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41600000002

第2章 慢热的人生注定是一场追赶

苑子文

2012年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保送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2018年毕业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我属于典型的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人。在高中时期,平均每天学习时长达18小时,连周末都不会有休息的空余。压力最大的高三,每四天我才有一天可以在12点前睡觉。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熬夜这种学习方式,我也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节奏,但总归‘努力’二字是没错的。

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不论是写书、做公益还是从事其他的工作,我都在积极地给自己所处的社会一个反馈,也给自己一个元气满满的交代:人生海海,我是那么普通,同时又是那么重要。”

[一]

性格很慢热的我,一直是个后进生。

从小我就羡慕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考试轻轻松松就能拿第一名,还身怀“十八般武艺”,奥数、英语、钢琴、书画……好像这些从来都不是难事,随便一考就能拿个让我望尘莫及的名次。他们让我看见一种优越感,一种对知识、经验、悟性毫不费劲的掌控力,不似我要很费力才能摸清学习的门道,掌握正确的逻辑和章法,要用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才能慢慢追赶上他们的脚步。

但显然,“悟性”是天生的,而我们大部分人生来混沌,只能靠着一点求知欲努力争上游。有句老话:勤能补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没有天生“神力”,那就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么“画地为牢”,甘于在自己适应的节奏里过安逸的生活;要么“化茧成蝶”,做一些疼痛的改变,让自己离奇迹更近一些,或许能看见人生不一样的风景。

骨子里很要强的我,自然选择了后者。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迫蹲班,因为考试成绩很差,时常在放学后被留下来反思。记得有一次,老师把我妈妈叫到教室门口,手里拿了一沓厚厚的试卷,她遮住了旁边的姓名栏,一张张飞速地翻,边翻边说:“你们家孩子,我都不用看名字,就知道哪张是他的试卷……那个字儿,简直是龙飞凤舞!我问你当家长的,管不管他?!”

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抬头盯着她皱紧的嘴巴和时不时因为愤怒呵责而飞出去的唾沫,我多么希望她能网开一面就此打住。但看她一张一张地翻着试卷,我意识到这次她是认真的。

当时我整个人都被一种说不出的羞耻感包围着,站在妈妈身边,连大气都不敢出,头慢慢低下去,脖子也不自觉地缩了起来。我伸出因为和同学玩闹而变得黑乎乎的手,轻轻揪着妈妈的裙子,生怕她因为看到我的试卷而发起飚来。

时间一分一秒无比漫长地过去,我屏住呼吸,紧紧地闭着眼睛祈求一切平安无事,但最终,在一声尖锐的抱怨后,老师找到了我的试卷——不及格的分数,很潦草的字迹,妈妈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看,无言以对。

那天回家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妈妈推着自行车,我少见老实地跟在车子另一边,没有了平日里的调皮捣蛋,我们一路沉默着。那是第一次妈妈没有因为我的学习而着急发脾气,我一路都在等待疾风骤雨一般的数落,却一句都没有等到。我不知道她是愤怒到了极点,还是已经对我失望透顶,或是因为别的,总之她没对我说一个字。

我耷拉着脑袋走着,偶然抬头望了眼天空中那半轮残缺的月亮,竟然也很冷漠地照在垂头丧气的我身上。忽然,我用双手捂住嘴巴,没忍住打了个喷嚏,我歪着头瞄了眼妈妈,她的脸上依然平静如水。没等她发话,我赶紧把敞着怀的校服拉链一口气提到了下巴处,虽是已经开春,但瘦小的我仍然不禁生出寒意。

此刻空荡荡的操场显得格外安静,我抱着双臂跟在妈妈身边走了好久,身体因为长时间过于小心谨慎而僵直到有些发木,满脑子都是“龙飞凤舞”四个字……而那也成了我学会的第一个成语。

到家以后,妈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去做饭,又叫全家人吃饭。我坐在离她最远的位子,小心翼翼地夹菜,慢慢地咀嚼,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某个举动一不小心招来她的注意,使妈妈想起我被找家长这件事。然而一顿饭吃下来她都没有提起这件事,反而云淡风轻地和爸爸说着白天发生在单位的那些琐事。

