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8500000057

第57章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周王郝五十五年。

四月,秦左庶长王龁领兵分两路进入韩国上党。一路经河东翼城皮牢邑(翼城县)进攻韩国濩泽(阳城县)、端氏(沁水县端氏镇);一路由南阳出发经太行陉进攻晋城盆地。韩国上党之民北逃,赵军前出泫氏(高平县),来接应上党之民。

吕不韦高兴地说道:“公孙,有件好事,君可愿一听?”

公子楚不满地道:“秦赵将交战了,于吾何来好事一说。公未见门外多了些人吗?即使大父有召,想来赵氏也不会放吾离开。”

吕不韦叹气道:“确实如此,况且秦王也未有召回公孙之令。不过,的确有件胜于秦王召回公子的好事啊。”

公子楚感兴趣地问道:“那是什么好事?还请先生说说看。”

吕不韦道:“恭喜公孙,君今年二十了。”

公子楚哂道:“这算什么好事,人有二十不是常事吗?”

吕不韦道:“此事于常人当然不足为奇,但此时对公孙来说便是天大的好事。”

公子楚终于感兴趣了,追问道:“怎么说?”

吕不韦道:“公孙可以娶妻了!”

公子楚泄气道:“还是算了吧,现在又不是在秦国,哪来的楚女供吾娶之为妻。”

吕不韦道:“但可以娶赵氏之女啊!”

公子楚不满道:“先生休言!秦、赵同姓,安可为婚?《语》言: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传》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习俗言:牲畜才同姓结婚。”

吕不韦道:“公孙可知吴姬之事。”

公子楚疑惑道:“此与吴姬何碍?”

吕不韦道:“此前,吴、鲁同姓,鲁娶吴女,号为吴姬。最近卫、魏同姓,魏嫁女于卫。公孙以何不能娶赵氏之女?今秦、赵大战将起,而秦王未召公孙,是秦王不念公孙之故。秦王不念,公孙安能不自爱?秦强赵弱,赵氏败,公孙将有不测之变,何不早图?”

公子楚避席致歉道:“愿先生教楚!”

吕不韦道:“公孙娶赵氏之女。赵败,其必不迁怒于公孙;赵胜,秦必知公孙见识长远。此两利之举,何必拘泥于小节?”

公子楚道:“正是如此,不知那家之女可行?”

吕不韦道:“孟姚三子:赵惠文王与平原君仇视秦国;平阳君虽不满于秦,然其意在和秦共分天下,其女可行。”

公子楚于是将此事托付与吕不韦。明年秦始皇政降生于赵国!想想也是,否则什么样的豪家可以镇压四十五万冤魂!而这样的豪家安能将自己女儿给一贱商作随意转让的姬妾?虽然没任何证据,但是在赵国只有孟姚三子有这资格,而其中最合适的个人认为是赵豹之女。

赵将廉颇到泫氏后立即分兵前出空仓岭阻断秦王龁部从端氏前往泫氏的道路。赵军副将茄与秦军先锋部队在空仓岭一带相遇,秦军猛攻,斩赵军副将茄。不过,赵军也得以在空仓岭一带立足,大筑防御设施。至六月时,王龁部攻陷赵军空仓岭一线防御设施,取二鄣四尉(西鄣城章庄村、东鄣村秦城村、光狼城康营村)。七月,赵军紧急于丹水西岸筑垒壁防守。然秦军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多西垒壁,至此赵军丢掉丹水以西全部地区,赵将廉颇令赵军于丹水以东筑垒壁而守之,两军间丹水相隔五里。秦军数次约战,赵兵皆不出,赵孝成王也多次令使督促廉颇进攻秦军,廉颇不听。

秦、赵两军刚刚在长平地区交战,赵军不胜,亡一都尉,赵国发使四处求援。齐、燕将救之,秦国警告道:“如果齐、燕亲近赵国,前去救赵,我就退兵;如果齐、燕不亲近赵国,我将继续进攻赵国。”赵国粮食不足,向齐借粮,齐不听。齐国谋臣周子道:“不如答应赵国的要求,以便让秦国退兵,否则秦军是不会撤退,这样秦国的计谋就得逞了,而齐、燕的谋划就有问题了。况且赵国对于齐、燕来说是屏障啊,这就好像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燕。再说现在救赵的紧急程度就好比拿开漏瓮、浇灭烧着的釜一样紧急啊。而且救赵,是大义之举;却秦兵,可以得到美名。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之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建不以为然,弗听。

赵相平都君田单入魏游说魏安釐王道:“大王为何不实行合纵呢?”

