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7600000026

第26章 五湖四海的北京人。

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的升温,各地人都在自我反思,诸如四川人的“盆地意识”、南京人的“大罗卜”之谓等等。北京人的反省批判最热,以此为题的书都出了好几本,各类媒体的讨论一直未断。

但所有评论北京人的文字和讨论很容易受到一个居高临下的攻击:所指不清,连谁是北京人都没弄明白,就妄加评论。这似乎是一个低级错误,其实却不然,即便那些自以为明白的批判者,也不见得就真明白。这种尴尬在北京之外的其它地方都不会发生——我们想到上海人、广东人、山东人甚至深圳人时,所指基本是明确的、清晰的,惟独说到北京人,必须加以说明,是特指哪一部分北京人:胡同里的老北京人,还是机关大院里的新北京人?老舍,还是王朔笔下的北京人?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恐怕要下一番功夫。等弄明白之后,恐怕又会恍然,北京人其实也是五湖四海的人。

元朝明朝说起来就太远了。那会儿的北京市民,有蒙古人、色目人,还有明成祖建都后从南京迁来的大批外地人。这些人在北京定居下来,自是北京人。他们的后代,同当时的土著溶合,形成新的文化。而当时的所谓土著,恐怕上几代也是从外地迁来的,这没办法,流动溶合本是人类文化的自然现象。

清朝是满人。当时北京人的构成成份,很大的一个比例是满人。

不论哪个朝代统治,京城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中心的需求自是比其他城市的需求要大,尤其是服务行业,这自然吸引着大量的流动人口向京城集中。

仅以清末为例。开商号的开钱庄的,山西人;开饭馆的,山东人;还有打鼓的、吹糖人的,剃头的,修脚的,全不是北京人。一句话,当时五行八作,除了卖饽饽的开客店的,其他全不是北京人,就连郊外种庄稼的,许多也是逃难来的。

下层人如此,上层也不例外,上层的汉人官员,绝大多数是进京考中的士子,出身全是外地人。

你瞧,北京人的组成成份,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全是这么复杂。

清朝灭亡,到民国,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人的构成成份仍在变动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户籍制度的建议,北京的人口构成相对稳定下来。除了每年调进京的干部,每年毕业分配留京的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北京人直到七十年代末,对五湖四海人的聚集,还没有很明显的感觉。那会儿的北京人就前面说的两类: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人和王朔笔下的机关大院的新北京人。

机关大院的新北京人,基本都来自五湖四海,这点自不必说。

胡同里的老北京人呢?

前面说过,清末的五行八作,包括郊外种庄稼的,许多都是五湖四海人。他们在北京定居,编入国民党时代的保甲,新中国成立,发给他们户口,自然成了北京人。除了他们,原住的北京人数目不会很多,而剩下的则是旗人了。

旗人的祖宗,进居北京已有数百年历史。现存的居住在北京的旗人,恐怕才最有资格称自己是正宗的北京人。除了他们,恐怕其他北京人相当大一个多数都是近代移民的后代。

北京人烦上海。但有些人在声讨完上海人以后,或者会冒一句“我家原是南方人。”这没办法,北京人原来就是五湖四海人。

据权威的官方户口统计,北京是一个人口急剧膨胀,呈爆炸型发展的城市典型。

1949年初,北京的人口才156万,而新近的统计,到199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251.1万,是位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八的特大城市。北京的郊区,房山、昌平、通县、顺义、大兴、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全部是50年代才划归北京市的;直至80年代初,现在的三环路两侧还是成片的农田,蔬果飘香,一派田园风光。

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居民构成不断变化,像其它中心城市一样,近些年来大量的流动人口进入北京,目前约有350万左右。其中不少人已在北京生活多年,包括众多来北京打天下的商人、歌星、明星、文化人、青年艺术家,以及来北京打工的小保姆、民工等等。其中颇有些人已经购屋置地,许多民工也已生儿育女,安营扎寨,他们对北京的感情之深,了解之多,贡献之大,恐不逊于北京人。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恐怕他们终有一天会成为新北京人。

对北京市政府来说,眼下最头疼的恐怕就是人口膨胀问题。仅从人口控制上看,北京的户籍控制可谓极其严格,但从1980年以来还是净增了300万人口(还不包括数目更大的流动人口)。而在北京的强大拉力作用下,这一数字每年还会有增加趋势。这里不去论将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仅从五湖四海这一点说,“北京人”这个概念的内涵将更丰富。

1999年6月24日,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和暂行办法》,给进京人才以市民待遇,又将有一批五湖四海人进入北京人的行列。

“北京人”这个概念的包容量将越来越大了。仅一个“新移民”就不知又包括进多少五湖四海人。目前,这个“新移民”还仅指“事业成功人士”。他们是在目前社会财富重新分配过程中的成功者,他们具有自身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质;他们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主流,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们热爱北京,已经融入北京,成为一个“新北京人”,选择北京是他们最大的成功。在他们后面,还等待着一大批已在北京周边安营扎寨和“五行八作”的人士呢。

