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5200000005

第5章 再立鸿志私访农夫(1)

且说颜徵在把儿子孔丘喊到面前,郑重其事地说:“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我想给你早日完婚,也好了却我的一大心事。”

孔丘毕恭毕敬地站在母亲面前,引经据典地说:“男婚女嫁,自古而然,本来应该凭父母做主。不过,成婚乃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丝毫轻率不得的。男子三十而娶。这是周公制定的婚制呀,为儿怎能违反古礼呢?”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他曾经辅佐兄长周武王姬发灭了殷纣王,建立了周王朝。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由他制定的。对于周王朝的建立、巩固和维护其统治,他起到了经天纬地的作用,特别是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通年幼即位,周公放心不下,尽管已经受封于鲁,却放弃了做鲁国国君的念头,留在镐京辅佐成王,摄行政事。起初,人们怀疑周公别有用心,害怕他篡夺天子的位置,议论纷纷,有的甚至恶语中伤。等到成王逐渐长大成人,能够单独审理朝政了,人们才消除了误会,看清了周公对周王朝和成王的一片忠心。随后,把他看成了人臣的楷模,纷纷歌颂他,效法他。

周公是孔丘最崇拜的古人之一。他把周公看成了最完美、最高尚、最有学问的人。从而把他当成了自己最好的老师,把他的话当成了至理名言。因此,他便搬出周公制定的婚制劝说母亲。

颜徵在有她自己的主见,她劝儿子说:“你善于学习,博闻强记,已经懂得了许多古礼,这是对的。不过,千万不能食古不化,把古人的言语和礼制当作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古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你父亲娶我时,已经年岁很大了,以致害得我青年丧夫,害得你少年无父。眼下你身体强壮,发育健全,成婚是绝无妨碍的。”

孔丘读书知礼,秉性孝顺,深深体会到母亲把自己抚养成人,含辛茹苦,万般艰难。因此想方设法孝敬母亲,从不惹她生气。当时垂手侍立,轻声说道:“既然如此,全凭母亲做主就是了。”

颜徵在一听,打心眼里高兴。她请媒人访知宋国亓官氏有才女,德、言、容、功四德兼备,又托媒人交换过庚帖,恰巧和孔丘同龄,八字相和,便行文定礼。颜徵在心情急切,从速做好了一切准备,择定吉日,迎娶成婚。

孔丘自从成婚后,一家人老幼有序,夫唱妇随,日子倒也过得挺坦然。但是,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加上血气方刚,又学得了满腹经纶,怎能甘心默默无闻地呆在家中呢!尤其是每当想起外祖父的教诲时,三皇五帝扫平乱世、治国安邦、天下为公等主张,就在他的耳畔轰鸣。他要跃跃欲试了。

孔丘一心想结交一些有识之士,跻身社会,施展雄才,以便报效国家,实现理想。当时还没实行科举制度,从国君到大夫都是世袭的。孔丘的父亲叔梁纥尽管被封为陬邑大夫,但也是徒有虚名,并没有多少权力,何况在孔丘只有三岁的时候,他就死了。世态炎凉,攀龙附凤者多,俯卑就微者少,那些高官显贵们快把他忘干净了。孔丘有时走在集市上,看见商贾们那套市侩作风和尔虞我诈的行径,简直把他的心肺都快气炸了。“这种社会风气不转变,鲁国还有什么前途呢!”他愤愤地想着,没精打采地走回家门。

孔丘开始失眠了,有时整夜都合不上眼。他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勾画一幅使鲁国强盛起来的宏伟蓝图:颁法令,行仁义,施行礼治,停止暴政,使盗匪不起,商贾无欺,让庶民百姓安然自在地生活。进而用鲁国的做法去影响其他国家,最后使即将崩溃的周王朝重新兴盛起来。他当然知道这个目标太大了,究竟从哪里入手呢?他暂时还拿不出有把握的办法,只好暗暗嘱咐自己:“发奋寻求吧!”