吃完饭我主动帮她收拾碗筷,心想这事应该能顺利翻篇了,正准备抽身之际,她突然唤我,我吓得心里咯噔一下,老老实实站定,准备接受她的批评。然而妈妈仍然没有批评我,而是用很自然的方式和放松的口吻跟我语重心长地谈了会儿,她说:“妈妈永远不会因为你的成绩不好而对你发脾气,因为你不是给我学的,你是在给自己长本事。”

看到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就放我去写作业了。

在那之后,我并没有停止被叫家长的噩梦,但确实次数越来越少了。而在每一次父母和老师的“敲打”与“矫正”下,我这块顽石也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从蹲班倒数,到给班级画板报被老师夸赞,从第一次作业拿A到三年级考了双百,从考进初中实验班到升入重点高中的精英班,再到最后考进北大,可以说我经历了一次次近乎完美的拔节与蜕变。

成长的路上,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谁都难免走弯路、犯错误,但这些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是你从来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反思过,更别说在这些反思中有所成长;是你意识不到,到底谁才是你人生舞台上自始至终、发光发亮的唯一主角。

就像每一次我高兴地跑回家,抱着妈妈大喊“我给你考了一百分”的时候,她都会打断我,让我把主语换成“自己”再说一遍一样,我的父母深信,让孩子正确地成长,就是把选择权合理地交到他们自己手中。

[二]

小时候家里为我报过五六个兴趣班,奥数、硬笔书法、吉他、油画、素描,等等。但只有游泳这项我一跳到水池里就觉得开心的运动可以称之为兴趣,其他的,都只能算父母眼里我需要变优秀的加分项。

所以除了游泳以外,其他每一项都以我发现自己学着很吃力,于是选择逃课、被老师通知家长,最后与父母摊牌而告终。如果不是站在当下以一个“好学生”的身份坦荡地回望,我也许会感慨,自己当初怎么这么叛逆。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我的父母和其他所有家长一样,迫切地希望自己家孩子变得出色,希望我会很多东西,希望我能上进。但不一样的是,他们会在我每一次不争气地犯懒想要放弃的时候,不是横加指责甚至惩罚,而是跟我反复确认,并最终尊重我的选择。他们会很认真地对我说:“现在的决定,是你自己做的,将来你要后悔的时候,只能狠狠地怪你自己。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除此以外,再无任何怪罪苛责。

后来因为贪玩,因为懒散,因为各种各样属于在小孩子年纪会有的理由,我确实错过了很多学习机会,放弃了很多个兴趣班,而选择过更轻松舒服的周末。

是啊,我们都一样,当然不喜欢做辛苦的工作,不喜欢学费劲的技能,不喜欢去陌生的领域打拼,也不喜欢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力所能及、看得见回报的事情上,喜欢侥幸抄个近道、找到窍门,或者干脆就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只有那些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才让人有安全感,才是可爱而令人愉悦的。

但某天我幡然醒悟,发现自己并没有经受什么磨砺,也没有足够多的蓄力和准备,就要去为心中高远的目标而拼搏闯荡时,顿感如遇风雨,狼狈不已。

所以直到今天,我常常因为没什么兴趣爱好而选择宅在家里;在别人聊起乐器、聊起美术甚至即兴表演的时候,我都会因为毫无谈资而尴尬得插不上嘴;而无数次去录制节目的时候,我都会为自己没什么特长可展示而感到懊悔,有时候还会被节目编导取笑说:“你除了学习好,什么都不会,但我总不能让你在综艺节目上背诗吧……”

如此,在每一个因认识到自己身无长技而追悔莫及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父母的那句话:决定是自己做的,你的人生你负责。于是我暗暗地告诉自己,当下的结果已经没办法改变,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赶上别人。

时至今日,已经不再需要父母像小时候那样强迫我去各种特长班、补习班了,也突然明白了他们当时希望我变优秀、希望我会很多东西、希望我在任何场合都能游刃有余的迫切。大人的世界像是突然就被推到了眼前,还没等你准备好,就被带了进去。

