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6700000010

第10章 冯亦代情书 (1)

致黄宗英

亲爱的小妹:

昨天《上海滩》的葛昆元来了,我拿了三种书给他,他们是捐了去义卖资助奥运的。我和他谈到了孙大雨。我把我的筹款计划说了,他说他去看邵燕祥,邵燕祥也有这样的提议。他这次是和《读书导报》的副总编一同来的,现在我也这样提议筹款,他们一定回去好好地商量一下。我希望他们能搞这个筹款计划,希望这事能成功。

我寄了本《Great American Short Stories 》给你,如何运用这本书,我在前天的信里已经提到了。我学美国文学和搞翻译,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出来的,以你学习的专心,你一定会成功的,我也一定帮助你成功。文法的掌握,只要懂得动词、前置词和in,on,at,by就可以了。动词中尤其要注意时态,但是这一点也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中国人说话的时态是差不多的。我是美国教会学校出身的,有美国人教英语,但是他们不太重视文法书,我从来没有读完过一本文法书,一切还是依赖于平时的体会。好了,不讲了,怎么把我们的通信,变成讲学英文的讲坛呢?

两天了,你没有信来,不是被我信里的自白吓着了,便是故意按捺住心里的想望,怕打扰我。其实你一天写十封信,我也不会满足的。我信里有什么话伤害了你吗?而你没有信来,倒反而使我坐立不宁了。人真是无法满足的,整天在想望和白日梦里过日子,但是我的心是充满了愿望的,两年的空洞洞的日子,我都害怕了;当然你比我活得更累,可怜的人。

前天,我读了何为的《老屋梦回》,其中一篇《文艺沙龙与咖啡店》,使我完全沉落在忆旧的心情中。我也写了一篇《咖啡馆的思念》,我记起有一天在亚尔培路回力球场对面的赛维纳咖啡店,那里是文化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你和阿丹,才知道你们回了上海,于是有一天我到徐家汇来看你们了。我依稀记得你们的那间小屋。不多说这些旧事了,但是我相信,我会伴你一生的。两地相思,又好又坏。好是使我有事做,鱼雁传书,翰墨姻缘;坏的是这一份思念,是要有耐心去“熬”的。

还是说我对你的思念!我看不见你的字,但是你的身影,却每天陪伴着我。西湖有个张相公祠,阴历除夕,赌徒们都到那儿去求梦,我现在就想在梦里看见你,但无需卜吉凶,因为我们的生命已经连结在一起了。你不但是我的好小妹,也是我生活中的亲人。留着话明天再写。Miss you a lot.Hug you for ever!

二哥

1993年5月6日晨五时半

冯亦代小传

冯亦代(1913—2005),笔名楼风、冯之安等。浙江杭州人。

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专业为工商管理。念大二时结识英文剧社成员郑安娜。他曾回忆说:“和一个英文天才结婚,不搞翻译才怪。”1938年,在香港偶识浙江同乡、著名诗人戴望舒。望舒说:“你的散文还可以,译文也可以,你该把海明威那篇小说(指《第五纵队》)译完。不过,你成不了诗人,你的散文倒有些诗意。”从此,他确定了自己从事翻译事业的文学发展方向。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中央信托局重庆印刷厂的副厂长,以资助进步文化人士著称。他仗义疏财,人称“路路通”、“百有份”。在重庆文艺界谁没钱、没饭吃、没地方栖身,都找他想办法。

解放后曾任国际新闻局秘书长兼出版发行处处长,1952年任外文出版社出版部主任,英文《中国文学》编辑部主任。“文革”期间,被打成“美蒋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下放到湖北沙洋劳动,从事沉重苦役,双脚变形,健康大受影响。在监督劳动中,患脑血栓塞症,抢救后,落下左上肢和下肢行动困难的伤残。

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应邀为该杂志发起人并任副主编,笔耕不辍,共在《读书》上发表200多篇文章。结发之妻郑安娜去世后,1993年,80高龄的冯亦代与年近70的著名演员黄宗英(小名小妹)结为伉俪。著名作家袁鹰曾以打油诗相贺:“白发映红颜,小妹成二嫂,静静港湾里,归隐书林好。”

名人婚恋

冯亦代与黄宗英

慈眉善目的冯亦代,恂恂儒者一文人,甜姐儿黄宗英,才华卓绝一艺匠。文、艺虽承一脉,但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终因黄宗英多才又钟情笔耕,两人遂成同行。他们本是五十多年前相识相知的老朋友,各自有着令人称羡的家庭。垂暮之年,一失荆室,一失故雄,都成了夫妻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共同的旨趣,相互的了解,二哥与小妹互恋了。黄昏恋为他们的人生之旅画上一个完美的分号,酿构了中国近现代文坛一则佳话;分号以后的故事当更为精彩。