当时的鲁国是三桓掌权。说起三桓来,话可就长了。鲁桓公娶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文姜早就和齐襄公私通。公元前693年春天,鲁桓公出访齐国,文姜同行。到了齐国后,文姜又趁机同齐襄公幽会。事情败露后,齐襄公指使手下人害死了鲁桓公。接着由鲁桓公的世子姬同继承了君位,他就是鲁庄公。鲁庄公有三个兄弟,庶兄叫庆父,庶弟叫叔牙,同母弟叫季友。由于他们是国君的兄弟,都有一定的势力。鲁庄公死后,鲁国相继又经过滑公、厘公、文公、宣公、成公五位君侯的治理。鲁襄公于公元前542年去世后,鲁昭公即位。随着国君的更迭,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在鲁国公室中的势力也不断扩张,分别被称做仲孙氏(后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改称孟孙氏,亦称孟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这就是史称的“三桓”。公元前562年,身为相国的季孙宿(史称季武子,“武”为谥号)联合叔孙氏和孟孙氏两家,把鲁国的军队编成三军,三家各自统率一军。到了鲁昭公时期,三桓的势力日趋强大。公元前537年,身居相国要职的季孙意如(史称季平子,“平”是谥号),又把三军编成两军,他自己统率一军,叔孙成子和孟僖子(即仲孙疆,“僖”为谥号)两家统率一军。同时,又把鲁国的土地和国民分成四份,他自己占有两份,叔孙氏和孟孙氏各占一份,不仅架空了鲁昭公,也削弱了叔孙氏和孟孙氏两家的势力。叔孙氏和孟孙氏两家也不相让,三家整日明争暗斗,搅得鲁国乌烟瘴气,国势日衰。

看到这一切,孔丘真想像战场上的战士一样,高喝一声,挺身而出,劈荆斩棘,力挽狂澜。每当这样想过以后,他又嘲笑自己太天真、太幼稚、太荒唐了。

孔丘的头脑里充满了幻想。但他深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毅然决定出门游说鲁国的贤臣良士。

事有凑巧。一天,孔丘走在大街上,偶然听到人们私下议论:“季相国又要招贤纳士了。”“何以见得呢?”“正在筹备款待文人学士的宴会呢。”“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说不定是真心实意呢。”……

几个布衣交谈的这件事,孔丘早就听说过,只是将信将疑。而今听到议论,肯定这是事实,便兴冲冲地回到家中。

对于想跻身仕途的孔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挨到季平子宴请文人学士那一天,孔丘一大清早起来,穿戴整齐,迎着满天彩霞,兴致勃勃地朝相国府走去。

相国府,高墙大院,威严雄伟。一班披红挂绿的纨绔子弟进进出出,自由自在,甚是神气。高大的门楼下,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彪形大汉。他穿着宽大的蓝灰色衣衫,络腮胡须,一脸横肉,只见他一会儿点头哈腰,胁肩谄笑;一会儿横眉竖目,龇牙咧嘴。两副嘴脸,因人而异。

孔丘老远看了,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心想:“真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啊!”他定睛细看,啊!那不是季平子的家臣阳虎吗?

那人确实是季平子的家臣阳虎。春秋时期诸侯国君属下的卿大夫,一般都是世袭的。卿大夫的臣属不世袭,是由卿大夫任免的,职司有宰、司徒、司马等,统称家臣。

孔丘一见阳虎那副令人作呕的嘴脸,脚步放慢了。他开始犹豫起来,头脑中闪过退回去的念头,可是又一转念,为了鲁国,为了黎民,为了自己的祖宗,必须抓住这个有利的机会。想到这里,他挺起胸脯,大大方方地朝相国府门口走去。来到门口台阶下,孔丘抱拳施礼。

阳虎不但不还礼,没等孔丘开口,就不屑一顾地问:“你是什么人?到这里来有何事?”

