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2800000016

第16章 去韵(6)

最近,因为刑部呈送上来的公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我就用红笔加以修正并颁发下去。各部、各院的奏折我都一一阅读过,外边的人以为我未必能够做到通览,所以,每每多有疏忽。故此,我在所看的全部奏章中,一旦发现有错别字出现,就加以改正;那些翻译不好的文字,也加以删改。当年,国家有战事时,每天送上来的奏章、奏本有三四百件之多,我都一一通览,无一疏漏。现在,一天之中,送上来的奏章等仅有四五十件而已,阅览它们又有什么困难呢?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能有一点懈怠、拖延的念头。

人命关天审之必详

【原文】

训曰:世间事甚不如意者,莫过于决断秋审一事。夫杀人之人,理应偿命。但为人君者,于杀人之事,必以哀矜之心处之。故朕每理秋审之理,无一不竭尽心力而详审之也。

【译文】

人世间的事情最不如意的,没有比得上秋天审狱决断生死的了。残害性命的人,按理说应该偿命。但作为百姓的君主,对于杀人这件事,一定要以哀怜、谨慎的态度来处理。所以我每当处理秋天审断生死的事,没有一件不竭尽心力而详细地审查的。

《书经》大法从政必读

【原文】

训曰:《书经》者,虞、夏、商、周治天下之大法也。《书》传序云:“二帝三王之治本于道,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与治固可得而言矣。”盖道心为人心之主,而心法为治法之原。精一执中者,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建中建极者,商汤、周武相传之心法也。德也仁也,敬也诚也,言虽殊而理则一,所以明此心之微妙也,帝王之家所必当讲读,故朕训汝曹皆令习读。然《书》虽以道政事,而上而天道,下而地理,中而人事,无不备于其间,实所谓贯三才而亘万古者也。言乎天道,《虞书》之治,历明时可验也;言乎地理,《禹贡》之山川,田赋可考也;言乎君道,则典谟训诘之微言可详也;言乎臣道,则都俞吁咈告诫敷陈之忠诚可见也;言乎理数,则箕子《洪范》之九畴可叙也;言乎修德立功,则六府三事、礼乐兵农,历历可举也。然则帝王之家固必当讲读,即仕宦人家有志于事君治民之责者,亦必当讲渎。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在大贤希圣之心,言必称尧舜。朕则兢业自勉,惟思体诸身心,措诸政治,勿负乎天佑下民作君作师之意已耳。

【译文】

《书经》是虞舜和夏、商、周几代治理天下的方法经验。《书经》传序中说:“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三王治理国家是依据‘道’,二帝三王依据的‘道’则来源于‘心’,得到了这个‘心’,那么不仅可以知道什么是道,如何根据道治理天下,而且还可以了解道和治的详细内容。”其实,道德观念是人心的主体,而心法是使国家达到强盛的方法的根本。只有尧、舜、禹传授给后人的心法,才称得上精粹纯一,中正不阿,不偏不倚;只有商汤、周武相传下来的心法,才称得上治国平天下的楷模。古人所讲的“德”、“仁”、“敬”、“诚”等,说法虽然不一样,但其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都是用来阐明心的微妙之处的,因而,帝王之家一定要认真讲读,这就是我教导你们学习《书经》的缘故。虽然,《书经》主张以“道”治理天下,但上至自然规律,下至天文地理,中及世间种种人事,没有不包含在“道”之中的,它实在是贯穿于天、地、人和古往今来的全部历史了。谈论“天道”与《虞书》上论“治”的关系,有明一代的历史可以作为见证;谈论地理,《禹贡》上山川地理的理论,可从今天的田赋问题中加以考查到;谈论为君之道,则可以从《尧典》、《大禹谟》、《伊训》、《汤诰》等篇章的精微之言中获得比较详细的知识;谈论为臣之道,则可以从书中君臣间的论政问答、气象雍睦之词和为臣者谒尽忠诚的进谏、陈述之丈中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谈论“理数”等道理,箕子所作的《洪范》中的《九畴》篇中有比较透彻的论述;谈论修养德行、建功立业之类的事,要以从书中列举有关政府机构、职能分工等内容中获得。由此可见,不仅帝王家一定要讲论学习《书经》,即是那些仕宦人家出身且有志于侍奉君主、为治理民众尽心尽力的人,也应当认真学习讲读《书经》这部经典。孟子说:“要想使做君王的尽君道,做臣子的尽臣道,二者只有效法尧舜这一种方法了。”像孟子这种道德高尚完备的人,他们所说的、想的,都离不开尧、舜。我则只有兢兢业业,勤奋自勉,把尧、舜的思想品德、理想抱负等实践于自己的身心,实行于今天的政治,不辜负上天让我们保佑下民、为君为师的好意。

