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74

第74章 第十题“五四”语言试验及其流变史略 (6)

第三次努力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有一群作家在语言形式上做了很大的努力,这群作家包括像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这样的老作家,也包括诸如高行健、阿城这样一些中年的作家。他们的语言意识非常强,开始把语言视为文学的本体,甚至是唯一的实在。汪曾祺说:“我很重视语言,也许过分重视了。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观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汪曾祺:《自报家门》。《作家》,1988年第1期。高行健则说:“我以为一个作家,只对他的语言负责。他尽可以革新创造,甚至于信口开河,言之无物,玩弄语言,却必须遵守这语言本身所拥有的规律。”高行健1991年5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系的演讲《文学与玄学:关于〈灵山〉》。后收录《没有主义》,香港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这次努力和王蒙那种以鲜活的语言创造一种自由潇洒的文体不一样,是旨在克服“五四”以来“欧化”所造成的语言芜杂混杂现象,以恢复汉语的纯净和魅力。高行健说:“‘五四’前后,白话文运动以来,古老的汉语获得了新生,能够更为贴切表达现代人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大批杰出的作家。毛泽东时代,他自己固然是一个文体家,却把汉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弄得面目可憎。当今用汉语写作的中国作家,除了各自的抱负与文学主张之外,共同能做的事情,我以为便是发挥汉语本身拥有的功能,使之足以并且更为充分表达现代人的感受。这也是我写《灵山》的一个意图,以此表明这语言还有再创造的余地。……我也难以忍受另一种欧化的汉语,将西方语言的词法和句法不加溶化,生搬硬套纳入汉语,弄得不堪卒读。

这首先来自一些粗糙的译文,随后又进入到不少文学作品中去,竟被不懂西方语言的某些论者加以提倡,误认为是现代文风,连病句和文理不通也当作新潮,再海阔天空,加以注释。殊不知,无论是贝克特的简约,还是罗兰·巴特的铺陈,对语言的再创造也好,抑或借文本自行解说,他们用的法语都十分纯净。”高行健1991年5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系的演讲《文学与玄学:关于〈灵山〉》,后收录《没有主义》。香港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169页。高行健摆脱欧化的努力,通过扬弃分析性的语言,即在小说语言中追求不做静态的心理分析,而注重表述,诉诸冥想、墨色、音色、游思意在言外。中国的笔记小说就表现出这种特点。汪曾祺、阿城都努力从古代笔记小说中吸收语言形式的优点又加以创造,努力保持汉语言文学特有的“肌理”。汪曾祺在他的短篇小说集《晚饭集》的《自序》中讲他自己的创作很讲究“墨色”,这就是语言特色和文体特色,与古代人所讲的“笔色”,意义相同。

他说他的调色碟是“没有颜色,只有墨,从渴墨焦墨到浅得像清水一样的淡墨”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人生漫笔》,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页……所谓淡墨确实是他的一种特色,这种淡墨的特点是淡而有味,自然而有奇句,他说:“我的语言一般是流畅自然的,但时时会跳出一两个奇句、古句、拗句,甚至有点像是外国作家写出来的带洋味儿的句子。……在叙述方法上有时简直有点像旧小说,但是有时忽然来点现代派的手法,意象、比喻,都是从外国移来的。”汪曾祺:《〈晚花饭集〉自序》。《汪曾祺全集》第3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有些评论家说汪曾祺的小说风格属老辣,更准确地说,是淡而辣,这也是功夫。与汪曾祺相近的是阿城。阿城沉着、超脱、机智,着意承袭古笔记小说中的笔记,创造了一种不露色、不事雕琢、叙述非常冷静自然的类似散文的文体。如果说,汪曾祺还偶尔“从外国移来”一点句法,那么,到了阿城,则真的十分干净了。

关于新文学语言的“欧化”问题,“五四”后就提出过讨论。最初在《新潮》上,傅斯年写过一篇文章论及这个问题。这之后,茅盾和郑振铎又发表了两篇文章,对现代文学的欧化做了辩护。茅盾在《语体文欧化之我观》中说:“有人自己作语体文,抄译西洋学说,而对于中国语体文的欧化,却无条件地反对了。反对的理由便是:欧化的语体文非一般人所能懂。不错!这诚然是一个最大的理由;但可不一定是最合理的理由。我们应当先问欧化的文法是否较本国旧有的文法好些,如果确是好些,便当用尽力量去传播,不能因为一般人暂时的不懂而弃却。所以对于采用西洋文法的语体文我是赞成的;不过也主张要不离一般人能懂的程度太远。”茅盾:《语体文欧化之我观》。载于《文学旬刊》第7期,上海《时事新报》1921年7月10日。郑振铎也表示:“为求文学艺术的精进起见,我极赞成语体文的欧化。

