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6700000004

第4章 不要坐在父母的肩头摘苹果(1)

我们所说的坐在父母的肩头摘苹果和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年轻人站在巨人的肩榜上,通过借力,成就自己,但不主张年轻人坐在父母的肩头上成为他们的负担,因为依赖父母摘下来的“苹果”是索然无味的。

坚决不做“啃老族”

“襁褓青年”应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其做让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啃老族”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了,博得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也已经引起过很多网友的讨论和探索。“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曾有一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帮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而谜底就是啃老族。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小周是2005年毕业的,他毕业的时候,当过一段时间啃老族。因为他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愿意工作,嫌工作压力大,就辞职了。在家里当起了啃老族,啃他老爸和老妈的那点工资。其实,小周的家境并不好,但是,小周觉得自己还没长大,不愿意一毕业就离开那个给他无私支援的家。

虽然小周的爸爸妈妈认为,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刚开始闲着在家那段时间,小周的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外人看来,毕业了有工作不工作,还去啃老爸老妈的那点工资,实在是不像话。小周也试图出去找工作,但他要求月薪必须在4000元以上,低于这个工资他都不愿意干。但是他找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用人单位开出的工资都没有他期望的高,于是,他干脆放弃了找工作,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啃老族。

当了四年的啃老族,小周的爸爸妈妈也觉得经济压力太大,就劝小周去找工作。小周却似乎已经习惯了啃老的日子,常常以金融危机影响,工作不好找为借口,继续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生活。

养儿防老,是我国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种投资,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收到回报。但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在扩大。啃老族们是否意识到,给父母造成了极大经济压力的同时,长期的失业,将离社会就业群体越来越远。只怕等到父母有心无力,啃老族不得不面对现实之时,悔之已晚。

刘洋大学毕业后,接连找了几份工作,都是没有干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干了。他不是嫌工作太累,就是嫌上班的地方离家太远,并且因为他脾气比较暴躁,在单位里人际关系也不好。后来,他索性再也不找工作了,整天除了待在家里上网、睡觉,就是与朋友一起抽烟、喝酒、泡吧,每月开销2000多元,还嫌不够花。家里人劝他出去找工作,可他有自己的理由:“那些工作要么是体力活,要么就经常加班,很累,而且工资又不高,有什么好干的。”

刘洋的爸爸也拿他没办法,催得急了,刘阳还振振有词:“这样的情况又不止我一个。工作我迟早会找的,你们又不是没钱,干吗老催着我去工作啊?”总之,他对爸爸妈妈劝他找工作是相当反感。

啃老族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且不说家庭条件不好的,即使所啃的父母条件很好,工资很高,短时期内不在乎多养他们几年,但是父母供他们上学,他们是应该回报父母的。而不应该每日无所事事地坐吃山空。而且有的还最开始是一个人啃老,后来恋爱结婚了,变成了两个人啃老,等有了孩子就一家三口啃老。这样一来老人怎么能受得了呢?

所以,作为啃老族的年轻人,应该认清自己的状态,多为父母着想,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好好打算一下,务实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逐步脱离啃老族,开始崭新的生活。

扔掉父母呵护的“拐杖”

一部分年轻人总是存在极深的依靠心理,依靠拐杖走路。只有扔掉拐杖自己走路,才能在没有拐杖后拥有独自行走的能力。

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的手中已经握住了一根无形的“拐杖”,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永久关爱和牵挂。当我们在这份爱的呵护下,一点一点长大,并成家立业之时,我们也应该把这一根爱的拐杖返还给父母。让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在爱的搀扶下,走过一段温暖、甜美的晚年生活。

父母的年纪大了,他们不仅身体上需要有人来搀扶,内心也更需要有个依靠。当我们发现他们已不如从前那样灵便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自己坚实的臂膀给他们一份真实的依靠,而不是继续依靠年迈的他们。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的。他们从小长到大只知道把书读好,其他一切多由父母代劳。很多人上了大学依然丢不掉父母呵护的拐杖,少了这根拐杖就步履艰难。报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学生想吃妈妈包的馄饨,为了满足爱子的愿望,妈妈不辞辛苦千里奔波,乘飞机将亲手包的馄饨送到校园。这看似天方夜谭却是真实的故事。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生活起居的自我管理能力都不具备,更不要指望他有所成就。

扔掉父母呵护的拐杖,尽快使自己从“摇篮”中的“婴儿”锻炼成自立自强的社会人,这是年轻人必须完成的角色转换。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年轻人艰难磨砺,也需要天下父母淡化“保姆意识”。

