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7300000113

第113章 晁盖战死之谜

出征曾头市是晁盖做梁山老大后第二次出征,第一次是大闹江州救宋江。曾头市只不过是个村级的民兵组织,性质类似于祝家庄。面对这么一个村级武装,尽管这个村级武装有些硬,但毕竟还是民兵组织。晁老大上山前做过很长时间的村长,他自然不会把曾头市放在眼里。万万没想到的是,晁老大在到达曾头市的第四天头上就战死了,死得干脆利索,令人大跌眼镜。那么晁老大为何会如此痛痛快快就战死了呢?笔者以为,晁盖出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或可以说隐患),在这些问题综合作用下晁盖最终败亡。

首先,我们看看晁盖亲自挑选的那二十个头领,刘唐、三阮和白胜是晁盖嫡系,自然要带上,实际上肯为他卖命的也只有这几个。这里面三阮是水军头领,陆战则外行;白胜功夫不入流,发挥的作用有限,实际上能打的只有刘唐一个。林冲、杜迁和宋万属于梁山老派,肯不肯为晁盖卖力不可确定;杨雄和石秀险些被晁盖军法处置,难说为其卖多大力;呼延灼和徐宁初上梁山,投晁还是投宋尚举棋不定;穆弘、张横和燕顺等八个则是地地道道的宋江骨干,为晁盖卖命的几率基本为零。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与曾头市交战中最卖力的是林冲(可见林冲为人之仗义),功夫一流的徐宁和呼延灼毫无表现。晁盖中箭后救其回营的是刘唐和白胜,其他人各自逃生。晁盖带来的这二十个助手,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林冲、刘唐和白胜三个。更要命的是梁山集团两个参谋吴用和公孙胜都没有来,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他们可都是晁盖嫡系呀。

我们再看看晁盖带了多少人马,书上明确交代是五千人马,五千兵力多不多?不多。我们看一下宋江每次下山都带多少人马,打祝家庄六千六百人,打高唐州八千人,打青州三千人(但是已有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三路人马在彼),打华州七千人,后面打大名府则是倾巢而出,宋江二打曾头市实际用兵数量是两万两千五百人(是晁盖的四倍半)。我们晁天王此时也许被怒气冲昏了头,他也不琢磨琢磨带五千兵力打仗够用吗?更要命的是宋江、吴用和公孙胜都没有提醒晁盖“大哥多带点人马吧”。韩信用兵神不神,尚知多多益善之理。难道宋江会不懂?吴用会不懂?

大风吹折军旗,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将军出征的大忌,不祥之兆。出现了这种异象,我们且看梁山常委们是如何反应的。吴用谏晁盖“改日出军”,宋江也劝“停待几时”。这样的劝说只是告诉晁盖过几天再去,并没有让晁盖罢兵不去的意思。宋江等不劝还好,上前一劝反倒令晁天王骑虎难下了。

首战曾头市,林冲第一个出战。第二个出马的就是晁盖,大伙见晁盖亲自出马了才一改观望态度打起了群架。可以想象如果晁老大不亲自出马带动大伙,手下这帮人是不会主动出战的,可见晁盖对队伍指挥力之弱。夜袭曾头市林冲要替晁盖劫营,晁盖回答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短短八个字,道出晁天王多少无奈。再看看晁盖选的一同劫营的那十个人基本都是劫生辰纲和老梁山的原班人马,除了这几个,谁又肯跟着晁老大向前!