魏安釐王道:“秦国答应让韩国把垣雍(原阳县西,水陆交通要道)归还给吾。”

平都君道:“臣认为秦令韩归还大王垣雍不过是一句空话。”

魏安釐王道:“这是什么意思?”

平都君道:“秦、赵于上党长期相持,不能决出胜负。诸侯若和秦国联合,赵国就会灭亡;若和赵国联合,秦国就会灭

亡。秦国担心大王背弃秦国,所以用垣雍来引诱大王。秦国如果战胜了赵国,大王敢向秦国索取垣雍吗?不敢!秦国如果

不能战胜赵国,大王能让韩国交出垣雍吗?不能!所以臣说秦令韩归还大王垣雍是句空话。”

魏安釐王道:“好。”然不听赵国联合的提议。

赵孝成王召楼昌与虞卿问道:“我军初战不利,一都尉之军尽墨,吾欲征集全国士卒前去增援上党之军,先生以为如何?”

楼昌道:“秦强赵弱,虽战而胜之亦无何用,只能僵持更久,不如发重使去秦国议和。”

虞卿道:“昌言议和的原因,是认为不与秦国议和则我军必败。但是能否达成和议,其主动权在秦国。还请大王思量一下

秦国的作战意图,是愿击败赵军呢,还是不愿呢?”

赵孝成王道:“秦攻我不遗余力矣,其必欲破赵军。”

虞卿道:“大王不如听臣之见,派出使者带着贵重的宝物前去联合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一定会接纳我国使者。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将合纵伐它,其必恐。如此,再去与秦国议和便一定能成功。”

赵孝成王前派相国田单使魏,他使入燕、齐等国寻求联合,其皆不听。故赵孝成王未采纳虞卿意见,而与平阳君商议与秦国议和之事,最后派郑朱入秦议和。秦国接纳了郑朱。

赵孝成王召虞卿而问道:“寡人使平阳君主持与秦国议和事宜,秦国现在已经接纳郑朱了,卿以为和谈结果会是怎样?”

虞卿回答道:“大王议和之事一定不会成功,大军必会被秦人击破。现在天下诸侯都已经派出使者到秦国祝贺胜利了。郑朱,贵人也(又不是宗室,怎言贵人,难道是赵姬外公之类),入秦,秦王与秦相一定会大张旗鼓地迎接他,以此来向天下宣告秦、赵有盟好的意向。楚、魏等国将以为我国将与秦国联盟,一定不会来援助大王。秦国得知天下将不救大王,其一定不会与我国达成和议。”

秦相范雎果然如虞卿所言将郑朱来到秦国盟和这件事大加宣扬给天下诸侯所派祝贺秦国获胜的使臣们看,却始终不肯与郑朱商谈议和事宜。

但是,诸侯犹疑不决,天下之势变化如同白云般不可捉摸。秦国君臣决定短时间内结束战争,于是邯郸街市上非议廉颇的声音便突然大了起来。既然与秦国议和没有成果,而向列国求援却无应,欲与秦国对峙然又无充足粮草支持。于是赵国急需打破现状,而廉颇屡屡抗命不从,换将之举势在必行。现在我们知道的赵国大约此时期的公认的名将有赵奢、田单、廉颇、庞煖、李牧、乐氏。但具体到此时,赵奢已死、田单出工不出力、廉颇抗命不从、庞煖隐居修道、李牧资历不足、乐氏往来燕赵。所以赵国想要找出分量足以代替廉颇的将领,很难,而要这些将领能临危受命就更难了。这么看来赵括的身份地位、年龄名望都恰好能服众。总之,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赢姓、赵奢、名括,时年三十余)代替廉颇为将,击退秦军。

蔺相如道:“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一定要用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抵得过他。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道:“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括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等到赵括为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前去拜见赵孝成王,道:“大王,赵括不可以为将。”

赵孝成王道:“为什么?”

赵括母回答道:“当初妾侍奉括父时,括父为将,然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和宗室所赏赐的东西他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这么说赵王更应重用赵括了)

赵孝成王道:“还请伯母把这事放下吧,吾已经决定了。”

赵括母趁机道:“大王如果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妾家能不受株连吗?”

