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7100000021

第21章 背叛的代价(1)

为什么“甫志高”的原型之一蒲华辅这样的叛徒,最后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比江竹筠还早十几天时间就被敌人杀害了?

为什么当时的重庆地下党中职务越高的领导干部在被敌人逮捕后当叛徒比谁都当得快,而且好几个后来都成为了丧心病狂残害革命者的特务?

为什么在许多普通党员印象中那些平时“唱马列主义调子”比谁都高、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最革命者”,到了敌人的监狱和老虎凳面前时,却经不住一顿酷刑严打而当了叛徒?罗广斌出狱后向党组织提交了《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份“带血的报告”中竟然缺失了……这些内容到哪儿去了?面对歌乐山,却总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座埋葬了无数花一般青春生命和谱写了那么多悲怆故事的山竟然会叫歌乐山?为什么这片被汽油和弹药烧焦了的灰崖竟然会被看作“红岩”的象征之一?看过第一章的读者,相信都会为敌人的残暴所愤慨,也相信都会被烈士们慷慨就义时的那种英雄气概所折服。小说《红岩》就是根据在重庆解放之前那段黑暗日子里,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残酷镇压和屠杀的史实,以及我狱中共产党人坚强不屈同敌人展开斗争的经历而完成的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红岩》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以及最初参与报告文学《在烈火中永生》的刘德彬,他们都亲身经历和目睹了那段血腥和黑暗的大屠杀。《红岩》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所产生的影响和育人作用早已伴随着岁月的流长而久远。然而,《红岩》毕竟受人物塑造等文学创作手法和文学文本自身的局限,远没能更广阔、更深刻和更真实地反映出重庆解放前夕敌我之间那种交错复杂、纠结而又残酷的殊死搏斗和人物形态,尤其对敌我两个阵营在力量悬殊、环境特殊的条件下,彼此所表现出的卑鄙与崇高、背叛与忠诚、狼性与人性方面的那种丰富与生动、精彩和深刻的历史本来面目。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致力重写“红岩”的目的所在。

“11·27”大屠杀,敌人在垂死挣扎时的残暴以及留给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那笔血债当永远记着,然而,还有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党内和革命阵营内部进行深刻反思的,就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共产党人被敌人逮捕并在共和国已经成立的日子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为什么一个地方的党组织几乎受到敌人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

小说《红岩》里对此有所记载,似乎都是因为一个叛徒“甫志高”的原因,这“甫志高”也从此成为革命阵营里最令人痛恨的人物。

“甫志高”确实可恨。没有这样的叛徒,白公馆、渣滓洞两个监狱里就不会关进那么多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当然也不会有后来的“11·27”大屠杀那么悲愤的一幕。然而,当笔者走进“非虚构”的“红岩”革命斗争史中,撩开文学艺术的神秘面纱时,发现了许多更令人深思的严肃问题——比如,为什么叛徒“甫志高”的原型之一蒲华辅这样一个真实的叛徒,最后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比“江姐”的原型人物江竹筠还早十几天时间就被敌人杀害了?

为什么当时的重庆地下党中职务越高的领导干部在被敌人逮捕后当叛徒比谁都当得快,而且好几个后来都成为了丧心病狂残害革命者的特务?

为什么在许多普通党员印象中那些平时“唱马列主义调子”比谁都高、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最革命者”,到了敌人的监狱和老虎凳面前时,却经不住一顿酷刑严打而当了叛徒……“11·27”大屠杀和重庆地下党如此惨痛的教训,曾是狱中共产党员们思考最多、最深的问题,这也是“江姐”等共产党员在牺牲之前最想向组织反映的问题。为此,他们经过了漫长而周密的思考与准备后,认为当时最有可能出狱的罗广斌可以代他们完成这一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使命,因而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最终形成了凝结集体智慧的一份“向党汇报”的宝贵材料——这就是罗广斌在创作《红岩》之前、于1949年12月就向党组织秘密上交的这份题为《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一极其宝贵的报告,是我党罕见的重要文献,因为它是那些在敌人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对自己的组织内部所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反省。虽然它真正让我们了解它基本内容的时间才仅仅几年,然而在笔者看来,它的价值其实远比《红岩》小说要重要得多。

