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0000000023

第23章 触摸清河镇年画(1)

身体里跳动着灼人的热流

2011年2月26日,距第一次去清河镇,不过两个多月。我出家门的时间、走的路线和上次相同,但心境不一样了。这期间我读了大量关于年画的资料,对古老的民间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心里有一点底,行动就多了一份力量。

清寒的春风中,早起上班的人群匆忙地来往,汽车的鸣笛声,不时地撕扯思绪,从人们的脸上,无法揣摩出心思。在阴冷的空气中,渤海九路向前方延伸,两旁的店铺不时有人进出,迎来新的客人。

2007年,我编《滨州广播电视报》副刊时,刊发了师专学生写的《清河镇年画》,从那时开始,我记住清河镇有着300年历史的年画,还有年画传人王圣亮,有一次他到编辑部来,带着一叠年画,并送了我一幅门神,我很随意给了一位朋友。我从东北来到滨州,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对它的文化的理解才刚刚开始,清河镇年画拨开时间的浓雾,欲把人灌醉的浓烈的乡土气息,感染人的情绪。

2010年12月3日,第一次去清河镇在丁庄下车,王圣亮说穿过十字路口,向南走不是很远的路。我按照声音地图的指引,横穿十字路口,一直向路南走去。阴历二十八,正是丁家大集,走出不远就碰到理发的老手艺,白土布搭成的临时帐篷,理发师傅戴着布帽子,穿着蓝中山装,脚上是手工做的棉布鞋,他正在给顾客理发,地上丢弃的头发是刚剪落下来的。帐篷的边上,挂着长方形的红幌子,写“惠民理发”的字样。我很久未看到这样简朴的理发了,举起手中的相机,却被理发的老人扯着嗓子喊住,他不高兴地拒绝拍照。喊声反到让我来了情绪,卖马扎子的摊位,有靠背的高马扎、矮马扎摞在一起,电动三轮上装了一堆,让城市变得僵硬的眼睛,接受到清新的画面。

集市远了,公路两旁的庄稼地广阔了,白杨树直入天空,农家的院墙上喷涂着广告。我未想到从丁庄到清河镇的路这么长,近十华里的路,我走了一个多小时。接近清河镇,打电话联系王圣亮,远远地看到他招手。

寒暄结束,我的眼睛被色彩刺激一下,向身后看去,一面墙上刷满大红的色彩,却是“怡水龙城”的售房广告。我的心一下子沉了,满是灰色水泥房子的街道,没有一点年画的影子,被灰色挤得满满当当。

坐在王圣亮的工作室,我看到案子上,一摞半成品的孙武系列年画,快刻完工的版是“挑滑车”,刀锋走过的地方,梨木上留下流畅的线条。

虽然还是冬天,屋子里无取暖的设备,清寒的空气,使杯子中的茶很快凉了,我还是脱掉羽绒服,身体里跳动灼人的热流。院子里捕捉不到昔日的痕迹,翻修的水泥砖房,看不到泥土的影子,他在这里生活近六十年,年画一直陪伴,年画老了,他也一天天地老了,惟有对年画的热爱不变。

王圣亮的口音带着当地的土话,必须细细地听,稍不注意就会留下一片空白段。

1954年5月,王圣亮出生在这个院落里,泥土草屋的暖意,亲人的快乐,使一家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他是在爷爷的膝上长大,爷爷手中的活做的是年画,讲的故事也是年画。小时的王圣亮,最愿听他讲的“清河镇木版年画与李自成的传说”,他的祖先给闯王李自成画过像。在此之前,李自成请了几个画师画像,画作完成后,李自成看后都不满意,一气之下,画师一个个都被砍头。最后军师请来王画三,这位远近闻名的画师。李自成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只眼伤残,王画三仔细地端量,便让他张弓拉箭,一只眼睛怒瞪前方,紧闭伤残的眼睛掩盖缺陷,增加英武之气。李自成看到纸上的自己,十分高兴地问王画三:“你想要什么做报答?”王画三说:“我要的是家族人丁兴旺。”李自成在地图前沉思良久,大手在空中一划拉,就把黄河岸边的清河镇,这块风水宝地赐给了王画三,李自成说:“封你一代出一个画家。”从此王姓家族在黄河北岸落户,一代代地居住下来。