赵孝成王答应了。赵括便自邯郸率军前往上党作战,到上党后廉颇轻易的交出兵权回邯郸待命了。廉颇自长平前线回邯郸后便失势了,其门客全都弃他而去。等到后来廉颇重新为将,先前离开的门客又都跑回来了。廉颇不满地道:“先生们都请回吧!”客道:“哎呀!公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公有势,我则从公,公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赵括重新安排军事事务,并从晋阳地区调兵来泫氏,准备一鼓作气击败秦军。

在秦相范雎大张旗鼓的接待郑朱时,秦昭襄王暗中调白起率军前往泫氏增援,准备强攻赵军。及白起到上党时,赵括也率部接受廉颇军。秦以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尉裨将。白起以一部越丹水挑战,试探赵军。赵军果断出击,该部尽墨。赵军乘胜强渡丹水猛攻秦军营地,秦军前军败退,赵军得以在丹水以西立足。赵军继续西进,进攻前为秦军所夺东、西二鄣城等防线。秦军压力巨大,只得向后求援,秦昭襄王亲赴河内(济源、焦作、新乡一带)征伐民众增援秦军。秦国赐所有民众都提升一级爵位,征发所有年满十五岁的民众去支援长平秦军。

九月,赵国的攻势渐渐被秦军遏制,在粮食告罄之前,赵括决定退兵了,但是他的对手是名将白起。赵军在露出撤军的意图之后,秦军便黏上了赵军,甚至还派出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并绝赵军粮道。浅浅的丹水突然变成了天堑,将赵军隔在了两岸,以致有粮的一方无兵,有兵的一方无粮。丹水西岸赵括部,无法渡过丹水,只得筑壁坚守,期望丹水东岸赵军能打破秦军的封锁。但是丹水东岸赵军始终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丹水西岸赵军乏粮,内部甚至出现杀战友使用事件。赵括无奈,只得组织部队分作四部反复冲击秦军防线,但始终不得出。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赵括余部见突围无望、主帅已亡,决定投降。是役秦军伤亡过半,余军为泄愤大肆杀戮投降赵军及上党民众,最后经统计得四十五万级。威震天下!自赵括在上党领军到赵军败亡用时四十六日,前三分之二的时间里,从场面上看一直是赵军掌握主动权,就如同水淹七军的关羽一样。

武安君谋划道:“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长平之战,秦军大胜之后,白起按原计划出兵。十月,秦军分为三军。武安君自为中军支援两军。王龁将一军伐赵武安,拔之。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秦破赵于长平,秦相范雎也因功封于应,号为应候。

韩、赵恐,使苏代带着贵重宝物前去游说秦相应侯范雎。苏代对范雎道:“武安君已经擒杀了马服子吗?”

范雎道:“是的。”

苏代又问道:“秦军马上就要包围邯郸了吗?”

范雎肯定道:“是的。”

苏代感叹道:“赵国灭亡了,秦王就可以称王天下了,武安君就可以位居为三公之列了。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即使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比不上啊。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王天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甘愿屈居武安君之下吗?即使君不想在他之下,恐怕也无可奈何。秦过去进攻韩国,阻断太行陉,困住上党,上党之民皆投奔赵国,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现在要是秦国决定灭亡赵国,则其北地将归入燕国,东地将归入齐国,南地将归入韩、魏两国,那么秦国所得就寥寥无几了。因此不如趁机要求赵国割让土地,不给武安君立功的机会。”

于是秦相范雎对秦昭襄王道:“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秦昭襄王听之。

武安君白起见王龁部顺利夺取赵武安邑,欲趁势灭赵,遣卫先生回咸阳求秦昭襄王益兵粮。卫先生为应候所害,事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为之蚀昴。

前面分析认为秦、赵爆发战争极为不合理,但上面前言不搭后语的苏代游说范雎中或许能反映此战爆发的合理性,即韩国割让上党地区与赵国并非如现有文献中所描述的上党无归,只得在秦、赵间作选择,而是韩国以长治盆地的土地换区与赵国的军事同盟关系。这也是秦攻韩上党沁水一线、晋城盆地一带,韩民逃向赵国的原因,也是秦、赵之战爆发在高平而非阳城、端氏、晋城的原因。否则赵国就应该逐级抵抗,缓步后退,而不是一下子就抛弃了上党一半的土地,使秦、赵两军初次交战的地点就定在了高平附近。