我节省下来很多玩乐的时间,读书、看话剧,充实自己的世界观,尽量让知识面更广一些。没有工作安排的时候,我会去世界各地旅行,抽离出熟悉的环境、单一的状态,也会对生活有新的不同的解读。虽然没办法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一项精通的技能,但每一次有尝试的机会时,我都会更勇敢地去感受。

可能人都是这样,不管旁人怎么说教、强迫都不管用,必须要自己想通,要自己通过成长来验证真伪对错,才能真正明白该如何去做。

所以不管你是在认真学习,还是逃课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不管你是打鸡血似的面对每一天,还是试图走捷径省些力气,你都有权利选择任何一种活法,毕竟这是你的人生。但你必须知道,你是自己人生舞台的唯一主角,如果你已经做好准备,今后漫长岁月里无论是风雨同行还是朝霞相伴,都同样毫无怨言地接受,那么你大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过想过的生活;但如果你同我一样,也会在未来某一刻无比地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更成熟一些、更努力一些,那么就在一开始便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吧。

[三]

读初中的时候,按照地域划分片区我被划到了家附近的一所中学,由于小升初的考试成绩不错,我幸运地被分进了重点班。当时我的成绩也就算得上中等偏上,所以一开始没有被老师太重视,自然也就不那么扎眼。那时的我大概是属于如今看来更像甘于平庸的佛系人格,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强的表现欲,混进重点班的舒适感让我一度有些松懈,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基本不参加班级活动,连课堂讨论也不愿意说话,明明一些问题自己知道答案,但就是不想参与。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几个月之后,原本入学考试因为成绩不如我而进入普通班的弟弟,却当上了班长,几次考试成绩也跟着突飞猛进,拿到了比我好很多的名次。当我还在实验班里懵懵懂懂地混日子,成绩没掉太多就已经心满意足时,弟弟却不一样,他在每一个阶段都明确了自己的小目标,并积极地展开行动。

他喜欢给其他同学讲题,哪怕彼此水平相当,他也喜欢这种互动,用他的话说,这叫鞭策自己的“好学生意识”;他会主动和老师沟通自己的学习情况,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提高自己当时还比较普通的语文成绩;放学回家他也总是比我先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偶尔会整理一些班长要做的表格。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最后的期末统考弟弟足足超过了我30分,我傻眼了,明明是一条起跑线上的人,怎么竟拉开如此大的差距?我站在榜单的橱窗面前,扪心自问:为什么弟弟可以做到的,哥哥却做不到?

后来我与他竞相刻苦读书,他买的辅导书,用铅笔做完一遍,我擦干净再做;我们每个月会有一次自测,就是互相给对方出一套试卷,然后交换判分、公布成绩;弟弟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我也制订了很紧张的进度表。因为我深信,人都是有惰性的,但如果别人可以做到的,同样的时间,同样完整的人格,我也一定可以。

不仅在家里这样,白天到了学校,我开始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虽然有时候我也不太会,但往往在和别人一起讨论时,脑袋里会突然蹦出新思路;我跟老师也有了更积极的课堂和课后互动,我慢慢发现,好像并不是老师不重视我,而是学生实在太多了,她没有办法全部兼顾到,而我只要稍微主动一些,老师就会很愿意给我鼓励和肯定;以前在家里弟弟先写完作业时,我的心也会跟着放松下来,忍不住计划着要跟他去楼下找小伙伴玩,作业也就草草了事应付过去,但现在我会特意在按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延长十分钟的学习时间,为的是让自己养成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好习惯。我在写字桌前的墙上贴了一张纸,像班里黑板上方抬头就能看见的那个红底白字的条幅那样,上面写着“不待扬鞭自奋蹄”。

第二个学年快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逐渐从班级中上游,提升到了年级前二十名,在弟弟的几次“怂恿”下,我鼓足勇气去竞选了班长。直到今天,我都记得竞选班长前的那个课间,弟弟握着我的手,眼神坚毅地说:“如果一个班里只有一个班长,那么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你?”