王画三的后代,有三位比较有影响的画家,一个是王成起,一个是王培莲,再就是画年画的王圣亮。

在爷爷的年画中,王圣亮长大了,1962年他跟着爷爷制作木版年画,稚嫩的小手拿起把子,在颜色盘中蘸色。鲜亮的色彩,方脸的胖娃娃,喜庆和兴奋的气氛,满满当当的画面,把一年积下的痛苦挤得远远的。他和爷爷从8岁学到10岁,学会年画的制作过程,但他爷爷不会做版。

爷爷的指纹中染着颜色,制作中达到高潮时唱起,贩卖年画的画商们,向顾客兜售自己的画时,“扛板子”(卖唱)的小曲:

进腊月,早办年,好面子,揭春联。

敬门神,贴春联,大红大绿置办全。

天井里摆香案,喜喜庆庆过大年。

这一年,王圣亮在清河镇完小上小学,美术课是他最愿上的,老师教的星星、月亮,满足不了好奇心,他开始画小人书。航运社书记叫王孝帅,有一个日记本,里面的插图是刘胡兰、黄继光、丘少云、欧阳海等革命英雄。他常去借来临摹,时间长了,王书记干脆撕下插图,送给喜爱画画的王圣亮。普通的农家院落,土坯墙围着五间草房,日子一天天在清贫中度过。父亲在生产队干一天活,挣一毛二分钱,而买一盒当地土话说的“马历色”(水彩),却要花去6毛。王圣亮疯狂地迷恋绘画,四处收寻纸张,父亲认为他不务正业,一气之下,撕碎他的画,让他和小伙伴们去打草。打一筐草卖五毛钱,还能补助家中的日常生活。

1966年,11岁的王圣亮,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一年他小学四年级,他开始画漫画,画校长和几个老师凑一起喝酒,贴在学校的土墙上,他画的是四开“粉连纸”。

中午放学回家后,王圣亮挨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大嘴巴,他被父亲打一顿。同学们跟他父亲说,他在学校画的漫画贴到墙上了:“圣亮画得老好了。大鱼大肉,四个盘子喝酒。”父亲一听炸了庙,气不打一处来地说:“你好大的胆呀!画这做啥?”从此以后,学校的大字报,很多都由这个未成年的孩子来写和画。

近六十岁的王圣亮,说到这段生活时,突然大哭了起来。泪水填满眼角的纹络,挂着沉重的回忆。院子里的狗一阵狂叫,打破对记忆的纠缠,我避开他脸上的泪水,向窗外望去。冬日的天空并不是高远,灰喜鹊飞过,听不到它们的叫声。王圣亮叙述的时间碎片,随着消失的五间草房远去了,只有年画可以触摸时空。作家、民俗学家冯骥才,一直奔波田野,为挽救濒临灭绝的年画,他深刻地指出:“我喜欢亲近乡土的那种感觉和感受。尤其是——每入乡土深处,才实实在在领悟到民间文化的意义。它直通远古而依然活着的根脉,它在百姓心中深刻的精神之所在,它不可思议的多样与斑斓,它醇正的、浓烈的、深厚而迷人的气息……只有此时此刻,才发现我们对民间其实很无知;而只有弄懂了民间文化,才真正懂得我们的百姓和民族。”

“醇正的、浓烈的、深厚而迷人的气息”,冯骥才搬出一连串纯真的词语,表述乡村大地,民间文化的正气和朴素。王圣亮的情绪平稳下来,我很想形象地看到他背着去打草的筐样子。他俯在茶几上,在一张白纸上,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画出样子可爱的小草筐。流畅的线条,筐中挤出的几棵草,一直存于王圣亮的心中。

年画只是传说中的了

清河镇一村杂乱的水泥房,残败的泥土草房,交织在这片土地上。过去的乡村温暖,我一点感受不到,记忆中年画不是越来越近,却是变得遥远。离开清河镇回到滨州,我不知如何面对年画,它和文坛上流行的“民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王圣亮家看到收藏的年画,也有他创作的孙武系列,但这些还不能说明,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清河镇年画的真实面貌。