罗广斌出狱后便压抑住内心的悲痛,开始进行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是那些已经牺牲了的狱中同志们嘱托他代向党组织提交的这份《报告》。

据那些从监狱里脱险的同志介绍,当时关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共产党员们面对地下党领导人的变节、投降而造成那么多党员及革命同志被捕和带给党组织的毁灭性破坏,心情无比悲愤与痛苦,同时对地下党个别领导在敌人面前屈膝求荣、卖身投靠既震惊又愤恨,由此对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产生了万分担忧之心。在狱中,他们一方面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呼,同时又为自己不能活着出去迎接如红日升起的新中国而感到痛苦与悲伤。他们在明知敌人一定会杀害他们的最后时刻,并没有忘了还有最后一份责任,这就是要向自己的党说说“心里话”,这心里话集中起来就是:自己的党必须保持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他们在狱中秘密地下党组织的动议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认真严肃的精神,从党的建设、组织发展、党员教育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他们相互嘱托,若有人有机会活着出去,一定要把他们关心和讨论的问题形成报告交给党组织。

到了1949年九十月份,国民党开始有计划地枪杀狱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了,加上狱外党组织所准备的“越狱计划”因敌人的提前屠杀而不能实施,尤其是10月28日陈然、王朴等狱中几位重要的党组织骨干被枪杀后,白公馆“监狱支部”内的许晓轩、谭沈明、刘国等经过认真研究后作出决定,要罗广斌请求“自新悔过”而获得出狱机会。当狱中党支部将这一决定向罗广斌交代后,他本人却觉得“……我自己知道,要求坚决地为组织牺牲,我是能够苛求自己做到的。但进一步地‘牺牲自己的气节’——虽然这已不是单纯的气节问题了,我却不愿意……”罗广斌曾在解放后谈到这件事时这样解释自己当时的心境。为此,“狱中支部”负责人之一的谭沈明告诉他:“为了数百同志,牺牲自己是应该的,就是事情做不好,做不成功,也是应该牺牲的。我们不仅要能为革命贡献生命,而且还要能‘忍辱负重’。”正是这种特殊的交代,罗广斌最后服从了组织的决定。而狱中组织还专门为罗广斌用书面形式对他写了狱中表现的组织结论,并对狱中党组织要求他“自新悔过”(假叛变)出狱的问题作了特别说明。但后来敌人的大屠杀提前了,罗广斌借“自新悔过”的假叛变出狱计划没能实现,而幸运的是他在大屠杀的最后时刻通过策反看守杨钦典成功,与另外十几位同志成功脱险,这样的命运才使得罗广斌有了完成狱中支部交给他向党组织报告的任务。

出狱后的罗广斌身体极度虚弱,可他仿佛自己还在狱中,尤其是他无法相信自己亲爱的战友、同志许晓轩、刘国、谭沈明等不在人间了,他更无法忘记狱中同志们在临刑前用一个个眼神、一次次紧紧的握手所给予他的重托,这些都促使他出狱后就埋头开始写《报告》。“老罗出狱后没多久,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不出门,一直埋头在写材料,至于写什么我们家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也从来没有告诉过谁,一直到‘文革’中被人迫害致死他都没有跟我们说过这件事……”2009年3月,笔者登门采访罗广斌的夫人时,老人亲口对我这样说,并补充道:“连跟他一起写《红岩》的人也没听他说过这个《报告》的事。”

罗广斌知道这是一份异乎寻常的《报告》,是党内极端重要的事,所以除了向党组织报告外,不可以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人透露一点点儿内容。这是组织纪律,也是烈士们的另一种生命,需要对其异常地尊重和保护,所以直到死,他也没有向除了党组织以外的任何人透露他所完成的这项神圣的任务。

《报告》全文约两万字,共有七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案情发展”、第二部分“叛徒群像”、第三部分“狱中情形”、第四部分“脱险人物——白公馆”……第七部分“狱中意见”。关于这份《报告》以及《报告》的内容一直是被视为“党的高级机密”而没让外界所知。

《报告》里到底写了些什么,现在已经可以公布了。但其中有一个“谜”至今也没有弄清楚,那就是这份“带血的报告”中竟然缺了第四部分“脱险人物——白公馆”的一部分、第五部分“狱中人物”的一部分、第六部分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到哪儿去了?