孔丘低首垂立,恭恭敬敬地说:“在下孔丘。我听说相国大人宴请天下文人学士……”

“哈哈哈……”阳虎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相国请的都是当今鲁国的社会名流,你一个穷儒生,也来凑热闹,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挨了这一阵讥讽,孔丘的头脑反倒清醒了。他抬起头来,面带怒色,跨前一步,想同阳虎争辩。

阳虎也看出了他的用意,不等他开口,就把宽宽的衣袖一甩,厉声呵斥道:“还不赶快走开!呆在这里碍事!”

孔丘的自尊心本来就强,又是个谦逊谨慎、极爱面子的人,受了这番窝囊气,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他只好转过身来,心情懊丧地回了家门。

受到这番挫折,孔丘并没有灰心。相反的,他倒进一步认清了一个道理:人生的道路是漫长曲折、坎坷不平的。只有那经得起磨炼的硬汉,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他更加不知疲倦地发奋学习,努力研究礼、乐、射、御、书、数。他把时间看得极为宝贵,从不白白浪费。这时,他一面学习礼、乐、书、数,一面习练射、御。在离他家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叫矍相圃,一向是人们练习射箭的地方。他就有计划地到那里苦学苦练。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射箭技术越来越高超,五种射法,样样精通。每逢他到矍相圃进行演习活动的时候,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去观看,现场的人群像一堵厚厚的墙,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孔丘的博学多能,也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开始有人陆续登门向他求教了。

一天,又逢太庙举行祭祀活动。太庙修建在鲁国都城的中间偏北处,那里地势突起,加上建筑高大,松柏苍翠,从老远处就可以看到。

时值秋天,这三路布局、三进院落的古庙里,长满了千头菊,鲜花盛开,金黄一片,和青松、红墙相互映衬,古朴典雅,娇艳美丽。

祭祀活动还没开始,庙门外和庙院中已经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孔丘挤在这些人当中,眼巴巴地盼着祭祀活动赶快开始。时辰一到,钟鼓齐鸣,赞礼官引领着主祭官鲁昭公和乐舞生登上祭坛。这祭坛就在供奉周公塑像的大殿前,是个长方形平台。东西长,南北窄,条石砌墙,方石铺地。主祭官洒过祭酒,读过颂扬周公功绩的颂词,大礼叩拜毕,退下祭坛。这时,乐生手操乐器,集中在大殿的飞檐下。舞生排成六行,每行八人,左手拿雉尾,右手拿箫管,在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材料制成的各种乐器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这种舞蹈气氛肃穆,动作严谨,舞姿舒展,格调高雅。孔丘聚精会神地看着,不由自主地手在轻轻地动,嘴在低声地唱。

突然,乐器声停了,舞生有秩序地退下了祭坛。赞礼官宣布:“祭祀完毕。”

孔丘的脑海里仍有舞生在跳动,耳畔仍有音乐在回响。他不舍得立即离开,快步走到赞礼官面前寻根问底:“请问先生,这舞蹈为什么非用六佾舞不可呢?”

赞礼官是个五十多岁的人,匀称的身材,白净的面皮,黑黑的三撇胡须随风抖动,颇有风度。他把孔丘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慢条斯理地说:“八佾舞是天子的专用舞蹈,六佾舞是诸侯的专用舞蹈,周公受封于鲁,是诸侯,自然应用六佾舞了。”

孔丘说:“照理讲,周公助武王,辅成王,治国安邦,其功绩不在武王之下,为什么不可以用八佾舞呢?”

赞礼官说:“周公虽然德范生民,功极天地,但他一天也没有做过天子,是万万不可用八佾舞的。周成王鉴于他对周朝的贡献,曾下诏特许他用八佾舞。但他认为不符合礼仪的规定,坚决不同意。所以周公不用八佾舞,正符合他所主张的礼呀!”