要知道,这个举动对我来说不亚于和初恋第一次约会,不亚于现在去剧组试镜,不亚于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发表演讲,毕竟曾经的我是一个那么躲避讲台、不想表达自己、也没有融入班集体的孩子!

也许是因为平常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也许是因为成绩进步飞快站稳了脚跟,当选班干部更有立场和底气,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总之我成功地一次票选就当上了班长。就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我拿了厚厚的两沓奖状证书,一点点追赶家里那面和弟弟高低不齐的“奖状墙”,也开始慢慢习惯“好学生”这个身份认同。

你看,我们都是生而平凡的,所以才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变优秀的机会,有时候一次小小的尝试,就可以靠光亮更近一点。

请相信,这个世界永远只有人懒于做积极的调整,没有人从一开始便甘于平庸。

[四]

我高中三年是在杨村一中度过的,那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三年。

其实起初我是考另一所可以免学费的中学的,但很遗憾发挥得不好,没能考上。我一直都承认自己不是聪明的学生,但毕竟初中也努力过几年,成绩不能说拔尖,但至少考那所学校应该是足够的,于是我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后来我辗转要到了校长的电话号码,编辑了很长很长的短信,大意是诚恳地告诉他,如果他收了我,我会特别努力地学习,不顾一切地给学校争光;如果他相信我,我会拼尽全力考上清华或北大,请他接收我。

结果是,我与校长的短信往来中,只躺着三条,都是我自己发的。

后来父母帮我缴了一笔不菲的学费,送我去了当地最好的中学读书,我带着强烈的自卑感进入了高中,混在三个学霸的身边。他们有沧州的,有廊坊的,有天津当地的,都比我学习好很多。

这种感觉很糟糕,像是三年前初中刚入学时那样,我又一次陷入不想发言、不想表现、也不想被注意到的那种自卑中,循环往复。

我记得高中学习碰到的第一个钉子就是数学,而数学里碰到的首个难题是函数。我就是无法理解,看不懂,也想不通。有一次我拿着笔记本到盯晚自习的老师身边,问她x和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结果被老师以一种半信半疑的眼神,留在讲桌旁边罚站。我很清楚地记得,她非常不解地对我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问?你站在这儿想,想不清楚,你就一直站在这儿。”

我尴尬地笑笑,如她所说站在一旁苦想。我用余光看见像我一样问问题的同学一个又一个地上来,但不一样的是,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而我满脑子都是后悔,或许根本不该向老师表现我的愚钝。

那天晚上我到最后也没想明白,老师也还是给我解答了,我似懂非懂地走回座位,虽然大家都在低着头忙自己的事情,但我还是难为情到满脸通红,一屁股坐在了硬硬的板凳上,为自己的慢热感到失望。

不仅是数学,我在其他科目上也有很吃力的情况。高中时期的政治是需要有答分点的,有的问题明明一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但一定要把理论知识作为答分点,然后结合实际再去补充作答。一开始我根本不明白题目和这些理论有什么关系,所以只会写自己认为需要阐述的内容,就连老师都觉得我很轴。

结果自然是得不到什么分。

后来我疯狂地做题,总结相似题目之间的规律,想不明白,我就死记硬背,背下解题步骤,记下分析思路,哪怕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但也先写下来。结果很莫名其妙地,有一天我突然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

老实说,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好,那种掌握之后的欢喜,像是蛰伏太久的蜉蝣,更让我坚信不管是做什么,都像小时候看的武侠片里一样,需要先做很多“无用功”,然后才可以天下无敌。

高中的前两年,我和弟弟寄宿在当地某户人家里,管住不管吃,每隔几周可以回一次自己家,过个周末,然后再回来寄宿。我还记得有一天下大雪,我们俩拎着妈妈新晒好的被子和一大包吃的喝的返校,车开到小区门口的时候,我们坚持要自己下车,不让他们送到屋里,因为不想把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带到冷冰冰的学习环境中,担心这样容易脆弱和分心。

我们拿着大包小包跑进卧室,挤在狭窄逼仄的空间里把手上的东西一样一样放下。尽管床头的暖气已经开到最大,但刚从冰雪天里进屋的我们还是很冷很冷,于是我和弟弟就互相把手放在彼此的卫衣帽子下面取暖。

