里烧起木柴。因为喜欢火,我总是蹲坐在妈妈旁边,盯着灶孔里。刚开始的时候,我惬意地伸出手掌烤着火的热气,可当火焰开始“呼呼”作响,变得越来越强时,我就被烫得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来就往后退了。

柴火的红色热气将妈妈的脸染得通红的时候,我就用恍惚的眼神抬头望着妈妈,因为我觉得妈妈太漂亮了。如果知道“美丽”这样的形容词,心里肯定会是那么想的,但那时候我只知道“漂亮”这个形容词。

比起别人的妈妈,我妈妈有着高高的个子、眉目清秀的小脸,还有苗条的身材。不知道是不是灶孔里火花的热气把妈妈脸上零星的皱纹像干树叶一样烧掉了,火焰下妈妈的脸总是像花朵一样漂亮地盛开着。

同类推荐
  • 醒来的森林(英文版)

    醒来的森林(英文版)

    这套书稿的书稿,是英语原版公版图书,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派系里的杰出代表人物约翰·巴勒斯(1837—1921年)除《冬日阳光》以外,早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最早出版于19世纪末。《醒来的森林》是一本关于鸟的书。确切地说,是邀请人们研习鸟类学的书。此书将展示作者的意图是唤醒和激发读者对自然史这一分支的兴趣。作者要求读者跟随他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更希望读者通过此书,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里,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在巴勒斯的小花园中,读者可以看到鸟儿筑巢的一幕幕美妙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它更是让读者享受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的书。同时,还给读者以启发,使读者对原野与丛林增加兴趣与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此书是要告诉读者,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到底应该是什么。此作家也是首都师大著名英语教授程虹女士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作品(包括此作品)也由程虹女士在早些时候译成中文并出版问世。
  •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名著导读之外国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学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它如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在这一片纷繁复杂的密林里遨游;它是一条小路,指示我们通向梦的彼岸。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 梁晓声文集·散文13

    梁晓声文集·散文13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敝帚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内容主要概况: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西溪的晴雨、海上、远一程,再远一程、沧州日记、杭州的八月、北平的四季。
热门推荐
  • 开口就升级

    开口就升级

    在谁的拳头硬谁就牛逼的玄幻世界,我偏偏要凭一张嘴,征服天下,所向披靡……捕风捉影,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字字珠玑,如雷贯耳,口蜜腹剑,花言巧语,大言不惭……这些都是我的无敌技能!凭“字字珠玑”技能,让一众师兄弟心悦诚服,我得到了200点嘴炮火力值。我施展了“花言巧语”技能,让绝世美女对我相见恨晚,我得到了50000点嘴炮火力值。我用“大言不惭”技能,吹牛逼气得一个无敌魔头吐血百丈……这世界,一个能说的都没有,无敌真寂寞!
  • 都市之魔尊少主

    都市之魔尊少主

    轻狂凌风少年郎,遥望征途两茫茫!出剑利鞘锋芒现,石中璞玉绽青光!————曾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少年,面对着遥遥不及的征途感到很是茫然。苟活于世,噩梦萦绕!奈何天命不负我。戎马六年,当他的利剑出鞘。那块青石中,绽放出来一道青光!如今荣耀归来,重回都市,谁人,敢与我一战?
  • 驱魔讨伐录

    驱魔讨伐录

    接受未知神明赋予的圣洁,穿梭各个位面讨伐恶魔净化黑暗。背后涉及到神魔之战,少年神父阿尔克.诺亚又将背负怎样的使命。
  • 温柔的城市

    温柔的城市

    【文案】林冬熙曾对自己的死党许芸芸斩钉截铁的说过:“绝对不能跟同学谈恋爱,你想想啊,要是成了还好,要是分了,啧啧,那以后得多尴尬,想想就恐怖,同学聚会不能去了吧?见了面那得给别人添多少笑料啊。”边说着边打了一个寒颤······当时她还没遇到他,林冬熙不知道程策······可后来她就栽在了这句话上,当初说的有多信誓旦旦,后来就栽的多彻彻底底。
  • 我和那个美丽的他

    我和那个美丽的他

    资深学渣的逆袭,从偏科严重到全面发展,她在校园中度过的不仅仅快乐,还有幸福……
  • 望月砂酒馆

    望月砂酒馆

    酒神唯一的愿望就是退休以后,下凡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开个小酒馆,悠闲度日,结果因为和某神的赌约,不得不一边开酒馆一边用帮人还愿的方法来赚取信仰,酒神觉得我太难了!
  • 女孩离开之后

    女孩离开之后

    一位年轻漂亮女孩,因不愿屈从畸形婚姻选择背井离乡,在走投无路时遇到一位男孩,后来两人成为夫妻。由于嗜酒成性的恶习,在一次驾车途中发生意外,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可怜的女孩左等右等,一心盼望男孩刑满释放,重新开始生活,让女孩等来的是绝望和离婚。女孩在痛定思痛之后,回想自己除了净身出户还背负巨债。于是,女孩又结识了上下班路过窗台下的上班的另一位男孩并彼此成为朋友。作品虽短却感人至深,情节不多却耐人寻味......。
  • 鬼皇罗刹

    鬼皇罗刹

    母亲临终前交给他的一本《回天功》,一把古汉剑,这就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全部东西。从此,他就开始踏上修炼之路,只为找到他父亲,亲口问一声“为何?”可是在一次意外之下,他穿越到了异世,也就在他来到异世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才真正开始转动......传说当天罚降临血龙升天,鬼皇罗刹将降临于世,屠尽一切不满。
  • 农女王妃的锦绣庄园

    农女王妃的锦绣庄园

    一场突如其来的末日之灾,董仙羽十分幸运地收获时灵时不灵的金手指一枚。兜兜转转八年后,终死在亲人的手中。意外重生,成为偏僻山村小农女,这一世,她能否走出一段锦绣人生一枚,爷奶偏心偏的没边,不过都是偏向自己,全家都要看她脸色吃饭,她是十里八村的闲谈,刁蛮任性,蛮不讲理,好吃懒做等是她的代名词,面对破屋几间,一大家子吃了上顿没下?
  •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是我们生命的保证。我们每天都在跟食物打交道。但你对这些食物的了解有多深昵,也许你不知道,不恰当的食物使用方法,不仅不能使食物的营养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关注食物使用方法,等于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全家人的健康。利用《食物使用手册》,相信你一是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食物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