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6300000023

第23章 著《中国哲学史大纲》(1)

胡适回国后,因返乡探亲,故于1917年9月中旬才到北大任职。当时北京大学校长是蔡元培。蔡刚上任不到一年,决心整顿北大,拟将工科归并到北洋大学,集中力量要办好文理科。文科以陈独秀为学长;理科由夏元瑮兼代。成立大学评议会(即后来之校务委员会),施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不料那年7月驻徐州的军阀张勋,回北京拥戴溥仪搞恢复帝制的政变,于是北京大乱。好在“复辟”不长,十来天就结束了,但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当时北大校内竟有两个多月无人办事。胡适9月30日写信给他母亲说,到京已近20日,而大学尚未上课。各事至今尚乱七八糟,一无头绪。这年北大新学年开学是9月21日,胡适在会上作了《大学与中国高等学问之关系》的讲演,阐述了他过去要办高等教育的主张和理想。上课原定在26日,后因来不及,又改到10月1日上课。这学期胡适所任的课程共有三门:英文学、英文修词学及中国古代哲学。一星期共有12个钟头的课。他说,事体本不甚繁,本可兼任外校功课,但此番来京已迟了,各校都已聘定教员,且新任课,亦不愿太忙。

胡适初进北大,当时是小心翼翼的,工作很勤奋,对人和蔼恭敬,因此得到各方面好评。同年12月,他倡议在哲学门(系),开办研究所,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继续读书的场所。后来校方采纳了他的意见,遂聘他为该研究所的主任。此所因属初创,事务比较繁忙,因此他的工作也就多起来了。次年4月又增加了一项职务,任英文部主任,管理校中的英文教学,而且有些学术交流活动也少不了他。就在这年春天,北大请一位美国学者讲“欧洲文学”,他被请去任翻译。这是他回国后第一次为人作口译,之后便成为经常性的工作了。后来有人向他求教,如何做好翻译,他介绍经验说:“翻译原则只有一条:‘细心体会作者的意思,而委曲传达它’。换言之,‘假使作者是中国人,他要说这句话,应当怎样说法?’依此标准,则无所谓‘直译’与‘意译’之区别;亦无‘信、达、雅’三种区别。此三种区别皆是历史的遗痕。在初创翻译之时代,不能兼顾到‘达意’与‘保存风格’两种条件,所以译者往往删除细碎的枝叶,只留原意的大旨。如今时代不同,应该保存原文的细腻语句,应该充分显出原文的风格。具体有五条:(一)直译可通则直译。(二)直译而不可解,则意译。(三)有时意译,与原文字句形式相去太远者,则注原文于下。(四)译者于原意范围之内有增减之余地。(五)译者宜时时为读者设想,有时不便改动原文,可加注解。”这些便是他多年来的心得体会。刘海粟是他的老朋友,在《闲话胡适》一书中,说胡适英文很好,却没有译出一本可以传诵千古的英国文学杰作,为他感到惋惜。

除了在英文方面的工作,中文科的事也不少,时常应邀到校外去讲演。1918年4月14日他在一封家信里说:“今天7点起,吃了4个鸡子,一碗豆腐浆,坐车到教育部会场讲‘墨子哲学’的第四次,足足讲了两点钟。我本只有三次讲演,因章秋桐(士钊)先生不在北京,故延长一次,其四次讲毕。此项星期讲演,专为普通人士设的,颇有功效。我的讲演,不但有许多少年男女来听,居然有一些老先生来听,所以我虽辛苦,却很高兴”。胡适这一席话,不但他自己高兴,他妈妈听了也是会高兴的。当时他讲《墨子》,确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考证《史记》中何以没有墨子列传?而韩非又说,“世之显学,儒墨也”。这样大的学派,为什么消灭得如此神速?这些他都有精辟的论述。难怪梁启超读了他的论墨文章,说好极了!我除了赞叹之外,几乎没有别的说。后来,梁出版《墨经校译》请胡作序,可见其对胡之器重。不过他把自己的文章放在前,而把胡的放在后,这点胡不太高兴。