在各国文学史的变动期中,这种例是极多的。不过语体文的欧化却有一个程度,就是:‘他虽不像中国人向来所写的语体文,却也非中国人所看不懂的。’”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9页。对于这种意见,当时傅斯年提出疑义,他说:“对于两君打破习惯同求文学艺术精进这两层意思,我都非常赞成。但是两君想用‘欧化’的手段来达到这种伟大的目的,我觉得未免所见太浅,文艺原贵创新,即‘模仿的’文艺同‘因袭的’文艺一样的不能算创新。两君所主张的‘欧化’的‘化’字,已经包含‘模仿’的意味在内,不过把模仿古人——因袭——改为模仿欧人罢了,却仍旧算不得创新。”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这场讨论只是一般性的讨论,没有对欧洲语体和中国语体的特点做充分的研究,所以对后来的文学影响不大。

新时期提出的欧化问题则很尖锐,继反省“欧化”、恢复汉语魅力之后的努力,是1985年之后的实验小说派。这些实验小说作家们把语言从本体地位进一步强调到全体地位,认为语言是唯一的实在,主张一切回复于能指;认为文学最重要的在于语言形式,在于你给世界提供一种特殊的表述形式。这种语言绝对主义、能指至上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的历史其实是语言表述的历史。它真正与启蒙的思路区别开来;启蒙重在内容,以内容启蒙社会,五四启蒙者和后来的文学革命家也讲语言问题,但那是为了启蒙和宣传革命的需要,语言只是手段与工具。到了1985年之后的这些作家,语言已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目的本身,内容只是服务于目的的外在物。就像无数绘画上帝的画像一样,画的形式、技巧、语言才是重要的,至于所画的对象,已不重要了。这是形式、文体的革命,是语言的革命,所以他们声称反历史,排除历史经验。

实验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余华、格非、苏童、李晓等,均带有先锋色彩,这批新作家反对文学对一切意义的追求,把自己的才能放到语言的操作上。他们非常极端地认为语言就是一切,认定语言之外的意义、道德都属虚无。文体的创作上他们特别注意隐喻,追求后设语言,这确实给读者留下更多的猜想和再创造的空间,但也有点为先锋而先锋的味道。后设语言也有深浅之分,也有真识与假识之分,否认一切标准未必恰当。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西方的20世纪乃是语言学的世纪,从索绪尔、维特根斯坦一直到拉康、德里达,语言被强调到最后家园的位置,以至宣布“主体死了”,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在其哲学的影响下,西方的一批作家把“玩语言”变成根本,把文学变成纯粹的游戏,一味追求形式的更新,把真实的世界淹没在形式之中。20世纪80年代的实验小说家也受其影响,喜欢玩语言和玩形式,但是他们很快就走出这种状态,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所以才有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等优秀作品的出现。

根据以上这些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语言现象的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有两点:(1)五四新文学的白话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统治,形成言文一致,也形成欧化现象。新时期文学反而出现反欧化的自觉,重新寻求汉语的魅力,重新注意传统文学中的笔记小说,寻找在白话文中汉语表现系统的特殊机制。(2)五四新文学发展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叙述方法是一个不断外在化的过程,即不断地扩大意义,扩大“所指”,最后使文学形式(能指)几乎归于消亡。而新时期文学却是一个形式不断内化,不断能指化的过程。文学形式的追求愈来愈自觉,甚至愈来愈刻意,最后,到了实验小说,便是一切归于形式,一切归于“能指”,语言就是一切,否定任何意义、任何规范、任何标准,以至是意义的消亡。这两种不同走向,可更简化地表述为:

“五四”时期:能指→所指

语言形式→意义对语言形式的消解

新时期:所指→能指

意义世界→形式对意义世界的消解

无论是把能指强调到极端还是把所指强调到极端,都是片面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从能指革命入手,为的是意义的解放,后来落入困境但终于有一群走出困境的诗人与作家。在90年的语言实验中,虽有教训,但我们对自己的华语写作,仍然没有悲观的理由。

《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一期(纪念“五四”九十周年专辑)

第四辑当代文学论

同类推荐
  •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程门立雪:一个文人家庭的作品集

    该书收集了著名作家程树榛和妻子郭晓岚及女儿程丹梅、程黧眉、程湘梅发表过的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后人,这部内容跨越时代、题材迥异、辈分不同、却洋溢家庭文学之传统的著作,为文学书籍的新样式开创了先例。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 纪伯伦全集:蓝色火焰

