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6300000071

第71章 为《水经注》断案(1)

胡适卸任大使的消息传出后,美国《纽约时报》表示惊奇和遗憾,发表评论说:“重庆政府寻遍中国全境,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胡适更合适的人物了。”又说:“美国朋友对他期望至高,而他的实际表现又远超过大家对他的期望。他所到之处,都能为自由中国赢得支持。对于他的去职深感遗憾尚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意。”可见美国舆论对胡适去职深表留念。

这种心情,同样也表现在华盛顿中国大使馆内。当胡适离开大使馆那天,许多朋友都来送行,馆内秘书刘锴却躲在胡适屋里不愿出来见人,原因是他的眼睛已经流泪,怕人家看见不好意思。后来,刘一直坐火车把胡适送到巴尔的摩(Baltimore)站才回去,分别时胡适也掉泪了。可见胡适被政府撤职,舆论民情是不服的。

胡适当然也想不通,这倒不是恋栈,因为他过去曾表示过随时可以走人的。不过他认为这样下台并不光彩,是对他在困难时辛勤工作成绩之否定。因此当他退居纽约后心情甚为不好,又加上心脏病时常发作,可以说是处于贫病交加情况之下。据当时与他常往来的赵元任夫人杨步伟说:“其时很多大学争聘其为教授,他因一时灰心,寓居纽约,谢绝一切邀请,其后因经济发生问题,其大使下任时银行只存1800余元,而又为我们再三敦劝,始就哈佛讲学一年,后又到各大学去讲学。”这便是他离职后在美国处境的大概情形。这些情况在国内也是有所传闻,所以沈从文在给胡适的信中深表同情地说:“20年中死的死去,变的变质,能守住本来立场的老将中只剩先生一人,还近于半放逐流落国外,真不免使人感慨!”以上所述就是这位书生大使的下场了。

胡适移居纽约后,许多朋友如蒋梦麟等均写信劝其“此时似可不必急于回国”。郭泰祺在信中说:“因在目前情况下,兄果返国,公私两面或均感觉困难,于公于私,恐无何裨益。”总而言之,大家都希望他留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然而,胡适这时却又提不起精神来教书,当时虽有许多大学来聘请他,但都被谢绝了。他买了许多古籍,于是随心所欲地东摸摸、西瞧瞧,在一故纸堆里打转儿。有时心血来潮想动手写他的后半部书:中国思想史,但这一愿望后来也没能实现得了。

1943年2月3日,因读《汉书》晚上高兴起来,写了一篇《易林考》,一直写到次晨四点半才写完,有4000多字(后来扩充到1.4万字)。他说:这是我6年来第一次写成的一篇中文的考证文字。

《易林》这部书本是我国古代一部卜卦的繇辞,等于后世的神庙签诗。书本身并没有多大思想价值,但胡适认为有两点值得人们注意:一是在文学史上,这些繇辞中有很多美的句子,读起来颇像民间的歌谣,朴素里流露着自然的俏丽;4000多首繇辞里,至少有100多首可以当做清新的小诗读。他说:其文学的趣味比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崔驷的长赋要高明得多。二是在声韵学上,因为它是古代韵文,4000多首繇辞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的声韵,这对研究声韵学是难得的资料。

由于以上原因,这部书的作者、年代、内容等问题近三四百年来都有争论,大致说来有四种说法:

(一)作者是焦赣(字延寿)(为前汉昭帝、宣帝时人)。

(二)是崔篆(王莽时人,东汉光武时还在)。

(三)是许峻(东汉后期人)。

(四)是“东汉以后的人”(顾炎武说)。

在这四种说法中,自六朝以后大家都咬定此书的作者是焦延寿。因此通常人称此书为《焦氏易林》。胡适认为,材料都是那些,只不过他们的考据方法不精细,所以结论的差异才那么大。这次他要重新考订材料差不多还是大家知道的那些,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他的办法是:

