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鲵至今已经有约3亿年的历史,它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物种。中国小鲵历尽沧桑劫难却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被称为珍贵的“生物活化石”。同时,还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一把“金钥匙”。1986年,中国小鲵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之列。
蛇——如此可怕的动物
蛇是一种足够让人害怕的动物,它巨大可怕的身体、五花八门的颜色足以让人吓破胆子,不敢靠近。蛇是爬行类动物,它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没有脚,没有可以活动的眼睑,没有耳孔,仅有的只是身体表面覆盖的鳞。但是就是这样一类动物却足以在它活动的范围内称王称霸,厉害得不得了。
小小俱乐部
目前世界上分布的蛇有3000多种,其中毒蛇就有600多种。蛇的个体差异很大,分布在加勒比群岛的马丁尼亚、巴巴多斯等岛上的线蛇,是世界上最短的蛇,只有9厘米那么长。眼镜王蛇是最大的毒蛇,它长竟可以达到6米,真是难以想象。
如果碰到蟒蛇,这类蛇就算是小的了。因为分布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一带的蟒蛇,最一般的体长都要超过6.25米,最长的还可达到10米左右。而生活在南美洲的水蟒则更为夸张,身长竟达11米以上,体重超过100多千克。
黑曼巴蛇为世界上最毒的蛇,它无论是运动速度、毒液毒性还是攻击力,都位居蛇族榜首,是不折不扣的大毒蛇王。
认识蛇的模样
蛇身体细长,表面覆盖着鳞片,有毒蛇和无毒蛇两类。无毒蛇头部是椭圆形,口内没有毒牙,尾部是逐渐变细的;而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其嘴里有毒牙,牙根部有能分泌毒液的毒腺,一般情况下尾很短,并且通常是突然变细的。
毒蛇与无毒蛇还有个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毒蛇的身体上大多有鲜艳的花纹,其性情凶猛,能快速追赶人畜。
蛇的生活大解剖
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它的形态实在是难以惹人喜爱。蛇类喜欢居住于荫蔽、潮湿、人迹罕至的杂草丛中或是一些废弃的石块、土墙旁边,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它们就集体盘踞在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也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偶尔也会出来晒晒太阳,吃些东西。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蜕掉原来的外衣。
蛇蜕皮相当于重获新生,蜕过皮的蛇活动量明显增大,胃口也变得极大,体力也逐渐恢复。蛇吃食物时,通常先把它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会自动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吞食时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吞食小白鼠一般只需要5~6分钟,而吞食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
蛇一般在气温逐渐上升的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雌蛇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
蛇主要以鼠、蛙、昆虫等为食,在追捕猎物时常会时不时地吐舌头,这是因为蛇的舌头细长而分叉,俗称蛇芯子。一般来说,舌头是味觉器官,而蛇的舌头却是嗅觉器官,它能把空气化学分子黏附或溶解在湿润的舌面上,然后再判断遇到了什么情况。蛇在追杀猎物时,把捕捉到的情况传达到由许多感觉细胞组成的助鼻器里,然后再传到大脑里,经过嗅觉中枢的综合,就可以准确地捕获到猎物了。
蜥蜴——奇怪的四足蛇
蜥蜴是一种常见的爬行动物,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和数量最大。蜥蜴有“四足蛇”之称,还有人称它为“蛇舅母”,看来,它和蛇还真是有些关系。蜥蜴和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周身都覆盖以表皮衍生的角质鳞片,雄性都有一对交接器,都是卵生,方骨都可以活动等。前面介绍了蛇,下面我们就来探一探蜥蜴的世界吧。
蜥蜴长什么模样
俗称“四足蛇”的蜥蜴,外形可分为头、躯干、四肢与尾四部分。头与躯干之间的颈部在外形看来没有较明显的界限,但头部可以自由灵活转动。
蜥蜴“五官”长得还算端正,在头部可以见到口、一对鼻孔、一对眼睛和一对耳孔。如果没有外耳孔,则鼓膜位于表面,有的种类鼓膜上还被覆以细小的鳞片或是呈锥状的大鳞,头部也覆盖鳞片。其头背所覆有的大鳞片数目及排列都较为一致,是作为分类鉴别的重要依据。
蜥蜴的小小世界
蜥蜴是变温动物,生活在温带及寒带的蜥蜴种类则有冬眠现象。而在热带生活的蜥蜴,由于气候温暖,可终年进行活动。但在特别炎热和干燥的地方,蜥蜴还会有夏眠的现象。
这种变温类动物外出活动时还可分白昼、夜晚或晨昏活动三种类型,这主要取决于食物对象的活动习性或其他一些因素。单个蜥蜴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如树栖蜥蜴往往只在几株树之间活动,如生活在地面上的多线南蜥等,其活动范围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
