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06

第6章 第一题中国文学的宏观描述 (2)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分正宗的文学和邪宗的文学。“文以载道”,以文(散文)的地位最为尊贵。“诗言志”,抒发个人心中的情志,地位也很尊贵,虽不能经天纬地,但也有“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的功效,所以也属正宗。而小说总是当做街谈巷议之言,戏曲一般也被当做不可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一直未受到重视,所以,中国的小说、戏曲发展得比较晚。在元、明、清以后,小说和戏曲迅速发展起来,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作家和作品。

如元杂剧、明清传奇中,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戏剧,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中,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都是艺术中的珍品,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辉煌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部小说媲美。《红楼梦》对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研究已形成了一门专门性的学科——“红学”。尽管如此,小说戏曲在中国文学的传统观念中,总的来说地位是较低的,它总是被视为民间俗文学而为某些文人所鄙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尽管在不断发展,但其特点显得异常稳定和凝固化。与西方文学相比,表现出一种相当明显的统一性和单一性。这种特点是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关的。这种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命运:(1)中国文学大部分是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土壤中产生的,并经过漫长的时间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2)中国文学几乎一直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中,在重视文化思想,并对之实施严格控制的国家中获得发展;(3)尽管改朝换代,但中国文学在3 000多年中始终没有中断过;(4)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相对说来比较少,在大部分时间里处于封闭的自生自灭的环境中;(5)除某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外,总的说来与宗教的联系相当淡漠,主要是世俗的色彩。这样的背景和命运,使中国古代文学表现出凝重、稳健的性格。

到了近代,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发展到清中时,虽作家作品众多,风格流派各异,但大都因袭旧的艺术形式,缺乏新的思想内容,已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陷入空前的危机,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开风气之先的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派”。在戊戌运动的前后,中国文学在观念上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同时还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由于和政治上的改良运动相配合,梁启超还特别提倡政治小说,主张用小说的形式号召人民起来变革。一方面也产生了以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为代表,以揭露当时的社会黑暗为主的“谴责小说”。与此同时,当时为了救国图存,出现了柳亚子、秋瑾为代表的一群忧国忧民而慷慨悲歌的爱国诗人,形成了近代文学中的新文学潮流。

经过近代文学的准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把“五四”以后的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独立的阶段和特殊的部分,并且称为“现代文学”,不仅因为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文学从一般的文字文章以至于文化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独立的,同时又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艺术。(2)以改变文学语言为突破口,对文学的形式、表现手法、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的体裁。(3)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从未有过的强化,成为作家迫切的自觉的追求,并且相辅相成地结合在一起。(4)现代意义集中表现在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民族命运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的“仁”和传统的爱国主义)。现代的民主主义(包括个性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是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

(5)作品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单纯着眼于宣传鼓动的作品大量出现。抒情文学在最初的10余年里有过繁荣,30年代中期以后却日见萧条,直到70年代末期才复苏过来。(6)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痛苦—抗争—解放、武装斗争(阶级的和民族的战争),是作品中最常见的题材,历史人物和事件得到新的描绘,外国题材比较多地进入中国文学作品,关于人物内心生话,包括潜意识的渲染也开始出现。(7)作家和读者之间有更为广泛和亲切的交流。大众化和化大众(教育群众)这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任务加强了文学与人民群众广泛深刻的联系,并在现实生活(主要是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不过,同时也相对地忽略了艺术本身的提高和文学多种功能(特别是审美作用)的全面发挥。(8)现代文学诚然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也是广泛接受了世界文学新潮滋养的产物。通过外来影响的民族化和文学传统的现代化,才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学,并且成为现代世界文学的自觉成员。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各种复杂原因,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自“五四”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处于艰巨的探索和实践中,但这个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一些世界性的作家。其中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给现代的中国人民以极其深刻的影响。《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性作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成了文化的主人。因此,中国文学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它一面发扬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文学在更广和更深的程度上与人民相结合,新的作家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大群的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获得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的开拓,文学内容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这是中国文学新的繁荣,这种繁荣仍在继续发展之中。这个时期的文学通常被称为“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台湾文学、港澳文学及海外华人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做出了贡献。

(二) (1)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汉语言和作为汉语符号(不仅仅做符号)的汉字则有更为明显、更为突出、更为独特的表现能力。中国文学之所以具有今天的这个特色,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密切相关。

汉语言文字有几个基本特点:(1)以表意文字为主。在表声和表意这两个文字体系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一般说来,每种文字初始都是象形的,属表意文字体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的文字已经表音化,而汉字则至今仍基本保持着属于表意文字体系的基本特点。从汉字的构成方式即“六书”来看,除“假借”、“转注”、“形声”这三种方式里有一些表音的成分之外,“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种方式都是表意的。(2)单文独义汉字是方块形的,每个汉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个别字如“玻”和“璃”、“旮”和“旯”之类无独立意义的单字在汉语中属于少数例外),易于进行形与义的灵活的组合。(3)一字一音。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汉字从形式上可以划分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是音节。