这年暑假,胡适忙得顾不上回家乡探望老母和新婚的夫人,在校中除料理一些教学事务外,便是集中在写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休息时也常到公园散步,或是做些应酬。一天,他在中央公园请蒋梦麟吃饭,蒋带来一位上海客人黄炎培,他是江苏教育总会会长。彼此初次见面,都很欢喜!后来谈起家事,原来父辈是相知的,当年都曾在东北吴大澂的幕府里共过事。因此,一见如故,免不了要客气一番。黄比胡大12岁,他夸奖胡适说:铁花老伯应该有适之兄这样的后人。胡适听了这话,心里十分欢喜。事后他写信把这话告诉他母亲说,我在外边,人家只知道我是胡适,没有人知道我是某人的儿子。今次忽闻此语,觉得我还不致玷辱先人的名誉,故心里颇欢喜。可见胡适的性格,是很喜欢人家捧他。陈翰笙与他是北大老同事,一直有交情。而今谈到胡适时说,胡适欢喜人家捧他,他也喜欢捧人家。这话一点不错。

胡适教学忙了一年,其效果如何呢?据学生们反映是很不错的。他进北大时年仅27岁,翩翩年少,人称胡博士,学贯中西,口才又好,这在当时本科教授行列里,可谓佼佼者也(沈尹默、马裕藻、刘复、刘文典、沈兼士等,时为预科教授),因此,蔡元培竭力辅持,并引为得力助手。1919年秋蔡便任他为代理教务长了。后来,胡适在纪念蔡元培的文章里说:他青年时期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的着意提挈,他的一生可能就在二三流报刊编辑之生涯中度过,因此他对蔡元培非常恭敬。

当时,胡适所开的课,以讲中国哲学史最为有名。先前讲这个课的教师是阵汉章(伯弢),人称两脚书柜,可见读书之多。据说,《十三经注疏》中“三礼”的白文和注疏,他都能字字背出。他哲学史讲了一年,只讲了个三皇五帝。第二年改由胡适来教,他另起炉灶,先发讲义,按照自己研究的体系,从《诗经》讲起。他认为《诗经》里写训世诗的诗人们,都是真正的思想家。这样一个变动,可引起北大师生的震惊和议论。有位先生拿着胡适的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讥笑地说:哲学史本来就是哲学大纲,说中国哲学史大纲,岂不成了大纲的大纲了吗?同学中的反应却很好。当时顾颉刚是这个班上的学生,后来他在《古史辨》序言里说:“这一改把我们一班人充满着三皇五帝的脑筋骤然作一个重大的打击,骇得一堂中舌挢不能下。”又说:“我听了几堂,听出一个道理来了,对同学说,他虽没有伯弢先生读书多,但在裁断上是足以自立的。”后来他约外系同学傅斯年(孟真)去听课,也很满意。顾说:“从此以后,我们对于适之先生非常信服。”这段故事,后来胡适有回忆。他说:当时学生说他是学术造反,想把他赶走。因为傅斯年那时在校中已经是一个力量,班上的同学就请他去听听我的课,看看是不是应该赶走。他听了几天之后,就告诉同学们说: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经他这么一说,这场风波才没有闹起来。说到这里,胡适很有感慨地说:“过了十几年以后,才晓得是孟真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1919年2月,胡适将此讲义整理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是书一出,颇受学界之欢迎,不到两个月又再版一次,但仍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他的老同学熊克武由四川来信说:“大著《中国上古哲学史》来川,购者争先,瞬息而罄。”胡适的这部书,到1930年已出第15版了,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这部著作是以他留学美国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为基础,加工增补而成的。主要特征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运用实验主义的方法,打破“经学”与“子学”的界限,对各家思想,一视同仁。比如将墨子与孔子并列,这对当时独尊儒家的学术状况,无疑是一个突破。其中又说老子比孔子早等等。这些论述在当时都是比较新颖的观点,所以学术界影响很大。蔡元培在《五十年中国之哲学》一文里评论说:“距今四年前,绩溪胡适把他在北京大学所讲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刊布出来,算是第一部新的哲学史。胡氏以实验哲学的眼光,来叙述批评秦以前的哲学家,最注重的是各家的辩证法(即逻辑学),这正是从前读先秦哲学书者,所不注意的。而且他那全卷有系统的叙述,也是从没有的。”这个评价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看法。冯友兰在其《三松堂自序》里也说:“蔡元培给这部书以这样高的评价,就当时学术界的水平说,并非溢美”,并称此书有“划时代意义”。再从形式上来说:是书除引文外,都是用白话文来写,而且用了新式标点符号,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革新。