第一步,证明今本《易林》确实是汉明帝与沛王辅用来占卜之《周易卦林》。此事见于《东观汉记》“蚁封穴户”的故事。这样就排除了上述两种说法。

第二步,证明焦延寿如果是作者,那就太早了,不能知道《易林》中所引用的许多史事,比如,书中繇辞云:“皇母多恩、字养孝孙,脱于襁褓,成就为君。”其中的史实是指定陶傅太后抚养汉哀帝的事,因焦氏死于元帝时,而哀帝发生的事,他是不会知道的,所以明朝的郑晓、清初的顾炎武都否定《焦氏易林》之说。

第三步,只剩下要证明崔篆是《易林》的作者了。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嘉庆年间山东有位牟庭曾考证过。他从《后汉书·崔骃传》里找到一条材料,即“驷祖篆,王莽时为建新大尹,称疾去。建武初,客居荥阳,闭户潜思,著《周易卦林》64篇”。他从这条材料引申到《易林》旧序,然后从训诂上进行分析。他认为《易林》的作者是崔驷的祖父崔篆,其理由是因崔的字形误作了“焦”,后又有人误改“篆”为“赣”,所以崔篆的书,变成了焦赣的书。因此他说:“崔篆之书,嫁名焦赣,遥遥千余年,遂无觉者。幸而误序犹存,俾余得寻迹所由,复睹其真,校书得此,旷然有发蒙之乐矣!”

胡适认为:牟庭的大功劳在他能从一篇伪序里寻出破绽,从而得崔篆是《易林》的真正作者。但是否能使反对者认为证据充分而表示心服呢?于是他又对历来各家的反对意见进行了评论,从而充实了牟庭之说。胡的结论是:《易林》确是1900多年前的古书;其著作人为王莽新朝的建信大尹崔篆;其著作年代是在东汉建武初期(公元25至35年);其著作权应该归还原著作人崔篆,题名为《崔氏易林》。胡适的这篇考证文章,后来以《“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考证学方法论举例》为题,发表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上。他说,我的结论大致与百年前牟庭相同,牟的《崔氏易林序》知道的人甚少,故我作此文,意在介绍牟庭,并修改其论证。

是文发表后,余嘉锡在一封信里赞扬说:“大著精深博大,不惟判明易林之著作权,且进而制定考证法,如萧何造律,后世莫能出其范围”。但也有提出不同意见的,逯钦立在致胡适函中说:“学生细细的读过,深服方法的谨严及论断的精当,在方法论上确实又给后学者起了一条好例子,不过学生还有两点小意见很愿意提出来就正于吾师:(一)《易林》繇辞里有中叶以后的材料,西汉末年的崔篆是不会知道的。(二)据《后汉书》崔驷传所附之崔篆传,崔篆不是阿附王莽的人,例如不做步兵校尉。因此他是不会用易林繇辞做出极无耻的阿谀文字的。”对于上述意见,胡有答辩函致逯钦立,他说:“易林判决书是我离开大使馆后,第一篇考证文字,用意在训练自己,故多年不敢发表。承你指出两点,我都感觉兴趣。”关于第一点,王乔用履飞行的故事,此种神话不是史事,其本身年代无从确定。因此“繇辞里有中叶以后的材料”是不可信的。至于第二点,胡适说:对于崔篆的传略,你也太老实了,他是新莽一党的人,似无可疑。依我的说法,《易林》作于西汉末年,那时王莽是值得歌颂的,如果我的结论不大错,崔篆在王莽建国以前歌颂王莽并不能说是无耻阿谀。从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当时学界对胡适的这篇“易林考”是持肯定态度的,当然也提出一些疑问,但重点还是在其考证方法上大家一致认为很有启发。如唐兰在一封信里评论说:“大作《易林断归崔篆的判决书》读竟,皆人人心目中欲说的话,而没有方法说出来的。老吏断狱,固然要证据,也要吏才,我所最佩服的还是先生明决的判断,清晰的条例。”