所以一个汉字也就是一个音节,易于进行音与义的灵活组合。(4)单音词丰富。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词,尤其在古汉语中是这样。汉字是一字一音,因此所谓单音词就意味着单字即词,那么,词义、字形、音节就成为一个灵活的组织了。(5)区别“四声”。“四声”是汉语的四种声调,古代分平、上、去、入,现代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是汉语独有的用声调来区别不同的字义和词义的方式。“中国”zhōnɡ ɡuó和“种过”zhònɡ ɡuò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文章”wén zhānɡ也没有“蚊帐”wén zhànɡ的功用。(6)言文分离。汉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有一种纯粹的书面语即“文言”,同日常生活交际所用的语言相去甚远。这是说,操汉语的人,要读懂“文言”,除了识字以外,还要进行专门的训练。

以上六个特点,对于中国文学形成和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同类推荐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叫阿波,男。三十岁,在一家杂货铺工作。我心情不太好,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本书采用七言诗的形式,把《三国演义》全部重新改编,用简洁、轻快、整齐、优美的七言押韵组诗,把《三国演义》重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的创作。
  • 听雨夜读

    听雨夜读

    相信我,说这话的不是书商就是书痴。至于有人说读书和吃饭、繁衍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那就更不可信。原因很简单,仅以我们中国为例,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鬼神泣”,就难得有什么书好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期间的几千年,读书也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事。读书真正得以普及,还就是这100多年来的事。所以我们今天还真不必妄自菲薄,据说2008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仅458本,但是如果算上报纸、网络,肯定不止这个数。你不能说读报、读网文就不算阅读,虽然的确不算读“书”。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一定要读书?
  • 步履在雨季穿行

    步履在雨季穿行

    随笔集,包括聒碎乡心、人间烟火、此心安处、岭上白云、千岁之忧等章节,记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的文字亲切、平和,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广博的学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和世间万物的包容、欣赏与珍爱。
热门推荐
  • 魔之时神之日

    魔之时神之日

    一个失去记忆的人,一个屠杀者,一位手握重兵的元帅,一位嗜血魔,当魔跪在星空中,道:“我不愿杀害任何一条生命,我是否又能成神?我不愿刺破这美好的乾坤,我是否又能成神?”
  • 蛇心链

    蛇心链

    “咔嚓,咔嚓”,身为模特儿的顾翡翡,拥有一副好脸蛋好身材,身材好几百万,说她样子迷人并不是,而是会将一个男人陷入其中的妖艳...是一种无法抵抗的吸力...
  •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地球消失记——大地母亲的叹息

    本书讲述了目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重点培养青少年对环保的认识和对土地资源的珍视。
  • 夫君我要攻占你的心

    夫君我要攻占你的心

    楚千千是个好吃懒做还花痴的神棍,遇上冷酷无情霸道的宫辰。一心只想坐稳宫夫人的位置,扑倒宫辰,走向人生巅峰!!!
  • 魂猎记

    魂猎记

    魂与魂之间的狩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无论远古或是当下,生存的法则,恒古不变。若不想成为下一个猎物,唯一的办法,就是爬向魂界食物链的顶端......
  • 南冠遗书

    南冠遗书

    一段往事。一段恩怨。一段情仇。多少青春,多少情深,多少幸福。全都断送。全都荒废。全都送葬。一个布局,一张猎网,一个身份。最完美的犯罪是什么?
  • 透过细节读懂人心

    透过细节读懂人心

    从小习惯、小细节识别他人的才干和为人,可以为我们所用;从眼神和话语中判断出隐含的动机,可以绕过人生路上的陷阱。人们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都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这本生活趣味小读物,能让你在轻松的时刻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和技巧,成为将人情世故及人生成败把握于心的智者。
  • 苍穹惊云

    苍穹惊云

    万族林立,天才倍出,浩劫再起,卷袭天地。问苍茫大地,诸圣争霸,万古争雄,谁主沉浮?一个小家族少年,怎样凭借个人怒力,在浩劫与万古争雄中崛起,搅起苍穹惊云。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 齐书

    齐书

    中原板荡,五胡乱华。生灵有倒悬之急,社稷有累卵之危。天生的帝王,在阴谋与背叛中坚强,在忠诚与战火间成长。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并吞四海,臣服万邦。幅员之广,远迈秦汉。成功骏烈,卓乎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