是罗广斌没有写这些内容?那几乎是不能成立的推断,因为从“第四部分”到“第七部分”之间显然是少了两页纸而非写报告人特意“空”出的两个没写的章节。

是无意间被什么人丢失了?似乎不像。因为要“丢失”的话,不可能中间正好丢了两页纸。

这个“谜”现在不得而知,而且始终无结论。因此,关于丢失的这些内容更成为了“谜”。它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人那么害怕它?

有一件怪而非怪的事让我们多少能够惊出一身冷汗:这份《报告》的发现者和发现《报告》中“丢失”上述部分内容的当事人、现任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先生本书的作者之一。——编者注,1988年当他第一次遇见这份《报告》时那份惊喜是可想而知的,而当他发现这些内容被丢失之后,那份焦虑也着实让他陷入了漫长而不可自拔的痛苦之中。笔者多次听到厉华“可惜!可惜”的哀叹声。

起初,厉华先生还天真地希望能够找到缺失的《报告》内容,因为这对研究“红岩”革命斗争史实在太宝贵了!可是几年下来,厉华终于明白了:这已经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了。

“那些日子里,经常有人突然会给我打电话。不报名、只说事,而且经常带有威胁的口气。有几回我生气了,回敬对方:‘你肯定是漏网特务!’这样对方就再不来电话了。”厉华说。

当年蒋介石和他的特务机构为了给我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留下一个“稀巴烂”的重庆,他们在撤离山城之前,除了残酷杀害以共产党员为主要代表的众多“政治犯”外,还处心积虑地做了两件事:一是对重庆所有重要的设施进行大破坏;二是埋伏众多随时企图破坏新中国建设的隐藏的特务,这些特务遍布各个领域、各个角落。重庆解放之时和之后的历次运动中,我们镇压和消灭了一大批隐藏的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分子,然而,谁敢说就彻底消灭了这些隐藏的敌人呢?

肯定没有。所有的“谜”可以从这样的可能性中获得某种解释。但难道说我们自己内部就没有了像“甫志高”那样的叛徒了?同样可以得到否定的答案。

罗广斌死于“文革”初期,从被造反派抓走到死,共十天时间。“被抓走的时候,他只给我写了一个条子:‘有事转文联,转我。’等我再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骨灰盒里的一团白乎乎的骨灰了。造反派只对我说了一句:‘他已经被处理了。’”罗妻子悲切地回忆道。

断了线的悬念和成了“谜”的历史,其实常常是另一种清晰而明白的事实在以另一种方式告诫我们:敌我之间的斗争永远是长期的、复杂的和严酷的。

现在当我们可以拿出《报告》中的“第七部分”中的核心内容——现今常被称作“狱中八条”来看一看时,就会有这种感受。这“狱中八条”的主要内容是:

一、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整党整风;八、严惩叛徒、特务。这是革命先烈用血和泪凝结的嘱托,也是那些对党最忠诚的战士们在生命最后一刻向自己的组织和同志们发出的生命呐喊。看看这“狱中八条”的内容,再同今天我们的党经常警示大家的内容相比较一下,难道我们没有意识和感觉到烈士们的思考和呐喊是具有何等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以及他们的反思是多么发人深省吗?

当年重庆地下党的惨痛教训和众多优秀革命者在黎明前牺牲生命的代价,太值得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去对照这“狱中八条”进行党内的自我教育和组织整顿了!

很长时间内,我面对歌乐山,却总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座埋葬了无数花一般青春生命和谱写了那么多悲怆故事的山竟然会叫歌乐山?后来我终于慢慢地明白:那是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为创建人民共和国而牺牲后所选择的一块天造的安魂之地。过去,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片被汽油和弹药烧焦了的灰崖竟然会被看作“红岩”的象征之一?后来我也终于明白了,那些硬棒和冰冷的石头其实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将其染红了的岩体,或者说“红岩”就是革命先烈的化身。

歌乐山从此也在我心目中变得名副其实。还是让我们回到讲述“红岩”的真实故事上来吧——在看完第一章后,读者自然会问:除了敌人的垂死挣扎外,我们的党还有什么责任值得反省呢?