秦赵长平之战于今年爆发,秦国初期战略目标也应该为切断邯郸与晋阳的联系,而赵国的战略目标是保证邯郸与晋阳联系。这完全是重复阏与之战的格局。所以秦国方面先期派出的主将是左庶长王龁,而白起如同上次一样在一旁伺机;赵国一来就派出了对赵王来说最优秀的将领廉颇,虽然他也承认赵括比廉颇更好,否则也不会临危换将了,但是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不能增加王位竞争者的功绩。因此赵国在此战中一开始就前出韩地,抢占对自己有利的地势,并采取了对己方最为有利的守势,来拖延时间,使秦国转变战略方向,一如阏与之战后秦国的行动。不过,由于赵国有了田单,致使其国力无法支持到秦国改变国策的时候。其不得已,便要求廉颇反攻秦军,也如同阏与之战时,只要大败秦军,秦国必然改变国策,至少赵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廉颇竟然违命不从!当然不会从命,阏与之战只是路过滏口陉到达晋阳就算达成目标,此战是要大败秦军才算达成目标,在自己处于防守时都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转为进攻,结局如何一般人都能想象,况于名将廉颇。在如此情况下,一个没有才干、担当的人会愿意接手?如果赵奢真是赵武灵王之子,那么赵括将赏赐自己花掉就不仅仅是贪念财货的表现,而是深刻了解赵国形势的表现,这是与王翦请田一样的政治智慧。

上年秦国就已经出现饥荒,今年又大规模用兵,其国内形势绝对不会太好。加上赵国四处求援,天下诸侯虽然震慑于秦国的威势,但是秦国却不能将之作为与赵国僵持的依据,秦国必须尽快取得战果。《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的:“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是不可靠的,从咸阳向邯郸派出间谍,到间谍从邯郸回咸阳报信,再到白起得令去前线需要多少时间。这来得及吗?恐怕来不及。七月,王龁还在率部进攻廉颇部;九月,白起大败赵括部。中间有白起围赵括的四十六日,七、八、九,三个月满打满算也就九十二天,除去头尾三十天,减去围赵括四十六天,就只剩十六日,能完成之一系列活动吗?不能。而且白起作为当时公认的名将,即使赵国不换将,秦国就不能派他去进攻廉颇吗?毕竟廉颇在王龁的攻势下都连连失利,要是换上白起会怎样呢?所以无论赵国是否换将,白起都将前往上党进攻赵军!从战后白起分军的行动,可以看出秦国先前的作战目标就是夺取太原地区。不过等到王龁率部在武安立住脚了,白起立即察觉到此时是进攻邯郸的最好时机,遂派人请求秦昭襄王增给兵员、粮草,但秦国基于国内困难的现实条件,拒绝了白起的这一提议。至于苏代所言那些无稽之谈,简直莫名其妙,相国本为国之副,一人之下,即使真如苏代所言,范雎从任人随意处置的门客变为一方诸侯(虽然只有食邑),也是具有极其巨大的提升,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但是这话绝对是有用的,其原因之后解释。

解释赵国长平之败,以前大概有两种:一是利令智昏;一是纸上谈兵。但这些都不是真正原因。现在有个强盗要到家中抢劫,他会因为家中没有大量的钱物堆积就不来吗?不会,他只会因为主人是否强大来决定来与不来。至于家中是金玉满堂,还是徒有四壁,虽然会略微迟缓他的行动,但不能阻止他。所以,只要秦人拥有吞并天下的目标,无论赵国做什么,他都会进攻赵国,这与赵国是否接收上党无关。但是,赵国接收上党,插手秦、韩战争,无疑诱使秦、赵战争更早发生。至于说赵括是纸上谈兵,笔者个人是不认同的。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都以三晋军队溃散导致数十万军队为兵力远远劣于其的秦军所歼灭。此战中,赵军出现杀害战友,甚至杀害亲戚(上阵父子兵),但是赵军都未崩溃、叛乱,这就是赵括的能力,赵括对军队的控制是一直持续到他战死时才结束的。古今中外有几位处于此种情况下的将领能做到这点,不能因为赵括输了就否定他的能力,毕竟对手是白起,谁来结局大概都相同。我们能承认二战中德国的名将,为什么不能承认他,要知道这些名将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的。