“文革”时,清河镇年画被列为“四旧”,铺天盖地的政治运动面前,有人怕引火烧身,招来致命的麻烦,于是销毁画版,对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失去了保存的勇气,画版当作柴生火做饭,刮去画面做菜板,或堵鸡窝。1969年稻改田,一些版被用来做闸板,挡渠道的水,古老的民间艺术被摧毁掉了。1980年,王圣亮开始抢救,花2800块钱,买下清河镇存下的全部版。后来日本一个专家团来清河镇寻年画,引起巨大的反响,人们重新知道年画的价值。日本人走了,买来的画版,惹来一串烦心事。在利益面前,人心发生变化,卖版的人都是乡邻,不是同学就是校友,他们不好意思来说,派妻子来王圣亮家索回卖给他的版,她们不退钱不说,还不讲理地说:“你还让我退钱,你靠我的版出了名,得了多少奖金,谁知道?”王圣亮珍爱的版,一块块地离开了,从这天开始,他决心自己做版。

我邮购冯骥才的《年画手记》,他记录田野调查的经过,也使我对年画的了解越加深入。他把“年画狂人阿列克谢耶夫”推出来,这是从沙皇到苏联时代的著名汉学家。他的《1907年中国纪行》是国际汉学界有巨大影响的作品。他还到过天津的杨柳青,收集过年画。这一线索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如果不写清河镇年画,不可能知道这个外国人的名字。现在这些年画在中国很少见到了,冯骥才去俄国之前,阎国栋教授送了他一本翻译的《1907年中国纪行》。冯骥才写道:

在我访俄之前,南开大学的俄语教授阎国栋先生送给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译作。我接过一看,竟是从沙俄到前苏联时代圣彼得堡著名的汉学家阿克列谢耶夫的《1907年中国纪行》。这可是国际汉学界一部名作。阿克列谢耶夫用了毕生精力研究民间文化,包括中国木版年画,还专门来到天津杨柳青收集年画呢。这本书就非常详细地记载了他那次杨柳青之行的全过程。我手头上早就有这部书的原版,但不通俄语,入书无门。幸好阎教授的译笔流畅又老到,涉及那些古老事物,都译得十分精准。这便使我如同进入时光隧道,与阿克列谢耶夫一同进入上世纪初北方中国以及古镇杨柳青。尽管近十多年来,我年年都要去杨柳青,但进入1907年的杨柳青还是第一次。

阿克列谢耶夫对中国年画的兴趣,源于一位俄国植物学家科马罗夫。这位科马罗夫于1896年和1897年两次到中国东北采集植物。由于他对中国百姓的生活风俗产生浓郁的兴趣,便喜爱上了充满了生活意趣的年画。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年画是最丰富地表现民间生活的。而清代末期又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极盛时代。虽然科马罗夫两次来华并不在过年的时候,但是随便他走进哪一家杂货店都可以买到朴拙而美丽的民间版画。那时东北各地所销售的年画大都来自天津的杨柳青。科马罗夫所收集的三百幅中绝大部分是天津人的手笔。

一年以后,科马罗夫在圣彼得堡俄国地理学会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展出这些来自中国的神奇又诱人的民间艺术品。这次展览应是世界上第一次中国年画展。

在展览的参观者中,有一位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的学生被迷住了。他就是阿克列谢耶夫。他决心破译中国年画深邃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在此后的留学进修中,他从欧洲转入中国。这年(1906年)秋季他到达北京,并且马上开始动手收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转年,他就随同法国汉学家沙畹到北方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去了。

沙畹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敦煌学者。他此行的目的是为研究司马迁而考察汉代的古迹。阿克列谢耶夫的目标则对准中国民间。除去广泛收集民歌、儿歌、唱本、寺庙掌故之外,主要是年画。第一去处自然就是天津杨柳青。

他们于1907年5月30日乘火车由北京抵天津。在老龙头车站下车,然后租一条船顺着大运河南下,第一站便是阿克列谢耶夫梦思夜想的古镇杨柳青。他们泊船下岸,开始了奇异的“年画之旅”。

我收到邮来的书,在楼前的阴影里,背对着寒风拆开邮包。2001年版的书在时间中漂流,辗转到我的手里了。书中的插图,有《天河配》《王羲之爱鹅》《剑锋山》,还有一些国内看不到的稀罕的年画。阿列克谢耶夫和他的中文老师张逸迁坐在凳子上,中间隔着方桌,右手撑在膝盖上,左胳膊靠在桌子上。他的老师正襟危坐,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上,目光中流出自信。阿列克谢耶夫为我们民族保存了一批绝版的年画,使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真实的民间艺术。他的老师科马罗夫和沙畹,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他俩也来到过中国。阿列克谢耶夫跟随沙畹,开始北方的旅行。