等换好新的被子,身体也渐渐暖和了过来,我和弟弟便各自埋头做起复习题来。那时候想得少,没什么多余的心理活动,唯一的想法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这一间小小的出租屋里,我熬过无数个大夜,困了就站在楼下靠着墙壁背书,累了就坐在窗边找作文思路。高中的成绩偶尔起伏,考过第一,也有过严重失误,但向来如同一台理性缜密的机器一样,还来不及狂喜或者受挫,就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当中了。

这种没日没夜熬不出头的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我每天都要在心里一遍遍地给自己打气,一定、一定、一定要更努力地去学,哪怕吃再多的苦也要拼一个问心无愧的结果,等学出来,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才算不辜负这十几个平方米里所有的暗暗用功。

其实到了北大之后,我听过很多学霸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意外地发现大家都描述得很轻松,甚至很多人都说高中下了晚自习,基本上不熬夜,回家洗洗就睡了,周末休息的时候还能发展个兴趣爱好。

我在心里浅浅地笑了。

相比这些天才学霸,对于我这种慢热型的人来说,是永远没办法这么轻松面对人生难题的。我一直相信,哪怕是天赋异禀的人都要靠运气才能谈论成功,更何况不那么聪明的人,哪有理由稍有成绩就放松停歇。

所以我曾经真的很努力,几乎是吃着饭看书,走着路背书,熬着夜看书,连洗头发都在背书,只要你能想到的时间,我都在学习。那时候洗手间的镜子旁,贴满了一整面墙的便利贴,刷牙的时候我就背古诗、背单词;晚上熬夜熬不动了,就跟弟弟商量着轮流睡觉,每个人睡半小时,然后再起来换另一个,就这样带着使命感,互相督促,延长能够学习的时间。

为了能熬夜,高中的我咖啡都是一小箱一小箱地买。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像是产生了免疫力,有时候感觉就像喝水一样不管用了,我就索性干吃咖啡粉,一包下口,顺着喉咙化出咖啡浓浓的特有的味道,不知道是真的起了效果,还是心理作用,一般这时候能清醒一整个晚上。

不像现在很多人喝杯咖啡看本书的悠闲,那会儿对我来说,咖啡就是提神的药,没时间品味,也不放糖,硬是捏着鼻子一口就喝下去。所以高中毕业后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少再喝咖啡了,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仿佛它代表着痛苦的味道,只要一喝,就会胃痛。

后来由于工作安排,我去了很多高中、大学做演讲,每到这时,我从不刻意回避自己曾经因为苦读才能离理想大学更近一点这个事实,对我来说,慢热的人生就注定是场费力的追赶。

我常常对学弟学妹讲,苦不会白吃,不是因为已经站在了北大的校门口,才去讲我曾经有多么努力才能站在这里,而是因为曾经无数次不计辛苦地付出、无限接近扛不下去的极点之后的那么一小点坚持,才有机会站在梦想学府的门口。也因此,我深信,所有的努力都是成功路上的基石,在谈天赋之前,首先要端正态度。就算是天才,如若不经过磨砺与敲打,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在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之后,我有惊无险地考上了北大。从那一刻起,回看我的学习轨迹,大概一直处于一种先混沌后清醒的循环,而在这种循环里的向上觉醒,就是一种成长吧。

所以,其实你现在的学习情况如何,或者工作情况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以前学习不好的人,一样可以考上北大;现在的工作重复、没有价值,或者被其他人抢功,也不重要,一时一刻不是成功,厚积薄发才是大智慧。我一直相信,真正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潜力意识、行为习惯,锻炼自己的思维、提升自我的能力,以及历练内心,获得灵性的成长。

你得把自己当回事,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把工作也当成自己的事,短暂的落后,只是因为每个人的速度不同、起点不同,但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你要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意志,你要相信时间,得扛住,坚持下来。

因为苦心人,天不负。

Tips

考前独家分享

每次考试前,安静的空气、陌生的同学、宣读考场纪律的小喇叭,都让人呼吸局促,感到紧张。那么如何迅速在考场上缓解自己的情绪,并充分利用试卷发下来但还不能动笔的那几分钟就很关键了。