书出版后,胡适送了一本给章太炎(炳麟)向他请教。章看过后,回了一信,对他的书虽有所肯定,但也提出一些批评,要他注意。信是这样写的:

适之你看。接到中国哲学史大纲。尽有见解。但诸子学术。本不容易了然。总要看他宗旨所在。才得不错。如但看一句两句好处。这都是断章取义的所为。不尽关系他的本意。仍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同类推荐
  •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精)》的核心词是:历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各种奇人、异人的人物传记。37万字,有部分古代配图。在作者蒋蓝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相,廓清、梳理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书稿内容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文摘周报》、《青年文摘》等广为转载。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黑白古天乐

    黑白古天乐

    "他演活了很多角色,但最成功的一出大戏叫“浪子回头金不换”。强大的内心、机遇、聪明、努力、坚持……他有的是什么?背水一战选择了主动面对公众承认自己的过失,赢得了机遇,带给他“知错能改”勇气的力量来自何方?
  • 炸药大王——诺贝尔

    炸药大王——诺贝尔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杨千金的总裁路

    杨千金的总裁路

    校花兼杨氏千金的杨星雨小姐姐竟然和校草兼孟氏少爷的孟千尧一起玩游戏?!高考状元,来到滨海雨蓉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究竟为了什么虽然已是身价过亿,为何放弃家产创业?!各种身份在身,她最初的样子似乎已经不复存在。女主强,主角光环在女主身上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和初恋男友的激情一夜,除了有了个拖油瓶榜身,还看清了男友不负责任的真面目,为了把孩子生下来,她只身去了匈牙利,在异域风情中疗伤止痛,为了这个目标,她学会了左右逢源,学会了热情似火,成为了让男人神魂颠倒的销魂女子,三年之后,她再次踏上那片土地,化身风流女总裁,让所有男人为之疯狂!
  • 仙天渡

    仙天渡

    本文作者笔名改为九辰天,将在汤圆发布,喜欢的朋友可以前去阅读。
  • 高武巨擘

    高武巨擘

    热血和诡秘互搏,东方武者与西方异能者鏖战,谁可跨越荆棘,踏足巅峰?超凡的传说不曾湮灭,应信史诗与神话从未远离.........本书剧毒,触之则亡,实话不是反话
  • 娇妻有点狠:帝少,枕边撩

    娇妻有点狠:帝少,枕边撩

    帝都战少被睡了,还是被一个从古代来的女将军!穿越前,武朵被渣男弃,白莲花欺,惨死异乡。穿越后,没有渣男,没有白莲花,没有宅斗,没有争宠。在这里,到处充满了正义、善良、包容、真情、勇敢……在这里,虽然她没有一个亲人,但她收获了友情、爱情。她一步步蜕变成长,他伴她左右,强强联合,共同进退。多年以后,武朵才明白,这世上,敢欺负她而又让她心甘情愿被欺负的只有枕边这个将她宠上天的男人。战昶:小朵儿,来,让本少撩一撩。武朵:滚!
  • 多闻道人

    多闻道人

    记不清这是哪一年,夹杂在岁月里的一个隐秘的年代,一个封神后的时代。不曾被历史书记录的年代,但却被岁月的史书深深印刻在了无人能够寻到的地方。若真真要论时代的话,却是在鸿钧老祖调停了三教矛盾,突然销声匿迹之后的事情。在这段修仙盛行的时代里,在五大门派修行的人几乎占据了整个修仙界的绝大部分的人才,或许不仅是人才,天才,奇才,鬼才也同样层出不穷。
  • 重生之至尊狂仙

    重生之至尊狂仙

    一代天尊枯玄,兵解重生,只为重返少年弥补当年的那些遗憾!不了解他的人,喊他叫做疯子!了解他的人,称他为狂仙!
  • 重生之我爱美男

    重生之我爱美男

    既然老天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定会好好感受生活,一定要活得自由,随心所欲。小编是个新手,这篇文就是练练手,写的狗血请大家手下留情,不要打我,么么哒!!!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