2011年的春节,我沉浸于旧时代中,在济南这座老城里行走,看不到喜庆的对联,年画只是传说中的了。我没有经过年画盛时的情景,目睹绝唱和消失的时代。这样的日子,清河镇的家家户户是否贴上对联?贴上年画呢?那一天阴历二十六,洪楼教堂的钟声隐隐传来,清寒中院子里的阳光,还是送来年的气息。王圣亮打来电话,提前祝新年快乐,时空相隔,我很想问清河镇的年画,今年销售如何,我试了试却未开口问。桌子上《1907年中国纪行》里的阿列克谢耶夫顶着酷热,坐着马车来到济南寻找年画。

我拉开窗子,寒冷的风窜进来,远处响起零星的鞭炮声,年加快行走的脚步,送来祥和与快乐。

滨州作为吕剧的发源地,1901年2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三,时殿元率同乐班,化装演出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时殿元扮脚夫王小,手中执鞭,崔心悦饰演二姑娘,身着彩绘的驴形道具,装扮出骑驴状。我看过一幅朱仙镇《王二赶脚》的年画,大红大绿的民间色彩,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耕文明的财富迅速地消失,它在沉默中没有死得悲壮惨烈,只是化于尘土,瞬间埋葬。清河镇只有一个身材瘦弱的王圣亮,苦苦地支撑,守住年画的根脉。

第二次来到清河镇

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人们还未从年的热闹中走出来,不出正月就是年,我还是耐不住年画的召唤,第二次来到清河镇。

同类推荐
  • 大脚姥姥

    大脚姥姥

    本书是一部展现山东80年历史传奇风云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山东作家王金年的最新力作,是其另一长篇《百年匪王》的姊妹篇。该长篇以山东枣庄、鲁南一带为背景,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位颇据传奇色彩的“大脚姥姥”的故事。老人生于1901的庚子国难时期,出生时因一双脚大而难产,后在外国传教士医生的帮助下艰难出生。通过她传奇的一生,为我们展开一幅从庚子国难到改革开放80年的历史画卷,情节跌宕起伏,那些历史的细节令人震惊,感情细腻动情之处拨人心弦。
  • 凤凰联动文库:忠于正,守于义(套装共14册)

    凤凰联动文库:忠于正,守于义(套装共14册)

    1、失踪的总统(为您解读最高白宫权力层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2、国家行动(同名电视剧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即将播映!)3、香水4、真相5、伪证6、拘留(看经侦“老法师”如何绝杀“终局之战”)7、断裂(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8、一个刑警的日子(首次公开!集未曾听说过的要案奇案)9、证词(一个用谎言搭建的“楚门世界”)10、杂牌军(正面描写抗战时期非正规军的军事小说)11、捉影(一个“死”去的人还会再死一次吗)12、赤龙(悬疑版“明朝那些事儿”)13、都市特种兵:隐刺(全景展示中国特种部队缉毒抓凶的悬疑大作)14、说谎的女孩(女孩那恶魔一般的机智,是她步入假面人生的钥匙)。
  • 脸是灵魂的肖像——沉浮

    脸是灵魂的肖像——沉浮

    本书由石钟山先生倾情推荐并作序,是一部经典的透视灵魂的中篇小说集,也是最激励人心的职场、商场、情场及官场生存小说。作品在剧中人物所有的举动中透露其灵魂,从而掀开了斑驳复杂的人生世相一角,呈现出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真相。
  • 宦海

    宦海

    《宦海》晚清谴责小说。小说叙述清末广东官场生活,以宣尧阶任两广总督时之事为主。臬台金翼一心从严戒赌,亲自去赌场,赌徒开枪拒捕,抓回首犯半路被卖放,其子又为人引诱上当……作品写清官金翼被陷害身死,说明在当时无法做清官,以揭露官场之腐败。这是它与别的谴责小说不同之处。
  • 我的爱与你无关