一、集中注意力

集中考前的注意力。在发下卷子之前,为了避免注意力不集中,我通常会在考场桌子上找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或者自己用笔画一个黑点,然后视线集中在那个点,盯着看,让心安静下来。这个小技巧有助于帮你舒缓情绪,

二、充分利用开始动笔答题前的几分钟

发下卷子但仍不能答题的那几分钟,也别浪费,提前想好要利用这段时间看什么题目。

1.语文

通常语文我会审作文题目,然后在心里打腹稿,大概明确自己想写什么主题,会用到哪些作文素材,该如何回到作文题目的中心思想去扣题,以及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如果你对腹稿没什么信心的话,建议你可以先读阅读理解题,往往阅读理解题读一遍是不够的,所以提前利用好碎片时间,而不是东张西望或者来回翻试卷查看,甚至盯着卷子发呆,等铃声响起才作答。

2.数学

数学这一科比较特殊,因为大部分题需要用笔去算,所以绝大多数同学在考前这几分钟,都会随便翻翻试卷,看看都有哪些题型。我是不建议自己“吓”自己的,你看完题目,发现有不会的,会造成心理紧张,而且在高考的考场上,时间都是按秒计算的,所以该抓住的,还是要抓住。往往数学卷子我习惯先看立体几何题,因为它主要锻炼和考察空间想象力,不太需要动笔去计算,你可以用手去比画,想一下到底要如何求证,如何添加辅助线等。如果还有时间,再看看数列题的解题思路,这两类都是属于比较容易心算的。

3.英语

英语这一科我会去读阅读理解,因为不管是单选还是完形填空题,我认为都是需要安安静静仔细作答的。不同于其他科目,英语更多是考察语法和语感,有的题目你用笔尖压着题和选项,读一遍基本上答案就出来了。所以考前这几分钟,可以尽可能去把需要理解的长文读透,或者琢磨一下作文会用到的精彩句式。

4.文综

至于文综,我建议去看一些大题,然后在心里把知识点默背下来,反复几遍。往往进考场前,我们都会最后再看一看知识点,尤其是政治这种科目。但一拿到试卷,哪怕是清华、北大的同学也还是会紧张,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心里把知识点默背一遍,等铃声一响,在题目旁边做一些笔记或记号,再逐一答题。

三、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在考场上,尽量少犹豫、少分神,有仔细琢磨“到底这一点答不答”的时间,答案早写上去了。此外,切记尽量一遍过,尽量确认自己选的答案,而不是侥幸于“先选这个”。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利于准确率,短短两个半小时,思维要活跃,落笔如有神。

最后,要增加自己的确认感,这有利于稳定考场情绪,给自己信心。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管是多聪明还是多厉害的“学霸”,他们面对高考时,也依然会觉得自己没准备好,没复习完整。当年考完,我也觉得自己发挥得很差,人对自己有低于预期的估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保持信心,告诉自己,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你只需要把你会的都做对,就可以保证不辜负自己的这些年了。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确实很难,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苦过来的。虽然我不认为高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我至少认同,它可以影响你未来一段时间的人生走向。所以没有理由把这件事当作儿戏,掉以轻心,或者想要放弃。

六年前我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也未曾想过自己能到北大就读,遑论出书把这一点点经验写给你。人生无处不惊喜,愿你也渡过这关,并一路璀璨。

同类推荐
  •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文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它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审视,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与人生;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它是人生中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阅读世界名著,体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修养,并以此了解社会,解读人生,为走向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二,收录了作家2000至2010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其“作家的眼光”“文化学者的视野”“地理学者的脚步”,凝聚成篇篇美文。其中有作者在农村参与小麦生产的亲历亲验,有作者夏天在麦田里“蹲守”的有趣描述,有作者在欧洲寻找小麦的足迹,有作者对麦作区人群的传神描写和塑造,有作者大江南北行走的感受和思考,有作者对淮河徒步、骑车、乘车、开车进行实地考察的见闻记录。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花城里的语行者