孔丘又问了些有关祭祀的事情,赞礼官都一一耐心作答。孔丘深施一礼道:“多谢先生,晚辈打扰了。”说完,很有礼貌地转过身,走出庙门。

赞礼官很赏识他的好学精神,一直用目光送他消失在大街的拐弯处。

孔丘从周公庙出来,兴趣盎然。他不想马上回家,顺着东西大街一直往前走。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放眼北望,前方不远处路西空旷地上有一个土台子,柏绿桧青,与喧哗、嘈杂的大街相比,显得十分冷清、幽静。他信步走过去,想起来了,这是伯禽望父台。伯禽是周公的儿子,鲁国的第一个国君。孔丘绕土台子转了一周,只见上面长满了杂草蒿藤,似乎好久没有人登临了。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现象,却引起了孔丘的深思。他想,当年伯禽在这鲁城中筑台,西望镐京,借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思啊!而今天,鲁君仍然是周公的后代,却早已把他的老祖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多么不合情理!可见公室衰微,连这起码的礼仪都丢掉了,岂不可悲可叹!

回到家中,孔丘仍旧一如既往地发愤学习,既学礼、乐、书、数,也练射、御。他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而立志要更加精通这六艺。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这次到周公庙去看过祭礼以后,鲁城中议论他的人更多了。不同的是,以往议论他的人,都夸他如何如何有学问,现在却在议论他没有学问,什么事情都不懂。

一天,孔丘和几个青年正在矍相圃练习射箭。一个青年凑到他跟前,把嘴贴在池耳朵上说:“孔丘,人家都在议论你呢。”

孔丘瞪大眼睛,惊奇地问:“议论我些什么?”

“说你进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对祭祀的礼仪一点也不懂。”

“他们还说些什么?”

“还说你根本没有学问。”

孔丘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他们太不了解我了。我的特点是敏而好学。我认为普天下有学问的人多得很,假如三个人一起走路的话,这其中必定能有可作我老师的人。古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假如明明不知不会,却偏偏要装懂装会,能得到什么教益呢?正因为我勤奋好学,所以我知道的事情才比常人多一点。世人没有生而知之者,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求得真知啊!当然,人也有聪明和愚笨之别。可是即使是聪明绝顶的人,也还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世间的知识太多了,学无止境啊!”

那青年听得感兴趣,觉得有道理,不断点头表示赞同。其他青年也围拢过来,听孔丘发表议论。

孔丘扫大伙一眼,提高了嗓门:“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到十五岁时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专心致志地学习了。”

一席话,打动了几个小伙子的心。习射结束后,他们到处宣扬孔丘的见解,那些说孔丘没有学问的人也都恍然大悟,转而佩服他、尊重他了,进而更有人把他称为圣人了。

不觉又是一年过去了。孔丘十九周岁时,名声更大了。

消息是不胫而走的。孔丘有学问的传闻,飞进了鲁国的宫廷。

一天早朝罢,鲁昭公把季孙意如、叔孙成子和孟僖子唤进后宫,兴奋地说:“三位爱卿,寡人听说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孔丘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不知真假?”

季平子是个矮胖子,喜欢眯缝着眼睛斜看人。叔孙氏中等身材,干瘪脸儿,一向不轻易表态。当下,两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鲁昭公急于得出结论的目光在三个人的脸上一直转了两圈。

孟僖子说:“臣也听说过,只是尚未亲身领教过,不敢捕风捉影。”

鲁昭公说:“既然如此,可宣他进宫当面一试。果然是真,也好委以重任。”

季平子一听,怏怏不快。叔孙氏权当没听见,未置可否。

孟僖子说:“主公既有此意,臣即刻差人宣他进宫。”他当即派人去请孔丘。

此时,孔丘正在家中诵《诗》。他非常喜欢《诗》中那些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的民歌。

突然一阵敲门声,亓官氏急忙前去开门。一见是使臣,手足无措。

孔丘忙整衣冠,迎到庭院,躬身施礼道:“不知使臣驾临寒舍,有失迎迓。万望恕罪!”