所以,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赵国竟然以一国之力对抗秦国。哪怕长平之战中赵国打赢了,只要秦国持续进攻赵国,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赵国战败。这就如同赵国吞并中山国一样。中山国之所以为赵国吞并,前面已经说过:一是中山国一定要称王,致其支持者齐国翻脸;一是趁火打劫侵夺燕地,致其与邻邦燕国关系恶化;一是其支持者魏国被其他事情拖住了,致其无援。赵国此次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庙算过失。齐襄王亲自经历其父齐湣王被楚将扒皮抽筋、吊死在宗庙,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也就如此程度了吧,但是齐国一复国便派使者到楚国议和。这才是谋国之举。而赵国自从五国伐齐之后,与齐国恶劣的关系持续了近二十年,这在瞬息即变的战国时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齐国衰落之后,赵国自然成为了山东六国对抗秦国的领头羊了,但是赵国至今也不能主动承担这一历史任务,还指望躲着哪国身后暗自发展。所以,渑池之会本不应该发生,但赵国指望楚国能拖住秦人,给自己继续掠夺齐地创造机会便参加了此次瓜分天下的会面。华阳之战时,赵国与魏国出兵胁迫韩国加入自己的联盟,但一经受挫又退了回去。阏与之战因赵国赖掉答应与秦国交换的土地而引发,虽然赵国获得了胜利,但是秦国之后夺取赵国三城(虽然史料没有记载这三城在何处,前面笔者擅自写成原赵国答应之三城),却未见赵国作何表示。此后秦国连续进攻魏、韩两国时,赵国作为山东六国中最强的国家却对此置之不理。长平之战时,各国对赵国的态度就不值得深思了,大家就是要看着两个强盗互斗,最好两败俱伤,给大家争取一些时间。再不济也要让他们开始对峙。

关于秦赵双方军队人数,个人认为如下:初期王龁部作为偏师承担主攻任务,人数大约在五至十万;廉颇军就近率长治守军前出,人数也应该在五到十万间。中期白起率部援助王龁部,秦军增至十万到十五万;赵括率部增援廉颇部,赵军也增至十万到十五万,但是赵括还拥有征调晋阳军队的权利,所以赵括反攻秦军时,赵军应该有十五至二十万兵力。后期白起部不支,向后求援,秦昭襄王紧急征发河内民众,使秦军也增至十五至二十万兵力。当然这些兵力指包括战争开始时战死兵力在内的人数,双方实际交战时的人数是要少于此数的。至于所谓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前面白起已经说了,这是包括上党民众在内的总人数,而非赵军本身人数,投降的赵括部或许只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少。前人谈及此处时认为赵军总人数四十五万,因此认为秦军人数也应该与此相当,并举出王翦用六十万大军灭楚来证明秦国具有如此的动员能力。这其实忽略了秦始皇是先用李信提出的用二十万兵力便可灭楚的事实。也就是说,秦国不可能在赵军就几万的情况下动用数十万部队,尤其是统兵将领是反复用事实证明他能以少胜众的白起。所以才有了白起求援,秦昭襄王紧急奔赴河内征发民众的举动,这一举动在此前秦国发动的战争中从未出现过,其原因也只能是秦军兵少,这才有秦军伤亡半数的结果。所以秦、赵最后的战损为:秦国大约折损兵力十万人左右;赵国折损兵力二十万加上数十万上党民众及上党、太原地区全部资源。否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赵括率领四十五万赵军进攻白起率领的六十万秦军,在刨去廉颇造成的损失后,就会发现赵括部损失就是微不足道的了,而他却对秦军造成了三十万的损失。那赵括干嘛要退兵,赵军又凭什么向秦军投降?这种情况下的赵括简直就是战神在世,而非我们所嘲讽的对象。要不然赵军哪来的四十万人给白起坑杀?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明长平之战与王翦灭楚的兵力吧。比如长平之战就是现在你有一百元钱,却要生活一周的时间;而王翦灭楚就是现在你有两百元却只需度过一顿饭。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为,王翦灭楚时秦国的国力已经比长平之战时有了大幅的提升了,而且王翦灭楚时秦国需要用兵的地方也远远小于长平之战时期。在长平之战时即使秦国能集结百万军队,但它也不可能都拿到长平去,它还得警惕韩、魏、楚、齐的偷袭,新占领地区的镇守,边疆的卫戍,及震慑国内可能的敌对势力如蜀人,等等。赵国同样如此。