存心养性莫过于读书

【原文】

训曰:凡人养生之道,无过于圣贤所留之经书。惟朕惟训汝等熟习五经四书性理,诚以其中凡存心养性立命之道,无以不具故也。看此等书,不胜于习各种杂学乎?

【译文】

大凡世间保养身心以求益寿延年的办法,没有什么能超过圣贤所留下的经史典籍。因此,我只有教导你们要熟读四书五经和谈论性命理气之学的典籍,这是因为在这些经典著作中,无论是存心养性之说,还是安身立命之道,部有包容。读这些书,不比读各种杂书更好吗?

兴观群怨学《诗》为要

【原文】

训曰:诗之为教也,所从来远矣。昔在虞廷,命夔为典乐之官,以教胄子曰:“诗言志。”盖人性情之发,不能无所寄托,而诗则触于境宣于言者也。自夫子删定而后,三百篇之旨粲然可睹。采之里巷者为“风”,陈之朝廷者为“雅”,荐之郊庙者为“颂”。观其美刺而善恶之鉴昭矣;观其正变而隆替之治判矣;观其升歌下管、间歌合乐之所咏叹,而祖功宗德之实著矣。千载而下,因言识心,故曰: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也。夫子雅言之教,称引诵说,惟诗最多。如《大学》、《中庸》、《孝经》,篇末必引诗以咏叹之,亦以见古人之斯须不离乎诗也。思夫伯鱼过庭之训“小子何莫学夫诗”之教,则凡有志于学者,岂可不以学诗为要乎?

【译文】

诗的教育功能,已由来很久了。早在虞舜时期,就曾命夔做掌管音乐的官员,并教导帝王和贵族的后代:“诗可以表达人的志向。”这是因为,人的性情一经触动,不能没有寄托,而诗正是那种因外界环境所触发,不得不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以寄托的最好方式。自从孔子删定《诗经》之后,诗三百篇的意义就更加清楚明白地被后人看到。从民间采集到的诗歌叫做“风”,进献给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的正乐叫“雅”,用于祭祀天地、祖宗、神鬼时咏颂的叫“颂”。观看《诗经》中弃恶扬善的内容,其鉴别善恶的作用就很明了了;观看《诗经》中反映治乱的诗篇,历朝历代兴衰更替的原因就能分辨了;观看那些祭祀、宴会登堂时所奏的升歌,举行大祭等仪式时在堂下吹奏的下管之乐,更迭而唱的歌曲和众乐同时合奏之曲,祖宗流传下来的德行功业就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虽然自孔夫子以来,千百年过去了,但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仍能了解到前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诗可以比兴,诗可以观风俗之盛衰,诗可以与人交流感情,诗可以宣泄心中的怨恨。孔夫子教诲后人的名言中,引用、述说《诗经》上的句子最多。如《大学》、《中庸》、《孝经》等典籍,篇末必定要引用《诗经》上的话以表达咏叹之意,由此可见古代的人是片刻也离不开诗的。想一想,伯鱼趋庭而过时孔子的教诲“小子,为什么不学习诗”的教导,可见,凡是那些有志于学习知识的人,怎能不以学诗作为主要内容呢?