北京市政府对后一种人想了许多办法,堵和导都有,北京的劳动职能部门历年都颁发《本市允许和限制使用外地务工人员的行业、工种》,外来人口在京允许从事的行业被限定在尸体处理、粪便处理、建筑作业、化工行业这些苦、脏、累、有毒、危险的几个行业工种方面。1999年度北京市36个行业限用外地工的细目表中,限用工种包括商店营业员、汽车驾驶员、售票员、话务员、库房管理员、旅店服务员等这些多数外地人都能胜任的工作。并且,有关部门一拨接一拨地加大对外地劳力腾岗、清退工作的力度。1999年11月29日《北京晚报》二版报道朝阳区安贞街道克服“重重阻力”把在此营生的外地人撵走,把他们经营了数年的几处便民饮食店收回,转租给几位服完重刑刚从牢狱中释放出来的北京人经营。

还有消费购物歧视。在当前这个通货紧缩、鼓励消费的年代,北京依然存在着对外来人口消费的限制政策。如今不限粮油布匹了,但限制外地人在东城、西城、崇文几个城区购买商品房。

如果说购房这一消费歧视仅影响了占外来人口比较中极少的“成功人士”的话,那么用电消费的歧视则打击了大多数谋生的外地人。在北京石景山八角地区,北京供电局目前对生活用电是这样收费的:北京住户每度电0.42元,外来租房户则是每度0.82元。也就是说,外地人消费一度电,必须交两度电的钱。是电能紧缺负荷不够吗?不是,市供电局早已宣布:“北京电力告别短缺,99年度已经出现过剩。”

在乘坐公汽方面,北京公交公司规定:自1998年起,无北京户籍者无资格购买公共汽车月票。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限制,这是堵。

虽然这种种堵颇遭非议,但北京市政府也有实在不得已的苦衷;五湖四海太多了,多得城市已不堪重负了。

堵不行,还有导:在北京周边建了十多个卫星城,希望能把膨胀的五湖四海人,老北京新北京人分流一部份,但收效不大。人们宁可面对缺水的威胁,忍受着严重的污染,硬要在北京扎着。

这就让北京市政府没办法了。

城市发展得越快,发展规模越大,挣钱的机会就越多,就越招人。不见广州、上海,还有当初发展期的深圳,哪里不是人满为患,何况首都,何况飞速发展的北京。

只稍微关注一下中国这些大、特大、超大的城市的发展过程,便可得出以上结论。

而这个发展过程基本是这样的:外来的投资者往往到城里寻找发展机会,穷人则拉家带口聚集城郊寻找做工机会。然后城区扩张,投资机会与务工机会增多,更吸引外来者,这般循环下去,城市越胀越大,人口越聚越密集,最终……

现在还没有最终,所以这个最终不知是怎行结果。早在八十年代初,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里说,未来人们的个人地理观念将很大地改变,再没有什么“哪里人”的概念,人到了哪里,就是哪里人。而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离乡到异地工作谋生的“新客家人”也越来越多。中国目前已经是这个状况了,虽然在形式上还有户籍制度在管着,但实际上已没有多大的约束力。就以北京而论,花十元钱交几张相片便可办暂住证,一办管一年。外地城市如武汉更便宜,一年才五元。

人口是流动起来了,人口的压力,城市的重负又如何解决呢?

有人撰文说,中国唯一的出路是多建城市,多建像深圳珠海那样的新城,以为现有超压的城市减负,将密集的人口分流,从而也解决了未参与流动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不知这是不是一个办法。但看看北京已建成的卫星城的情况,起码短期内不具效力。

有人建议北京迁都,让北京人再五湖四海一次。

不知道北京下步将面临着什么,但不管怎么流,本来自五湖四海的北京人,只要国家在发展,个人生活质量能不断提升,再回五湖四海又何妨。

同类推荐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本书以纳兰容若的词为线索,在解读其作品的同时介绍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书中包括少年游、英雄泪、佳人笑、沧海水、忘年交等内容。
  • 书丛探幽集

    书丛探幽集

    这是一部随笔散文集,收集了作者曾发表于全国各家报刊的数十篇文章。作者视野广阔,对各种文化均有广泛涉猎,且有自己独到而个性鲜明的见解。文笔犀利、幽默。选择评论、描写的人物或事件都比较独特,文化层面宽泛,丰富而非杂乱。评人评事观点明确,发人深省,有一定文化含义和出版价值。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动启动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动启动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热门推荐
  • 至尊农女:我的邪魅暴君