吴用和公孙胜的缺席使晁盖轻易上了法华寺僧人的圈套,如果他们两个中有一个随军,那么这个圈套就不会轻易得逞了,打仗不带参谋这种事晁盖居然也干得出来。吴用和公孙胜未随晁盖出征也有些匪夷所思,这二位可都是劫生辰纲的主力啊。是晁盖不带,还是自己不想去?其中缘由不好推断,反正晁盖死后吴用和公孙胜是第一个出来劝宋江“且理会大事”的。

同类推荐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

    《致那些事与愿违的爱情》作者阿飞以犀利的男性观点,通过理智、温暖的字句,写给那些被爱伤过、为爱流泪,却仍人愿意相信爱情、勇敢再爱一次的人,陪伴着你一起找回追爱的勇气。64篇睡前治愈文字,陪伴你度过那些无眠的夜晚。作者跟你分享的不是爱情操作手册,也不是爱情操作手册,而是可以跟你面对面谈话的“立体爱情疗愈书”。放下一段伤心的感情,并不等于原谅对方,而是放过你自己。不要因为早该过去的过去,连累了将来应该要幸福的你。只有“最好的自己才配得上最好的爱情”。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热门推荐
  • 斗劲冲霄

    斗劲冲霄

    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成长。只有爱过、苦过、痛过、醉过、笑过、狂过、拼过。才算是快意人生!你的拼搏,流动的热血看得见,日月看得见,爱你的人看得见。还不拿起长剑,在这滚滚红尘劈开一条血路......
  • 松沪杭战

    松沪杭战

    淞沪抗战中,日军动用27万人,30余艘军舰,300辆坦克,扬言1个月占领上海。中国军队调动70个师的兵力与日寇展开殊死博斗,表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本书记载了这场战斗的经过。
  • 白蛾忆

    白蛾忆

    我是大俞国的公主,我姓叶,名白蛾,娘亲说我出生的那一天,白雪纷飞,像扑火的蛾子。十四年后的一天,宫廷上演着霓裳羽衣舞,衣袖翩翩,裙角无边,殿外的杀敌声却告诉我,父皇败了,姑姑拉着我逃离,后来的一天,我才知道娘亲吊死于怡安殿,鼓声琴韵,挂着的笑意很凄凉……
  • 美味上海菜600款

    美味上海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上海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晨曦载曜,万物咸覩

    晨曦载曜,万物咸覩

    “果然呐,小曦这样冰一样的女强人只有碰到他这样的阳光才会变成水一样的女生呀。”九年前的变故让她的心冻成了冰,当她遇见了他。冰慢慢的消融,而同时更多的真相的袭来让她措手不及。一切似乎都失去了。那么,让她慢慢找回所有的爱吧。(一篇冲破套路的治愈青春校园文,努力更完不弃坑!)
  • 莫姑娘不是小黑莲

    莫姑娘不是小黑莲

    从远古的金龙到人界的小孤儿。……开玩笑的吧!这怎么能忍!小龙拈起昨晚剩下的馒头,就看看本小姐是怎样变成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 微不可闻

    微不可闻

    名利转九回,衷情付不归,善恶无由报,心也飘摇身也飘摇。死家识虎啸,残剑知寂寥,是非空闻定,微不可闻微不可闻。
  • 三妹修仙

    三妹修仙

    三妹的武力,非常强,非常强,非常强;其实做个好人也得有强大的武力去支撑;做好人,是因为心里高兴,无关对方感谢与否;这是个三观非常正的妹子,也是非常任性的妹子;本人的工作非常非常非常的忙,尽量保持日更,最迟隔日更,喜欢的亲可以收藏支持!
  • 绝囧风华

    绝囧风华

    逛逛青楼,喝喝花酒,顺便调戏一下美人,这样也会惹祸,好吧!她承认是祼睡惹的祸。睡得正香被人追杀,明明是被单掩身的,她怎么会裸奔到一位旷世无敌大美人的怀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美漫之刺客魅影

    美漫之刺客魅影

    当世人的心灵盲从所谓的真理时记住-万事皆虚当世人的行为被道德或法律约束时记住-万事皆允我们耕耘于黑暗只为服侍光明万物皆虚,万事皆允,它们奠定了我们信仰的核心,这些话语揭示了我们信条的智慧——兄弟会我无信仰!也非善类!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我愿遵从古老的刺客之道!我愿化身黑暗守卫光明!属于我的光明!!——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