《易经》不可轻易视之

【原文】

训曰:《易》为四圣之书,其立象、设卦、系辞,广大悉备。言其理,则无所不该;言其用,则自共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王天下之道,咸取诸此。然而深探作《易》之旨,大抵不外阴阳而配诸人事,则有吉凶悔吝之别。运数所由盛衰、风俗所由治乱、君子小人所由进退消长,鲜不于奇偶二画屈伸变易之间见之。朕惟经学为治法之要,而诗书之文、礼乐之具、春秋之行事,罔不于《易》会通。故朕研求《易》理,玩索精蕴。前命儒臣参考诸儒注疏传义,撰为《日讲易经解义》。又命大学士李光地纂修《周易折中》。乙夜披览,一字一画,斟酌无忽。诚以《易》之为书,有观民设教之方,有通德类情之用。恐惧修省以治身,思患预防以维世,所以极天人、穷性命、开物、前民、通变、尽利者,其理莫详于《易》。故孔子尝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盖言凡为学者不可以不学,而学又不可易视之也。

【译文】

《易经》是伏羲、周文王、周公和孔子四位圣人所作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立象、设卦、系辞等部分,内容广博、丰富。要说其中的道理,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要说其中的功用,自伏羲、神农、黄帝到尧、舜等称王天下的道理都来自这本书中。然而,深究作《易经》的目的,大抵不外乎:运用阴阳之说来对照人事,就会知道有吉凶、悔恨羞辱等不同结果的区别。命运、气数或盛或衰,社会风俗或治或乱,君子小人地位或升或降或得或失,这种现象,很少不用阳卦、阴卦这两种横线的奇偶数的变化反映出来。我只把经学看做是治理国家的最主要的方法,至于读书的文采、辞藻,礼乐的器具、功用,历史的借鉴、效能,没有不在《易经》中会合变通。所以,我研究学习探求《易》理,体味思索它精微深奥的内容。先前,我曾命文官参考历代大儒对《易》的注疏传义,撰写了《日讲易经解义》。又命大学士李光地纂修《周易折中》。夜间十时许,我自己仍在翻阅《易经》,对书上的一字一画都进行反复推敲,不敢有一点疏忽。的确是这样,《易》这部书,既有了解民情、施设教化的方法,又有通晓德行使人们互相交融思想感情的效用。通过恐惧、修身反省以改造、约束个人,用忧患意识、超前意识来改造社会。所以,在穷极天人关系、深究事物的义理和人的本性、开拓对事情的认识、引导百姓、通晓事物的变化规律、充分开发一切资源等方面,其中的道理没有比《易》阐发得更详尽了。因此,孔子曾说过:“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去学《易》。”这大概就是说,凡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学习《易》,而学习《易》又不可掉以轻心。

勤学好问遍求名师

【原文】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知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所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译文】

我八岁登上皇位的时候,就知道勤奋学习。当时教我识字读书的,有姓张、姓林的二位内侍,他们都是明代的书生。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只以经典书籍为主,至于诗词文赋,就列在经典著作的后面了。到了十七八岁,我更加志向于学。每天未理政务之前,五更就起床诵读;天晚了政务之事告一段落,稍有闲暇,又与人探寻、切磋学问。最终由于我过度劳累,咳出来的痰中带着血丝,即便如此,我的学习也从没有间断过。我在少年时代就是这样好学苦读,而且还特别喜欢书法。当时有位名叫沈荃的翰林,他学的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字体,曾教过我书法。张、林二位内侍,当年同明代擅长书法的人有交往,也经常来指点我。所以我的书法和一般学书法者有所不同,原因就是如此。

善用下人各负其责

【原文】

训曰:尔等平日当时常拘管下人,莫令妄干外事,留心敬慎为善。断不可听信下贱小人之语。彼小人遇便宜处,但顾利己,不恤恶名归于尔等也。一时不谨,可乎?

【译文】

你们平日应当经常约束下边的佣人,不要让他们干预皇宫外面的事,要教导他们将注意力放在对人、事的恭敬、谨慎上面,断然不可听信那些出身低微的小人之语。他们那些人,遇到有利可图的事,只贪图让自己多得好处,并不顾惜把坏的名声带给你们这些主子。所以,你们一时不谨慎,让他们钻了空子,这样行吗?