胡适作完《易林考》后,又写了《曹操创立的“校事”制》、《两汉人临文不讳考》等考据文章。同年,即1943年11月5日,当时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王重民写信给胡适说,他近来遇到一部校本《水经注》,因审阅此本而想到“赵戴”、“全赵”两公案,在写其善本书目提要时,不觉写成了一篇五六千字的跋语,向胡适请教。其文云:“按清儒之治《水经注》,全(祖望)、赵(一清)、戴(震字东原)三家最称巨擘。戴本最先出,赵本次之。乾嘉间学者以赵本多同于戴本,遂谓赵攘戴书,莫之能辨。道光、咸、同以来,始反其案,至今日已成定谳。”胡适读了他的文章,便作一长函答复他说:“我一生不曾读过《水经注》,偶尔检查则有之,但不曾读过全书。因此我对于戴、赵、全诸家校本公案,始终不曾发一言。前几年,当孟心史(森)的文章发表后,我曾重读静安(王国维)先生的《戴校“水经注”跋》,那时我很觉得此案太离奇,多不尽情理之处,其中也许有别情,为考据家所忽略。如《永乐大典》本具在,东原并不曾毁灭此本以掩其迹,他岂不知此本终有他人用来校勘之一日?又如全、赵之书也都存在,赵书且已进呈,且已著录《四库全书》,东原岂能尽抹杀诸家之书?况且此种行为,在当时直是“欺君”大罪,东原岂不知之?四库馆臣岂能都不知之?凡此数点,都太离奇。我久想将来收集此案全卷再作一次审问,以释我自己的疑惑。我并不想为戴氏洗冤,我只想摆脱一切成见,再作一次考订,以求满足我自己‘求真实’与‘求公道’的标准。”接着他提出一些意见与王重民商榷;并在日记里说:重民治学最谨严,但此文甚不佳。今日独坐,取《水经注》聚珍本、《戴东原集》等书,试勘此离奇之公案。之后胡适便被这《水经注》迷住了。为了这桩“公案”,他花了后半生大部分精力去进行考证。

关于《水经注》这部书,原书题名为《水经》,乃汉代桑钦所著,传到北魏时郦道元为之作注,故称其为《水经注》。这是我国古代讲地理的一本名著。此书本文有34.5万多字,加上注解和校勘,总在40万字以上。由于历代技术条件的限制,此书经过1000多年的辗转传抄,结果出现了许多错误,而最为严重的是“经文”同“注文”混起来了。为了理清“经”、“注”等问题,历代学者在校勘训诂上花了很大精力来进行整理,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各种校注本:如清代戴东原的《校水经注》、赵一清的《水经注释》、全祖望的《新校水经注》等等。后来人们在研究该书时,对比各家之说发现其中有雷同涂改之处,于是又产生谁抄袭谁的问题,打起了笔墨官司。

这场官司进入民国后,首先是由王国维于1924年2月写了一篇有关《水经注》的校勘文章,题为《聚珍本戴校“水经注”跋》。在这篇文章里他历述各家之说,批评戴东原抄袭赵、全二氏之书,他说:“戴东原氏成书最后,遂奄有诸家之胜……至光绪中叶,薛叔耘刊全氏书于宁波,于是戴氏窃书之案,几成定谳。”并称:“大典本第一卷有涂改四处。”是文发表后,到1936年11月12日北大教授孟森在天津《益世报》、《读书周刊》上又发表了两篇文章:一为《商务影印永乐大典本水经已经戴东原刮涂改弊端隐没不存记》、二为《戴东原所谓归有光本水经注》。第一篇主要是说戴东原奉召进入四库馆参加整理古籍时,利用工作之便,将皇家收藏的《永乐大典》中的《水经注》优胜处竟抄录在自注的《水经注》校本上化为已有,但恐人发现,于是毁灭大典真相,以绝人指摘、故有括改及涂改之劣迹。第二篇是说戴东原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制造混乱,将自己所引之书目,统称为“近刻”,而不明指其出处。同时,又在一些地方注明引自归有光《水经注》校本,但归氏之书早已不传于世。因此作者认为,戴偷赵、全二氏的书,而假托于归氏以惑众也。总而言之,孟森这两篇文章,旨在重申王国维“此案已成定谳”之说。

同类推荐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

    战国七雄,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棋盘,而这个棋局的最终胜利者,无疑将成为天下之主。最终,一条改变战国格局的龙,正从位于极西之地的秦国席卷而来,并驰骋于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而这条改变战国格局的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有钱:福布斯40位常客的发家秘史