    我的爱与你无关

    年轻的辽大心理学女老师沈沉渔,一次在酒吧中,她兴起给同住的小女生雷丝表演勾男术,却不料招惹的男生是辽大新入学的研究生谢超。开学后,沉渔最不想遇见谢超,却偏偏狭路相逢。雷丝的老师温明轩传说为情跳楼自杀,这个举动一下子俘虏了沉渔的心,使她对温明轩未见便已钟情。
热门推荐
  • 密会三部曲

    密会三部曲

    周婷,因他的而欢乐,因他的痛苦所以痛苦。昨天他们友谊万岁,今天他们共赴殿堂。他曾经喜欢一个女生,从未和她提起自己对她的爱!也许她不知道自己对她的爱,哪怕只是远远的守候都满足。上帝是公平的,真心会换回她的反馈,眼泪终将会变成蜜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姬妾

    重生姬妾

    她费尽心机辅助他走到了高位,却落了个引火自焚的下场。时间倒退,命运轮回,再一次她会活出怎样的人生?宁做贵人妾,不为平民妻!可是她怎能甘心只做一妾,若是得不到,不若从开始就不图不争。
  • 小坡的生日

    小坡的生日

    作者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品,写南洋华侨儿童的生活。本书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作品以生活在南洋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和一群猴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故事后半段完全是小坡的梦境,但也隐含了作者对南洋种种现实弊端的嘲讽。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小坡的生日》”一文中说道:“希望还能再写一两本这样的小书,写这样的书使我觉得年轻,使我快活;我愿永远作‘孩子头儿’。对过去的一切,我不十分敬重;历史中没有比我们正在创造的这一段更有价值的。我爱孩子,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历史的新页,印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儿——我们只能向那里望一望,可也就够痛快的了,那里是希望。”
  • 武者龙珠行

    武者龙珠行

    在修炼习武如此衰弱的今天,真正的武者已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让我们看看一个渴望成为真正武者的武馆教练如何在战力爆表的龙珠世界成长吧。欢迎龙珠迷来。本书基本尊重原著,有些地方也会稍加调整,毕竟那是一个全宇宙都说日语的世界,起码也要说汉语吧。
  • 穿越火影之绯玲传奇

    穿越火影之绯玲传奇

    一个少女集美丽与天才的化身,(兼职‘恶梦’)的化身,她出身于一个11社会,不幸因一次执行任务而死,无意中遇到了神,神帮助她进入了火影的世界当上的主角,再次与神相遇时她拥有者神秘的力量,她是如何于晓,木叶高层,还有神秘组织对抗的......
  • BOSS的偷心猛宠:甜心吃不够

    BOSS的偷心猛宠:甜心吃不够

    当皱一皱眉头世界都颤一颤的凌家二少,被一个突然冲进来的女人死死地压在沙发上强吻,强摸,强上。他决定反攻反上反摸反…反而交了心。当她气红红的小脸嚷道:“我萧杏鹿和你丫势不两立!”他邪邪一笑:“哦?我的小性奴,势不两立就发一发力再来一次。”他厌恶女人,被她一鸩而亡。却发现这女人偷盗,戏耍大亨,玩弄财阀,为了防止这个迷糊小女人再次对别人投怀送抱,无奈,一把把她圈入怀中,对着世界道:“我的女人,我惯的,谁敢动?”好,这就算了,谁知道这女人偷了他的心偷了他的种,还培养了个小神偷给他,干的漂亮,大偷小偷都是他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时间在流失而我刚要遇见你

    时间在流失而我刚要遇见你

    一天沐家公子,沐辰渊在大街上遇见了萧家小姐萧玲,萧玲有一个姐姐叫萧愿,沐辰渊有一个哥哥叫沐江陵,沐辰渊看见萧玲的第一眼,喜欢上了萧玲,萧玲的姐姐也喜欢上了沐辰渊,萧玲也喜欢沐辰渊,沐辰渊的哥哥在一天看见了萧愿就喜欢上了她。
  • 剑与情歌

    剑与情歌

    这是一个由剑开始的故事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属于剑的时代。承影、湛卢····哪一把能够剑指苍穹。百家争鸣,道、儒、法、兵、墨····又有哪一家能够笑傲天下。诸侯四起,天地肃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秦王嬴政,雄才伟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个天下,究竟属于谁?欢迎来到T.M的世界