他们是1994年结为伉俪的。时冯亦代行年八十有一,黄宗英六十又九。

婚后,冯亦代由三不老胡同的“听风楼”乔迁到小西天的“七重天”了。冯亦代对新居很满意:“倚窗小立,不远处便可见到有如桂林奇峰的座座新楼,晚间盏盏灯火,又像眨眼群星,仙境也。”其余,新居只是一个很小的单元。门口小厅玲珑得只能陈一张饭桌,四张椅子只能张开两把,一间房留给老阿姨,他们的卧室兼客厅兼书房,充其量20平米。什物像沙丁鱼把罐头盒塞得满满的,屋子湫隘得两人走动要礼让,三人坐下就“客满”,后来者只有“挂壁”——须屈膝盘腿于床榻当居士了。临窗靠墙的大书桌,当然是冯亦代专座。这位大学人的书橱似架在书桌上摩天伸展的。架小书多,以致书们泛滥到摞叠在桌面、沙发、床头柜、茶几乃至枕边。室内陈设,值钱的只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双卡收录机(他们都是乐迷)。黄宗英的书案是举世无双的,一只状若缝纫机、多层带滑轮的“四不像”的玩意(有照片为证)。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你阅典、我煮字,各不相扰。即使如此,他们却乐在其中,越写越欢,黄宗英说这是“自作自受自甘心”。婚后,冯亦代为《读书》译介外国新著,他们共同为《新民晚报》开专栏,佳作如酽茶似清泉,时奉读者。

令人称羡的是在思想上,他们不仅敢于冲破世俗罗网,面对某些人的不解或非议,坦然结合,这在他们那一代老人中要有多大勇气啊!最为可贵的是,他们虽成新人,但不忘故旧。尊重对方,敬重对方的故人。他们的书案上始终悬立着冯与故妻郑安娜、黄宗英与亡夫赵丹的合影。让历史的一方净土,永存在各自心灵的深处。正如黄宗英所说:“正因为我们对各自过去很清楚,所以我们彼此都深深地理解和信任对方。”她写过一篇《水仙?我俩?他俩》的文章,在文章中,她直言自己在养水仙花方面“新人不如故人”,安娜心灵手巧能令水仙在春节绽放,她望尘莫及。黄宗英一直尊称安娜为“好二嫂”。黄宗英说她栽的水仙花叶一边倒,那是向二嫂弯腰祝福。农历正月初一,是安娜的诞辰,婚后的他俩,每逢此日,给安娜上香,同时给赵丹拜年。黄宗英说“希望在那个极乐的世界里,他俩能见面说说话就好,他们也不太会寂寞了”。而冯亦代每在文字或言谈中涉及赵丹,也总是惟礼为上,“阿丹、阿丹”,亲如昆仲。

他们结合时,都入耄耋之年,是夫妻,更是伴侣,互为拐杖。互获一份儿女们远不能给予的关爱。

黄宗英原本生活在一个富裕、温馨的大家庭,戏称“卖艺人家”,有众多的兄、弟,都是“人杰”,在文学戏剧领域均有建树。自父丧家道中落后,十岁的黄宗英便学缝补。十五岁随大哥黄宗江到上海登台献艺,驰誉天下。她喜文墨,大概受童年环境的影响。自言“没文法少规矩想写就写”,杖国之年仍以未上大学为憾事。与冯亦代结缡后,都七十岁了,仍想圆大学梦。她说学校离家远,她要省下美容的钱“打的”上学,冯亦代却说“咱们在饭菜零食上省些”。黄宗英一生是“拼命三姐”,拍《望长城》她是主持人,不顾众人反对,冒死坚持上气球;数度赴西藏高原考察,写《小木屋》拍电视专题片。七十多岁,还上高原考察,拍电视纪录片《森林女神》,令冯亦代牵挂不已。她赴过地狱(“文革”中被审查),下过海(开放后办公司),到过法院(打过官司),上过天(登气球拍电视),住过小木屋……我行我素,冯曾说黄宗英是“七十岁的老太,十七岁的脾气”,“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上西藏说走就走”。最后一次赴藏时,多情的冯亦代为她写好一叠信封,贴上邮票,希望她每到一处写信报平安。孰料不久,黄宗英身体不适,患高原反应,在解放军医院昏迷了两天,醒来后,刚能下地行走又坚持追随摄制组去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参加拍摄,直到大队撤出,她才随队回北京,一下飞机便被抬进医院。冯亦代可急坏了,那时他已六次脑梗塞,行走不便,口齿不清,仍打电话安慰她:“你病倒了,不要着急,病重时我来服侍你。”又不断写信(黄称为“情书”),开头昵称“MY——”。后来一次他俩同时发高烧同住一家医院,几周后又同时退烧同时出院。真是心灵感应。大难不死,冯亦代说“呆人有呆福”。

冯亦代的人生阅历丰富。黄宗英听赵丹说过,重庆、香港、上海的左翼剧运、影业的发展,曾得到过冯亦代的支持。冯亦代当时是国民党造币厂副厂长,大胆拍板为文艺界买下了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成就了左翼文化工作。他一生经历过不少历史大事。一次在笑谈“未来”时,冯亦代动情地说:“我们的日子不多了,我们要比任何时候过得更甜蜜……但是最好让我先离开你。”黄宗英有点鼻子发酸:“抽签吧!”他们共同认为“七十岁以后结婚的一年顶十年”。