    花城里的语行者

    这本散文集讲述了作者在城市中的所见所闻、节日中的趣事、异域的游历以及读书感悟等。书中包含很多小故事,比如《白云山上的端午假期》《厦门游记》《那些年·那些歌》《我所理解的闾丘露薇》等,甚至还写到了自己去世的外公,加深了对外公的思念。
热门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经过认真的实践。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苦口婆心地奉劝人们在求知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满足于一知半解或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常常会吃大亏。古人认为认识外界不能凭主观臆断,不能用主观代替客观,不能以想象代替现实。如果闭眼不看客观事实,按想当然办事,最后只能身败名裂,贻笑天下。
  • 流星下的夜空

    流星下的夜空

    沈御风原本是大隐隐于市的御剑世家的公子,却因为一次拔剑相助,引起了某个异能者组织的通缉,在机缘下觉醒了属于他自己的异能......穿越时空,穿越位面,如同野草般的生命,在动荡的世界倔强成长!流星下的夜空,深邃炫丽.....
  • 复兴阿拉德

    复兴阿拉德

    伴随着使徒的相继死去,伟大的意志的力量也在不断的消退,与此同时阿拉德连年遭受苦难,恰逢神秘力量入侵,宇宙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被伟大的意志所选中的李行简,回到了苦难发生的起点,面对各种奇怪的事件,一路披荆斩棘,为了保护宇宙,复兴阿拉德而奋斗!
  • 兔子洞女孩

    兔子洞女孩

    墨西哥格雷罗州,毒品犯罪猖獗。男性要么加入其中,要么抛妻弃子偷渡到美国一去不回。这里的女孩子从出生起就活在被绑架、拐卖的阴影之下。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母亲们在孩子出生时都会对外宣称是男孩,而当性别无法再隐藏时就会尽力把她们弄丑,并在家中后院挖地洞以供藏身。父亲离去、母亲消沉,最好的朋友因被毒贩绑架而精神崩溃,蕾蒂戴在这样无助的环境中渐渐长成了一个冷静、勇敢的早熟少女。尽管这里充满危险,正规教育也难以为继,但在蕾蒂戴和她的朋友们身上仍可以看到少女的美好天性。如果运气好,她们都会长大成人。终于,借着到阿卡普尔科富人家做保姆的机会,蕾蒂戴离开了山村。她经历了美好的青春爱恋,却又因卷入一桩命案而被诬陷入狱。在监狱里,蕾蒂戴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女犯人,这些身陷囹圄、犯下惊人罪行的女人其实也同样是暴力与毒品的受害者。此刻的蕾蒂戴正面临着更加凶险的处境和关乎未来的抉择……
  • 陆先生余生请指教

    陆先生余生请指教

    上辈子,她把渣男当成自己的一切,把绿茶闺蜜当成对自己的知己,把对自己掏心掏肺的男人当成无与伦比的坏人。这辈子,她重新回到了10年前,一切才是刚刚开始。玩渣男,揍绿茶,宠老公,闯娱乐圈,开商界,她样样精通。 1v1宠文.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蓦然回首:梨花碎

    蓦然回首:梨花碎

    他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卓爷,他亦是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神,他视人命如草芥却珍她如命,为了他遭天下人唾弃又如何?山河永寂又如何?她是天下第一首富的独女,一朝丧父,云端贬下层,弃情绝爱只为夺回一切,然而不知不觉中倾了谁的心?是什么样的感情可以让人放下一切追随九万里,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可以让人痴傻?一场相逢,一场错遇令原本两个世界的人的人相遇相知,在这红尘乱世中,且看他们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这倾世之恋。(简介无能,读者亲亲去看文吧。)
  • 洛云记

    洛云记

    随心所作,不喜勿喷。喜欢的可以继续看,不喜欢的也不要骂人就好。
  • 二十年人间路

    二十年人间路

    人生黄金二十年,且看楚子羡从校园这个小职场,一步步感受人间百态到不惑之年的浮沉之路。留不住的时光握不住的风消失了背影掩埋了脚印但是人间,我们来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