再说白起、赵括对峙四十六天中,以高平、咸阳、沁阳三地为三角形三顶点,用网上地图测距知:高平到咸阳约四百二十公里;咸阳到沁阳约四百公里;沁阳到高平约八十公里;总长约九百公里。按实际路程为两点测距的三倍计算,则实际路程约二千七百公里。如果假设白起在高平发起求援信号,到秦昭襄王接到信号从咸阳赶到沁阳,再到沁阳援军赶到高平总共用了三十天,则每天前进路程为九十公里。引用网上一段文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在临潼华清池,两地相隔三千里,六日内玄宗就得到这一消息,可见传递速度每天达五百里。唐代的一尺合0.303公尺,一里合454.2公尺。五百里约合现代的227公里,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唐朝这次传递消息是用完善的驿传系统,而此时秦国是没有这些的,至少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事情有多么紧迫。秦国此次行动将经过新占领地区,高平到咸阳用骑兵,咸阳到沁阳用马车,沁阳到高平为步行。中间的决策、动员又将消耗一定的时间,则其行动速度就应该更快。这也证明秦国的兵力是不足的,及秦、赵长平之战的剧烈程度,双方都采取希望一战而定乾坤的决战式拼杀,而非用什么计策。

同类推荐
  •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 三国之决胜千里

    三国之决胜千里

    东门东回到了三国,凭借自己对秦汉三国史的精通,在三国有了一席立足之位,之后随曹操征战四方,出谋划策,由于自己对三国事件了如指掌,所料之事皆一一应验,正所谓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正因如此,曹操也对他心生怀疑,处处提防,多次身陷囹圄,坐牢九次,九进九出后,他改变想法,他要这世上再无人敢怀疑他,他要主宰三国,他要对付司马懿,消灭司马家族,他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他要做这个时代的皇帝。另一本《跟着刘备去卖鞋》已经发布,希望大家收藏支持。
  • 汉末新政

    汉末新政

    穿越者一定要做皇位?收悍将揽精兵?要谋定天下?网罗天下美女?汉灵帝赞道:一片赤胆平北地,手中铜棍定江山。”陈战手握血铜平天棍,身佩邪剑胜邪,征北地,合董战草原。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本书基于史实,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讨了张学良的生平和处世,他与日本人、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五章涉及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及后果;最后一章叙述了张学良被幽禁的情形。结论部分分析了张学良对中国现代史所作出的贡献。
  • 秦鹤岚

    秦鹤岚

    (一部历史科幻武侠小说)要离毁容吞炭,荆轲易水惜别。一生长长短短,或平凡,或庸俗。如果没有开挂的本领,就是一个平凡人,那该如何在暗藏风云的王朝,登上巅峰?一颗携带着高级文明的陨石坠落战国,改变了时事。直至多年以后,一个少年揭开了迷雾。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波涛汹涌。看穿世事,留下最后的温暖于心间。剑微凉,书已黄,一世痴狂赴衷肠。死与生,两茫茫,万里江山笑沧桑。边疆金戈铁马,摇曳灯火阑珊。金虎弓,白羽箭,血色末花满胸膛。鬓微霜,铁甲亮,事了扶衣功名藏。生生死死,不必伤,君不见,百花败尽尤微香。胜胜负负,不必讲,君不见,英气褪尽尤徜徉。自古秦地多雾岚,鹤鸣九天鱼跃渊。
热门推荐
  • 清炎变

    清炎变

    清炎大陆,列国林立,百年争霸,战火方息。坚毅少年,异国成长,遭逢突变,流落江湖。归故土,追前尘,披挂带甲,征战四方。苦练武艺,研习兵法,沙场死战,抗击外侮,谁人横刀立马,驱敌护国?清炎变,风云幻,战火重临!剑锋所指,必将破敌斩将,捍卫国土,守护家园!
  • 暖妻成瘾:薄少,别来无恙