有一位从未经受任何磨难的年轻人,从生下来就有花不完的钱,娇生惯养,未曾吃过半点儿苦。高中毕业后,父母花费大笔钱财才把他送进了一所毫无知名度的大学。大学毕业后,父母又把剩下的几乎所有积蓄送给了一位在当地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寄希望他能给儿子谋到一份轻松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可就在这位年轻人待在家里等待“分配”的日子里,却接连发生了两件令他感到“天塌地陷”的事情,先是他的父母突然在一场车祸中双双遇难,接着那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被立案审查。

突然间被“撤走”了拐杖的年轻人,竟无望地在父母留给他的高级别墅里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一堵1.5米的墙,垒上台阶、放上梯子,任何人都能攀爬上去,而跳高运动员却用不着借助任何外力,就能轻松地逾越过去,这正是他们严寒酷暑反复锻炼、一次次试跳的结果。

其实,这位年轻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顽强地生活下去,因为他毕竟念过高中、上过大学。别人能逾越的“自然高度”,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应该能够逾越。

人生对每个人都是一场综合的考验,不会对谁网开一面。在课堂中掌握的书本上的理论的多寡,并不能代表实际能力的强弱。真正能把人从饥饿、贫困和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自己的实际生存能力。

轻松的环境看起来是个养人的好地方。但它充其量只是一个“大鱼缸”而已,没有活水源,也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表面的平静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人的天性中本来就有喜爱安逸、享受舒适的惰性。许多少年时满怀壮志、朝气蓬勃的人,最后之所以一事无成,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安逸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待久了,渐渐地失去了斗志,缺少走出去为事业拼搏的勇气。再加上舒适的环境缺少激烈的竞争,人的思维能力和机变能力也渐渐地迟钝,失去敏锐性,最终,只能成为环境的奴隶,庸庸碌碌地走过一生。

今天“80后”的年轻人,尽管周围的变化日新月异,生活的圈子五彩缤纷,但是思想和经历还是相对单纯的。先读书,然后进入社会,再慢慢经营自己的小事业、小家庭,这种温室式的生活模式,最能弱化一个人能力,限制一个人的发展。

22岁以后的年轻人,与其做一个受保护的“襁褓”青年,不如自己主动走出家门,锻造自己的生存能力。毕竟靠父母靠不了一辈子。

经济独立了,你才能挺起腰杆做人

同类推荐
  • 觉悟

    觉悟

    这是一部足以改写你生命的书。偶尔,我们会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命运是怎么回事?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如何避免爱情或婚姻带来的种种烦恼?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人生秘密,关乎日常生活的快乐,关乎人生的幸福与成功。当你放弃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就是选择了任由烦恼、痛苦缠扰,愿意被那些亲自设置的命运陷阱愚弄,愿意随波逐流地度过一生,甚至无休止地在漩涡中轮回,烦恼不断,痛苦不断。改变你的心,让心觉悟,就是最有效的改变命运的方法,本书将传授给你消除一切烦恼、痛苦的佛法智慧:安然地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同时放下那些不需要的东西,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
  • 守望的距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作品的读者群广涉青年学生、政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作者在写作时心中始终悬念着这些隐藏在人群中的今日的朝圣者,使他们少受人生困惑和精神欲望的折磨。
  •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

    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内容涵盖了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各个情况和分析。如如何拒绝熟人的“帮忙”;如何拒绝上司的无条件“加班要求”;在面对他人的“厚脸皮”时,有哪几种拒绝艺术,不驳他人面子,又不使自己为难;如何把握与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等。本书文字幽默、轻松,有深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实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真正做到“拒绝”。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轻松生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真正做自己的书,还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

    生活中有很多人确实存在不会倾听的问题,否则也就不会有“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了。倾听往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深远,也更有意义。如果你听不准对方的话,就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麻颐,也会影响人际交往;如果你听不出对方的弦外之音,那么你可能会遭到别人的嘲笑,或者因为自己的无礼而触怒对方。所以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会听是一种水平,那么会说则是一种艺术。说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说服他人,说话是实睨自己目的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一个口才好的人可以抵得上百万雄师,更可以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从古至今,那些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大多也是口才卓越的人,普通人要想有所作为,更需要在说话上下功夫。
热门推荐
  • 死灵骑士异游录