同类推荐
  •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的书是多位美国总统必备的“枕边读物”,也是张爱玲一生唯一翻译过的美国作品。翻开爱默生的文字细细品味,你很快会发现它为何会广受欢迎:这里面有一股能量,它穿越时空的长河,超越种族的界限,在你面前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他不是个迂腐的老书生,而是一个看透世事的智者,每句话都像是一条条名言警句。有人说,爱默生是思想家,也有人称他为演讲家,也许这都不是爱默生喜欢的称谓。他只是做了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去领悟,不必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反省,不过分眷恋流逝的岁月,只是用心真实地体味每一个当下,倾听自己每一刻的心念。
  • 读懂爱

    读懂爱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在书中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他们是公认的时代精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这,无一不与他们的书生意气乃至人格紧密相连。他们也是常人,有着常人的情感情绪,常人的心理心态,以及常人的行为行动,只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寻常,才被历史记录在案。探寻他们的心迹,会重新审视到——如何娴熟于厚黑?如何混迹在官场?如何拥有睿智才情?如何筑造人格魅力?还是……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热门推荐
  • 仙霖行

    仙霖行

    昆仑,蜀山,青城三家乃天下正道修真之首,一个无知少年踏入仙道,他将何去何从?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的心头草

    他的心头草

    [顾璟野&余蔓草]双洁vs腹黑C中是个好地方,专门培养好少年,门面一姐余蔓草,颜值担当顾璟野。传说中的两位传奇人物,却在高三那年,分到了一个班级,论余蔓草被顾璟野套路的那些年。
  • 花样学霸

    花样学霸

    本文主要讲了学霸们在脱离父母管制下的一个月的生活。在他们的自主生活中,家长会留下一笔“经费”。在耗费体力和智力的独立生活中,小学霸们,又能撑过几天呢?
  • 帝都风云:侯门医女

    帝都风云:侯门医女

    她是二十一世纪公认的外科天才,受尽吹捧,站在人生顶端,世人都只道她宋安儿是人生赢家,却不知她有怎样肮脏黑暗的背景,当亲弟弟死在手术台上那一刻,她的亲生父亲用她的手术刀刺穿了她的心脏。异世重生,她不人不鬼,顶着一张黑脸,不良于行,在最灰暗的牢房醒来,顶替了那刚死的原主。接着麻烦步步紧逼,身边危机重重,原主身份渐渐浮出水面,真相大白那一刻,她不禁苦笑,宋安儿,你不管在哪,都是六亲缘薄之人。权势滔天的七爷楚璃,被亲生父亲视为最大的敌人,是亲兄弟夺嫡的最大障碍,当最后那点人性被磨灭之时,他会踏着所有人的尸体,荣登大殿,然后与那个女人一起,俯瞰苍生。
  • 克隆人的逆袭

    克隆人的逆袭

    那一天,人们再一次想起被Orochi所支配的恐惧!只是....“Orochi,你这个混蛋TMD又坑我啊!!!!”名为2号的男人在无数白光淹没之前传来愤怒的呼喊。
  • 伪神者

    伪神者

    千年前,天降神迹并留下预言能掌控这神迹的人将会是大陆至高无上的神,于是兽人与人类之间展开了一场延续千年的战争,在人类穷途末路的时候,谁又将站出来拯救这个世界,是神抛弃了人类还是人类抛弃了自己。是顺应天命还是逆天而行。凌风一个复仇者,誓要斩尽兽人为父母报仇的复仇者。
  • 大佬带着儿子一起离家出走

    大佬带着儿子一起离家出走

    【甜宠文,无虐!!!】纪大总裁带着儿子一起抱着方小小的大腿,梨花带雨的哭:“小小,你不要丢下我和儿子了,你就看我一眼,我太可怜了,你就心疼我一下吧!”方小小回头嫌弃的撇了他一眼“撒手,儿子看着你,你也不嫌丢人。”“妈妈,你带我一起走吧,爸爸太丢人了,和他呆在一起会影响我的智商和颜值的。”“好儿子,妈妈带你一起浪,就不要你爸了”
  • 姬神传说

    姬神传说

    沈云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已经不一样了。从这天开始,不再有肯德基,麦当劳,吃饭自己去翻废墟,喝水就要等下雨。更可怕的是身边居然有一只巨大的怪兽瞪着铜铃一般的大眼随时都可以将他吞入腹中。就在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刻,有从天而降的美少女严肃地问道:“你,想要力量吗?”之后他才知道,他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