    暖妻成瘾:薄少,别来无恙

    她脊背挺的笔直,将手中的文件递到他眼前,潇洒一笑,“我们离婚吧!”他微微挑眉。顾梓七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我已经签字了。”男人终于看向她,嘴角一勾,眼神却像尘封的冰窖,“我的薄太太,要来一杯吗?"“我们之间什么都没有,你难道不知道吗?”“顾梓七!我帮顾家填了那么大一个坑,你拍拍屁股就想走人?没有?那我们就立即有……!”
  • 皇室公主的蜜恋

    皇室公主的蜜恋

    小时候的牵绊,让他深深的陶醉。当她回来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可她已成一座冰山,但没关系啊,因为这是爱情接下来,我就不多说了。请自己欣赏吧
  • 捉妖吧,爸爸

    捉妖吧,爸爸

    作为江城区第三分局捉妖探员,吴峰每天的任务就是,上班打卡,喝水看家,早退接娃。直到有一天,小棉袄告诉他,想要成为一个像妈妈一样优秀的捉妖探员时,吴峰的苦日子来了。“爸爸,为什么那个小猴精要打人啊,它原型很可爱啊!”“因为带猴的成语,没一个是好的,它生气……”“爸爸,为什么那几个猫精要伤害那些保护它们的人呢?太过分了!”“因为这些嘴上喊着保护它们的人,伤害它们最深。”“爸爸,为什么那个狗精要跳楼啊,它那么可爱……”“因为和它一起长大的朋友去世了,玥玥不哭!”“爸爸,为什么那只蝴蝶精要偷奶油和牛奶啊?它的爸爸妈妈不给它买吗?”“因为穷。”“爸爸,为什么妈妈那么厉害啊?”“因为……那是爸爸让着妈妈的,要不然爸爸分分钟就能超过妈妈。”电话响了……“吴峰,你转过来,我给你加!个!buff!!”吴峰淡定的挂掉电话,抱着玥玥头也不回地跑,只是呼啸的风声中,耳边依稀传来阵阵狡黠的笑声……
  • 那些年暗恋的时光

    那些年暗恋的时光

    年之余知道他永远都是她遥不可及的梦,她知道无论自己再努力都无法追上宁墨澈的脚步,他是天上的星星,那她就是地上的猩猩,可造化弄人,宁墨澈居然和年之余表白了!“之余,嫁给我,”火的全宇宙都知道的大明星宁墨澈居然向我表白了,我要不要答应呢?本想故作矜持的,可是吻着吻着就不由我了.....
  • 危情

    危情

    她,邢漫姿,滥情,入幕之宾有如过江之鲫,她不信真爱。他,尹维易,花心,女伴更换永远比衣服快,他讨厌爱情。当花花公子对上风流女郎,又会是怎样一个境况?当两个性格相像的红男绿女在一起,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当他们开始为对方守身……她忽然惊觉自己的改变,她害怕,她逃避,她当着他的面上了另外一个男人的车……他,毅然走入了婚姻的大门……一切好象到此为止……故事是否就这样完结?
  • 前任反击战

    前任反击战

    讲三个在都市独自生活的三个好姐妹,其中一个却因为感情失败,变成了一个迷人、性感的人。
  • 异界之轨迹

    异界之轨迹

    一个正准备进入高中生活的苦逼学生党,在意外的机会下穿越到了另一个奇幻大陆。新的生活从此开始……
  • 我家顾师兄最好啦

    我家顾师兄最好啦

    【新书《原来初恋那么甜》已开】 [甜文&宠文]谁人不知京城顾家三少把他的小师妹宠上了天,要星星有星星,摘月亮有月亮。 为了她还去了小城市当了两年医生,家业都不要了。 【文案一】 “师兄,你快来帮我揉揉,我肚子疼。”陈若曦在床上翻滚着。陈若曦刚说完,顾辰泽就跑来为她揉肚子。“师兄……”【文案二】 “顾辰泽,你对我那么好干嘛?” “因为是你,所以不是你不行,你生的孩子也不行,只有是你才对你好。” 这本书被我毁了,只好草草终止!
  • 席少的温柔情人

    席少的温柔情人

    他叱咤商场,果敢冷漠,女人于他就像衣服和三餐,只是个必需品。她满满的温柔与爱意他悉数接受,却只当是她的曲意奉承。直到她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一颗心鲜血淋漓,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爱上了她……一别数年,再相见,她身旁多了一个小包子。“是我的孩子吗?”他沉声质问。她双眸平静无波:“席先生认错人了,我们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