同类推荐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陶行知讲中国教育改造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陶行知讲中国教育改造

    本书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界所推崇。对涉及的相关历史篇目做了辑录,在附录部分还精心编撰了傅斯年年谱,具有很强的收藏性和阅读性。
  • 青春韵语--又是一季花开时

    青春韵语--又是一季花开时

    本书为散文集。分为悠悠思乡情、青春理想梦、青春悟人生、追忆似水流年、心情文件夹、摆渡人生心境、春风拂过八部分内容。
  • 被轻视的英雄

    被轻视的英雄

    耿禹最不愿意开会了。他不愿开会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他认为坐在主席台讲话的局领导,话讲得虽然铿锵有力,但落实起来并不是那码事了;再一个,开会是要着警服的,他今年47岁了,可他肩上扛的却是三级警督的警衔,当他看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肩上扛的警衔比自己的高,不免自惭形秽。
  •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情感故事,集最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最新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攻略,以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插图于一体,做到美文、美景、美图三者共赏,立体而丰满,让人耳目一新。
  • 山中喜遇白鹤:新湖畔诗选(二)

    山中喜遇白鹤:新湖畔诗选(二)

    《新湖畔诗选》(二)开辟了“湖畔声音”和“湖畔译社”等栏目,注重理论和翻译的建设。当然,这本诗选不仅仅包含山水之作,我们还收获了几位小诗人,试图在湖畔种下诗歌的小树。“新湖畔,敢从现代步入后现代吗?”复旦大学海岸教授的质问也是对于我们的一种鼓励和警醒。既然“开自由之风”,那么我们期待更多的声音能汇聚湖畔,合声与独唱相互交融。
热门推荐
  • 斩情丝:殿下走着瞧

    斩情丝:殿下走着瞧

    她是名门孤女,本应想尽富贵,全族人却惨遭皇上杀害,人力微浅,原本只想安稳度日,命运之手却将她一步步推上神坛(才不这么一本正经”喂,把我养在身边你会死的哦“”除了你谁还会杀我“”···“黑线——他沉稳却又轻狂,冷面却暴躁,面对磨人的小妖精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冷冰总会融化,但是真相的瓦解是否会刺伤两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何如

    何如

    故事开始的那一年有人抢走了她的木鱼,有人教她抚琴,有人把她照顾的很好,那时她像个公主,甚至公主都曾羡慕过她。后来她有了很多朋友,甚至有了一个想为他快些长大的人。那时也有一个人把她盖了一层又一层的玄布之后狠狠的压在心底,之后在未见过阳光。岁月浅浅,可这是关于一个岁月深处,拨云绕雾都不可见其全貌的故事。若当初不曾相识,琴曲奏予她人,你可愿意?你打下这万里山河,何处不觅为我抚琴之人?
  •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

    民间金融不仅普遍存在于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存在于欧美的高度市场化国家,并往往可以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同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对经济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更具有正面的作用。我国曾经只看到其负面影响,采取管制、打击,甚至取缔的政策。但在民间,它却保持借贷高利率和高发生率的市场态势,这是一个市场配置之谜。因此,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利率决定机制,资金配置效率以及如何解决其监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余生与你一世情深

    余生与你一世情深

    他,自律、完美、强大,哪个词完美便是形容他。他说:“我需要一位符太太。”他说:“有我在,谁欺负你都不需要忍。狠狠的报复回去。”他说:“这婚,没有离一说。”谁说“余”字便多余?在我这,你便是我的余生。
  • 玄幻之混沌至尊

    玄幻之混沌至尊

    少年天生七彩神体,至尊血,至尊骨,他是天地的宠儿,他从默默无闻,却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
  • 人间无觅

    人间无觅

    人间有爱,情可待,心无觅,这是一个平凡人的凄美人生传奇。
  • 龙骑士领域

    龙骑士领域

    天使与恶魔,人族与龙族,魔法与机械,西方与东方……霍九穿越到了这个混乱的异世界并被培养成一名龙骑士,这个古老的职业,在混沌的世界里,是掀起滔天的巨浪,还是湮灭于众神之间的斗争中?
  • 腹黑仙君请自重

    腹黑仙君请自重

    泪,迷了谁的眼?泪,又倾了谁的颜?他说,颜儿,我守三界,护苍生,独独没有守护好你!来世,红尘踏破,惟愿此生,不负苍天不负卿!
  • 高冷校草:丫头,我还在这

    高冷校草:丫头,我还在这

    他低下头,邪魅地笑笑道:“叶子,你是······在跟我害羞么?”叶子闻言,倔强地转过头,掩住红彤彤的脸蛋,“没有。”某男眼里闪过一丝笑意,从后面环住叶子的腰,灼热的气息洒在她脖子上。继而在她耳畔轻轻地低语,“确实········没有。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