    死灵骑士异游录

    意外惨死的九阶骑士唐昧以死灵的形式携带一枚神器戒指重生,重生在吃人不吐骨头的死灵世界。暗翅大鹏鸟?人面龙身妖祖?在我的剑戟下皆为蝼蚁!神灵的世界已经摇摇欲坠,大帝将出魔祖蠢蠢欲动,且看一代梦魇骑士的崛起之旅,踏碎诸多职业,成就至尊之位!
  • 神棺葬

    神棺葬

    神棺一出,天下皆葬之。少年强势崛起,谁人能挡?
  • 云天记

    云天记

    我喜欢云,因为云可遮天!——林紫云天生紫瞳的少年,注定与众不同。一直想当个普通人,奈何上天却不给这么卑微的一个机会。这是紫云的故事!
  • 神子笑魔

    神子笑魔

    无限的光明吞噬一切,逃离的文明坠入黑暗;创世的神明舍弃身躯,不屈的生命逐渐遗忘。300年一次的动荡时代即将来临,所有星盟人整装待发,他们将继续逃往下一个家乡。一个懵懂的少年,在经历了最温暖的善与最极度的恶之后,踏上了自己的神魔之路。
  • 末世十二年

    末世十二年

    末世三年,年轻的男子一梦醒来,竟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透过层层海域,遥望碧波苍茫,男子长叹一声,呵呵一笑,怒曰:“我老婆呢!!”
  • 穿越之大顺的幸福生活

    穿越之大顺的幸福生活

    再来一次的机会摆在面前,在这个陌生异世,拥有超越当代的非凡意识,主角一次次逆袭,这里有美女,这里有财富,这里还有飞来飞去打了牛先生万有引力定律脸的江湖高手,这里还有......抱歉我实在编不下去了,更多剧情上戳作者笔名——PS:封面自己做的,美工没甩我,学着弄的,不好看多担待,话说,P图好难,费了我几个小时--
  • 大国速度:艰难起步

    大国速度:艰难起步

    《大国速度:艰难起步》为第一部完整讲述中国铁路发展史的作品。由近代史一线学者马勇、李冬君、端木赐香携手诚荐,以极简、严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铁路发展经历的艰难起步、苦难辉煌,以及高铁时代,该书为大国速度系列第一册。知过去,才能懂未来。中国铁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走上世界之巅。历史不容忘却,看一部中国铁路的近代史,才能真正懂得此间意义。
  • 一夜惊喜:魔尊爹地废柴妈

    一夜惊喜:魔尊爹地废柴妈

    蒙小萌是个废柴,脑瓜子不太灵光,可是这不代表她就得做鼎炉啊!为了避免悲惨命运,蒙小萌逃跑了,然后被抓了,再然后……被压了。五年后,又有人想抓蒙小萌当炉鼎了,于是她又溜了,不过这次她带了个小拖油瓶上了天下第一的仙宗望月门,可是修仙路上,总有人跑出来要当她儿子的爹!“娘,一二三四五的,哪个是我爹?”“额,其实……我也想知道!”
  • 星辰不及你耀眼

    星辰不及你耀眼

    爱情与回忆像氧气一样,沁透你的心肺。在时光的流动中,镌刻着你我的名字!:她的童年如同阳光晒不到的角落,没有拥有更不曾期望获得;他的世界如同用明亮温暖铺就,永远随心所欲,不曾体会失去的难过。13岁的她成为了他家的养子,从此受尽欺辱。因为身份境遇的不同,待遇差别略有不同。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久久沉睡的‘女王’苏醒意外的机会,儿时的记忆重现,引出迷离的身世,二十年前的命案杀手,二十年后的恩怨情仇,将该何去何从。沉睡已久的意识重现,二十年前的封印即将破解,不安的意识已在蠢蠢欲动,隐藏在陆地的生物已开始不安的躁动。
  •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生长在福利院她忍了,死于飞机失事她认了。可为什么老天就是不放过她。她居然赶时髦,赶上清穿了!赶上清穿也就算了,为什么分给她的是八福晋?天哪!地啊!有没有天理啊!那个被挫骨扬灰的大清第一妒妇,她可不可以再死一次?她的丈夫漂亮到人见人爱,她的婆婆美到艳冠紫禁城,可这些和她全无关系,她就是一只扔在灰堆里的丑小鸭,为了不悲剧,为了能善终,她要奋斗,要加油,要反转,历史神马的都是浮云!新鲜出炉的书友群,欢迎大家来敲门:229438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