大多数蜥蜴吃动物性食物,主要是以昆虫或甲壳动物为食,也有的会吃家禽。夜晚活动的蜥蜴类多以鳞翅目等昆虫为食物,体型较大的大蜥蜴则以小鸟或其他蜥蜴为食物,也有部分蜥蜴如鬣蜥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由于大多数种类捕吃大量昆虫,蜥蜴在控制害虫方面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认为蜥蜴是有毒动物,这是不对的。因为在全世界6000多种蜥蜴中,已知的只有两种蜥蜴是有毒的,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蜥蜴为什么要自断尾巴
很多蜥蜴有“自残”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在它们在遭遇敌害或受到严重干扰时,常常会把尾巴断掉。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救行为,因为即使是断掉的尾巴,还会不停地跳动,这样就能吸引住敌害的注意,而自己却可以借机逃之夭夭。
这种现象叫做自截,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发生。尾巴断开后不久还会长出新的来,因为其特殊的身体构造可使断开的尾巴不断分化,从而长出新的。还有的时候,尾巴并未完全断掉,再加上软骨横隔自伤处不断分化再生,于是就会产生另一只甚至两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现象。
蜥蜴的变色能力
蜥蜴有很强的变色能力,特别是避役类蜥蜴,以其善于变色而荣获“变色龙”的美名。像树蜥与龙蜥类多数也有变色能力,其中变色树蜥在阳光照射的干燥地方通常身体颜色会变浅,而头颈部则会变得发红,当转入阴湿地方后,头颈部的颜色逐渐消失,身体颜色则逐渐变暗。
另外,大多数蜥蜴是不会发声的。壁虎类除外,不少壁虎类蜥蜴都可以发出洪亮的声音。
壁虎是蜥蜴中最小的一类,它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够在墙壁上自由爬行,且它独特的身体结构还使得它在墙上爬行时没有任何声响。壁虎是夜行性动物,是益虫,通常捕捉蚊、蝇、蛾等小昆虫,它在墙上捉蚊子的本领又快又准。壁虎能适应由沙漠至丛林的不同栖息地,许多种类常到人的住所活动,对人类有益,但其叫声却有些扰人。
巨蜥——蜥蜴国的巨人
巨蜥是蜥蜴中最大的一类,全世界约有30多种,巨蜥身体覆盖粗厚的鳞,吻部宽圆而扁,鼻孔距离吻部很近,它的牙齿极为锐利,颈部长且四肢粗壮有力,是尤为恐怖的一类动物。
巨蜥的世界
世界上有几种体大而长的巨蜥:科莫多巨蜥,体长可达3米;圆鼻巨蜥体长有2.7米之长,主要产于东南亚;作为稀有种类的无耳巨蜥,产于婆罗洲,是拟毒蜥科仅有的一种,它体长能达到4米之长。可以想象,这样的一类动物是多么可怕。
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体重一般是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通常可占到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三。
巨蜥全身布满较小而突起的圆粒状鳞,背面鳞片为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黄色斑,腹面是淡黄或灰白色,散有少数黑点。它的四肢极为粗壮,趾上具有锐利的爪,尾则扁如带状,像一把长剑。巨蜥又被称为“五爪金龙”。
巨蜥的生活习性
巨蜥以陆地生活为主,喜欢栖息于山区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库等地。它们昼夜都会外出活动,其中以清晨和傍晚最为频繁。巨蜥虽然身体笨重,但四肢发达,行动十分灵活,不仅善于在水中游泳,同时还能攀附矮树。
巨蜥以鱼、蛙、虾、鼠等动物为食,它们有时也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偶尔也会吃动物尸体,还常会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
雌性巨蜥常在6~7月的雨季在岸边洞穴或树洞中产卵,每窝约产卵15~30枚,孵化期约为40~60天。巨蜥寿命很长,一般可达150年左右。
生性凶猛好斗的巨蜥
巨蜥生性好斗,且较凶猛,遇到危险时,常用强有力的尾巴作为武器抽打对方。它在对待不同的敌害有不同的表现:立刻爬到树上,用爪子抓树,发出噪声威吓对方;还会鼓起脖子,使身体变得粗壮起来,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吐出长长的舌头,以恐吓对方;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喷射出来引诱对方,而自己则乘机逃走,等等。巨蜥真是聪明极了。
这些只是它不搏斗的情况下采取的手段,但更多的时候,它都是与对方进行搏斗的。在搏斗时,通常将身体向后,面对敌人,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然后用尖锐的牙和爪进行攻击。在对峙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地靠近对方,抬起身体,向敌人出其不意地甩出它厉害的尾巴,就如同钢鞭一样抽向对方,常使猎物惊慌而逃,有些来不及逃脱的猎物还会直接丧生于巨蜥的尾下。
如果对方过于强大,巨蜥就会爬到水中躲避,它能在水面上停留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