使臣并不客套,开门见山地说:“主公有旨,请你速速进宫议事。”。

孔丘一听,喜出望外,也没来得及向母亲和妻子说一声,就随着使臣直奔鲁国宫廷。

鲁国的宫殿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孔丘是第一次踏入宫廷禁地,尽管知道不会有什么不祥的事情,但心里却是忐忑不安的。他诚惶诚恐地跟在使臣后面,进了后宫,急忙倒身跪拜。鲁昭公笑容满面地请他坐下。他屏住呼吸说了声:“谢主公!”然后,提起衣襟,走向下首落座。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杭州创意标点

    杭州创意标点

    白居易是卖萌先生,苏东坡是定位大师;获普利兹建筑奖的王澍自称是个活在十七世纪的古人,《甄嬛传》作者的笔名“流潋紫”原来是支口红的牌子,手握拳刀的魏立中敢把明末清初的一块品牌摘下来;作者麦家说他连西湖都没有去游览过,而漫画家蔡志忠说自己是生在台湾,死于杭州;吴海燕从西湖荷花获得灵感,张雷把杭州油纸伞介绍给了世界,朱炳仁则要把铜水稻种进联合国大厦……这一个个的杭州创意标点,串起了了本书的访谈和故事。集记者和作家于一身的作者历时一年多的采访和写作,为我们展现了杭州文化创意的精彩和意韵、前世和今生。
  • 魅力毛泽东

    魅力毛泽东

    本书从政治、军事、文化、交往、读史、志趣以及生活等多个角度解读毛泽东,力求史料翔实,论述清晰,语言生动,行文流畅,视角独特,选材新颖。
热门推荐
  • 西方子明堂灸经

    西方子明堂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草草要乖

    百草草要乖

    本小说是旋风少女第二季的改编,主要是方廷皓与戚百草的爱情为主,若白粉勿喷,还有喜欢长安的小伙伴们,我其实也真的很喜欢长安,只是觉得第二季的廷皓太可怜了。
  • 天下第一小妾

    天下第一小妾

    她,21世纪令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美女杀手,却不料被男友狠心背叛,在临死前,她笑着说:“下辈子,不再相信任何人。”他,是凌越国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轩王爷。穿越而来,竟成了他的小妾,靠,老子可是21世纪的美女杀手,杀人于无形,让我当小三?做梦去吧!
  • 神曜起源传说

    神曜起源传说

    诸神之战过去数万年,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禁忌之人降临世间,大变将起!这个古老的位面究竟蕴藏着什么?禁忌之人究竟是祸的根源,还是生的希望?“我为元,万物之起源!”
  • 重生之残疾世子丑颜妃

    重生之残疾世子丑颜妃

    他,天之骄子,因一场阴谋,致不良与行,失去光芒,陷入无尽的黑暗中,自囚于府,终年不出。一场赐婚圣旨,让平静如水的生活再起波澜,表面柔弱,内心坚强,又藏着天大的秘密的她一步迈进黑暗中,却似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他的心中,成为他心口的那颗朱砂痣。盲眼如何?不良与行如何?丑颜又如何?他不在乎,她亦不在乎。书房中,“爷,她们都说妾身丑陋不堪,配不上爷!”“无碍,本世子眼瞎!”寝室内,“娘子,他们都说本世子残疾,配不上你!”“无妨,妾身无盐!”丑与美,残疾与健全,在世子与世子妃的心中,无差别。
  • 一叶而知秋

    一叶而知秋

    谁,执我之手,消我半世孤独;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我,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我,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我,牵尔玉手,收你此生所有;我,抚尔秀颈,挡你此生风雨。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生活中充满了细节,绝大多数细节会像我们每天数以亿万计脱下的皮屑一样,看不到扬起或落下便无影无踪了,总是些看起来非常偶然的细节会帮助或伤害我们,所以认清那些影响我们成败的细节十分重要。本书阐述了生活中容易被我们忽视却十分重要的56个细节,并详细分析了这些细节背后隐藏的深刻道理。相信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完本书后,会高度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让每一个细节为自己服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版爱恋:王俊凯停顿的约定

    绝版爱恋:王俊凯停顿的约定

    在那个青春,有过痛苦,有过快乐,有过回忆,还有他。我从不奢求着什么,只是等我们长大了,至少遇见了还可以想到:好久不见,你知道么在那个青春岁月,我还喜欢过你。
  • 三国兵锋录

    三国兵锋录

    一名高中生,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看他如何在三国这个时代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