赏罚适度方能御下

【原文】

训曰:为人上者,使令小人固不可过于严厉,而亦不可过于宽纵。如小过误,可以宽者即宽宥之;罪之不可宽者,彼时则惩责训导之,不可记恨。若当下不惩责,时常琐屑蹂践,则小人恐惧,无益事也。此亦使人之要,汝等留心记之!

【译文】

作为在上位的人,在使唤下人时,不可过分严厉,也不可过于放纵。如果他们有小的过错,能够宽容时就要表示宽容饶恕;假若他们犯了不可饶恕的大过失,那么就要惩罚、责备并教训他们,但不要记恨在心。假使当时不惩罚他,不责备他,而在日后琐碎的事情上折磨他,就会使下人恐慌不安,无所适从,这就没有意义了。这也是用人的关键,你们一定要留心记住。

同类推荐
  • 乐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乐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宋词三百首(下)

    宋词三百首(下)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杨波诗词选

    杨波诗词选

    一位作者集中写一个地方的诗集并不多见。欣喜的是,银川有这样一位作者和这样一部诗集。
  • 读者精品——小事物语

    读者精品——小事物语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热门推荐
  • 终极一班之风神传

    终极一班之风神传

    这......是哪里?我,是人?还是......神?终极世界么?我是这里的主宰者吧。
  • TFBOYS唯美盛开

    TFBOYS唯美盛开

    三?只?和?三?位?女?生?和?三?位?反?派?女?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期?待?。
  • 沈先生,与你有染

    沈先生,与你有染

    景苒觉得嗓子里就像有一把火,烧得她火烧火燎的疼。她想咳一下却咳不出来,只能闭着眼睛默默……
  • 冰语雪歌

    冰语雪歌

    一条路,一条自己所选择的路,那怕是再荒也会坚持走下去,戾灾灭,千皇隐,瑞灵生。须弥芥子,芸芸众生。踏破千道轮回,了世于掌之中。龙鸣慑九州,千古盛万秋。锺逝为逐星,蜉蝣憾天地。
  • 某人的现代养老行为生活

    某人的现代养老行为生活

    从修仙界回来的姜明,本想在这个世界过上舒舒服服的喝茶看报生活,可谁知他来到这个异能世界却是被人给安排过来的……啊,甲鱼脸皮薄,没去那些地方宣传过自己的小说。甲鱼希望喜欢看的读者大大能收藏留言,或者把我小说里的矛盾地方好出来,我好修改,毕竟是第一次写小说,文笔可能不太好,甲鱼对推荐票月票什么的倒是不在乎,在乎的就是留言和收藏
  • 聊表心情

    聊表心情

    只是想写一下自己的心情,不算是一部小说,算是本杂记吧,类型选项里没有杂记,只能选择现代言情了,望看到的朋友们不要挑剔。
  • 九天帝落

    九天帝落

    人力有穷时,而世间万物之力则无穷尽!这是一个将武学发展至巅峰的世界,一介废物小子却另辟蹊径,自微末崛起,以一件凡器为基,将玄幻与科技相结合,不断强化,最终打造出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强大神兵,遂以外物超越一切,威凌天下,败尽天外之敌,成就至尊炼器师!纪风仰头望天,目光睥睨,当我穿上铠甲的哪一刻,就算是九天之上的帝皇,也要在战栗中跌落尘埃!
  • 玫瑰花的约定

    玫瑰花的约定

    她,因前世的突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前世的记忆在慢慢恢复........是谁杀了她?是谁对她冷漠无情........我要复仇!充满报仇欲望的她........下得了手吗.........
  • 魂天录

    魂天录

    一位异界重生的亡灵法师,一颗随之而来的神魂之晶,二者的结合会带来什么?力量?财富?权利?还是……遵循自我的灵魂,颠覆这方世界的规则!讲述一位佣兵少年在魂天大陆的梦幻之旅。
  • tfboys之又聚一个夏天

    tfboys之又聚一个夏天

    女主在雪月希卡贵族学校惹到三个邪魅校草,当霸气遇上霸气,当吃货遇上吃货,当高冷遇上高冷,擦出什么火花了,无抄袭,如有,纯属巧合,作者QQ328382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