    至尊农女:我的邪魅暴君

    她曾是权利顶峰的摄政长公主!一朝亲情反噬,她重生为家徒四壁的娇俏小农女!是复仇?还是安安心心的经营这一亩三分地?他是一国暴君!邪魅无双!极致暴虐,却不小心被这小丫头瞧见了最羞耻的一幕!是杀了她?还是抢回后宫好好宠着爱着吃干抹净?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一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斗极品,发大财,顺便驯服一匹超俊美超桀骜不驯邪魅威猛暴君,你追我逃,你再追我反吃的励志故事!
  • 听说宿主看上了自己系统

    听说宿主看上了自己系统

    作为一个人工系统,如何在众多系统中脱颖而出?对此,欠债肉偿辛苦打工的操作员——唐棠,十分有经验,虽然,工作时间总是充满了她的各种吐槽。。。“这什么剧本走向?这么智障的任务发布出去简直侮辱我作为系统的智商。”“这个宿主敢不敢再磨叽点儿。”“这个界面的人脑子里是通了黄河呢,还是长江呢。。。”“原身怕不是在眼眶里养了两个乒乓球才能瞎成这样。”原本以为在这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无穷界里,千万年都将这样度过,不曾想,亿万星河里两颗行星相遇从来无迹可寻。彼时孩子问;“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后来自己问:“你怎么找我的?”答案却从来都是一个,“三千世界,我为你而来。”男主n次重生世界bug,女主真人系统外挂满分。前期养成预备,后期撒粮虐狗。有关于设定疑惑的欢迎留言捉虫~
  • 青春,淡淡的微笑

    青春,淡淡的微笑

    “ABCDEFG。”“叶修缮,什么是ABCDEFG昂?”“你个学霸是忽悠来的吧。”某男似笑非笑。“少废话!你说不说!”“因为A.boy.can.do.everything.for.girl”(男孩可以为女孩做任何事)多年后“老公啊,为什么字母排序是HIJK?”“因为……”“?”“he.is.just.kinding”(他只是在开玩笑)“你!叶修缮,我宰了你!”“老婆饶命,偶不敢鸟……”
  •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漂流记

    鲁宾逊是个英国人,1632年出生在约克市。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1659年,鲁宾逊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风,船上的桅杆吹断了,船也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他又冷又饿.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
  • 火神焚天录

    火神焚天录

    一个普通男孩的逆袭之路,从偶然间得到了一本“火神焚天录“””开始的不同旅程
  • 楚幻瑶

    楚幻瑶

    君若笑,望红尘,何处觅芳草;幻瑶殇,黄沙漫,风霜晴方好;冥城灭,故国亡,昏鸦栖枝头;断壁前,残垣后,不禁白首与共。幻蝶,花前月下念君心;瑶城,天阶润色柳絮飞。我为你青丝高挽,你带我纵马天下。国家衰败,家破人亡,她该何去何从?重登皇位,屡遭暗杀,他该如何面对?世上最美好的相见不是在菩提树下碰见你,而是在我困难的时候遇到你。幻蝶单飞伫瑶城,明鉴照人流水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往事最终化为尘埃

    闺蜜的背叛,排挤,抛弃,失去的疼痛,麻木,悲戚,直至堕落。“我曾经以为我有了许多,其实到了最后我才懂得,原来都是我以为罢了。”“初晴,不要恨下去,不要报仇。记住,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在你最危险的时候拉你一把,也可以推你下去。这不能怪他们,这个就是世界。要记住,我永远在这。”“你就这样撑起了我昏暗倒塌的世界,让我看到了一丝光亮,而当我准备从黑暗中离开的时候,你却不在了。”最后才发现,我谁都不曾恨过。也许只有时间能够刻画,他们曾经单纯而善良的模样,时间改变的是一切,最初的美好最终一点点地被时间泯灭。愿你我笑颜依旧如暖阳初晴,最终的最终,往事化为尘埃,随风飘散。
  • 山河永寂:灵川阕歌

    山河永寂:灵川阕歌

    风起云涌,刀光剑影,不若初见。山河永寂,唯有阕歌赠你。他宁愿死,也不愿意站在她的对立面,如何跟命运赛跑。“如果你当初没有答应那个人,还会护她周全吗?”他冷酷无情,为何倾覆。他,是拥有太阳的男子,却在最后说了一句“唯独余我”。而她,站在风口浪尖,白衣无数次染血。“啊,极川居然下雪了!”那些各色的倾城女子,都在这漫长岁月中沉浮……在最后的最后,大雪,是否能将一切覆盖……
  • 这也太好了吧

    这也太好了吧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小编剧,按照偶像的模样写了一部小说。结果突然火了。小编剧惊呆了。因为,有导演找上门来,先是买下她的版权,还要请她亲自参与这部小说的电视剧制作。最最重要的是,导演选的男主角,刚刚刚刚刚刚好就是她的偶像。这下,她什么都不敢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