    纪伯伦全集:蓝色火焰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红楼梦研究杂记

    红楼梦研究杂记

    作者对《红楼梦》的研究有独一无二的见解,尤其是通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曹雪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揭示了这部名著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同时为我们解析了人物各自将要面临的各种命运。文中所持的观点,会让我们发现,原来高鹗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是违背了曹雪芹的意愿……
热门推荐
  • 寂寞妖红

    寂寞妖红

    烈性女子唐流尊从父命嫁于齐王澶为妾。过门后才知全家已被奸人陷害投入大狱。一怒之下,于殿前亲手血刃仇人,后被罚入少相府为奴,其间,结识英武少年将军平,对她一见钟情。平欲求她为妻,这场地位悬殊的恋情触怒到宫廷,唐流又被贬入马庄,恰逢马庄众人举事弑君失手,唐流受尽挫折,甚至遭遇毁容之灾。阴差阳错,她又回到齐王府中,结识待女玲珑,两人居然生出同命相连感情,玲珑甚至助她绑架少相胁制齐王救马庄旧友,经过一场生死较量,勾心斗角的算计、奋战、失败,牢狱中,她得知了自己身世来历。
  • 追,踪

    追,踪

    这是一个以户外探险为背景的故事,也取自户外生活历险中的部分记忆。我舅太爷得到了七星盒,消失在南方。我毕业后在南方工作,奶奶授意我追踪舅太爷的下落,我因工作繁忙抛之脑后,之后我的职业生涯几经变迁,无意间追踪到七星盒的秘密。古人用数个朝代的更迭造了一个巨大工程,采用颠倒阴阳的宇宙法则谒力隐藏其中的秘密。中外各方势力为了找到答案,角逐追踪。以七星盒为引线,我们到了七娘山、罗浮山找到了两件宝匣,它们提供了不同的追踪线索。故事涵盖了地理、易理、天文、生物、力学等知识架构,蕴含了古人的智慧设计,以古典哲学为指导,阐述了古人的宇宙观,也逐步提示出古人隐藏的秘密......
  • 都市风云之无敌系统

    都市风云之无敌系统

    吴天的父亲离奇逝去,却在无形中找到了无敌系统,无敌系统真的无敌吗?大家尽情期待!!!
  • 器界传说

    器界传说

    本是天赋异禀的少年却历经伤痛的成长,只是想为了他在乎的那一些人而已,从握剑的那一刻,世界的命运再次开始转动,这是第几次了,时间已经不多了。。。
  • 独傲古今

    独傲古今

    少年自深山而出,一路战群雄、浴神血;斩天骄、夺造化。人生一世当一路高歌无所畏惧!
  • 流氓保镖

    流氓保镖

    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保镖,遇到聪明的大小姐,进入花花校园,他会骗到多少美女呢?你喜欢什么?冷傲的白领?艳丽的明星?高贵的大小姐?还是姐妹花?母女?有点暧昧,有点热血,科技与异能,谁强谁弱?喜欢什么,这里就有什么,请看接下来的剧情吧!求收藏
  •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和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而她在誉满世界前,却经历了万般不幸。成功推出“哈利‘波特”后,J.K.罗琳的黑暗与愤怒逐渐消散,一切都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是什么力量让她以如此方式逆转人生?洛凛编著的《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用大量笔墨撰写了J.K.罗琳经历过的那些黑暗岁月,《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只是希望告诉读者们:看,在艰辛面前,每个人都是软弱无力的,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的信念与坚强。是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率美男戏人间

    穿越之率美男戏人间

    “我不想知道我是肿么来滴,我也不想知道我是肿么没滴,我就想知道我是肿么回滴”我操着范伟的调调冲着面前这位不人不鬼不神不仙的虚心请教病情。“至于你是肿么回滴,我也不知道,这是要看时机滴,时机就是天机,天机就是不可告人滴”感情没它啥事儿,回答得慢条斯理滴。“我没让你告人啊,你告诉告诉我怕什么滴啊”看把我急的,都口不择言了,他居然还那么NB的回了一句“反正我不能告诉!”我明白事儿的时候,已经成了这个未知朝代的戏班子里的一个成员,琴棋书画、唱念做打我基本都不会。那你说我靠啥混,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我想到了本山大叔、我想到了郭德纲和谦儿哥、我想到了春晚以及各种国内外的文艺演出……
  • 神器之世

    神器之世

    天尊创世之时,造七大神族为眷属,天尊走后,六神族叛乱,合围东皇一族。皇族举族轮回,皇族血脉降临人间,带着残破神器,是否可杀上神界,重夺荣耀。寻伙伴,闯禁地,创皇族,皇族少年只为一点而活——要与这个世界正面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