    你可以和他们一样有钱:福布斯40位常客的发家秘史

    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什么是传奇?是主宰命运的英雄,是使天地色变的霹雳,是令人神往的秘境,是无法磨灭的记忆,是人迹罕至的奇景,是社会变迁的光怪陆离……历史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事件都与无数种可能交错,我们深陷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相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有勇气穿越历史的迷雾,沐浴晴朗。总有一些人物影响着历史,总有一些事件成就了某人,他们的言行是对历史最真实的演绎。他们曾经光鲜夺目,秀韵多姿;他们曾经飞扬跋扈,显赫一时;他们曾经一言九鼎,位高权重;他们曾经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如今他们中的一些虽早已离开世间,却走不出光阴的痕迹。新闻、绯闻、真相、谜团,将成为历史永存。
  •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相对于国际上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孙中山学还有很多谜底有待揭晓。透过孙中山,关注孙中山周围的陈炯明、戴季陶、胡适诸人,可谓连成一片,满目桑田。人物研究的曲曲折折,个案与事件层层推进。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史上的枢纽式人物,经验与智慧超凡脱俗,为人行事往往逸出常轨;其活动与思想能够勾连同时代的大事要人,对研究者的见识与功力极具考验。作者在深入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虚,通过了解孙中山周围的人事及其内在联系,具体掌握其每一言行的殊境、思维、潜意识甚至无意 识,力求达到了解之同情的境界。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之大灾难

    哈利波特之大灾难

    前世碌碌无为普通人,重生到了哈利波特世界,双魂共生的他,白天黑夜判若两人。白巫师和黑巫师的角力,吸血鬼与狼人的战争,霸天虎和汽车人的斗争,未知的宇宙的威胁,世界级的大灾难一个接一个。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没有躲在戒指里的老爷爷,没有逆天的体质和天赋。但是他凭借着新思想依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作死男巫师,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默默前行,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还有救吗?
  • 半夏犹年琉璃殇

    半夏犹年琉璃殇

    Sakurasummer——樱恋盛夏,能不能永远不分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素阁

    快穿之素阁

    素阁里有三人一猫,神秘的老板,不着调的紫苏,敬业的白芨,还有色/猫半夏。白芨作为小职员一枚,接受委托者的任务,穿越到各个时空,实现委托者的愿望,好吧,对于白芨而言,就是攻略男人啦
  • 模仿火影不同人名

    模仿火影不同人名

    本文以火影忍者来改变的,剧情可能会变动,人物都会变,但性格不会变。忍术名称也不变哦!社会环境也不再是木叶村,而是我们最熟悉的现在生活。喜欢火影的还不赶紧来?
  • 末世之弓手

    末世之弓手

    这个小说我先说一下,不圣母,无女主,无兄弟,不建势力##################世界末日到来,到处都是危机,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哭喊声,求救声……人性暴露了…杀戮每天都在重演,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活下去……
  • 靳先生你那么甜

    靳先生你那么甜

    她是他一颗糖就骗到手的女人,也是他用一辈子放在心尖上宠的靳太太。初遇时,她家道中落,为了借钱四处奔走最后低血糖倒在了路边,他犹如天神下凡递给她一颗糖,然后她就乖乖跟他走了,再后来她成了他的靳太太,一个只会吃,只会喝,只会撒娇的靳太太。靳先生表示,我可能娶的不是老婆,我是养了个女儿。本以为是互不干涉的婚后生活,没想到靳先生开启了情话模式:你喜欢草莓味,我喜欢草莓味的你。早知道我会这么喜欢你,那时我就应该向全世界宣告你是我的靳太太。杳杳,我生命中有很多巧合,唯独你是那个不期而遇……
  • 流淌的日月

    流淌的日月

    生活可以平凡,生活也可不凡,出生地不可选择,辉煌地可以造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刘浪刘东山,向往都市,在都市里也能用幼小创造出属于他的业绩,这是一部小男孩成长的故事,故事里的小男孩自信,强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惊人的事,他相信,只要想到就能做到。
  • 一棵海草的神级进化

    一棵海草的神级进化

    魂穿到不知是三国还是西游的世界,成了一棵食物链最底端的海草。随时有可能被吃掉,或者被随意无辜弄死。哇,刺激。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